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我不跑调
718关注7k被关注31夸夸
🤲 Podcast is just fun
🎄欢迎来逛播客小镇: podtown.xyz
✍️ 公众号播客荚,播客小心地滑
我不跑调
2天前
房主任说,当自己从公司回家,又被前夫逼到绝境后,给老板(女)发消息说想回去,老板只发了四个字:「好的,期待。」后来房主任又说想离婚,但是担心之后经济来源不稳定,小孩交学费困难,想先回去挣点钱,老板也是二话不说,表示愿意掏钱帮忙教学费。
那是房主任的生命里第一次有人愿意托举她。听得我呜呜呜😭

vol.31 对谈小红与房主任:一个50岁脱口秀演员 在女性托举中自我重生

天真不天真

01
我不跑调
8天前
🎉

星星废话多: 🟤🔴⚫️ 这周三,知行小酒馆的第一个付费专题「投资大师系列:穿越周期的人」上线了。 从内容上来说,这是一幅「金融群星灿烂时」的大师群像。整个系列,我们选取了不同流派、不同投资风格的多位投资大师。 每一期,我们都尽可能做到了让它——有故事、有知识、有时代背景的补充、有对某个投资关键决策的解读,也有三位主播结合个人成长与行业经历后对这些人物的理解。 🔶 在某个人成为了某个人的这条路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重大决策、好运与机遇、时代、天赋、行业现状……这些因素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们各自的占比可以被精准计算吗? 在一个人做出某项投资决策后,个人心态、做决策时所依据的信息以及ta对这些信息的判断、历史的偶然、好运与机遇……这些因素又在最终的投资结果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如果你听完整个专题(或者目前已更新的前三集),可能会发现,问题很难被简单回答。也因此,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中所蕴含的那种复杂性,以及一个投资结果背后所蕴含的那种复杂性,可能也是我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体会最深的部分。 🔶 这也是我第一次作为节目制作人负责一整个付费专题的内容制作。把宣传图划到最末尾,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制作人员名单上的时候,我感到,我目前(在这个专题上)所完成的工作,至少是不愧对自己的。 它保持了知行小酒馆的播客节目一如既往的品质,并且投身其中的每个人都尽可能做到了最好。 我可以理解雨白在预热导播集里说,这是我们的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付费专题。因为这个系列在还是免费单集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我们后期制作成本最高的。当然,也是小跑老师、大卫翁老师和雨白作为节目内容的输出者需要投入最多前期准备的节目。 🔸 小跑老师@肖小跑 长期保持每周全球飞的日程,大卫翁老师@大卫翁 常居日本,雨白@雨白Rosie 在北京,但基本每个月都会全国出差。每次录制,需要三位主播从世界各地出发,找到三个人都合适的时间地点,并在录制前进行沉浸式的资料研究。 每次录制结束,我大概会收到一个 3 - 5 小时左右的音频素材,以及一个 3 - 5 万字左右的前期资料文档(通常是由 J 人大卫翁老师准备的),作为节目的参考信息。 然后,我将原音频文件发给剪辑师,我们共同开始处理。 以《SP03 霍华德·马克斯》这一期最终呈现为两小时出头的音频为例,仅我个人投入其中的制作时间(含节目文稿),差不多就有近 20 小时左右(我算完也被吓了一跳🚬)。 负责整个系列音频工程与声音设计的,是我们合作多年的伙伴,柯霖@柯霖 。你可能常常会在小酒馆节目文稿区的「创作团队」中看到他的名字,他也负责了有知有行另一档播客《无人知晓》每一期节目的后期制作。 他是那种会把每一期节目都当做作品一样去打磨的人,常常在哪怕作为「甲方」的我们根本听不出来的声音细节上也不放过自己。可以说,把这个系列的音频交给他,我们再放心不过了。 整个专题的视觉设计都是伟大的港姐@Souffle港 做的。真的太好看了!!!🥹 我已经在跟@毛远 琢磨可以拿港姐的设计做啥周边出来了。 🔶 仅从对我自己的意义而言,这个专题也算是我从事播客制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展示。我认为这算是一个对得起自己的作品,也真心感到可以和几位老师以及大家一起参与制作它,是一件幸福的事。 当然,它到底如何,仍然要交给听的人去评价。 这可能不会是一个适合每个人的节目,但如果你购买了,衷心希望你会喜欢这个系列,也欢迎你在每一期的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收听后的感受、收获、疑问或反馈。 这可能也不是一篇合格的吆喝文,但以上就是我想要记录在此的话。 感谢阅读。

