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孟岩
186关注42k被关注83夸夸
让万物穿过自己
置顶
孟岩
4年前
投资中,我相信的事

2005 年算起,我学习投资已经有 17 年了。

我曾经以为,我会对投资和市场越来越了解。

恰恰相反,在市场「存活」的时间越长,我越来越意识到永远会有超乎我想象的事情发生,一切无人知晓。

上周,市场再创历史记录,巨幅震荡。

和朋友们聊天,有人提前大幅度减仓,认为这次不一样;有人按原计划加仓,虽然有些看不懂但必须坚守原则;还有人在周二的盘中,根据纪律清掉了大部分仓位。

虽然动作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遵循自己的投资哲学和投资原则。

我在想,把时间拉长,这次结果的对错可能并不重要。但如果因此而对自己的投资哲学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和破坏,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继而,我想借这个机会,把我这些年来在市场中学到的,那些在失败、痛苦、迷茫中感受到的东西写下来,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1)站在时间一边;
不上杠杆、不做空、不用短期可能要用的钱来投资,否则准备好承担相应的后果。

2)市场价格包含了很多信息,我只知道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当我开始做主观判断(比如「这个公司很好」、「已经跌很多了」、「最近趋势不错」)的时候,多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比市场知道更多。

3)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分散持仓;
包括大类资产标的(比如 A股、美股、债券、宽基、价值、成长……)以及比例,这个配置本身决定了大部分收益。

4)宽基指数作为原点和核心仓位;
宽基指数(沪深 300、标普 500 等)不会死,更重要的是它的筛选机制会突破人的认知和情绪限制,帮助我们捕获优秀的公司。

5)短周期的择时是无效的,长周期的逆向投资是可行的;
参见 2,短期猜明天涨跌很难,利用投资者群体情绪做长周期的逆向投资,值得尝试。

6)在宽基的基础上,基于自己的能力圈来扩展;
市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效。只有确信自己真的比市场「更懂」一个行业、一个公司,或者真的能找到有能力做到这些的基金经理时,再把一部分仓位配置给 TA。

7)用仓位上限和加仓节奏来保护自己;
参见 2,市场比我们知道太多。无论觉得自己多么懂一个行业或公司,无论标的跌了多少,设定好一个品种的上限(超过不再加仓),控制好补仓的节奏。

8)长期合理的预期收益是 8% 12%;
一年三倍者如过江之鲫,三年一倍者却寥落星辰。对大多数人(包括我)来说,8% 12% 已经是很好的收益,短期超过的部分,更应该归功于运气,大概率还会还回去。

9)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Plan your trade, trade your plan);
人脑远没有我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客观和冷静,尤其是在极端时刻。根据策略来交易,根据结果来迭代、升级策略,而不是按照主观想法违反策略。

10)正确对待信息;
参见 2,绝大多数时候,市场价格反应了所有的信息。当我们看到一则信息的时候,第一根本不知道真假,第二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更早知道并根据它交易了,信息已经反应在了价格中。

11)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参见 2 以及以上所有,当你在平均收益率(长期持有指数)之外做出额外的选择(择时、择股、选择基金经理)时,就是在用你的「超额认知」来交易。你是不是「真的懂」,决定了交易的结果。长期来看,你的长期收益率会回归到你的认知水平。
扩张自己的认知账户,投资收益自然会跟上。

12)投资哲学需要和我们的价值观匹配;
市场有很多投资策略和哲学,长期都有可能赚到钱。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投资策略和哲学,这决定了你和它的关系,决定了是否能长期持有,决定了是否能在它不适应市场风格的时候拿住它。

13)投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让自己更焦虑;
收益率、市值这些数字经常掩盖我们真正的目标。如果因为投资而整天陷入焦虑,说明我们的投资策略或是仓位不合适。

14)投资收益,根本来自于人类经济的增长;
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市场交换,这些因素促进了最近 200 多年人类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财富的根本来源。投资获得良好收益,是尊重世界的规律,做正确的事情,参与到价值创造后自然的结果。

15)「我」变小,是投资成功的开始;
「我」只是整个世界非常微不足道的变量,当「我」变小,当我们把亏钱的原因归结于自己,而不是市场、国家、主力、战争、其它,可能就离投资成功不远了。
42259
孟岩
4天前
👀

