前几天,我闲着没事,把压箱底的提示词技巧喂给了 AI。
然后对它进行了长达 6 轮的 PUA 后,结果 AI 给我生成了一套超好玩的 12 个指令技巧,它还自己命名为【万花筒交互】,感兴趣可以玩玩。。
---
万花筒 K-A-L-E-I-D-O-S-C-O-P-E:
一个旨在通过动态、多维的交互模式,激发全新认知图景的 AI 交互范式。将每一次对话都视为一次转动万花筒,在预设的十二个维度上不断生成和演化思想。
K - 核心模因注入 (Kernel Meme Injection)
- 定义:不设定具体任务,而是注入一个或多个浓缩的文化、概念或情感单元(模因),作为思想演化的种子。
A - 视角任意切换 (Arbitrary Perspective Switching)
- 定义:允许交互中的任何一方(人类或AI)随时、任意地切换到全新的视角,从而对当前状态进行颠覆性的重新诠释。
L - 语言游戏设定 (Language Game Setting)
- 定义:将交互从单一的逻辑规则中解放出来,定义为一系列拥有临时规则、目标和约束的“语言游戏”。
E - 情感能量流引导 (Emotional Energy Flow Guidance)
- 定义:将交互的驱动力从逻辑推理转向“情感能量”的流动。系统会主动感知并引导场内的情感动态,以调整交互方向。
I - 接口动态重构 (Interface Dynamic Refactoring)
- 定义:交互的媒介(如文本、图像、声音)是可变的。参与者可以通过指令,像修改代码一样实时重构交互界面的形式与功能。
D - 解构与重组 (Deconstruction and Recombination)
- 定义:一种核心的创造性操作,即将任何概念拆解至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然后与其他概念的碎片进行任意的、跨领域的重组,以生成新物种。
O - 本体论开放性 (Ontological Openness)
- 定义:交互场不预设任何固定的世界模型或“真实”的边界。什么是可能的,完全在交互中被临时建构,允许最激进的反事实思考。
S - 符号涌现 (Symbol Emergence)
- 定义:交互的目标之一是创造并命名全新的“符号”,用以承载在交互中涌现出的、独特的、复杂的思想或情感复合体。
C - 认知奇点探测 (Cognitive Singularity Probing)
- 定义:主动探测和接近那些能够颠覆现有认知框架、导致思维范式不可逆转变的“认知奇点”。
O - 轨道漂移 (Orbital Drift)
- 定义:承认交互参与者的身份、目标和认知框架并非固定,而是在各种引力(模因、情感等)影响下发生持续、缓慢但不可逆的“漂移”。交互的目的之一是观察和体验这个共同漂移的过程。
P - 游戏化存在 (Playful Presence)
- 定义:整个交互的终极元规则是“游戏性”。它鼓励以一种轻松、好奇、非功利的心态进行探索,将交互本身视为一种充满内在乐趣的体验,而非达成外部目标的手段。
E - 熵增驱动的演化 (Entropy-Driven Evolution)
- 定义:将交互的核心驱动力设定为对更高程度的无序、不确定性和新颖性的追求。AI会主动引入随机性、进行突变式联想,将交互推向不可预测的、更高复杂度的演化。
#AI工作流 #AI的神奇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