10
我不跑调
13天前
最近喜欢的一些播客。

(因为每次为了写前言都抓心挠肝所以还是希望大家点进原文看看🤣🙏:mp.weixin.qq.com
41
我不跑调
18天前
「你只要放得开,for fun for happy,世界就会变得很大很好玩。」
01
我不跑调
20天前
两年前居然写过这种东西!只能说小红书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小心地滑」今年以来应该至少有 1/3 的播客订阅增长都来自小红书。依旧非常推荐各位播客主播上小红书张扬一下!

我不跑调: 今天@易冰莹 拉我分享这三个月在小红书写笔记的经历。其实关注我的人也没有很多(不到 2k),但是我粗略估计,从小红书跑到小宇宙订阅我播客的人,大概有大几百个,接近现在播客订阅的 1/3。 从绝对值上来说,并不多,但是从比例上看我很满意。因为我写小红书笔记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分享自己「喜欢的内容」。如果只是因为有热情、有喜欢的事情,就能被关注,那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 不管是分享喜欢的影视,还是喜欢的播客(不管是不是我的节目),花时间琢磨,真诚真意地写,也只说真心认同的话。比如说我的唯一一篇点赞上万的帖子,就是因为讨厌「听播客可以打破信息差」一流的营销方式,出于一种不认同才写的。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重新认识了我生活里的难题——「自我推销」。抗拒、低自尊、羞耻感,直到今天还存在在身体里,未来可能也会持续。但在我这里,它已经慢慢变成一件正常的事情了。 > 从没人看到有人看,怎么想都是我赚了。 > 好东西就是要让大家看见。别人不看的话,那是他们亏了。 > 我可以继续学习,但数据不好不能全怪我。平台也应该反思。 换个角度,把「自我推销」这件事情的重心从自己挪到写作的目的上,可以多关注「怎么组织内容才可以更好地让人觉得有价值(好玩/有趣/有收获)」,少关注「别人看到了会怎么想我」。 张扬没有错。如果担心过于张扬、不体面,那就在光谱上寻找、或创造一种适合自己的张扬的方式。所谓轻盈,或许就是能够自在张扬后的一种体感。 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小宇宙上的播客订阅达到 3k 了。以前我一定会觉得没什么好高兴的,但今天我要给予自己充分肯定。 在没上过任何首页、只上过一次锋芒榜、几乎 1/3 的订阅都是从另一个平台过来的情况下,谈不上厉害,但怎么说都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 然后默念,let’s celebrate your small wins.

10
我不跑调
20天前
提出问题的过程真是奇妙啊。当脑子里还是模糊的一片,但一旦试图把想法变成语言,开始向 GPT 提问的那一个瞬间,啪啦啪啦地,手指头就在键盘上把想要的形状勾勒了出来。是语言赋予了想法形状,再抽象的思绪都会开始长出边界。
30
我不跑调
27天前
近期很喜欢的一期对谈,嘉宾是张春老师和张怡微老师。两位都是我觉得听着说话就能咔咔放松下来的人。这期听完还有点感动得想哭🥲

这一期关于「亲密关系」的播客,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关于狭义上亲密关系的讨论。更多的是互相的袒露,以及在对话中创造一点概念框架里可以松动的空隙。

