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陈源泉
20关注45被关注0夸夸
个人博客主页:https://chenge.ink
陈源泉
1年前
用 NotionNext 给自己搭了个博客,用来分享自己的思考以及沉淀在 Notion 中的内容,以输出促输入。
chenge.ink
欢迎各位博友互换友链!
30
陈源泉
1年前
感谢《认知觉醒》,读完第五章[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努力],才发现自己过去一直存在一些学习误区,厘清过去的误区,明确改正的方法,现在终于不再困惑,反而充满动力。

【完成强迫症 → 放下不适合的阅读】
误区1:过去我总是强迫自己尽量读完那些已经开始阅读的书籍,即使有些书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或认知水平。
策略1:接受不是每本书都值得读完的事实。不匹配自己当前认知水平的书,强行读完只会消耗自己的精力和热情,也不会带来很多收获。与其在这里干耗,不如及时放弃,把时间、精力和热情专注于那些略微挑战我认知水平的书籍,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和成长。

【完美强迫症 → 求精而不求多】
误区2:贪多求全,过去我喜欢做全书的结构化总结,总想一次性把整本书吃透。这样做其实是比较低效的,一本书往往要花2倍于阅读的时间输出总结,但其实里面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能应用并内化的就那么一两点。
策略2:求精而不求多,专注于书中对我来说有吸引力、新颖且具挑战性的部分。不用担心错过精华知识,接受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随着我的认知水平成长,可以随时回来重读经典,书仍然在那里,随时都能有新的收获,不急于一时。

【打卡偏离初衷 → 诚实记录、勿忘初心】
误区3:过于关注打卡和排行,一个例子是过去我为了学英语定了每天学Duolingo的目标,后来慢慢变成了追求连胜、追求周榜第一,慢慢地提升英语水平的初衷变成了榜上有名,不中断连胜,当追求内部自我提升的初衷变成了追求外部的排行、连胜和虚荣,行为就开始扭曲,我开始刷题刷分,开始为了虚荣而做敷衍的虚假努力。当事情的动机偏离了最初的本心,慢慢地行事过程也会扭曲,自然很难达成最初的目标。
策略3:对自己诚实,不欺骗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记住“低效的努力堆砌再多也只是泥沙聚塔,一个浪就打回原形”。以每天有所成长为目标,而不是以打上那个✔为目标,没有成长的敷衍不如不做,把精力省下来做点别的。同时取消打卡,改为诚实地记录自己的每天行为,定期反思学习活动的初衷,确保动机与目标一致。

【害怕负面反馈 → 勇于输出和接受反馈】
误区4:过去我不常输出,因为潜意识的自己害怕负面反馈,总觉得自己要做到完美,才能输出分享,这样就可以收获全是正面的反馈。但因为这么个念头,很多热情随着时间退却,“以后再做”,“等我做好了再分享” 就变成了“再也不做”“再也不分享”。
策略4:先出发,在路上准备。如果永远等准备好了才能行动,那就永远都不会迈出那一步。很多时候,快速行动,输出并获得反馈,构建正向的增强循环,才能更快地成长。踌躇不行,担心自己没有准备好,那永远都不会有机会成长,只会永远地困在自我怀疑与懊悔中。不要害怕负面反馈,记住切中要害的批评往往比敷衍的迎合更能让你清醒和成长。

【过度消耗 → 适可而止】
误区 5:过去我不太重视休息,总觉得一件事好不容易进入状态,就要一鼓作气,往往很有热情的一件事,进入状态就一直做,做到自己精疲力尽。而后果就是,后续再想做这件事,就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并且再进入状态变得更加困难了。就像喜欢吃的烤肉,一次性吃了太多,接下来会很久都不想再碰它一样,因为不知道节制,过度消耗了精力和热情,反而引起潜意识的排斥。
策略5:凡是讲究适可而止,而不是无节制的冲刺。给自己设定精力上限,避免在一件事上无节制地过度消耗自己的热情和精力,记住:“只有在顺风时能自控不浪的人,才更能在逆风中坚守”。

博客文章链接:chenge.ink
#反思/三省吾身 #策略/成长策略和误区
00
陈源泉
1年前
【关于 AI 用法的思考】
在过去,我倾向于将AI当作纯粹的劳动力工具,让它完成那些我认为费时费力、不愿意亲自尝试的任务,例如提交链接让AI总结文章,或是将一堆文档交给AI编写工作总结。然而,我逐渐意识到,通过AI获得的总结和知识,尽管能够带来短暂的获得感,却无法促进真正的成长。因为,在回避那些困难但正确的任务的过程中,我也放弃了自我成长的机会。

