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喝鹅何说说
439关注1k被关注2夸夸
building printverse.ai
置顶
喝鹅何说说
3月前
正因生产力激增,发心就更为重要。

如果你每天愈发overwhelmed by AI powered (either generated or related) content,那是因为大部分内容的生产者自身没有灵魂,这些内容也在削弱你的灵魂。

我郑重对自己承诺,正因我是AI产品的缔造者,我更要保证我和我的产品输出所有的内容,都是用过真心的内容,它必须包含我这个个体所具有的价值观、审美、态度以及局限,它必须是我个人的延伸。

如果我一不留神走偏了,我一定要回来看看今天写下的诺言。
00
喝鹅何说说
4天前
纪念一下,一条小红书笔记,4天时间,10w观看,点赞6500+,涨粉800+,带来新用户2500+😱
20
喝鹅何说说
8天前
真是脉冲式工作节奏哈,蹲哈尔滨过了一个月暑假,连轴转干三天大活...
00
喝鹅何说说
15天前
我推测nano-banana可能融合了世界模型最新的进展。在提示词没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它明显可以做到生成物在物理上的合理性。比如:
1. 对生产工艺的理解:图一的手绘手臂只是一条线,实物有做合理加粗。
2. 对重力的理解:图一图二要么加腿,要么加支撑。
3. 材质的选取:小P的星球环部分的质感明显像纸片。
32
喝鹅何说说
15天前
nano-banana真的nb,韩立风雷翅和银月代入感极强🥺之后等开放api了,PrintVerse一定要上线这个模型..
还不知道怎么测试的朋友可以看这里:
1. 打开网址Imarena.ai
2. 选择battle模式
3. 输入提示词:
Transform this image into: A casual photograph of a collectible figure/model kit on a workspace desk with its original packaging box. Scattered hobby tools and supplies around. Background shelves with collections. Natural indoor lighting, soft shadows, smartphone camera quality, warm room ambiance, realistic color temperature, candia photography style.
4. 上传你的手办图片,2d手绘风格也可以
之后就坐等抽卡了
04
喝鹅何说说
15天前
和Claude聊天,被这句话击中了:“如果我用这种方式成功了,那还是我吗?”你是更想赢,还是更想证明按自己的方式也能赢呢。
00
喝鹅何说说
25天前
PrintVerse很荣幸参展第7期demoday!

