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这玩意,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肯定考虑的是健不健康,好不好吃,性价比高不高!
但是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和一个创业四年的新兵,甚至西贝的难处!
西贝考虑只有效率!因为低效意味死亡,意味着养不起员工!
不仅仅是西贝,其他所有连锁都是如此!
餐饮的商业模式中最看中的就是翻台率,人效,所有连锁餐饮要做大做强,这两个指标比需做成行业领先水平!不然死都不知道咋死的!这也是很多人搞餐饮盲目扩张,流水看着挺好,最后一算亏本的原因!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民网说中国连锁餐饮80%以上都是预制菜了。
不仅仅是连锁餐饮,现在几乎所有外卖都采用预制菜。因为外卖店也必须遵循这两个指标,不过到外卖这里就换了名字了,叫订单密度和人效!
说了那么多并不是让消费者理解商家,而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发现中国营商环境一个很大的问题:大部分老板、创业者都在追求快、大,都在追求商业上成功,真的很少有胖东来这种为真的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来做生意,创业,做产品和服务的!就拿西贝这件事来说,西贝的老板真的知道他的目标客户群体是谁吗?真的知道用户就餐前的担忧吗?真的把产品做到问心无愧了吗?真的把供应链做到小米的那种程度了吗?员工的标准化管理真的做到肯德基的程度了吗?
我看是没有的,也许初心是好的,但是最后为了抢地盘,为了给投资人交代,为了……,只能变成一个商业机器,一个只注重人效,翻台率的商业机器。
西贝只是这种营商环境下的缩影、典型,这背后是整个制度上的缺失!国家没有定义预制菜的标准,他们就可以乱来?这可是食品安全啊?太多的话不能再说了。
这么看,西贝是踩着时代的红利做起来,却在红利结束时,忘记了商业的本质-需求:一切商业的原点。
我真的希望有些餐饮创业者不要变成冰冷的机器,中央厨房听起来高大上,但是对我来说就是缺失灵魂缺少特色的体现。
创业者太容易把sop,标准化放在嘴边了,这些西方进来的创业理念到了中国创业这里全部变了味,你连产品都没做好,就开始sop,标准化,最后靠营销做多大,就会死多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