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亨亨在创造
113关注1k被关注7夸夸
产品经理在创业
登上《时尚芭莎》的男人🐶
95后互联网产品人
公众号「产品变量」
公众号100W+创作者(仅有一篇)
播客「人间变量」
亨亨在创造
3天前
上篇帖子写,美团和京东都通过即时零售,极大的改善了净利率,尝到了甜头。有网友问,卖得都是类似的货,为什么即时零售的利润要更高。

其实很简单,3点原因;

1. 消费者端,即时零售的重点在“即时”,30分钟快送,“快”的价值超越覆盖了“便宜”的价值,用户心智上对于价格不那么敏感;同时,商家端,即时零售不是全国市场,而是“蜂窝型”市场,即商品是按商圈维度进行竞争,同一商圈的商家,成本差异不会太过悬殊,因此在竞争上,不会像京东淘宝等全国性供需平台那样竞争激烈。这两点,在客观上使得商品不必“卷低价”,为合理的毛利创造了空间。

2. 相较于外卖,卖货的规模效应更强。规模效应显著降本提效我们都知道,但有一个遏制规模效应的因素叫做“双边网络且同边负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外卖作为一个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双边网络,供给端这一边不能无限承接需求。假设外卖商家最大的产能是200件餐,那即使有更多消费者要点餐,也没办法承接,因为餐给了这个消费者就不能给另一个消费者,这就极大的遏制了规模效应。但是卖货物这种工业品就不一样,在中国巨大的供应链体系下,货物的供给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所以规模效应的曲线能够无限线性增长,这让即时零售进一步做高营收、做厚利润。

3. 相较于传统电商,即时零售业务中,技术与算法的价值空间更大。在传统的电商平台中,依托快递进行货物履约,相对来说,技术和算法能够发挥的价值有限。但即时零售是商圈模型+骑手履约,供给端,能够通过骑手的算法调度、路径规划降低履约成本(一趟能带多件);需求端,能够商圈级的通过配送费、打包费、附加费调控收益,能够通过各种券的叠加进行成本转移,这些都是算法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多技术和算法发挥的空间再加上更小的商圈颗粒度,指向的是效率的根本内核——精细化经营,腾挪之间,便创造了更多的收益。

web.okjike.com
02
亨亨在创造
5天前
看似是京东发狠斗美团,其实是美团早早偷了京东的家。

京东和美团这场仗,外卖只是一个摆在台前的焦点,实质上,双方决战的战场,是一块叫做“即时零售”的大蛋糕。所以京东并没有把新业务叫做“京东外卖”,而是叫“京东秒送”,事实上,在这个频道里,除了外卖,也能买菜买药买日用品。

而且最关键的是,双方在过去2年,都已经闷声发大财的尝到了即时零售的甜头。

美团2021年因为疫情+社区团购大战,严重亏损,净利率-13%,2023年净利率扭正为5%,2024年净利率大幅增长至历史新高10.6%,而净利率能够扭正并且达到历史新高的原因,就是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B端叫闪电仓,C端叫闪购,这为美团贡献了大量利润,第一次尝到了“卖货”的快乐。

京东也一样,京东日常净利率大概在2%-3%,直到2024年,京东的即时零售业务“秒送”,让京东的净利率增长到3.6%。

即时零售是一个新名词,但不是一个新概念。从外卖O2O,到线上便利店、药店,再到刚刚结束硝烟的社区团购,都是对于线上线下即时交易的探索和延伸。经过十几年的摸索,终于发展成了今天的集大成者“即时零售”。

用美团CEO王莆中的描述,即时零售就是“30分钟送万物”。这是美团的新故事,通过密布在大街小巷的骑手网络,不止送餐,还要送花、送药、送菜,要送一切商品,美团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电商零售平台,并且这个电商平台上的海量商品,不再需要等1-3天快递,而是只需要30分钟就能送达。

美团在这件事情上最为热忱,不仅是因为美团掌握有千万骑手网络的优势资源,也是因为“即时零售”有机会打到“零售电商”这个更大的市场。

我们都知道,外卖是一个利润非常低的苦活累活,美团凭借全国性的规模效应,才勉强赚一点微利,饿了么至今还没盈利。但电商不同,作为全天下最好的生意之一,电商赛道孕育出了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电商这些巨头,每一家都有着不错的规模和利润。