启师傅今天逛动物园了吗: 启师傅AI客厅良渚demoday第7期回顾来啦!🎉 终于交作业啦,感谢大家支持! 第8期是AI和硬件创新专场,即将开启报名!!! ---- 2025年07月05日,杭州39度!!超热的一天! 接近300位朋友汇聚启师傅AI客厅,参加了第7期demoday的活动!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7期demoday由 启师傅AI客厅×即刻/小宇宙 联合主办,也得到了 大屋顶·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的大力支持,本期活动主题是: Go Wild:AI出海与无边界创新。 有幸邀请到10位优秀的AI和出海创业者分享,也很开心能聚集到来自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地以及良渚文化村村民在内的近300位朋友来场。 🐦即刻App良渚村民标识官宣发布 本次demoday正式分享开始之前,我们带来了一个小惊喜🎁:启师傅AI客厅/良渚demoday × 即刻App发布了“良渚村民标识”,由即刻小伙伴 @花卷还是花直 和 @启师傅今天逛动物园了吗 共同宣布,获得认证后的即刻良渚村民名字后面,会有一只代表良渚的小鸟。 🪑 主题分享:AI出海的探索与实战 在主题分享环节,5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在AI和出海方面的实战经验。 🪐即刻 / 小宇宙的 AI 实践和探索 🎤嘉宾: 熊猫镇长,小宇宙 App 设计总监,播客同传项目负责人@熊猫镇长 JC ,Kuli Kuli 项目负责人@JC. 熊猫镇长分享了播客平台的AI创新,包括AI总结和同传功能。通过AI技术,小宇宙为用户提供了更高效的内容导览和无缝的多语言收听体验,尤其是在外语节目中的同传功能,让用户能够自由切换中英文语音比例,兼顾学习与娱乐需求。 JC介绍了即刻AI实验室的实践,强调“早做收费”的重要性。他提到,即刻团队以小型、灵活的模式运作,成功孵化了多款百万用户级别的AI产品,并通过持续迭代和技术优化,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 📓软件出海创业第一课 🎤嘉宾:生姜 Iris @生姜iris AFFiNE 联合创始人(融资 1000 万美金)、福布斯亚洲 30U30、出海运营专家,辅导出 30+ Product Hunt 日榜第一。 生姜Iris从汇率差、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等角度,剖析了软件出海的机遇与挑战。她强调,全球化产品的核心是精准匹配用户需求,而非简单复制国内模式。她还分享了如何通过竞品对标、私信触达目标用户、构建生态合作等策略,快速打开海外市场。 ✈️从数字游民到数字村民 🎤嘉宾:Allen@allenwang Grow 创始人,良渚文化村村民 Allen“从数字游民到数字村民”为题,分享了自己从全球数字游民到扎根良渚的创业历程。 他开发的健康应用Grow基于Apple Watch数据,通过"走拉松"、"光合作用排行榜"等趣味挑战,配合精美的手绘徽章奖励系统,让健康管理变得轻松有趣。 产品目前已经覆盖170个国家,拥有400万全球用户,其中70%是Apple Watch用户,在App Store获得15万五星好评。 🌊AI 工具产品出海策略和避坑指南 🎤嘉宾:Sam 韩晟 小影科技&影伙引擎创始人,13 年出海创业经验,产品累计 20 亿海外用户 结合13年出海经验,Sam从市场选择、技术适配、合规问题、商业模式多维度分享了AI工具产品的本地化策略和避坑指南。 在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和教训之后他说,这个教训让自己深刻认识到:合规不是选项,而是出海成功的必要条件。真正的全球化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深入理解每个市场的独特性。 🪑 产品&Demo分享:从工具到生态的AI创新 来自北京、上海、杭州、良渚的5位创业者分享AI产品,涉及电商、社交、知识管理等领域。 📷fotox.ai:AI 商业化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嘉宾:唐晗 fotox.ai 联合创始人,专注 AI 产品商业化 传统AI生成工具在电商场景中常出现产品主体变形、文字错误等问题,而fotox.ai独创的图层式AI生成技术将产品主体与背景分离,确保主体不变,仅优化背景和光影效果。 他和团队通过分析大牌电商图片训练模板,让用户只需上传一张随手拍的产品图,即可生成符合商业需求的高质量素材。目前demo已上线,支持海外用户试用。未来计划覆盖小红书、本地生活等多个场景,目标是让普通照片“一键变商用”。 📝Chat Memo:自动保存 AI 对话,构建 AI 时代最重要的个人资产 🎤嘉宾:一泽 Eze@一泽Eze Chat Memo 作者,知名提示词工程师,公众号「一泽Eze」作者 当前多种AI产品百花齐放,用户们常常与AI对话分散在ChatGPT、DeepSeek、难以回溯重要内容。 针对这一痛点,一泽带来的Chat Memo通过无感同步技术,自动保存所有AI对话记录,并支持关键词搜索(如“营销方案”),快速定位历史讨论。用户可通过导出对话记录,在不同AI中延续未完成的讨论。 目前产品上线一周用户破千,目标是成为AI时代的“记忆保险箱”。 🔍知乎直答:你的 AI 知识引擎 🎤嘉宾:马奎(Kevin) 知乎直答业务负责人,原 Magi (Peak Labs) 核心创始成员,负责产品、研发团队,参与构建开放信息抽取系统、语义搜索、知识图谱及分布式搜索引擎的全链路研发 马奎展示了知乎直答如何通过“溯源到人”解决AI幻觉问题。例如,用户上传英文报告后提问“这份文件讲了什么?”,直答不仅能精准解析内容,还会标注“华为天才少年李博杰曾提过类似观点”,增强答案可信度。 产品还支持@知识库和@真人答主功能。例如,用户可@中航工业的官方账号提问军用雷达技术,或让两位知乎大V“隔空辩论”。 马奎强调,AI搜索的未来不是替代人类,而是通过“人机协作”放大专业个体的价值。 🌙Dreamoo 梦境社交:AI 应用产品、营销、商业化的思考 🎤嘉宾:潘志东(阿东) Dreamoo 梦境社交 联合创始人 & CMO,小红书独立开发者大赛获奖,八年说唱音乐厂牌主理人,WBC 世界咖啡师大赛选手 阿东分享了Dreamoo如何通过记录、解读梦境构建社交场景。用户睡醒后可用文字或语音记录梦境,AI会生成对应的视觉图像,并调用解梦模型分析心理状态(如“梦见白衬衫帅哥可能反映恋爱渴望”)。 他透露,小红书上的梦境UGC内容播放量超1000万,许多用户自发分享梦境故事。付费模式上,Dreamoo推出“每日一梦”免费版和年费300元的无限记录会员,上线首周即有用户购买永久会员。未来计划结合VR技术,将梦境还原为360度沉浸体验。 👤Second Me:创造你的 AI 身份,Now! 🎤嘉宾:陶芳波@Tao水木八公 心识宇宙 Mindverse 创始人,良渚文化村村民,曾任 Facebook 科学家、达摩院神经符号实验室主任 陶芳波提出,当前AI生态缺乏对“普通人数字身份”的关注。Second Me让用户通过喂养数据(如想法、日记)训练专属AI分身,未来可实现三种功能: ・Talks:分身代你向父母表达情感或做自我介绍; ・Remix Talk:让你的分身与李诞的AI辩论“考研必要性”,或与陌生人的AI模拟相亲对话; ・全域匹配:基于思维模式(非标签)寻找志同道合者,如“寻找对哲学感兴趣的杭州AI创业者”。 目标是让每个人拥有“人的接口”,在AI时代保留自我独特性。 💡demo day展位项目 这期demo day,我们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 不仅有幸把场地搬到了大屋顶・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更是开设了一些展位,邀请之前在demo day展示过的项目以及良渚文化村有趣的创业项目参展。 🎈本次参展项目: Fatetell:结合东方命理与AI技术的命运解读产品 @西元Levy @大塞梨Sally Bonjour!:NFC实体卡+全球网页+微信小程序三合一,用数字名片打造新的个人说明书 @Vincent-oswin Print Verse.ai:3D打印专属的一站式AI 3D创作工具 Me.bot:全世界第一个由每个人和自己的AI分身组成的社交网络 PopTranslate:无需切换窗口、一键选中即可弹窗翻译的AI助手@图拉鼎 玩佳砖块:AI与积木结合,探索新的AI造物空间 村猫图鉴:良渚本地公益小程序,方便村民参与流浪猫保护与领养@沈老板Sean @蛋蛋酥 Chat Memo:自动保存所有AI对话记录,AI时代的“记忆保险箱”@一泽Eze 小时流:APP记录和规划时间,帮助了解时间分配,优化自我管理 @三个王喜儿 ❤️特别鸣谢 特别感谢即刻App/小宇宙的联合主办,以及大屋顶·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的场地支持。❤️ 🌱下期预告:AI与硬件创新 第8期demo day正在筹备中,即将开启报名!!主题是:AI与硬件创新,欢迎关注启师傅AI客厅公众号、在小宇宙App订阅「启师傅AI客厅」获取最新报名信息。

