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凌空小鱼儿
386关注6k被关注35夸夸
前大厂产品,单干半年了。
重启人生沙盘金牌教练
播客「凌播微步」主播
亲密关系/商业变现/个人成长
人生就是三件事:爱 财富 智慧💕
置顶
凌空小鱼儿
5月前
对外比,难敌众力
对内比,强得一匹

一年前:内耗工作,绩效不行,刚刚跳槽
一年后:直接裸辞,自己单干,再不内耗

一年前:副业月入小xk
一年后:副业转主业,月入增长50倍

一年前:没有团队
一年后:团队4人,徒弟36人

一年前:没有客户
一年后:累计服务C时长150小时,累计导师陪跑时长150小时

一年前:没有学习
一年后:年底集中知识付费各方向,全面迭代

一年前:没旅游 没出差 没回家
一年后:出国了 旅居了 出差了 回家了

一年前:存款n
一年后:存款2.2n

一年前:对象谈了两年
一年后:对象谈了三年

海辛Hyacinth: 快年终了,大家觉得对比一年前的时候,自己有显著变强吗?

01
凌空小鱼儿
1天前
真的感觉在我对象身上学到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从来不猜别人怎么想的。

比如一个人给你翻个白眼,很多人会想“完了,他不爽我”、“他是不是刚才对我那句话有意见”、“是不是我刚才说话声音太大了让他反感”诸如此类。

之前有时候我就会问他:你觉得xx这事是咋想的
他:不知道
我:你分析一下呢
他:我又不是xx,我怎么知道TA怎么想的,你想知道你只能直接问,猜这么多就能证实吗,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
我:但分析一下万一有这种可能性呢
他:那也是你自己主观视角,之前xx不实际和你想的也完全不一样

一开始我会被怼得很不爽,我感觉这就是他不耐烦,不想和我聊天;但后来慢慢发现这就是思维习惯的差异,因为我俩分析来分析去都不如我直接找当事人直接沟通。所以他直接给出一个他脑中的最佳解决方案。

而“我被怼得很不爽,觉得他不耐烦”,本质也是我在用自己主观视角去分析他的行为动机。
确实,和他的实际意图不一样!

所以后来我慢慢也不怎么care别人怎么想,我发现底层是之前思维惯性会让我们特别想扭转别人的想法,比如“不要被误解”、“不要让XX觉得我是那种人”、“我在XX眼里不能是那样”,这个本质是一种「自证」。

问题是,别人怎么想,有什么用?
一个人觉得刘强东很好,但不用京东。
一个人觉得你很好看,很智慧,很喜欢你,觉得你是个好人。但不认识你。
一个人觉得黄峥很坏,但天天用PDD。
一个人不喜欢你,嫉妒你,但偷偷买你的课。

别人怎么想,对你真的有很大影响吗?
只有别人做了什么,才对你有影响。

天天在前者里自证,你就很容易被别人pua。
只有说关注具体的事情,动作,结果,别管别人怎么想的。
42
凌空小鱼儿
4天前
昨天默默发了条短视频,其实我已经拍了快十条了,就是一直觉得这不好那不好就一直全都没发过。
​比如什么没化妆丑啊,背景没选个好看的地方啊,穿着不够正式啊,口癖太多啊……

​然后因为我非常清晰地知道我永远不可能憋到大招的,所以不要妄想找一个非常仪式感的方式去官宣:“大家好!我终于拍了第一条短视频!从此我要挑战100个xxxx……”

​这玩意儿就不可能。

想到很重大仪式感意味着很高质量的要求,很高调的官宣意味着很长时间的持续——这一切只会让你一再避免做。

我前瞻低,向来不喜欢画饼。

反正不做,就啥都不会发生。
做了反而各种心理压力,步步错。

因此,真正推动我去做的,​只可能是默默新开启了一件事,然后因为心理成本较低,方得以长期持续。

​比如8年前开启了我的凌空落雪公众号,好像没当回事,结果现在还在更新。
​比如4年前开启了我的凌播微步播客,好像没当回事,结果现在还在更新。
​比如大半年前开启了我的鱼你重启公众号,这个还是有当回事的,但是也没专门官宣,结果现在还在更新。

​最后每次迫使迫使我去发布的,都还是表达欲大于了压力——

​表达欲源于你强烈认为自己说的一些观点,它是有价值的,而有价值又源于你觉得知道这个观点会让一部分人变好。

​而从不是因为一些满足自恋的需要!!

自恋​比如“这个发出去把我拍得足够美”、“这个发出去显得我的文笔极其牛逼”、“这个发出去能给我转化一大波客户”、“这条会让很多人爱上我”、“这条显得我比你优秀”

NO NO NO!
所以我感觉真正的表达欲才是真动力,传递价值的过程才是根本,自恋的需要从不是最终目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对很多纯自恋式的内容,一看就能看出来是在满足表达者本身的自恋,而非利他。

你就看对方说完这段话,你第一反应是对方很牛逼,还是你悟到了什么。

很牛逼:只说皮毛,只秀肌肉,只给结果
悟到了:说了认知或思考的过程,讲了故事给了方法

​而当你不再自恋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别人真正关注你,也只是因为你讲的东西能让他们当下产生一些启发共鸣或收获。

​没有人会真正在意你是不是丑,你哪个字说的不太对,你厉不厉害,你优不优秀。

​除了你和你妈。
00
凌空小鱼儿
10天前
不想放手,有时候是因为觉得自己只剩这么点了。

所以才不放手。

觉得自己很丰盛,那任他拿走。
00
凌空小鱼儿
13天前
最近发现自由职业工作让人觉得心累的的原因就是离人太近,你在充分感受到人与人链接的美好之余,也被迫凝视人性的阴暗面

如果谁给我说TA做面向人的工作(不是单一岗位,而是类似我这种,对外是闭环生意+对内是团队管理),全都是天天开心特别舒适一片祥和,那TA不是骗子的话,大概率也是骗子

春溪: 互联网行业的大部分工作让人觉得抑郁的原因:离数据太近,离人太远

01
凌空小鱼儿
14天前
人不要去恶意预设别人。

只要你明白,所有的恶意预设背后都指向的全都是你自己的自保行为,你才可能会放下预设。

​人性本能的潜意识习惯是:我先指认你是坏人,这样我就能先抽离出来,少受伤害。

​问题是,恶意预设只会加强互相的伤害,谁愿意被当成坏人?

