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黄走走Zouzou
823关注6k被关注15夸夸
互联网不如拍照好玩
野生不知名花艺师
电子厂在役MKTer
做过一个《给陌生人拍胶片》计划
在做摄影播客《十万瞬间》
置顶
黄走走Zouzou
5月前
三十岁了,朋友发来消息:“没有娃的30,等于有钱的20。”

是的,三十很爽。

回看2015年,21岁,我参与了人生中第一个媒体发布会。那是个呐喊着“互联网+”的时代,就跟今天的AI那么火一样,北京798的D·PARK每周都有各种发布会。

此时的我作为初出茅庐的瓜娃子,除了兴奋还是兴奋。

忘我到下了暴雨、我还护着相机在电话亭里淡定唠嗑。我没意识到,北京的暴雨会可怕到…从丰台来看我的朋友第二天3点才到家。

好景不长,2016年,被逼要成为社会人的时候到了。

心里有个新闻梦,还是想去媒体,但是都没有下文。公司的正职坑位也竞争激烈,好在不知道是哪根弦拨对了,留了下来。

现在回头看看,当时去了媒体的朋友很多也来到了企业。经历了几轮类似的事情之后,我也再没有“在什么公司,才能干什么事儿”的思想牢笼。

尔后经历了沉浸式感受魔都文化的过程,对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太多可“打卡”之处的城市。回看20年的夏天,我还左手相机,右手“鲜花水果汽水野餐垫”地前往金山。

但也不是野餐,就是拍完照也不够时间、野不了餐了。

这几年,我拍到了很多优秀的照片,但就这样被拍照裹挟的瞬间,真也挺多的。

拍照也使我成为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内容创作者。

二十岁在爱范儿做“天才作家”的时候,我专攻拍照修图app,甚至后来单独开了一个@每天一枚修图APP 的账号。

那会儿的APP如此细分而丰富,加字的fonta、蒸汽波的R4VE,做GIF的一闪,全都成了过去式。

醒图崛起了,但我没坚持到这个时候。

只见新人笑旧人。

不过,不慌,拍照从来也不是我的主业,我又燃起创作欲望,开启了《给陌生人拍胶片》,28岁那一年的照片,正是我用“给你拍张胶片,你也给我拍一张”换来的。

但是,B站变现好难,长视频么,彼时的小红书和抖音没有流量。

最关键的是,每次拍摄都需要占用一个周末,剪辑再来2天,有阵子的工作强度mix没日没夜的熬夜剪辑,我怕我时日无多。

哈哈,又就此搁置。

放下做视频的梦,我的假期终于得以沉入生活。杭州是一个很养人的城市,我会在周末绕西湖一圈骑上10公里,也用几次大项目的调休换来了新疆的长周期旅行。

2023年春,初识伊犁、沉迷新疆,于是在凛冽寒冬中刷完了南疆和阿勒泰。

24年春,再次前往伊犁,和当地的即友们一起在苹果花树下遛牧羊犬,在清晨的雪山下草原上奔跑,在听不懂语言的大巴扎上猛猛rua大尾巴羊屁股、干肉串~

我们在新疆的自驾公里数,超过10000。

新疆是个好地方,但月亮与六便士的两面里,一面写着得挣钱,另一面的问题是,你究竟是喜欢这里,还是喜欢在这里什么也不需要考虑的感觉。

最近我们在新疆的朋友赛文也来到了杭州,他在去年从上海退租,自新疆开始流浪。

他说,这一年让他确信了想要专门从事摄影,但是,旅居并不是成为一个摄影人最好的方式。

我也在一年后又决定要做一档摄影播客,一档不讲摄影理论,也不再研究修图技巧,就谈谈摄影师朋友们的故事,解答一些普通人的摄影问题的内容。

第一期周末刚剪完,不太完美,且改呢。

不过,那又怎样,日子啊,还长着呐。

晚安🥰
766
黄走走Zouzou
1天前
笑鼠,没想到看到自己上新闻是因为俺的小展。

也没想到在线直播策展过程,会有四五十个人到场,没想到会吸引到本文的作者,是同频的摄影师,也是很棒的记录者。

她说,后续还会采访办展的店铺,作为她们的“小店写真系列”的一部分。真好呀,因为这个展连接到了超级多的可能性~

治愈!杭州女孩用6个陌生人的胶片,把长夏“装”进冰淇淋小店

110
黄走走Zouzou
2天前
十年前就很喜欢拍照,在爱范儿做“天才作家”兼职写作,酷爱写修图app选题,后来索性做了@每天一枚修图APP 这个账号,也因此认识了「方块小子」的出品人61。

