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向阳啊
97关注91被关注0夸夸
玩即刻为了遇见同类
🤩易被有趣、真诚的灵魂吸引
😛有点文字洁癖,信奉剃刀原则
👍喜欢放学以后、肖申克的救赎、三傻
😡讨厌蠢、坏、嘴炮的人
置顶
向阳啊
1年前
我想踏上北欧几国的土地,看看那里的人民尤其是女性到底是怎么度过一生的,看看他们怎么看待人,怎么看待女性和男性

我想和南美洲的人们探讨,人们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不卷,还能开开心心,问问他们怎么看待工作和生活,如何看待金钱和幸福

我相信,这世界的活法,不止在中国卷生卷死这一条出路,我相信在遥远的某个地方,一定有很多我未曾谋面,却相谈甚欢的老朋友,在那里,我会觉得我回到了家

我想看看,看看这世界,美好山川,灿烂文明,浩瀚星河,奇妙生灵,恢弘建筑,精彩艺术,看看自己的渺小,看看世界的伟大、丰富。

至少,来这一生,走的时候,告诉自己,活着够本了,死而无憾了。
163
向阳啊
11天前
人的情绪是一件很珍贵的东西, 不要在不值得的事物上,花费太多情绪
00
向阳啊
13天前
“越往前走越难 越难走越往前走”
“做自己生命中唯一的甲方”
“不要想你为世界留下些什么,想想世界能给我提供怎样的人生素材”
“走的时候对世界说,拜拜,人世间,这辈子对我还行,还有改进空间,继续努力”
b23.tv
00
向阳啊
14天前
分享一篇有趣的文章,虽然讲述主体是美国年轻一代,但我觉得很多事实、观点落到国内,也很适用,喜欢这种务实的作品:
1.不要再宣传20岁是人生中的最好时光,因为这种观点限制了个人成长。
2.20多岁你需要理清自己的事业、人际关系和人生目标,这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3.年轻人进入成年期的能力一直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4.1979-2019,美国生产率+72%,但时薪仅增长17%。
5.婴儿潮一代的人,在其20多岁时控制着21%的财富,千禧一代只拥有不到5% 财富
6.让我们用一生去成长,而非仅仅10年,让我们都放弃XX是best life的观点,而是致力于过上更好的生活。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1/06/your-20s-dont-have-to-be-the-best-time-of-your-life/619187/

00
向阳啊
15天前
谢谢普成老师@liupc 赠书《观点驱动 卓越商业分析实战进阶》,花 3 小时读完了,一句话评价,这本书是“商分的商分”。

道法术都有,案例丰富,干货满满。无论是入门新手,还是进阶人士,或是数据相关的团队管理者,都能获益匪浅(尤其是企业软件行业)。准备买书送给一些朋友。记录下我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些观点:

1.商分核心价值是围绕效率和认知增量,是拼“说服力”的职业。核心生产资料是数据权限和业务信息。
2.不要完全把助力业务目标视为商分团队价值主张(忽视目标和手段差异,难以量化团队价值)。
3.不要让岗位要求限制你的发展。不要把自己活成外包(仅响应具体需求),关注价值创造。取数和报表类需求控制在15%以内为宜(不宜过低,获取业务信息手段之一)
4.量化不确定性是为了减少而非消除不确定性,只有当精细量化ROI 足够高,才应持续精细量化。
5.AI时代可预见的报表体系将由集中生产-广泛消费的消费者模式,演变为广泛生产-广泛消费为代表的生产者模式。对企业协作效率是显著进步,但对商业分析最大的影响是业务信息盲区会更大(via 孙妍)
书籍链接(找了半天😂):item.m.jd.com
01
向阳啊
16天前
朱虹璇,非常喜欢的话剧导演、编剧!
“我不是生下来就明白应该用这支笔去写什么,这双女性的眼睛,是我在后天的道路上劈开的,源于许多次的困惑、不理解、不明白,但它一旦劈开就再也不会闭上。”
“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她们,不仅仅是知道她们的成就,更是关注她们的来处,她们走向高峰之前曾经走过的那条曲折的路。不是灭绝人性的女强人,更不是依赖于男性,而是两名女士在涓滴细流一般的陪伴中给予彼此信念与力量。这就是《春逝》的故事。”
“我常常想,受限于种种因素,我们过去的故事不是女性所写,也不是为女性所写,但这是过去而不是将来。我就是一名创作者,我为什么就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写我们女性自己的故事呢?会有人质问一名男导演的作品为什么是男性视角吗?我既然已经成为这个行业里的一部分,它以后长成什么样就绝不能说与我无关了。”

ps.有幸在北京追过好几场九人出品话剧,剧本、演技、舞美非常用心、专业、别致,之前的《四张机》、《春逝》更是值得N 刷的作品。国外有suffs,国内有九人!
可惜,来杭州就少了很多类似机会,有点遗憾。但是很开心,九人又有新的作品了,期待上海/杭州场,不然就考虑飞北京去观看。

