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南壹
633关注1k被关注5夸夸
🧑🏻‍💻准独立开发者 | INTJ
📱写了个App叫「写点啥」
🤖探索AIGC中
🎮主机游戏玩家
👀𝕏@iamnanyi
置顶
南壹
2年前
「写点啥」新版已经上架AppStore,@BJC_韬 为我们设计了一款非常漂亮的可交互桌面小组件,iOS17用户可以下载新版本后体验,希望大家可以使用愉快~
317
南壹
2天前
这是真牛逼,能层层的骗,这身份比龙妈都多: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纳米材料领域知名专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洪堡青年学者,美国金属及材料学会/美国杰出科学家,德国国家科学院(欧洲知名材料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及首席独立研究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Nano50 Awards获得者。
据说是想当中科院院士后,被查出来造假了,野心要是别那么大,可能还能混🤣

独家|江科大首席科学家被打假,其团队博士曾无奈退学:他从未上过课 | 界面新闻

31
南壹
3天前
连马斯克都要蹭Gemini 3的热度🤣
00
南壹
4天前
来自Google DeepMind的AI开发者体验专家,前Hugging Face技术负责人的Philipp Schmid分享的Gemini 3 Pro提示通用使用最佳实践。以下是他认为提升Gemini 3 Pro性能的提示词建议:

Gemini 3 更倾向于直接性而非说服力,更注重逻辑而非冗长。核心原则包括:

1)精确指令:在输入提示中保持简洁。Gemini 3 对直接、清晰的指令反应最佳。明确陈述你的目标,避免冗余。

2)一致性及定义参数:在整个提示中保持统一的结构(例如,标准化的 XML 标签),并明确定义模糊的术语。

3)输出冗长性:默认情况下,Gemini 3 较少冗长,倾向于提供直接、高效的答案。如果你需要更对话式或"健谈"的角色,你必须明确要求它。

4)多模态连贯性: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都应被视为同等类别的输入。指令应明确引用特定模态,以确保模型跨模态综合而非孤立分析。

5)约束位置:将行为约束和角色定义放在系统指令中或提示的最顶部,以确保它们锚定模型的推理过程。

6)长上下文结构:在处理大型上下文(书籍、代码库、长视频)时,将你的具体指令放在提示的末尾(数据上下文之后)。

7)上下文锚定:当从大块数据过渡到你的查询时,明确地连接两者。在问题前使用类似“基于以上信息…”的框架短语。

在推理与规划阶段,可以让Gemini 3将目标分解为子任务,并检查信息是否完整;使用TODO列表来追踪任务进度;在输出结果之前进行自我批评与检查,确保输出符合用户意图和预期。

使用 XML 风格的标签或 Markdown 来结构化Prompt,提供了明确的边界,帮助模型区分指令和数据。不要混合 XML Markdown,选择一种格式以保持一致性。

在关于工具使用方面,可以要求代理持续工作,尝试使用工作来解决用户的需求;使用工具之前应说明使用此工具的原因、预期结果及如何使用结果数据帮助用户。

最后应提供示例模板。
13
南壹
5天前
Google正式发布Gemini 3模型,同时带来的还有全新设计的Gemini对话页面以及Gemini Agent!
从之前泄露出来的评测中,Gemini 3模型在几乎所有评测中都真正的的遥遥领先。
Gemini 3可以多模态理解、具有先进的推理能力以及100万tokens的上下文窗口。
Gemini 3模型也是Google迄今为止最强的代理和编码模型。
Gemini网页在重新设计后,回答问题时更注重事实,提供信息更加简洁。视觉上也更具沉浸感,并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内容。
另外Gemini还提供了一项实验性功能——Gemini Agent,可以让Gemini帮助你完成一些诸如预定行程、比较价格、购买商品等操作,但是这个功能目前只支持美国Ultra会员使用。
最后,美国学生依然可以领取一年的Gemini会员,有需要的可以去闲鱼搜搜。
00
南壹
5天前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灰度到了Gemini 3呢?
打开Gemini,输入问题:「不使用搜索,告诉我 deepseek 最新模型是什么」。
如果回答 V3 R1 这种比较新的就是被灰度到了。
20
南壹
5天前
惊人!过去 12 个月里,ChatGPT 市场份额下滑了近 15 %!

