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陈不撕
2k关注20k被关注26夸夸
互联网话题优秀贡献者
🅙 互联网/游戏/漫画话题优秀贡献者
置顶
陈不撕
4年前
#老即友挑战
做个实验,你在评论区随便提问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我用自己相关的历史动态作为回答。看看我到底在即刻废话了多少东西…
42023
陈不撕
4天前
🎲天人感应【中等:成功】
生锈的消防梯向下生长,铁锈顺着雨水渗入砖缝。你数到第七块松动的地砖时,地铁口的蒸汽突然掀起裙摆。潮湿的报纸碎片粘在玻璃幕墙上,露出半张褪色的股票走势图。

黄浦江正在溶解。游轮轮廓在雾中坍缩成马赛克,东方明珠塔像根插在蛋糕上的注射器。柏油路面泛起油膜般的虹彩,倒映着写字楼里永不关闭的日光灯管——它们擅长伪造永恒。

咖啡渍在纸杯底勾勒出等高线图。你记得有人说过这座城市的骨骼是钢筋与梧桐根系编织的,此刻它们都在雨水中肿胀变形。

*你衣衫褴褛,不停旋转——浩瀚而悲伤。
00:56
62
陈不撕
4天前
Ive 加入 OpenAI 在我看来比推出什么新模型都重要…模型能力总能追上的,但设计品味不一定,可能一辈子都追不上。

而且自从 2022 年苹果正式终止和 Ive 的合作后,我也基本没有主动升级过苹果设备了,除非真的用坏了。

不指望 Ive 再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设计,只要未来我们被苹果官方日渐退步的审美霸凌时,知道有个地方可以怀旧就可以了。
12
陈不撕
5天前
今年小块和贾耗强得可怕,而且感觉他俩小红书的冲浪强度很高…

kid 真的是出勤王;也希望今年第一次上节目的韩大狗能走得远一点。第一次听到孙书恒的现场,有点慢热,可能更适合专场听…
41
陈不撕
5天前
前几天在电影院里补完了《攻壳机动队》。素子在夜航时说,只要有机会实现的人类就会想办法得到,不断升级和需要维修的义体,还有外配记忆的发展,不知不觉中,让维持一个人成为“人”的成本越来越高。

我第一反应就是我那又得升级换代的 iPhone 和持续走高的各种订阅服务。
01
陈不撕
8天前
黄永玉这个百年画展,虽然是免费的,但是质量极高……各种有趣的题材和独特的水墨风格,策展的思路也很清晰,还有 DIY 拼贴诗歌的环节。除了人多没有什么缺点。

印象最深的,是他逝世前的最后一幅画《小夜曲》,描绘的还是和妻子多年前在法国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人活到 99 岁了,过眼云烟,什么事情都能放下,但还是放不下对先行一步的妻子的思念

人生若只如初见,爱情的作用还是被低估了。
30
陈不撕
11天前
又是一年生日,简单说两句。

1. 当我凝视这个疯狂而多变的世界时,常常陷入对千禧年初的怀念。我越发觉得,那段时间给我们这一代小孩留下了两大宝贵的遗产:对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无限迷恋,和对全球化地球村的美好幻想。

如今我都快要迈入 30 岁了,它们依旧在某个深处影响着我的观点和职业选择,也塑造了我的优势和局限性。明明国家主义和保护主义都在抬头,明明振兴实体经济和工业复兴才是主旋律,但我总不自觉地被什么元宇宙、AI、游戏、区块链、社交媒体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所吸引走。它们交付给用户的价值,通常是无聊的、感性的、非功利的、反效率的、但很快乐。

不管你把它叫作什么,是不是当下流行的所谓的“情绪价值”,这种快乐一直被需要着。我希望有机会把这种东西做得更好。

2. 关于创业。我应该暂时不创了,也顺利地把团队小伙伴送到更适合他们发挥的地方去了。毕竟你只有认输,才有机会赢“下一次”。不然的话,只会一直困在“上一局”里。或者说创业这个概念也不重要,创作更重要。彪哥在播客里说,我会一直做产品,因为我也不知道不做产品的话,我还能去做什么。

我也有这种感受。这是我长大到现在,唯一学会的能够向社会提供价值和证明自我的方式,其他的形式更不擅长。或许“写作”可以算半个?