电商平台讲,“多快好省”至少要占一样。美团的策略是,通过遍布大街小巷的骑手和商家资源,主打一个“快”,其他电商平台从下单到收货,2-3天,但美团可以30分钟送达,现在下单,马上就有骑手去附近的商家取货,然后送货上门。

所以,2021年,美团发布“零售+科技”战略,2025年4月15日,整合闪电仓等业务,发布新品牌“美团闪购”,号称“新一代购物平台”“30分钟好货到手”。

看到这儿就明白了,美团闪购要做“购物平台”,并且主打“快”。

那原先主打“快”的电商平台是谁?就是京东。

新王要上位,旧王未老,自然是一场硬仗。

那为什么兵锋所指,把焦点指在了外卖上?

两点原因:

第一,京东用外卖作为利剑,本质上是以攻为守。

美团进攻京东的零售腹地,但说实话,这个零售腹地也没什么可防御的招式,不外乎就是搞BD拓商家,投广告抢心智,打不出什么花样来,只防御敌人进攻点的常规打法,毫无新意,而且纯防御的状态下,美团用30分钟快送的概念,多少都能咬下一块肉。

与其如此,那京东索性也捅了美团的老巢,以攻为守,在美团的外卖领域,做个搅屎棍,不管能不能赢,美团都得抽调资源进行防守,围魏救赵。

第二,即时零售是双方共识,在当下,京东虽快,但京东物流只能做到次日达,快不过美团,京东需要补课。

京东过去的“快”,是在城市大仓的基础上,通过高效的物流调度效率,实现了次日达。而美团的“快”,是通过商圈级的前置仓,通过骑手网络完成即时送达。

即时零售也是京东发展的目标,但当下的京东,既没有骑手送货,也没有足够多的前置小仓做供给。即时零售的仗要想打赢,就得尽快把这两部分资源补上。只要这两个资源补上,依托京东已有的全国仓配体系和超级丰富的SKU,在未来的即时零售大战场上,赢面很大。

那通过干外卖,正好把骑手网络建立起来,为即时零售的规模爆发,做提前的积累。

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外卖能不能干赢无所谓,但只要干外卖,就一定能建立骑手网络。既然即时零售是未来的共识,那么作为核心运力的末端运输力量,自然是重中之重。

所以这么一看,京东和美团虽在外卖板块口水飞溅,吵得不可开交,但在另一个隐秘的角落,才是真正的较量。

mp.weixin.qq.com

*美团京东净利率数据与即时零售业务关系,引用自魏武挥老师《扯氮集》
*题图来自网络

文/亨亨(始终是产品经理)
微信:xiaozidaheng
微信公众号:产品变量(ID:hengpaper)
3155
亨亨在创造
6天前
发现了新的办公地,山水之乐,真乐也。
00:10
60
亨亨在创造
7天前
就喜欢这种有后续的剧情
71
亨亨在创造
7天前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高楼林立,辨别方向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如果没有导航,恐怕寸步难行。

但我还是想极力地搞清楚方位。这一方面,了解方位后,有利于找到一套更合适的路,另一方面,也能在城市探索中,发现一些惊喜。东边的路有一家很漂亮的花店;西边的路更近;先往东再往北,比先往北再往东更平直一些;从这个隧洞穿过去是下坡;前方右拐大车少。

公司在公交车站的正西方,但实际骑车,需要往北、往东、往北、往西、往南,再往西。为什么不能直接往西呢?是因为往西的直路被铁丝网拦住了,必须得绕行。

搞清楚东南西北不容易,尤其是在一座钢铁森林的城市里,方形的塔楼和设计感的异形建筑,让找到方向,成了一件需要顿着神仔细想的问题。

离开故乡很多年了,但在找方向的时候,我还是习惯把大脑代入到老家小县城的东南西北。在小县城的纵横当中,我逐一套入所处环境的地点和位置关系,很快也就捋清楚方向了。

我的故乡是北方一座典型的小县城,在小县城里,只有一横一纵两条主干道,将城市分成四个大块。所以,这也就对应着四个关键点位:南边的叫“南关”,北边叫“北门外”,西边叫“西门外”,东边叫“东山”。

