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叫做生财有术的公司做内容(20)
航海家AI大会做到第二届,才对如何做大场宣发有了体感。
我是一个做营销活动很喜欢灵光乍现的人,很喜欢有一些细节的巧思,比如想做《生财AI宝典》,想做“生财AI好事”,想到大会的地点是深圳,就想做一个“下一站翻身”的纪念周边。
就像第一届航海家AI大会的时候,花了很多精力去做一个AI展台,很酷炫的AI调酒和AI宠物写真,唯独对于最核心硬核的嘉宾干货,缺少传播主线。
大场传播最重要的是什么:
1 心智:关于AI,你要占据什么什么心智?实战,落地,生财?还是技术前沿。第一个喊出心智的品牌,很容易占据用户注意力。
2 节奏:关于大会的节奏应该是什么?大概率是前面2天是否能卖票顺利,决定了整个传播周期,花更多精力在卖票,还是花更多精力做传播和交付。
3 人群:最核心的人群是哪些人,他们会占据报名人数的多少比例,他们会因为什么而来? 被打动后是否会分享?
4 嘉宾: 嘉宾是落实品牌心智的具像化表现,比如我们讲“AI能落地,真的很生财”,在传播上就要讲哪些人真的靠AI赚到钱了,分别是如何赚钱的。 而在现场嘉宾分享中,就要来讲是如何落地到业务赚钱的。
所以在最开始的一部分要讲why,为什么会有这场大会,我们的意图是什么,然后是what和who,我们会分享什么,谁来分享。最后到现场才是how,这些人是如何做到的。
当我把这些串联清楚后,我才体会到:大场传播,不只是“搞创意”,而是要像导演一样,把一场戏的主线、节奏、人设全部铺好。
这样,灵光乍现的点子才能成为“调料”,让这顿主菜更有味道,而不是喧宾夺主。
这个感受其实很微妙:
第一届,我像是一个玩创意的“小孩”,兴奋大于冷静;
第二届,我开始像一个导演,能把创意放在主线上,知道什么才是关键。
大场传播,需要克制、需要排序、需要反复确认主线。很多时候你要忍住,告诉自己:这个点子虽然酷,但和传播心智没关系,砍掉。
这种取舍,对我来说既是痛苦的,也是成长的。
如果导演没有把剧本主线写好,再多彩蛋也撑不起这部片子。只有当主线完整,彩蛋才会成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