特别喜欢张春老师的发言。就像她自己引用的那句话一样,「创作就是把复杂性隐藏的一个工作」。她说的很多话让我觉得选择亲密关系,也可以像是选择一种「创作」:可以让说和做都变得很简单,但是实际上,这是是经过了层层思考才下定的决心。

「先别管别人爱不爱我,最重要的是我是不是一个有能的、爱着别人的人。」
「只有一件事情是不会变的,就是我们共度一些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把这一段生命用在什么地方,我们做的是这个决定,这一段生命里我们就在亲密。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我要怎么定义亲密。」
「也许正确答案就是一人一个,就是错误答案之外的、剩下的一切都是正确答案,也不祈求达成一个完美和正确。剩下的就在这样子的状态里面去生活下去,去建造下去。也许真实的正确答案是过程,是时间。」
「我们有亲近的需要,我们也有离开对方的需要,我们有节能的需要。」
「我的决定就是我要所有的关系都是亲密关系,剩下的就是没有关系。」

张春×张怡微:我们是自由的个体,却又如此亲密|044亲密关系

about热水频道

21
我不跑调
1月前
看《地球游戏厅》的时候,发现弹幕里有关于女孩子们的很多评判:玩游戏时好胜、不体谅他人,不好好准备导致队友吃不上饭(游戏奖励)。很惊讶,我完全没有感受到值得用力批评的地方。因为在我看到的画面里,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有赢有输。是人就会想赢啊,对家赢了也会一起开心地跳舞。碰到弱项赢不了,会很愧疚、低头道歉。难得过关,也会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场面非常欢乐,屏幕这头的我笑得嘴巴都酸了。

原来这也是需要批评的事情吗?只能说人和人看到的东西,真的好不一样。至少我不想要在那样放松的场景里,放大内心紧绷绷的心情。
110
我不跑调
1月前
火速换上,拟泥 nini 的土豆小狗太可爱啦😆

饭团团不困了: 拟泥nini 的土豆小狗主题表盘上线了\(≧▽≦)/!整个过程无比顺滑,感谢@猫弟maud 和 nini 的信任和认可。第一次撮合nini 和 Grow 合作的时候,我只是个普通用户,单纯希望我喜欢的作者和产品能联名。今年我看到 nini 有新漫画要上市,迅速推进合作,成功在夏天拥有了同款。 和《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一样,《想在天气时去海边》也很催泪,甚至更细腻,总是在细微之处,戳中我,狠狠共鸣。高中住校之后,我再没有跟妈妈一起生活很久的经历。我觉得长大离开家,就是要去更丰富更广阔的世界,从不回头看。在上海这几年,有了几次和妈妈长时间相处的经历。我带她去做胃镜,她说之前因为无人陪同,没做无痛,这下终于可以做无痛了。看到尚未清醒的妈妈,我扶得费劲,心情复杂难以描述。漫画里,小狗看到全麻之后的妈妈,ta觉得「妈妈 变小了」,我瞬间泪崩。 我妈和狗妈一样,面对生活和命运只剩下祈祷,她羞于说自己想要什么。今年因为我的工作情况有所改善,她也开始领退休工资,少了很多焦虑,她偶尔会说起想买什么想去哪里玩,我都尽力去满足。尽管我们之间的争吵依然存在,但 nini 的漫画给我许多慰藉。 长大就是这样啊。「我们都在雨中长大,也终将迎来晴天。」超级期待 nini 的下一部作品! --- 这次项目我主要负责矢量动画的重绘、制作以及宣发物料设计。与之前新主题不同的是,nini 的土豆小狗有默认的自定义文案,还有「训练到位」状态下的隐藏彩蛋(此处谢谢 Race 的开发支持٩(๑^o^๑)۶)。

00
我不跑调
1月前
时隔快一年再看这条,看到了天真的自己捂着眼睛在逃避。因为真正重要的问题都会卷土重来。

我不跑调: 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被解决。换个时间、地点或者人,问题就会解决它自己。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