十年后,61的公司有了更多的厉害的产品:OffScreen、谜底黑胶等等。而我的号不了了之,但是摄影的种子一生二、二生三,又有了《给陌生人拍胶片》和现在的《十万瞬间》,以及这周开始的展览。

而我们俩的交流,则因为我不再研究app而搁浅,但是又由于我搬来了杭州,变成了社区咖啡店会偶遇的朋友。

但在我印象里,他不是一个会感兴趣拍照的人,因此昨天见到他过来,是支持小展,也是捧场老板娘的新店,心里还是十分欣喜。尔后还去见识了他现在的黑胶设备唱片林林总总,像是了解小时候就认识的朋友现在的爱好。

陌生又熟悉。

而这也是我所认为的,一个展能带来的“意外”和意义。
40
黄走走Zouzou
2天前
这些相片变得更有生命了,因为一个个远方的朋友到来…因为大家都如此仔细地观看每一张时光的明信片,见字如面。

小太阳的巴哈姆特: 再次和@黄走走Zouzou 见面,又是在秋天,停好车走去看胶片展的路上,飘着细细的雨,可以闻到远处飘来的桂花香。 她穿着明黄色的衣服,一如既往地明亮和灵动,看见她亮亮的眼睛,会让我瞬间想到林中的小鹿,带着敏锐的触角,跃动在晨中雾气弥漫的山林间。宜动宜静的感觉,就像这次的展览,胶片的静配上热烈的夏天,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缓缓撕开记忆的触角。 她很认真地跟我介绍每个创作者,他们来自哪里、学什么专业、照片带给人的感受,借由她的叙述和创作者写的话,这些相片变得更有生命了,就像一个个远方的朋友,寄来过往时光的明信片,见字如面。 这些被洗出来的胶片,很像我记忆里的童年。暖黄色的暗调、夸张的笑脸、大学的操场、盛夏的荷塘、人潮涌动的中街、蓝调时刻的白塔...它也让我想起了妈妈给我买的第一台柯达胶片相机,是因为我哭着吵着想在春游的时候拍照记录。还有读大学时,妈妈从香港回来送了我第一台dv、虽然如今已不知被放置在何处。那些走过同样地方旅行的记忆,也忽然翻涌而至,记得一个人走过北京白塔的巷弄,冬日蓝调的日暮下、昏黄的灯光、扑闪的鸽群,以及穿梭在巷子里归家和送外卖的人。记得成都广场里的盖碗茶,一杯一杯续着水,听叔叔阿姨们聊天,不急着赶路,时间的尺度在那一刻变得模糊。 看相片让我感到最幸福的时刻,是会猛然发现在那么多琐碎平淡的日常里,依然有如此多被精心捕捉、用心凝视过的瞬间。那些凝望它够成了我生活的火焰,是我心里但愿它永不褪色的夏天! 以及我好喜欢朦胧的翻起照片的设计,像轻轻地拉开透明的帷幔!谢谢走走创造以及跟大家分享的美好,以及请我吃的冰淇淋!还很用心地给大家做了周边,以及留白了一个共创拼贴诗的空间。 欢迎大家在11月25日之前去杭州益乐路的「吃杯雪糕」看走走办的第一个展览「告别夏天」! 夏天,再见!夏天,我们永不再见!

00
黄走走Zouzou
2天前
办展收工饭,志愿者妹妹:“喜悦让我们微醺”,我说你太会写了,见谁都说这句话。

FF:“洗衣液让我们干啥?”

🀄️
00:12
70
黄走走Zouzou
2天前
俺的摄影展楼上是施工的美发店,噪音就罢了,木工的扬尘落在店铺门口,还有拆装店招高空作业,小石头就往下掉。

因为房东都是同一人,店主不好声张,工头耍赖。俺直接110了,说我被砸到了、有哮喘引发发病来处理了,终于一切安宁。

我胆子其实很小…可女子虽弱,办展则强!!!

