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熊猫ai甘蔗
137关注1k被关注0夸夸
前scale ai高管,ex-AWS/Uber/Linkedin
中美两地创业者 v: iyangcheng
熊猫ai甘蔗
22天前
AI 写代码比之前快10倍20倍,可能意味着重构的频率要从6个月一次变成3周一次了
10
熊猫ai甘蔗
1月前
既然是一种既定现象,就得思考对应的策略。最有效的通过 kol 传播的方式是撒钱,还是让 kol fomo

熊猫ai甘蔗: 投资人的 fomo 需要真金白银掏钱,造就了一些公司的融资泡沫。kol 的 fomo 就不需要了,所以更融资造成一些热点或者“非共识”的泡沫

00
熊猫ai甘蔗
1月前
投资人的 fomo 需要真金白银掏钱,造就了一些公司的融资泡沫。kol fomo 就不需要了,所以更融资造成一些热点或者“非共识”的泡沫
11
熊猫ai甘蔗
1月前
manus真的好吗?好在哪里?

简单来说 manus 展现了极强的产品工程能力。把目前基于 plan/tool use 的ai agent 方式做了一个非常高水平的实现。ux 也有很好的创新,进一步通过展示 ai 工作细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信任。

另外,manus 团队各种 tool 都做得非常好,远高于目前能用的开源或者 saas 工具。包括:
1 浏览器:如 manus 自主浏览网页时候,出现验证码的频率很低,出现了也被解决了
2 数据抓取:获取各类数据的 api
3 代码执行
4 网页部署:看起来的流畅程度就不输专门的自动化部署工具
5 markdown 的各种编辑渲染
应该还有很多

一些思考:

1 总体来说 manus 把目前前沿模型的能力用一个很友好的方式呈现出来了。但我比较好奇谁会真的长期付费,人们真正愿意一个月支付几十上百美元的工具产品大概率还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工作中。这方面通用 agent 是否能超越垂直 agent?

2 对比claude code 就是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 agent 产品理念,纯 cli,对非程序员极度不友好。我不知道哪个更好,唯一确定的是 2025 的确会迎来 agent 的真正落地。

3 Manus 宣传 GAIA 超过 OpenAI Deep Research,但 deep research 并不是 gaia sota。这进一步说明了23 年的 benchmark 不再适合 2025,需要新的 benchmark,和大量 agent 数据。

4 前几天尤洋怼 deepseek 和硅基流动时候说 Maas 需要 5 倍机器才能商用,未来 token 大户会包括 agent 这样大量使用 token 却能接受一定程度的延迟的客户。Maas 如果提供同一模型不同价格不同延迟保证的服务,就可以依靠市场力量负载均衡进一步降本增效。
01
熊猫ai甘蔗
1月前
即刻新web版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全不想在桌面上刷或者写了。
11
熊猫ai甘蔗
1月前
可以对比一下对岸的公司的人员情况,另外招 ioi 金牌不好算是机会均等 //@清毋渔: 有点本末倒置了,以LLM为主的AI最近三四年才火起来的。本身就是新的技术新的行业。
当行业出现范式改变的时候,年轻人和其他人人的门槛机会是一样的。
鼓励年轻人去新行业,就是这个原因,没有经验限制,机会均等。

熊猫ai甘蔗: 最近密集接触了不少国内互联网资深从业者,我隐约明白为什么deepseek招年轻人的一个没公开说的原因。 上个时代的激励机制让大量最聪明最会学习的人选择了互联网企业中的非硬核技术岗。

00
熊猫ai甘蔗
1月前
这还是程序员,不少相关专业的 top 毕业生选择做产品,战略,战投。 //@P小二: 前十年,大厂鄙视链:做业务的程序员看不起做底层的,因为年终奖多。

熊猫ai甘蔗: 最近密集接触了不少国内互联网资深从业者,我隐约明白为什么deepseek招年轻人的一个没公开说的原因。 上个时代的激励机制让大量最聪明最会学习的人选择了互联网企业中的非硬核技术岗。

10
熊猫ai甘蔗
2月前
最近密集接触了不少国内互联网资深从业者,我隐约明白为什么deepseek招年轻人的一个没公开说的原因。
上个时代的激励机制让大量最聪明最会学习的人选择了互联网企业中的非硬核技术岗。
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