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马顿
351关注97被关注0夸夸
致我的工农兄弟
马顿
2天前
马顿
2天前
可以通过产品解决的问题不必要进行批判

冯老板啊: 做民宿这两年多的一个发现:90%以上的人(甚至可以说是 95%), 并不知道/掌握/愿意自己在地图上搜一下,去感知理解某个位置。 这是一种普遍的巨婴行为。有问的时间,你想知道的一切答案,地图早就可以告诉你:离高铁站多远,离机场多远,离某个博物馆多远,离地铁站多远…旅行让我一再认识到一件事:中国人的自助能力和意愿,实在太低了。 今天入住的一个客人,在微信上没完没了吐槽,各种酒店民宿的烧水壶都不可靠,怎么安抚都没用,我问她,你现在要烧水,但你信不过酒店民宿房间里的烧水壶,那你有什么诉求么,我们可以怎么办,她说她也不知道…后来,我的同事说:「我用我们楼下咖啡馆的烧水壶给你烧一壶水送过去可以么」,然后她同意了,而且还在不断的说,担心我们的房客,之前会不会有人用房间里的烧水壶煮裤衩…我建议她如果这么担心,可以买个自用的随身壶,她完全没有在听我说什么。 这种事,真的很普遍很常见。许多人连最基本的自己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都不具备。再比如有人会问一包新的抽纸该怎么打开,他们会把这视为「服务」的重要内容,一些自己日常可能会解决的问题,在「服务」面前,瞬间都不记得了。 人与人在这方面的差异非常巨大,大到让我一次次大跌眼镜。

00
马顿
4天前
茶叶的品种香、工艺香和产地香的分法,比目前咖啡风味轮这种纯比喻类的描述要先进

卖茶叶的狗老板: 绿茶香气轮

21
马顿
4天前
英文名《we made a banquet》,两个人联手做了一束花,花枯萎了就结束了。说到底是两个人只看得到对方的外在,看不到或者说不愿意接受对方的存在,所以最后才那么不可调和。我买了中译本的剧本,电影前半边看边笑,后半边看边哭。

Chris_topher: 《花束般的恋爱》,堆了好久没看的片子。可能真的到了一定年纪,没有甜到或者感动,也没有觉得遗憾,反而是用上帝视角再追踪两个的关系变化。 最后两个人那么有默契又不舍得地提了分手,又一起住了三个月还是没和好,所以前面的一切都好像烟花一下就散了。 电影名真的太忧伤了,好像也“不喜欢”这类文艺电影了。 ​ ​

00
马顿
4天前
最好笑的是有个小领导看到了立马发:不想干可以不干,立刻,马上。
直接威胁工人而不是谈一谈,改一改;就是不想谈一谈,改一改;就是不在乎工人的生命权利。这群酒囊饭袋除了威胁工人还会啥?迟早再把他们送上路灯

马顿: 7月20日 长沙这个夏天非常热,热到散步要挑晚上十点以后才能走上一圈不至于脱水。 家里的空调自然也是每天 22 小时开着。为什么不是 24 小时呢?2 小时电费有差很多吗? 不,是家母说空调太累了要让它休息下,怕它坏。 但家母很显然没有考虑过冰箱的感受。 我们的家用冰箱工作时长基本与微信普及后的国人工作时长接轨,是的,全年,24 小时。却在坏了的时候得不到一句“辛苦了”的慰问,替代慰问的往往是批评,往往是诸如能力不怎么样,稳定性还不足以及:冰箱你就算连续365 天牺牲个人生活都扑在新项目上,今天只是让你再给别人擦个屁股你就可以下班了,你却选择了爆发,冰箱你还是太情绪化。 我们都知道冰箱爆发是因为今天别人屁股有屎又到了自己头上的问题吗?不是。冰箱亲眼见证过每个类型的腐烂,今天的问题和从前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灾难相比,不值一提,只是又一个小case。 但他今天选择不干了,是因为之前没休息过的那 365 天。 段子说到这,很多人应该已经忘了我们家空调每天要休息两小时的事了。但是我记得。空调是是每晚的 7 点至 9 点在休息。 为什么我记得呢? 是因为每晚的 7 点至 9 点,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谢谢大家,我是宋章海和。 ​

00
马顿
4天前
7月20日

长沙这个夏天非常热,热到散步要挑晚上十点以后才能走上一圈不至于脱水。
家里的空调自然也是每天 22 小时开着。为什么不是 24 小时呢?2 小时电费有差很多吗?
不,是家母说空调太累了要让它休息下,怕它坏。
但家母很显然没有考虑过冰箱的感受。
我们的家用冰箱工作时长基本与微信普及后的国人工作时长接轨,是的,全年,24 小时。却在坏了的时候得不到一句“辛苦了”的慰问,替代慰问的往往是批评,往往是诸如能力不怎么样,稳定性还不足以及:冰箱你就算连续365 天牺牲个人生活都扑在新项目上,今天只是让你再给别人擦个屁股你就可以下班了,你却选择了爆发,冰箱你还是太情绪化。
我们都知道冰箱爆发是因为今天别人屁股有屎又到了自己头上的问题吗?不是。冰箱亲眼见证过每个类型的腐烂,今天的问题和从前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灾难相比,不值一提,只是又一个小case。
但他今天选择不干了,是因为之前没休息过的那 365 天。

段子说到这,很多人应该已经忘了我们家空调每天要休息两小时的事了。但是我记得。空调是是每晚的 7 点至 9 点在休息。

为什么我记得呢?
是因为每晚的 7 点至 9 点,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谢谢大家,我是宋章海和。
11
马顿
5天前
灾难总有受益者吗。。。

哥飞: 这条小红书笔记火了

00
马顿
5天前
那个年代文风就是这样,你看新闻编辑室的剧本、好莱坞伍迪艾伦式的话痨传染病,大卫佛斯特华莱士的东西也这样。大段的深埋洞察和思考的类比和俏皮话,显得自己能呗,正好文化普及率低的年代这些东西又吃香 //@julian.: 大师了你是 道理很正确 但他是咋写的既生涩又啰嗦的

julian.: 我就想问詹姆斯卡斯写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有人读下去了吗?我看张一鸣在豆瓣上标的一直都是“在读”而不是“读过”。这书是不是国内除了王兴(以及小王兴)就没人读得下去,我真买了、我真读了、我真晕了、我真扔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