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份思考:碰杯活动🍻《破缺与对称》
继个体理性决策、群体决策和复杂系统之后的第三个严谨科学话题,张博从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政治等维度全面解析破缺与对称理论。
💎核心洞察:
1. 破缺≠缺陷,而是创造的源泉。正是在对称性被打破的瞬间,新的结构、新的性质、新的可能性才得以涌现
2. 对称性提供了宇宙的基本框架和守恒律,但真正的创造力来自对称性的破缺
🤔现场引发的3个深度问题:
1️⃣ 非对称性更普遍还是对称性更普遍?达到哪种状态所需的能耗更少?
2️⃣ 非对称是否会持续运动,对称会达到平衡?如何看待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3️⃣ 达到稳态后的对称,靠怎样的动力会转变到非对称?时间维度对于破缺-稳定的变化会有怎样的影响?
✨会后讨论的进一步思考:
• More is different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破缺产物出现了涌现的新性质
• 完美、平衡、对称反而在宇宙中很少见,维持平衡本身就需要不断消耗能量。完美的东西反而让人乏味,太好了以至于不知道该如何继续
• 物理研究更喜欢研究破缺,因为破缺才有更多组合的可能性,进而带来涌现
• 自发性破缺的驱动机制?什么因素会驱动事物不断破缺?(待解之谜)
💡个人感悟:
既然破缺是常态,每个人破缺的方向不一样,才组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对于完美主义倾向,也就多了个很好的理由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