真实情况往往是,只有你先认为对方是好人,对方才会真的成为好人。

你相信对方是善意的,然后你才能真的少受伤害。

​你的世界是被你的念头塑造的。
21
凌空小鱼儿
16天前
感觉这次来北京是过往无数次里体验最差的一次。

​这次虽然toB工作交付很顺利,也组织了我们北京学员团和创始人团建,和出版社编辑老师终于面基上,拜访同行夫妇,和黑丝大鱼再续前缘,还约了老闺蜜三人组,和对象在鸟巢约会。

​但随之对应的,是在这突如其来的降温与大雨之下,没外套没带伞,打车系统定位错误,奔跑着淋了一路,然后被滴滴司机溅了一身水。

更甚的,是交付中途误吸入柳絮呛到大咳,害怕过敏和哮喘,当晚凌晨4点迟迟睡不着后疑似急性panic attack发作。

​感觉这就是阴阳两端一直在中和。

我越折腾,我身体越虚弱。
我越做事,我身体越焦虑。
我越思考,我身体越抑郁。
我只有睡觉或者跳舞,我身体才能放松。

​前段时间我其实还发了篇公众号,就事无巨细写了今年至今整体的情绪变化。
先是去年底偶然顿悟,然后1月人间清醒,2月回归常人,再到3月焦虑+抑郁两种状态伴随,4月恢复能量满满,然后这两天身体又不行了。

​我发现,现在大脑和身体越来越分开了。

​我脑子越来越清醒,对很多事情看得都比以前明白;我做事也执行力越来越强,内耗卡点一个一个消失;我有很多东西都是以前不曾做到的,我在解锁人生新体验和新成就。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身体好像也容易偶发躯体化,比如突然拉肚子,突然心悸,突然很累又难以入睡,突然腹痛。

​我其实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综合的。

​这两天我就在想,难道是我身体压力太大了?

​难道是它压力又大,吃得又少,熬夜又多,运动又少,喝水也少,导致的一系列紊乱?

​然后我就想到,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脑子里也不由自主地飘出各种弹幕和念头。

​本着觉察的态度,我捕捉到了无数次我的念头从呼吸快速转移到对工作的事情上去。

​至少发现我5次不由自主想工作上那些尚未有结论和没解决的事情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离谱。

​感觉我已经被我的事业愿景吞噬了(此处为中性词),没有给自己喘息的空间。

​而这个节奏,又是完全被我自己亲自引领的,和别人都没关。

​于是,我发现我有非常多的野心和想法想实现,而面临数不清的新课题与挑战时,我又始终逼迫我的身体不断上战场。

​于是它阶段性投降了。

​这个问题还是要重视,因为像我这类人,可能就是只对身体或情绪的敏感度很高,但对身体或情绪背后真正的需要的感知力极弱。

​我其实也不知道它需要什么,我只能感受到它的变化和反应。

​我想休个年假。
远离工作,远离助理,远离客户,远离商业,远离钱。
01
凌空小鱼儿
22天前
这两天最好奇的一件事就是,大家不都天天在说『课题分离』吗,但为啥这次何同学『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会被骂成这样

逻辑不自恰啊,平时看到很多人说父母经常强迫自己做事,觉得很烦,觉得『原生家庭道德绑架自己』

所以大家大呼要摆脱原生家庭,对于别人对你的要求,你不喜欢不想的,就要遵循内心say no

比如当别人提出『给我打个好评』『接受我的表白』『大众点评给我写段评价』,从课题分离角度你本身就『有权拒绝』

为何这个case中,就变成『你高高在上看不起服务人员』,『你把戾气发泄在别人身上』这种归因呢?

反之,就算他求三连,别人也有权拒绝,本来他就无法干涉别人的行为,所以他也得接受别人不打的结果

这不是课题分离的闭环吗

难道就只因『公众』和『服务人员』的身份,就导致了这个区别?

那大家在反对父母道德绑架自己而拒绝时候,咋不带入『父母』和『子女』的身份呢?

相当于,同样语境下:

你拒绝父母的要求,就不是发泄戾气,是正当防卫,就是课题分离,每个人尊重自己的主体性,不要被社会角色的“孝顺”绑架;

但公众拒绝服务人员的要求,就是发泄戾气,就是耍大牌,就是无脑上情绪,就是不尊重人家,就是不尊重社会底层人民

因为看前者时,你把自己带入的是子女的角色
看后者时,你把自己带入的是服务人员的角色
72
凌空小鱼儿
22天前
世界上好多事,如果你能做出成绩,但这成绩的结果不能留名,需得冠以他人之名,无人知晓是你,你也不会因此受益,你还会做吗?

大抵很多事不会。

但想了想,写作会。
10
凌空小鱼儿
24天前
平时经常会觉得自己这做得不行那做得不行;但当我见识过绝顶匮乏心态的人之后,我才会发现,原来我这么善用资源……

真的,这才发现,心力绝顶匮乏的人,是真的什么都不相信,什么都不质疑,仿佛完全看不到任何主观能动性,试图有个东西帮TA承担100%的风险——

背后满溢着的是深深的自卑。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