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到了如今的用户体量 早已不是也不能延续当年先锋出位的风格 为了顾及最广大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今天的苹果在产品上其实是一家非常保守的公司
我的第一台iPhone是3G (现在很多人总说到了3代才迎来了iPhone时刻 甚至还有人说iPhone1/2 但其实第一代就叫iPhone 第二代叫3G 第三代叫3Gs 第四代开始才叫iPhone4 中间还跳过了iPhone9) 记得非常清楚 高中时非常羡慕同学的Touch 那时的苹果是小众创新的
但iPhone4之后 我再也没有使用iPhone做为主力机 (现在有一台SE测试一下iOS独家应用) 从这款获得巨大成功的机型开始苹果产品就开始了漫长的挤压膏战略
诚然苹果的任何体验更新都是最完善最成熟最注重细节的 但对我来说和Android提供的体验相比 iPhone很难称的上一款“smart” phone (我更愿意称之为dumb phone)
就如同近年来的WWDC 更多的像一部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 但往往缺乏惊喜
但这是公司不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经营一款产品核心是找准核心用户 15年前的苹果核心用户是极客/科技先锋爱好者 但今天随着渗透率今非昔比苹果产品的核心用户已经变成了最普通的消费者 所以在新技术的融合上我们不能再以最前沿发烧友的角度来审视苹果的产品
因此对于这次Apple Intelligent的发布 我觉得意义和机会在于
1. 基于新一代LLM人工智能技术 最广大用户的一次普及:固然苹果自研的模型和行业头部水平相比看起来比较拉胯 (如生图的difussion模型) 但这是对高几个数量级的用户做一次更广泛的推广 意义重大
2. 证明手机和笔电依然处在下一代AI硬件的核心生态位;这点无需多言,下一代智能硬件的争夺已经开始,手机和笔电厂商依然处在最有力的位置,相比苹果的“偶像包袱”,安卓阵营让人充满期待 (Nothing在前两天就预热了下一代手机围绕AI打造的新体验)
总结来说:AI手机未来可期
#WWDC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