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凌空小鱼儿
386关注6k被关注35夸夸
前大厂产品,出来单干创业中。
重启人生沙盘金牌教练
播客「凌播微步」主播
亲密关系/商业变现/个人成长
人生就是三件事:爱 财富 智慧💕
置顶
凌空小鱼儿
7月前
对外比,难敌众力
对内比,强得一匹

一年前:内耗工作,绩效不行,刚刚跳槽
一年后:直接裸辞,自己单干,再不内耗

一年前:副业月入小xk
一年后:副业转主业,月入增长50倍

一年前:没有团队
一年后:团队4人,徒弟36人

一年前:没有客户
一年后:累计服务C时长150小时,累计导师陪跑时长150小时

一年前:没有学习
一年后:年底集中知识付费各方向,全面迭代

一年前:没旅游 没出差 没回家
一年后:出国了 旅居了 出差了 回家了

一年前:存款n
一年后:存款2.2n

一年前:对象谈了两年
一年后:对象谈了三年

海辛Hyacinth: 快年终了,大家觉得对比一年前的时候,自己有显著变强吗?

02
凌空小鱼儿
3天前
被陌生人抹黑vs被身边人阴阳,后者感觉真的无语。

感觉被以最坏的恶意去惴恻了。无语。
00
凌空小鱼儿
9天前
人一直向外看,确实就会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你会误以为别人是你。
实际上,没有别人,只有你欲望的投射。
透过投射,关闭外部通道,真实的你自会浮现。
01
凌空小鱼儿
11天前
每双月貌似都会来一次杭州,不管是来上课学习还是来体验生活。

​今天晚上独自在杭州街头走时,突然魂穿六年前的夏天,我一个人在北京街头流浪的既视感。

​高楼林立,​热风吹皱夏天的湖水。

你感觉,互联网发展欣欣向荣,而当时的你还没毕业,甚至要继续读三年,你觉得自己会和这座城市的大多数有为年轻人一样,未来无限可能。

​你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但你想看一看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

​你即便住在七平米的小单间,你也幸福感爆棚。

​你感觉自己未来会在那种写字楼里上班,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看见每天的城市随夕阳落下一起进入夜幕。

​你感觉自己也会周末到处旅游,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

​你感觉自己也会成为公司里的高P,未来你设计的产品会被至少几千万用户使用。

​所以你兴奋。
​你畅想未来。
​你心怀希望。

​你不需要知道未来环境是一场泡沫。
​你不需要发现未来自己已经换了梦想。

​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意义。
​因为没什么是可以预测的。

​但每个当下,你对未来充满愿景的状态,足够支撑你能量满满的生活。
10
凌空小鱼儿
12天前
作为一个主Fi,今天被一个Ti还有一个Fe分别创飞。

当感受层被创导致表达阻断时,很难继续沟通下去,绝了👍

#MBTI #荣格八维
00
凌空小鱼儿
13天前
边在路上边听来都来了金庸武侠系列最新一期。

现在​实在是受不了金庸笔下的大多数女性角色都是纯恋爱脑了,尤其是神雕侠侣里,几乎所有女性都是一见杨过误终身。

​刚才听到说小龙女一生的追求就是和杨过的爱情,如果这个得不到了,嫁给谁都无所谓(如绝情谷主),人生都随便,丧失了趣味。

完全无法认同(纯个人视角)。

​以及大多数男性角色对于女角色的爱,都是那种很有自信的:“你喜欢我很好,我无法回报,辜负了你”,男性都有宏图伟业,完了女性就在幻想某个大侠来和自己厮守终生,甚至要为他忍辱负重或奉献生命,那便是最好的人生使命。

​我童年的毒药。
​当时觉得是蜜糖。
10
凌空小鱼儿
13天前
我觉得P人为啥从来不会吃一堑长一智,每次如此极限赶时间,下次只会更极限而非更提前,就是因为:最后都能赶上。

​这回我又出门很晚,打到车也很久,原本感觉肯定赶不上高铁了。

​结果滴滴路线最后一段基本上都是红的,一堆车堵在那,预计还要9分钟。问题还有5分钟就停止检票了,咋办?

此路不通,确定会死,难道还要在原来的轨道上等死?

