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李有才爱运动
416关注386被关注5夸夸
喜欢运动 🏃‍♂️🏊‍♂️
互联网产品💻
冥想两年🧘‍♂️
...
李有才爱运动
13天前
靠,今天再看到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混接力还会要哭出来🥹
10
李有才爱运动
15天前
美术馆正在陈杰简帛书法展
00
李有才爱运动
15天前
休长假那段时间,我常常到楼下的麦当劳用早餐。

一份双蛋堡,搭配一杯可以续杯的咖啡,尽管店内吵闹,我却乐在其中。我总是带上本书,早餐后,看上个把小时。

这些日子,有一对年迈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有意无意地选择坐在他们附近。

他们似乎并非夫妻。每天,老爷子总是先行抵达,借助放大镜,将手机贴近眼前,细心地点上两份早餐,然后静候老奶奶的到来。

他们一边享用早餐,一边交换着各自来时路上的见闻、家中儿女的琐事,偶尔还会回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

他们的对话,有时高亢,有时低沉,有时又轻声细语到几乎消失在空气中。

我偶尔会涌起一股冲动,想要跟他们坐到一起,这样可以招呼着聊几句,但最终都未付诸行动。被他们脸上洋溢的浪漫与幸福所感染,不忍打扰。

休假结束,我便很少再去那里慢慢地享用早餐。但每当我路过麦当劳,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二位老人,心中不禁对他们的过往充满遐想。
是的,那一定是爱情没错。
00
李有才爱运动
1月前
临了三个月的礼器碑,今天中午来看看真碑!
00:39
00
李有才爱运动
7月前
认知改变→行为改变的死局原由在起点“认知”。
首先,人们的大脑是有认知偏差的,是会欺骗自己,我们大脑处理问题并不是都能充分调动理性思维,过往的习惯和舒适区都会导致我们认知的偏差。
其次,认知并不是行为的充分条件,从知道→做到的鸿沟充斥着主观的怀疑和客观的过载信息,这些都是影响“做到”的障碍。

因此,我们除了要清除鸿沟中的干扰障碍,让“开始”变的简单容易更为关键,先改变“一点”,“哄着”大脑,让它逐渐意识到,真的改变才能发生。

携隐Melody: 我最近好喜欢说fake it until make it。 我发现很多人对于改变自己的长期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有一个迷思,就是觉得一定要先改变认知,才能改变行为。比如,我很焦虑,影响了很多事情的执行,怎么能变得不焦虑?我很自卑,导致不敢争取任何机会,怎么能不自卑? 大家想不到的是,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很多时候是一个死局。 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原理。 ☀️ 第一,不健康的认知并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也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它必然有一个成形的根源。 这个根源往往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创伤,更常见的说法就是原声家庭创伤。自卑也好,焦虑也罢,甚至是路怒症,都有一个原声家庭创伤的根源,CPTSD的根源。这些「发作」时刻,其实是当下的事件触发了童年创伤的闪回时刻。 换句话说,它是发作,不是个性。自卑、焦虑、无法控制的愤怒、逃避,都是发作。这样去理解,就可以把这些发作跟自身剥离。我们不会拿自身的疾病发作来定义自己,对吧?比如一个从小就有哮喘的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可能会说我患有哮喘,但不会定义自己说「我是一个哮喘的人」。 理解到这是发作之后,就能理解为什么先从认知改变是一个死局。你不可能通过内省、改变思维,就神奇地摆脱某种疾病。你想要摆脱疾病的发作,你就要去治疗。在这里,要治疗的就是原声家庭创伤。病根不除,症状是不可能消失的。 ☀️ 第二,认知并不是只能通过内省改变,行为能带动认知改变。 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并不是个单行道。改变认知可以改变行为,反过来改变行为一样可以改变认知。事实上,认知就是行为的所有数据汇总在一起形成的一个预测模型,行为就是这个认知模型指挥下的反应,它们是同一个模型的两面。 所以,当改变认知很难(疗愈原声家庭创伤往往是很漫长、艰难、复杂的过程),就应该反过来先改变行为,让行为自然去带动认知的改变。 比如,你很自卑,要去掉这个自卑心理(也就是创伤的不断发作)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由于短期内去不掉,不断发作只会不断累积出更多自卑经历,从而强化自卑数据库。此时更有用的是,挑战自己去走出反自卑的一小步行为。你因为自卑而不敢去做的事情中,总有一件,或总有一个小步骤,是你可以鼓起勇气去做的。直接做就好,哪怕心里自卑的要命,要装作不自卑去行动。 Fake it until make it,就是通过行为,累积正面的数据。随着这些经历的增加,大脑的数据库逐渐发生了改变,于是预测模型开始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积极,慢慢就make it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都会觉得自己在fake(假装)。没关系,不要有内心感受不到自卑才叫不自卑的迷思,最关键的其实就是行为,你行为上装出不自卑的样子,硬熬过fake的过程,终将到达make it的结果。 Fake it until make it的适用范围很广,不限于原声家庭创伤类问题,也可以用来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比如,觉得自己是个差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就fake成一个好学生 — 模仿好学生的习惯和反应,包括对自己的成绩充满信心,有配得感,喜欢跟老师交流更难的问题等。过程再不舒服,再尴尬都要忍住,硬熬过去,总有一天,你不知不觉就会变成一个好学生。 积极的自我对话是同理。无论你内心是不是真的乐观,你要假装乐观,然后积极地安抚自己:没事的,我们可以处理,车到山前必有路,一点点死磕总能解决,等等。fake这种乐观,直到大脑在重复中,建立了一种「遇事积极冷静」的反应回路,你就会make it,真的变成一个乐观冷静的人。

00
李有才爱运动
7月前
跟着#大迫杰 练 #跑步核心训练

xhslink.com
00:33
30
李有才爱运动
8月前
你属于哪类跑者?

小红书 🍠 xhslink.com
00
李有才爱运动
9月前
我们正处在新的工业革命的开端
01:23
00
李有才爱运动
10月前
拖延症都是完美主义者。因其对结果的预期过高,恐惧达不成,恐惧差错,造成开始行动的困难。

刷短视频和刷朋友圈安全,不会出差错,短视频和朋友圈都是完美主义的避难所。

👉你是不是?
00
李有才爱运动
10月前
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作品里,读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就像在属于别人的镜子里也能看清楚自己的形象一样。

余华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