两条主干道形成了一个“十字”,县城里其他的道路,都是围绕这个十字展开,组成了更多“小十字”,成为这座小县城的毛细血管。

所以,在小县城是不用看地图的,只要知道,我要去的地方在我的东南方向,那么我无论是先往东再往南,还是先往南再往东,还是穿各种各样的小巷,只要大方向对了,都能到达目的地。就像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一样,只要终点定了,其实选哪条路线只是风景不同,不影响最后的终点。

我的家在县城东北区块,这里有一大片平房,一排一排,整整齐齐。每一家的院子都有南房和北房,南方的窗户朝北,所以没有太阳直晒;北房窗户朝南,光照好,所以也叫做“正房”,这个南北房和窗户的关系,正好和现在的楼房相反,楼房是南边卧室朝南开窗。这是因为楼房是一整块的空间进行区隔,而平房有院子,窗户朝着院子开,就是相对的。

东北区块巷子里的居民们,院子大门都在南边,打开大门,就是前面一排邻居们的砖墙。院子门前东西向有一条小径,便是这一排居民出入的小路。

从我家正房出来,面对院子,也就面对着南房。我站在正房窗前的台阶上,能听到隔壁张阿姨在院子里洗衣服。张阿姨家在我家的东边,只隔着一道院墙,有点什么事儿,院子里喊一声就能听见。从我家大门出去,往东朝着张阿姨家的方向走,走过张阿姨家的大门,再往前一直往东走,就走到小县城的最东边——“东山”。

因为小县城的方向足够简单,也足够方正,所以它就成了我脑海中最直观的坐标系。我走到哪儿,我就把这个坐标系带去哪儿。有了这个坐标系,我就能把每一处他乡的道路套入其中,于我而言,只要故乡的东南西北在,我就不至于迷失方向。

《故乡的东南西北》20240423
02
亨亨在创造
8天前
星巴克的羊毛已薅,为地球日干杯。
00
亨亨在创造
9天前
影视飓风做了首套课程,49元教你用iPhone拍摄Log。这个价格,按道理来说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影视飓风的质量也应该能够保证。
00
亨亨在创造
12天前
体验了下京东外卖,一进去几乎是懵逼状态,很多逻辑很迷:

1. 打开京东,并没有找到“京东外卖”入口,直到看到了“秒送”Tab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外卖”标识,才意识到这是外卖入口。从产品逻辑来看,叫秒送还是叫外卖都没问题,但外面放出去那么多PR稿,都是用“京东外卖”这个名词,但打开App只有“京东可以借钱啦”,这种市场公关和产品功能对应不上的行为,用户能不懵圈嘛。

2. 进入“秒送”页面,最迷的操作来了。看图2,秒送页面进来有10个金刚位,一般来讲,用户习惯上这是进入二级页面的入口,我点了很多次都没反应,还以为网络出了问题,后来才发现,这几个金刚位,居然是用来切换下方内容的Tab……如果全部都是用于切换的Tab也就算了,关键是,“自营秒送”“特价团购”“商家入驻”“每日赚钱”这四个,点击后是跳转二级页面。所以这10个金刚位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交互和操作逻辑,但他们居然混排在了一起,而且一模一样,这跟谁讲理去。

3. 优惠计算的时候,也非常迷。我就点了一个菜,然后下单页面显示“到手13.9元”,结算的时候,就变成了17.4元。结算页也没任何提示(图3),明确写着“到手13.9元”,“实付17.4元”,光看页面根本不知道多出来的钱在哪里,经过一番研究,我才知道,它暗戳戳给这个订单加了一个“远距离运费”,但这个费用,在整个流程里都没有体现。

4. 至于页面的密集拥挤,这在当下也能理解,毕竟大厂里每个部门都需要一个金刚位,看在4块9库迪咖啡的面子上,勉强扯平。
255
亨亨在创造
18天前
买了一个特别厉害的东西😈
10
亨亨在创造
18天前
大风天的周六,今天在家狂干8000多字,写了一篇行业的深度分析,写完了一个商单的文案,腰酸背痛,但很充实,果然只要干的事儿够多,就会觉得一天很长。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