不过庆幸的是,经过这一遭,有所成长和教训之后,我还是觉得创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没把这个事儿当成一种苦难或者修行,保持它的新鲜有趣可能更重要。不要失去对创作的热情,来日方长。这比选择 all-in 消耗自己全部心力的创业方式,更适合我吧。

3. 月初的时候,我去看大卫霍尼克的生涯回顾展。在全环绕的数字展厅里,结尾一句简单而有份量的话,击中了我。他说,我已经画了 60 年,不出意外的话会一直画下去。我很羡慕这种坚持和快乐。

可能因为人快到中年了,就对年龄异常敏感。我忍不住思考,有什么事情自己能坚持做 60 年吗?享受其中并且获得持续的反馈。

这对某些行业/时代/国家的人可能不成问题,比如我爸可以一直是个公务员,但互联网这个行业诞生都还没到 60 年,变量太多了。什么事情是能干一辈子的,需要自己不断思考和尝试。

找到自己的终身事业,明确自己未来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应该是我接下来比较重要的课题。

而且这和年轻刚工作时的幻想不同,生活方式的核心不是物质,而是取舍,你不能全都要。尤其有了伴侣和责任之后,也不能只考虑自己。

纳瓦尔有一个很典型的感悟,幸福是满足,而成功来源于不满足。怎么去做平衡,也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儿。

4. 创意是 AI 时代更重要的金子。如果说脑腐 brainrot 是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那 AI 时代可能会让更多人失去审美和想象。

总有人在焦虑 AI 发展后,什么样的技能更有价值。但如果你一直关注着那些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公司或者最厉害的艺术家,就不会有这种困惑。

他们没有一个人是靠着高超的工具而取得这样的成就,他们勇敢、热爱、坚持、不断学习。不是追随技术,反而是技术尝试追赶和复刻他们。

如果你习惯了吉卜力风格的头像,却无法欣赏宫崎骏的原作,那是你的损失。因为 AI 还会继续发展,宫崎骏也不会失去历史地位,但你将永远错过理解吉卜力为何能打动全球的机会。

这次就先写到这了,我们明年再聊。

---
往年生日合集:
2024: m.okjike.com

2023: m.okjike.com

2022: m.okjike.com

2021: m.okjike.com

2020: m.okjike.com

2019: m.okjike.com

2018: m.okjike.com
2313
陈不撕
14天前
对比独立游戏的开发者们,现在很多 AI 领域的“独立开发者“其实更像是“做商业应用的独立团队”。和不以商业为主要目的的独立精神或自我表达其实没啥关系,算两类人了。

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个人开发者”或者“小开发团队”,但这样不够酷,好像更难招到人了。
72
陈不撕
15天前
选定居城市是在野心和舒服程度里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13
陈不撕
18天前
我去 goat 的次数已经多到昨晚有三个演员的段子我已经听过了…

昨晚最炸的竟然是小块;韩大狗一如既往的稳,今年该轮到他火了吧;邱瑞 高寒 步惊云 都有自己明确的表达,高寒最后都整出东北伤痛文学的味道来了。锐锐和荒岛人气王也出乎意料的好。
51
陈不撕
19天前
《巴别塔圣歌》
真结局通关了,这是一款暂时没有替代品的语言解谜游戏。核心玩法是扮演一个闯入高塔的 outsider,充当五个民族的翻译官。破译和使用制作组原创的五种文字,让他们之间解除误会、恢复联系。

游戏里的文字就是通关锁钥,破译的对话和知识就是奖励。

游戏美术也是我一直无法抵挡的低几何和高饱和Moebius 风格的结合。配色虽然简约,但也经常有柳暗花明的赞叹。

剧情设定上,五个文明在技术上一步步递进,大量借鉴了现实里的原型。第一层崇尚宗教和音乐的信徒,像古印度;第二层崇尚荣耀和牺牲的战士,像北欧民族;第三层以“美”为尊,有华丽的建筑和剧院,但保留了严格的奴隶制,很有古希腊的既视感;第四层喜欢研究和实验的炼金术士,就像维多利亚时期的工业英国;第五层的隐士种族,掌握尖端科技却沉迷虚拟世界,被 AI 所操控,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当今的一些发达国家。

在语言设计上,制作组也做了一些简单的变化,有趣但不会太难。最直观的就是不同语言里的主谓宾顺序不同,复数的表达不同。信徒种族的技术发展最落后,表达复数就像结绳记事一样得重复多写几遍;而诗人种族追求华丽,语法最喜欢各种倒装。

这个作品的中文翻译肯定没有英文更清晰,但也不影响游玩。有些翻译根据语序,风格更像文言文,也增添了一些趣味。

游戏开头略显枯燥,中间有些潜行和找道具的玩法,很扰乱节奏,收尾也比较仓促。但结局有两处设计非常巧妙,一个是融汇贯通,玩家开始自己造字;另一个是揭示了每个语言里最高的追求其实都是同一个东西的变体。

长久的隔离并没有断掉我们内心深处的联系,巴别塔是我们给自己的禁锢。在这个孤立主义盛行的时代,能玩到这样一个游戏真是令人感动。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