夸下海口

夸下海口

143
孟岩
4天前
寻找三位伙伴,分别是:运营清算助理、客户服务顾问、交易系统开发工程师

https://mp.weixin.qq.com/s/o-P15iJCgkeuVi5s5QmHPw

94
孟岩
12天前
有人觉得 iOS 26 很惊艳,也有人觉得很难看。

有人看完《玛丽和麦克斯》久久走不出来,也有人根本看不下去。

有人听完《鱼不存在》深受触动,也有人听到一半就「忍无可忍」认为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有人对某个投资策略深信不疑,也有人觉得无法理解。

《鱼不存在》这本书里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眼睛是个很有意思的器官,会向不同的人展示不同的东西」

眼睛是这样,耳朵是,身体也是。

它们都带着各自的历史:成长的轨迹、曾经的泪与笑、此刻的需求与处境。

我们看到的,从来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世界穿过自己的版本」。

同一束光,在不同的眼睛里,亮度不同;

同一段旋律,在不同的耳朵里,情绪不同;

同一笔风险,在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里,意义也不同。

很多时候,争辩「谁对谁错」或者「哪个好哪个坏」,其实是在用各自的身体互相校准。

我越来越相信,很多事是彼此相逢,而不是互相征服。

「没感觉」,不是错误。

「被打动」,也不是真理。

有一段据传是弘一法师所说的话:

「当你的修为越来越高时,就会开始真正理解周围的每个人。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是他们处在不同的能量频率当中,显化出不同的状态,做出不同的选择,有了不同的语言和行为。」

「能量频率」、「显化」这些词显然并不属于弘一法师的那个时代,这段话也大概率并非他所说。

我也不是想说我的修为有多高,或多低。

我想说的是,这段话让我意识到,很多争论、征服、争吵,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无法看见别人的自我。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变小一点,退后一点,

把想「说服」的冲动,化作「看见」的能力,

也许可以真正看见别人,也能看到更大的、不一样的世界。
2434
孟岩
17天前
《无人知晓》最新的一期节目,是我和阿娇 的一场聊天。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聊天,甚至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期节目。

《无人知晓》过去的 39 期节目里,有两期都在小宇宙平台超过了百万播放,分别是《让万物穿过自己》和《鱼不存在》。

两者之间,我可能更喜欢《让万物穿过自己》。录制那期节目时,我才当了半年主播,技法粗糙,但心更开放。许多来不及打磨的真实,都被真实地刻进了节目。

而录《鱼不存在》时,我的「制作技巧」更加娴熟。像一个导演:第一幕如何打光、怎样讲述故事、最后如何收尾 那期播客的脚本在我的脑海中酝酿了半年。不夸张地说,录之前,我就大概知道了结果。

但《鱼不存在》严丝合缝、没有意外。

她是一期好作品,却少了我在《让万物穿过自己》里经历过的、娜塔莉·哥德堡口中属于创作者的那个伟大时刻——那句:「算了」。

如同人有很多面向一样,播客也有很多面向。

它可以是 PR 的工具、可以是故事的载体、可以是精彩的访谈……但对我来说,最迷人的那一面,是它能记录某些真实、珍贵的瞬间——比如那句「算了」。

我并不懂如何定义一期播客的「好」,也不懂如何丈量所谓「内容深度」和「知识密度」。

我只是由衷喜欢那些不被预设的东西:迟疑、呼吸、沉默——以及在这些幽微的缝隙里流过的生命感。

所以,和以往一样,在这期节目里,我保留了当天所有的留白、间隙和停顿。这不是粗糙,也不是炫技,只是因为——那一刻是真实而宝贵的。

那一刻是否足够「好」,需要很多因缘;它既不由我控制,也不是我所追求的目标。

但在节目的最后一刻,阿娇说的那段话,不夸张地说,可能是我听过的播客里最真实和动人的(也感谢我自己选了很好的配乐)。

我觉得,特别美好。

仿佛又听到了那句:「算了」。

另外,我想把 1 小时 20 分左右的那个时间点记录下来:

1)阿娇中途起身离开,说去接个电话。后来我才知道,她实在难受,去吐了;

2)也就在她离开的那几分钟,我拿起手机,看到伙伴在飞书里发来刚取到的许可证(牌照)照片;

3)她回来,我问她要不要紧,然后把照片给她看。她说:真好,祝贺你。
46115
孟岩
1月前
文倩(稳钱)也再平衡了~
30
孟岩
1月前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if you are constantly checking something, you are not rich.
96
孟岩
1月前
慢慢来到了收货的季节 🍗

卖出贵的,买入便宜的(如果没有足够便宜的,就买入现金或者债券),保持整个账户拥有合理的配置和性价比。

希望能帮你做到的,是解放你的注意力和精力,好好生活 ❤️
95
孟岩
1月前
成都的朋友们好~

(我不去 ...

