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吾阅读书
628
关注
425
被关注
5
夸夸
墨子|王文興|周夢蝶 谛听者
置顶
吾阅读书
3年前
推荐台湾的一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陆陆续续拍了许多年。去年最新的,有讲朱西甯朱天文朱天心唐诺他们一家。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王文兴/寻找背海的人、周梦蝶/化城再来人这两集。后者导演也是前两年在内地上映的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的导演,陈传兴,《十三邀》有一期,许知远采访过他。
朝朝暮暮朝朝: 看完了《我在岛屿读书》第一集,感觉怪怪的,觉得缺少很多,可能是节奏太快了,也可能才开始,节目中给到些书单,但我总感觉很轻,没有分量,觉得好不容易聚集些名家,大概不是为了给我列书单吧,应该有些读书期间的故事情感和力量感吧,总觉得讲的表面了,没聊到沉淀的东西 继续第二集看哈
30
5
7
吾阅读书
01:23
南大新传专业的学生们,你们既然是学新闻传播的,写字就不应该再像那些自媒体一样,多少要有一些经过训练的痕迹吧。
吾阅读书: 搜了下「小红书」,不出意外的,又是一边倒。新传这个专业真没必要办了,都是纸牌屋。
0
0
0
吾阅读书
01:19
搜了下「小红书」,不出意外的,又是一边倒。新传这个专业真没必要办了,都是纸牌屋。
听小骨: 可能江苏人富一些 反正我是吃不起帝王蟹 但也不排除人家好多人吃一只的 一棍子打死不合适 你吃不起有人吃得起
0
1
1
吾阅读书
00:42
从22:00 开始旗帜鲜明的反对用ai 读书。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272-最优秀的学生为何失去了读书的能力?
独树不成林
0
1
1
吾阅读书
1天前
冻死鬼 👻
julian: 活人感的反面是什么?
1
0
0
吾阅读书
1天前
以前的人都会把准考证保存好,以后发达了,拍照片发小红书,欣赏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卖茶养娃的狗老板: 那个时候没有行策没有申论,阉了就能上岸
0
0
0
吾阅读书
1天前
中国xxx
中国oooo
中国太大了,
靠一本书怎么可能呢?
0
0
0
吾阅读书
1天前
峰哥:我希望留几手可以结婚生子 - 小红书
0
0
0
吾阅读书
1天前
「我对罗永浩同学的期待可不是这个穿围裙的工人师傅,永远是-----冏司徒那样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作为急不可待的观众,我们几个劝过他多次,他心里“不是不挣扎的”,但谈到最后说还是想实业报国,说十年后,万一中国有什么事,总得有个爱国企业家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
所以我对他做手机一点热情都没有,那天现场没去成,… 」
——2013年04月04日,xx的博客《我对罗永浩的期待》
Diiiii: 接连听(看)了几期老罗的新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质量很高,一些个人的随感: 1. 果然高质量的访谈,基本要求是容量足够大 - 每期 3-4 个小时以上,基本上把嘉宾榨干了,穷尽了其干货。对于访谈来说,越来越长的文本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除了老罗的这个节目之外,国内的《张小珺商业访谈录》,海外的Joe Rogan Experience, Lex Fridman, Acquired 等等播客现在也动辄好几个小时。如果把范围跳出播客圈,近些年来看过的质量最高的企业家访谈是李翔老师的《详谈》系列书籍,也是多次深访汇总的结果。总之 Context 越长,最终生成的内容质量才可能会越高。 相比之下,《十三邀》、《青铜时代》这些 1 小时左右容量的访谈就有些不够看了。 底层原因或许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共情是靠时间堆出来的。无论是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信任和共情,还是观众对嘉宾的信任和共情,都急不得。能看出来嘉宾在聊了 1-2 个小时之后,状态都会明显放松下来。这或许是人类这种生物的某种生理设置吧。 有趣的是,在视频内容碎片化的今天,把内容加长似乎是反共识的,访谈时间加长带来的一个负面效果是会极大拉升观看的门槛。所以必须要做切片化传播。这也是播客视频化的好处 - 大量碎片化的、带着各种“金句”的访谈切片才是绝大多数用户消费的对象。 2. 老罗作为主持人是合格的,他本人就是科技+人文的跨界选手,口条很顺,更重要的是老罗作为企业家、教师、文化行业从业者都曾亲身入局,且取得过一定的成就,接地气,有第一手的体验,和嘉宾之间可以用相对比较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这才能聊得痛快淋漓,有种私董会的即视感。相比之下,之前的类似节目主持人,无论是陈鲁豫、许知远还是李翔,在嘉宾面前更多还是一个观察者的角色,是文人,访谈更像是“问答”或“采访”,而不是“对谈”,是失衡的,虽然也能问出一些好问题,但总有些隔靴搔痒的嫌疑,尤其是在遇到企业家时,难以完成真正的共情,有种秀才遇到兵的厚障壁。 当然,老罗本人的经历也是有限的,在自身的数据被反复使用之后,这种密集的高强度的双向输出能够持续多久,也是有待观察的。 3. 整个套路上,基本上都是从嘉宾年少时开始聊,这种情境化回忆向讲故事的方法往往可以让嘉宾卸下防备,快速进入非常私人化的分享模式。在以往嘉宾的其他访谈中,由于时间有限,往往都是从高光时刻切入,因此这种差异化的推进方法也会让节目更与众不同。只不过对于嘉宾不够熟悉的听众来说,门槛会显得更高。另外,在节目最后给嘉宾下拉新指标,公开喊话未来的潜在嘉宾人选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保证了节目未来的嘉宾质量,也提升了邀请成功率。 在美国,视频播客已经跻身主流的媒体行列。老罗的野心无疑很大,奔着中国的 Joe Rogan 去的,甚至还不止于此。考虑到中国和美国的媒体环境不同,近几年企业家们人心惶惶,敢于出来公开讲话的越来越少,于是老罗的这个节目更显得功德无量。希望能够越办越好吧。
0
0
0
吾阅读书
1天前
榜一大哥不算出轨,榜一大姐算?🤔
-mingyan-: 男的是实用价值(身体接触),女的是情绪价值(陪伴感)
0
0
0
吾阅读书
1天前
以前给小朋友报外教课,都会有一个中教老师(班主任)做助理,带小朋友去厕所,协助维持秩序,如果有小朋友不愿意上课,就陪小朋友,做游戏等等。没有助教的外教是不太负责任的。
另外,来中国的外教,实际上许多人素质堪忧。课间时,经常在楼梯间,看见外教们聚在一起抽烟 🚬
Desperado安澜: 第一次为娃出头。 今天接葡萄下外教延时课,发现他情绪不佳。后来收到老师信息才知道:他因为不配合唱歌跳舞,被老师“请”(赶)出教室,他在大哭中说要回家,老师没有安慰反而强迫他给全班道歉。 我已经告诉葡萄:任何人让你做你觉得不舒服的事,你都可以拒绝。你没有错,是那个老师的错。你不喜欢她,妈妈也不喜欢她!我们再也不去上她的课!不要服从任何权威!除了妈妈。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