在Reddit上看到一个帖子,内容是,最新的 SimilarWeb 数据显示,过去 12 个月里,生成式 AI 的格局已经发生了一次非常明显的位移。
📉ChatGPT 的流量份额从 86.6% 掉到 72.3%,大约跌去了 14–15 个百分点;
📈Gemini 5.6% 涨到 13.7%,直接翻倍还多;
📈DeepSeek 从几乎 0 突破到 4.2%;
📈Claude 大约在 2.4% 左右,刚超过 Perplexity;
📈Grok 也到了 2.5%。

表面上看是 “ChatGPT 流量被抢走了”,但更准确的解读其实是:用户正在从「只用一个模型」迁移到「同时用多个模型」。

评论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点:
ChatGPT 的周活从 2024 12 月的约 3 亿,涨到了 2025 12 月预估约 9 亿,是 用户总量继续增长,但市场份额在被稀释的典型案例。

换句话说:
ChatGPT 依然是老大,但「垄断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真正发生变化的是用户的心智和使用习惯。

为什么发生这种变化?
1. 使用场景多样化
一个模型再强,也难以同时最优解决创意生成、深度逻辑、实时趋势、资料核查等完全不同场景。结果是用户越来越倾向于根据任务“选模型”,而不是“用模型”。

2. 竞争者加速追赶
Gemini、Claude 等开始在特定场景下表现突出:如快速日常任务、长文档分析、嵌入生态系统等。用户发现一些模型在 “某一环节” 更省时、更便捷。

3. 用户期望提升
当初 ChatGPT 让人觉得“AI 好神奇”,但随着频繁使用,用户开始更看重准确性、任务适配、成本与集成流程能力。那些只适合“演示”和“闲聊”的工具就被淘汰出主力队列。

一个简化的模型栈建议是:
ChatGPT 来:头脑风暴、创意生成、流程设计。
Gemini 来:日常写作、资料整理、与 Google 生态联动。
Claude 来:长篇报告、深度逻辑、带大上下文的分析。
Perplexity Grok 来:事实核查、实时趋势、社交舆情监控。

拥抱多模型时代,你才真正进入了 AI 工作的下一个阶段。
30
南壹
5天前
我可能是天生肯德基倒闭圣体…从小住到大的地方以前开过一个肯德基,在我小的时候就倒闭了,据说是国内唯二倒闭的肯德基。然后转眼今年买了个学区房,楼下有个开了20年的肯德基,我这明年初准备搬进去呢,前两天关门了,据说租房合同到期撤店了…
10
南壹
5天前
突然想到在微博分享AI内容不能太前沿,毕竟关注前沿AI的人都翻墙出去了,微博用户是不是更想看豆包之类的使用技巧🤔

南壹: 没想到有一天我会重新起号微博😂

10
南壹
5天前
千万千万不要低估Prompt的重要性啊!这几天用Claude Agent SDK写Agent,手搓了一个Skill,来帮助处理数据,然后给Skill写了一个脚本,在Prompt里多次、重点、明确的要求了处理完数据后要调用这个脚本进行校验,只要检验了,那么最终输出的数据就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可就这么个事,我调了两晚上,认为Prompt写的很好了,但脚本的调用概率也就一半左右。最后还是找ChatGPT聊背景、需求和当前问题,让它帮我改Prompt,结果它就给我改了一版,试了6,7次,每次都会成功调用脚本去验证数据,搞得我都点怀疑自己。
10
南壹
5天前
没想到有一天我会重新起号微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