​于是让司机立马左转,到机场那边,一探究竟。

​结果直接下车,往右边走个100米就到高铁进站口了。人都没有,根本不用排队。

​看似是个新路,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起码有生机,而不是在一条已经卷成红色的路上,把自己堵死。

​而只要有着「我要上这趟高铁」的目标,不到最后一公里,永远有新的解法。

​然后我就成功上车,最后2分钟赶上。

​当然,我觉得这个事教会我的,倒不是永远能想新的方法来解决紧急问题,而是如果你出发早,你根本不用这么卷。

你住高铁站,你也根本不用这么卷。你如果住目的地,你也更不用这么卷。你如果会开直升飞机,你也不用这么卷。

​所以你要卷,你要想新方法卷。

​为什么,因为你啥也没有,但你也想和他们一样去目的地。
20
凌空小鱼儿
14天前
深刻感受到了,一个人生气的阈值,完全在于对面那个人的份量。

份量够重,同样看似很不能接受的事情发生,你也真不一定生气。

所以我们总以为我们要学会的是维护关系,尽量少犯错,对别人好,这样别人就不会因为我们偶尔的失误而生气。

实际上,我们更应该修炼的是个人的份量,你举足轻重的地位。你背后的价值到位了,有时候你的过分之举,人家照样不敢生气。

为什么,因为相比和你翻脸置气,失去你的代价更大。
10
凌空小鱼儿
16天前
前两天去参加了个心力的线下大课,是个开悟20年的老师上的,两天随心所欲没有PPT,空口讲了一大堆案例,我什么也没记住,甚至课上还睡觉了。

但上完之后,在真实的生活事件中,我发现我心力居然肉眼可见大幅提升了。

现在距离上完课过去了24小时,我已经做了如下几件事:

1. 对象一个旧毛病又惹我生气,我改变了之前憋着委屈生闷气+甩臭脸+自己在原地不动的做法,变成直接表达生气+生气原因+自己想干嘛干嘛。

结果非常顺利,通过行动围护自己边界,他反而来给我道歉补救了。

这件事卡着的底层是:
1) 我觉得生气不对,人不该生气。
2) 我觉得表达生气是示弱,显得自己太在乎别人。这样很不好。

2. 有个同行一直在我内部群里,以前我一直内心不爽,但我因为没好意思劝退,今天把TA直接移除了。

结果移除之后,人家也没说什么。

这件事卡着的底层是:
我给自己套了一个「宽宏大量」「格局很大」「我要礼貌」的人设,所以为了围护人设,我认为我内心的不爽是不应该的。

3. 我之前的副业培训交付从来都没办结营典礼,这次我不仅突然决定办一个,今天还临时开放了对外的直播,直接做了个海报直接发。

结果今天结营大家都在分享,能量场非常好,也确实有不少新朋友上线围观。

这件事卡着的底层是:
我总觉得把很多结果和交付公开,展示,等于让所有人能一眼看穿我的不好。(比如如果我考了第二,发朋友圈说这件事,等于昭告全天下我没考第一,这非常羞耻)

所以很多时候我真的很少宣传,是总觉得有种被审视的目光始终存在:你做得还不够好,还不配发出来,发出来不是丢人吗。

4. 我在认真思考和团队伙伴的合作方式需要调整了,之前我会太考虑对方,而自己实际的诉求没有达成,我会责任感太过,总为别人想解决方案,所有事情全都自己扛着兜底。
我今天也打算好好承认需求,明确现状,大方谈判。

这件事的底层是:
我认为我有解决一切问题的义务,别人帮我一滴我也要回报涌泉。
本质是想掌握一切,且认为一切成功和失败都和自己大为相关。同时还有种不配得感,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来帮。

一天之中,暂时想到这四件事,全是我在发生的一瞬间突然看到了本质,然后我转念之后,去改变的。

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就看清了本质。

而且还有一件更神奇的事,就是昨天晚上我突发奇想在家打坐,我已经非常久没打坐了。

但因为毕竟上了心力课,我就想要解决一下我自己的底层问题。

我的底层问题是:怎么才能无条件爱自己?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无条件爱过自己?