朱虹璇 剧场里,那双女性的眼睛

00
向阳啊
18天前
希望自己从春天践行的一些好习惯:
1.早起,喝一杯温水
2.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
3.步行出门,多晒太阳
4.吃饭时放下手机,摘下眼镜,多吃果蔬,减少米面
5.一次只做一件事
6.不要久坐,多喝白水,不跷二郎腿,按时下班
7.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云朵、植物,知道它们的名字、差异、习性、变化
8.睡前 2 小时,把手机从床边挪走
9.按时睡觉,给明早备好一瓶白水
10
向阳啊
18天前
明白你的意思,认同。
复杂的书,为了读懂,仅靠对同一本书反复阅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主题阅读、实践结合。

我前面表达不够贴切,过往我们的教育,很推崇读透一本“书”(四书五经,课本教材、名著等),过于强调精读、细读“一本书”的价值,有种成为书的仆人,妄图通过(对一本书的)反复咀嚼、甚至全文背诵,了解这本书的深刻思想。但回到这本书背后要讲述的主体内容,大概率一本书根本讲不透,且并非每一个章节都是值得深度,原理、实践、批评、时代发展等无法涵盖,这时候,批量阅读就成了必选项,而非可选项。 //@老黄牛: 也不是,例如你读黑格尔的书,一年读一本也读不懂。
必须批量阅读:关于解说的,关于应用的,关于批评的,还有很多课件等

老黄牛: 1、上一条,我讲到微信的AI阅读。很多人不以为然,说“代替不了自己读”。其实是因为量太小了。当量大了,就体现到重要性了。 2、我们阅读受上学的影响,因为答案都围绕一本书,仔细阅读一本书,肯定比粗略阅读有效果(对于此书的理解,读它1个月,肯定比读它1天更为了解。) 假设大家都是1个月读一本书,那么“AI提问”的效果还不那么明显。 3、设想以下场景,每天只有半小时:甲一个月读1本书,乙1个月读30本围绕这主题的书,乙的理解就更深刻了。(特别是难书) 4、这里有3个点:①不是每本书都是重要。②重要的书,不是每个章节都重要。③重要的知识点,对当下或未来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5、所以一个办法,就是“问题先行”阅读法。比如创业遇到某个问题。①把所有创业重要的书籍罗列出来。②选出每本书最重要的知识点。③挑选最能影响当下的知识点。 6、但会出现一个情况,创业问题,不一定在创业书籍上,可能在心理书籍,或者人际关系,或者行业的书籍上。这有牵涉到另外主题的快速阅读。 7、这时候AI阅读的能力就能体现出来了。另外阅读只是解决战略层面,更多战术层面是知识在行动中获得。所以阅读的时间不留太多(要花时间行动)。 因此批量AI阅读,提炼一句话是,如何在“有限时间”,获得“对自己有用”、“重要“且”“多维度”的启发。

00
向阳啊
18天前
竟然还有教你如何科学晒太阳的App,优雅,实在优雅!
“可能现代人的本质就是光伏电池”(原出处:和菜头),所以为了充电,就得多晒太阳呀,梅雨季没太阳,三伏天太热了,珍惜现在的小晴天☀️。
想起之前很喜欢的一篇散文《精神明亮的人》提到的“按时看日出”的概念。如果未来能做到,按时看日出、定时晒太阳,感觉很棒呀!

康纳利: 谢谢发布会! 这个周末南方大部分地区放晴转暖了,欢迎大家一起带着 SunAlly 去踏青、去户外,去迎接春天吧🤗

11
向阳啊
20天前
我现在听很多情歌,都会看成是自己写给自己的情歌。
做自己最好的恋人,越早越好

一个人朝着阳: 在最黑暗的那段人生, 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渊。 没有那个人, 我就做那个人。 —— 中岛美嘉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