有知有行: 成都的朋友你好呀,有知有行团队来啦 🥳 关于家庭财务规划,你有什么困惑吗?这个周六,我们邀请到小酒馆主播和 SBBI 有知有行团队一起,来与成都的大家线下见面,聊聊可能适合你的家庭财务分析框架及实践方法。 周日我们还准备了两场活动,也欢迎感兴趣的你来看看~ · 【活动一:家庭财务规划与实践交流】 活动时间:2025 年 8 月 23 日(周六)14:00~17:00 活动地点:成都市双流区麓山大道地铁站附近 报名链接:https://zxunity.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qTnJNknZLMbl0M6j1wof3d 活动内容:面对面交流家庭财务规划与资产配置 活动嘉宾:知行小酒馆主播团队 & SBBI 有知有行团队 为覆盖举办活动的支出,本次参与费用为 68 元/人,包含场地使用费、有知有行周边一份和现场饮料一份。活动名额有限,我们会根据你填写的内容进行筛选,确认参与名单。 · 【活动二:匹克球运动局】 活动时间:2025 年 8 月 24 日(周日)10:00 - 12:00 活动地点:成都市双流区红石公园地铁站附近 购票入口: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526525304 活动内容:与同路人们在夏日的尾声一起充值健康账户 同上,本次活动参与费用为 68 元/人,包含场地使用和教练费用。 · 【活动三:成都 8 月线下读书会】 活动时间:2025 年 8 月 24 日(周日)14:00 - 17:00 活动地点:成都市双流区麓山大道地铁站附近 报名链接:https://zxunity.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eA9el3fdJmU44rcB9hddnc 活动内容:面对面分享你近日遇见的好书 同上,本次活动参与费用为 68 元/人,包含场地使用和现场饮料一份。

50
孟岩
2月前
我最近常想起《黑客帝国》和《机器人总动员 WALL·E》里的两个场景:

- 在《黑客帝国》中,成千上万的人被安置在充满营养液的胶囊里,身体的热量与生物电被机器汲取为能源,而他们的大脑沉浸在一个精心编织的虚拟世界。
- 在《机器人总动员》中,远离地球的人类躺坐在漂浮座椅上,屏幕 24 小时推送信息流,饮料与食物源源不断送达,所有琐事都由机器人代劳。

当时看到这两部电影里的这两个片段时,我是没有太大感受的,只觉得那是对未来的一种夸张想象。

然而今天,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凭借最尖端的算法和对认知科学、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对人性的精准拿捏),捕捉、占据人类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其中,而科技巨头高效地将这份注意力货币化——广告收入再反哺 AI 基础设施,用于购置算力、训练大模型……

人类贡献注意力、机器获得能量。

那两个银幕里的画面,似乎正在从想象走进现实。
2335
孟岩
2月前
最近我向不少朋友推荐了 Tim Urban 在 2015 年发表的两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

waitbutwhy.com
waitbutwhy.com

尽管距今已十年,这两篇文章中的许多观点仍在不断被现实验证

更重要的是,Tim Urban 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论:

我们很可能正站在那条指数曲线的拐点上。

如果真是如此,超级人工智能或许即将诞生,而且一旦出现,在短短数小时内就能把自身能力提升到远超人类的水平。

到时候,AI 看人类,也许就像人类看蚂蚁一样。

这意味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

1)人类灭绝;
2)长期困扰人类的很多基础难题(比如癌症、能源、气候等)被轻松攻破。

如果是第二种,人类有可能将走向「永生」或至少大幅提高寿命。

基于这两种可能性各自的概率,Tim Urban 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

1)活在当下;
2)保护好身体。

要是刚好死在人类可能永生之前,就太遗憾了。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