结果当我坐定,对着内心扣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无可遏制地流泪,后面大哭,我在那个时候才感受到自己正在「和自己在一起」,而且是「没有把自己当手段」地在一起。

通常,肉身只是我大脑的傀儡,任由支配,甚至也很少有情绪的感知能力。

我唯一能充分感知到的感觉就是愤怒和焦虑。而这两种情绪是个中间情绪,背后有其他需要。

我很少能发现我有什么需要。

而当我哭的时候,反而是一种巨大的高频能量,就是通过完完全全去倾听内心而生发的。

而在那个当下,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之感,好像完全没在焦虑未来,也没在怀念过去。

接纳了当下。我是谁我有多牛都无所谓,我就是我。

但最关键的是,那个时候,你不再期待这种奇妙的感受被其他人理解和认可。

因为你已经被自己接纳了。

你看见了自己。

而我们人大多数不断想要外求认同和看见,本质上是从来没有被自己看见过。

我觉得真的是,世间没有「方法」,一切的本质都是「内心的念头」。

所以我觉得心力提升,本质上就是你敢于直面内心的真正喜恶,有力量去做更多真正想做的选择,而不再是被一堆惧怕怛忧等想法困住,导致你不敢去做那个你真正的使命要做的事。

老师根本没教任何方法,案例也都是别人的故事,但我觉得世间法门本质定是通的,大道怔悟万事皆能用。看清楚自己的心之后,反而一切都简单许多。

再次印证我就是一个觉察力和悟性很高的人。

上次参加这种两天的身心灵大课还是去年底,当时参加的是阿星的,他边讲金刚经我边在思考我对象冷暴力我7天的问题,然后我就悟了。

于是写了个万字长文,那集播客收到最多的长文共鸣评论。

常常自诩在人间修行,我觉得即便这一年脱离大厂白月光完全变成一个在创业残酷市场中拼杀的俗人,时常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仍旧记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我知道这是一场游戏。

只不过这个当下,我想尽可能地入戏。

但不能忘了自己的心,始终有澄静如初的能力。
12
凌空小鱼儿
26天前
今天给大家做分享 一年内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
回看去年 图一这张照片最有意思
我当时朋友圈是真的有预谋的
所有最痛的时刻 一定会变成你未来讲故事的素材
我如此坚信
00
凌空小鱼儿
27天前
相比于发朋友圈和私聊,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讨厌做社群了。

​朋友圈我觉得就是一个大型集市里的小摊,或者是那种庄园里的布告栏,或者是TED的某一个分会场的舞台。

​总之,就是你在一个半公开且没有指向性的地方说话,然后有人感兴趣就来了,觉得有意思也说两句。或者驻足听完鼓掌。

​本身听者和受者就是一个偏单向的传播。

​私聊的话,完全就是我去你家拜访,你来我家做客,或者一起约个咖啡,在餐厅吃个饭,这种感觉。

​所以两个人也会更私密,彼此看见和连接也会更深。

​而社群,我觉得比较像是小组会议讨论,我发起会议,那么来的人一定是有某种大的主题或目标是一致的,或者是身份认同是一致的。

​常规开会,或者茶话会讨论会,肯定是会有轮流发言的场景。

​但我自己发现我曾经拉过一些小群,原本是同一个目的,结果后面就自己一个人说话,或者一两个人说。

在现实场景给我感觉就是,我专门和每个人确认好,然后召集大家开会,准备一起策划个东西。结果一开会其他人就沉默了。

​要么就是,总有人问我有没有什么群,后来我就拉了一个。结果拉完大家也都不说话,我就觉得:那让我拉群的目的是啥?

我自己找尬啊?

相当于线下一发言,周围的人全都沉默……问别人话不理你,那不如不要开这个会[汗]。

​但凡人一多的场合,很多人就自动沉默,看热闹。但这和朋友圈场景那种无目的式交流又不一样,群一定是有目的的。

​我就不太喜欢这种感觉。(除非就是以群主为中心的内容分享群,大家进来就是观众角色)

​我播客其实也有个听友群。这个群其实并不该建立,它当时存在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据说其他播客基本都有,而且很活跃;二是老有听众问我想加入。

​但这不该是一个群建立真正的目的。

​但因为没有做过调研,我自己也没有运营诉求,导致后面的景观就是:听众私戳我想加群,结果一进来一个不说话。

​我也不知道有啥好说的,于是我就节目更新了转发一下。

​有人可能会说,你要运营呀,比如日常分享话题,什么新人互动什么的,有一堆方法。

​问题我没想明白:我运营的目的是什么?大家来这想获得什么?

大家如果想看内容,我朋友圈天天发一堆;如果想认识人,自己可以去加好友,或者发自我介绍吸引别人关注;如果想参加我的活动,直接平台上报名;想认识我,直接私聊。

​而运营听友群本身,我是没有什么目的。

​可能又有人说,你可以增强粉丝粘性啊!未来带货啊!转化业务啊!

​有一定道理,但对我来说这条路径ROI太低,天天被尬有损身心健康,还不如别的方式。

​综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