最近,我试着将AI视作一个朋友、一面镜子。我不再期望它替我思考,而是希望通过它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指引改善方向。我发现,这才是AI对个人而言最有价值的使用方式。例如:
- 我会将自己撰写的总结发送给AI,让它对总结内容进行评价,说说结构、重点是否有问题,应该怎么改进。
- 我会分享我的日记和总结给AI,问问它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这种人应该怎么相处。

AI更大的意义在于促进个人成长,而不仅仅是作为完成任务的工具。我们应该通过AI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变成过度依赖AI、逐渐失去自我能力的个体。
01
陈源泉
1年前
国内叫《掌控习惯》,微信读书可以搜到。
关于习惯养成的体系理论清晰而且方法也很具体能落地,看完之后特地做了详细总结,也在 Notion 搭建了一套对应的习惯系统。运行一年多了,帮助很大,读书、学习、反思、记录等习惯也都慢慢养成了。
chenyq.notion.site

Luuuuke: 原子习惯这本书真的太棒了

00
陈源泉
1年前
花了一个周末用 GPT 给知了阅读(readknown.cn,一款 AI 摘要总结文章的应用)写了个同步 Notion 的 chrome 插件,方便把知了知识库摘要的文本结构化同步到 Notion 中,作为信息预处理池,并在 Notion 中进行进一步的信息加工和输出。
具体安装和使用方法参考:
chenyq.notion.site
————
PS:这是我作为产品经理开发的第一个 chrome 插件,代码 100% 由 GPT4 所写,我负责输入“需求”。
GPT 赋予了很多有想法但能力稍弱的人更多“创造”的能力,让人们可以在它的辅助下大幅度强化自身,去创造而不受限于个体技能的缺陷,这将是一个创造的时代。
#知了阅读 #AI工作流
166
陈源泉
2年前
MJ Notion Beta1.0
实现组合指令,一条指令自动绘制N张图,自动拆解描述中{}里的多个元素,并递归组合M个prompt,叠加多图重试Imagine*N 机制,实现一条指令批量绘制 M*N 张图。
〖适用场景〗
1. 不确定参数,通过参数组合批量跑图摸索最优效果。
2. 确定风格参数后,组合画面主体,批量出同风格但不同主体的图。
〖示例〗
指令: Imagine*2
提示词: a beautiful {girl, old lady, princess with big eyes}, wearing {wedding dress, casual clothes}, --v 5
结果: 3*2*2 一共 12 张图
92
陈源泉
2年前
Notion MJ v0.3 完成!
MJ Cookbook 输入 Prompt,进度设为待执行,1~2 分钟后结果就会写回对应页面,目前支持 imagine/variation/upscale 指令。
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探索 MJ,开心共创和沉淀 MJ 内容池啦~
53
陈源泉
2年前
经过实践总结,分享一下【产品经理+GPT4 协同开发】的方法。
W. 核心思想是按照标准开发流程,至上而下完成程序架构和开发。并且仿照企业标准开发流程管理,通过不同chat对话设定不同角色和任务,来清晰界定GPT身份及任务,而我的身份,就是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分别对接不同身份,来完成整个工程。
Y. 这样角色区分和职责要求清晰,可以提高GPT的表现,同时分角色对话归档,也方便进行项目和消息的统一管理、复盘和回溯调整。
H. 具体流程步骤:[注:未完工,后续持续更新。]
1. 设定架构师身份,输入你的需求,让他架构整体方案,并按照开发流程依次给出总设和详设;
【示例】: [架构师] 自动化MJ Prompt程序架构 - gpt.best
2. 设定主程开发身份,输入架构师设计的单个模块需求,并要求实现单元测试
【示例】:[资深开发] 配置模块实现:gpt.best
02
陈源泉
2年前
让 GPT4 帮我开发 MJ 自动化脚本,需求如图,目的是节省精力,并积累所有 MJ 作图数据,方便提炼自己的 AI 画图方法论,打造属于自己的 MJ 魔法书。
结对开发到后期,感觉和GPT4的配合越来越好了,产品经理+GPT4结对开发,绝对是最佳拍档!
最后一个模块的实现过程:gpt.best
————
「 GPT4,让古典产品再次伟大!」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