有经验的朋友也欢迎支招,毕竟展览还要办一个月呢🥶😝
40
黄走走Zouzou
3天前
挑战一周办个摄影展,礼成🎉 俺来分享一下时间线。給和我一样梦想过想办展的朋友~
-
在《胶片漂流作品展——告别夏天》开展的前7天,我做了这些事情。

🌟Day1,确定场地。
是朋友的gelato&咖啡馆“吃杯雪糕”,很感谢他们,没有场地,何谈办展。

-
🌟Day2,
1️⃣打印照片。
照片征集来自播客,我邀请了六位《十万瞬间》听众共同合拍三卷胶片记录夏天。
打印是小红书找的,1元一张六寸照片,90元。

2️⃣确定陈列方案。
一共六个人。而店里有三个区域。
一面长墙,放四位朋友的照片。
两个单独的区域,放两组不同的照片。

3️⃣下单不伤害墙面的胶。
蓝丁胶、易拉胶、美纹纸,20元。

4️⃣社交媒体记录我的策展过程,帮助我吸引了三十个人在开展第一天来到了线下。
-
🌟Day3
1️⃣细化展陈方案
找到了两个有意思的形式来呈现作品。
长长的墙面,用风琴长卷这种方式来展示大家的夏天。
独立的墙面,改用掀起来窥探他人的夏天的这种方式,结合磨砂纸来展示。
2️⃣购买展览耗材
风琴长卷,使用10米的160g素描纸=20元。
磨砂纸(115g硫酸纸)线上打样=20元。
3️⃣确认照片排布顺序。
4️⃣设计海报初版,@我是赛文 义务帮忙做了设计调整。

🌟Day4
1️⃣周边确认——“反转片”
做了100张,一共400元。
感谢中国制造,第一天打样、第二天就制作发货了。
2️⃣确认硫酸纸打样、进行素描纸的“风琴折叠”
素描纸一卷发过来是弯的,熨斗一张一张烫平。

🌟Day5
确认互动方式“夏日拼贴诗”
从小红书来的志愿者給互动区取了名字——进来看夏天,出门过秋天。留下一首诗,带走一片瞬间。
拼贴诗的文案,她让ai模仿博尔赫斯写了20页,真太聪明了。

🌟Day6 上刊第一部分内容
1️⃣反转片书签就位
2️⃣硫酸纸相关的小展区完成
3️⃣粘贴长卷上的照片

🌟Day7 上刊长卷、海报、留言拼贴诗互动卡,感谢@Omnique @是陈陈啊- 现场助攻!!!
打印输出560
- 6张海报160元
- 互动卡片250元
- 硫酸纸+透明胶纸(贴照片注释)100元
- 闪送50元

🌟Day8开展
来了30+个人看展,幸福!
感谢捧场的即友,感谢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策展路上帮助的朋友,回头一一请吃饭感谢❤️❤️❤️❤️❤️

欢迎大家明天继续来“吃杯雪糕”一起看展,今天老板请客gelato,明天@非凡是在下本名 接力赞助!
60
黄走走Zouzou
4天前
一个人办展很难,场地、照片整理、设计海报和周边、印刷输出都得干,且没钱的情况下,就是自己干。

但办展让我遇到了最可爱的朋友们,有荷兰回国就来给我打工的听众&即友@Omnique ,有小红书私信我主动来帮忙的小雨,有看我设计的海报不好看就上手帮我改的宝藏嘉宾@我是赛文 ,有年度最佳现场施工PM@是陈陈啊- ,还有给了我许多布展经验的小悦和RUOQI。

以及从社区店主变朋友的老板和老板娘,赞助了明天的gelato。当然,永远在我身后的@非凡是在下本名 ,不能少了您。

有了大家天南海北地来到现场,今晚我没咋干活儿,都在瞎指挥。

而此刻,希望看到这条内容的你,来看看、或是帮助分享一下这个美好的人构建起来的展览呀。

它源于8月的时候,因为一期探讨《我死后,我的照片怎么办?》的节目,我的播客抽取了6位用户,共同合拍3只一次性胶片相机。主题为《夏》。

而十月,胶片冲扫完成,杭州正式入秋。我看到了,
孩子洗澡时头顶挂着泡泡的夏,
一个妈妈在荷塘边举着荷叶的夏,
一位大学生拍下“明朝出门沈农人”毕业的夏
一个高三学生校园里倒数282天高考的夏
……
北京、沈阳、南宁、武汉、温州、成都
这几台相机大江南北地记录了许多普通人的瞬间,其中有许多都是我这个“老胶片人”不会去选择拍摄的日常生活。

所以我终于决心把我的第一个展览办起来了,这份平行时空的记录,是夏天的胶片漂流计划的结束,也是秋季的胶片漂流计划的开始。

欢迎大家把海报转发给你身边的高审美人类❤️

一起来吃杯雪糕,告别夏天,迎接秋天~

-
丰登街105号,杭州
10.25~11.2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