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和准备创业的朋友脑暴方向 关键词是ai内容生成 + UGC
当时有个有趣的想法: 发布会模拟器 简单地说 就是模拟明星鸡毛蒜皮小事都会开发布会的场景 让普通人在ai生成的模拟发布会场景中倾诉自己的生活点滴 ai扮演记者的身份替代略显枯燥的chatbot交互
这个设计的出发点是想通过更有趣味的交互方式 降低用户向模型输入context的门槛
彼此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意思 在讨论的结尾又升华了一下: 要用ai做一个巨大的模拟器
这里并不是模拟物理世界 而是用户的脑洞场景模拟
在我看来 ai内容生成大体有两个方向 超写实 和 超现实 在目前来看超现实是一个更有意思的方向 一方面技术尚处于早期阶段 特别是视频生成 拼写实 技术实现难度高 另一方面超现实更能刺激c端用户兴趣点 更具趣味性带来超预期的体验 容易形成社交传播
@王登科 的哄哄模拟器和独响 +
@赵纯想 试验过的网红直播模拟器 其实都是不同场景的模拟器
昨天Sora app的发布OpenAI给了一个更精炼地概括: imagine engine 纵览目前用户的创作视频大多都可以概括为各种脑洞模拟器
单从生成质量来说 Veo3更加写实 但从出圈和传播角度来说Sora无疑更加炸裂 有人说是因为Sora app利用了熟人社交的路径 但我认为更本质的因素在于有趣才是c端内容的核心生产力 有意思有梗 用户自然会传播 分享快乐是人类本能的行为 类似viggle爆火的一系列视频 只要足够有趣 用户对视频质量本身有很大的容忍度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爆浆的网络热图依然被高频转发 一些特殊题材的影视作品即使弹满广告观众也愿意欣赏
虽然目前看来Sora app更类似美图一类的创作工具 最大收益的还是内容分发平台(更多用户选择在朋友圈 小红书传播)但长期来看相信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方向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