00
喝鹅何说说
28天前
我想知道chatgpt 5 thinking -> get a quick answer和直接用chatgpt 5有什么区别。这个交互改动让我有一种困惑感,已经手欠点了又重新开始任务了。
10
喝鹅何说说
28天前
帮助用户打造其创造者的“拟像”

今年初我关注到三股力量的汇聚:AI生成3D模型能力成熟、消费级3D打印机成本降低、消费者对3D打印商品形态的接受。m.okjike.com

今年3月,我们用很短的时间从小红书上挖掘到一个需求。哪吒2上映时,自媒体博主开始使用deepseek - 即梦 - tripo/腾讯混元的AI工作流,生成3D哪吒手办模型,再用拓竹3D打印机打印出来,在小红书分享整个过程,引发大量用户效仿。

而用户打开三个软件才能完成一个动作的门槛太高了,这就是我们做PrintVerse的切入点。我们很快做了一个清爽简洁的工具页面,将生成过程整合,让用户能更便捷地得到3D打印模型。

PrintVerse很快获得了付费用户,但接下来我们没有在营销上深耕。一方面老杨@熊猫ai甘蔗 在工程上重新搭建一个更扎实的地基,一方面我停下来思考这个付费点触及的更底层的需求是什么,这影响PrintVerse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子。

我发现单就定制手办这个场景而言,可以拆解成三个层次:自我表达和延展(自拍、生日照、毕业照)、情感连接和凝结(情侣照、全家福、宠物照、OC、偶像)、社交货币诉求(既是送礼场景,也是在社媒展示identity的过程)。

但这还不够深入。定制手办场景cover不了消费级3D打印,它只代表AI生成3D与消费者市场双向验证的最早的一个场景。

但群体对物和造物的痴迷,可能可以lead me to somewhere.

最近重读鲍德里亚,我开始重新审视这种对physical object的执念背后的逻辑。现代消费不再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而是对符号的消费——人们购买的是物品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和身份标识。消费的真正目的是生产差异——通过消费行为区分社会地位。

而消费级3D打印将这种差异生产推向极致:在人人都能买到商品的时代,创造成了最稀缺的符号资源。

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符号生产方式。传统消费是购买现成的符号,消费级3D打印让用户参与创造符号的过程,AI+3D打印则让用户真正有能力创造符号。这正好呼应了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AI生成的3D模型本身就是纯粹的创造——它不复制现实中的任何东西,而是基于用户的想法生成全新的“超现实”物体。

所以我的思考结论是,对于用户而言,核心是帮助其营造一种我是创造者的“拟像”。
21
喝鹅何说说
1月前
经常看到从产品和商业视角对figma的分析,鲜少看到从技术尤其是软件工程师的角度剖析figma的文字,学习了

熊猫ai甘蔗: 写在Figma上市日:被忽视的技术成功典型 几小时后,Figma将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号FIG。有必要说一说Figma的联合创始人Evan Wallace,他2021年离开Figma之前一直担任CTO。如果现在大家都说想找十倍工程师,我觉得Evan可以称之为百倍工程师,或者用另一个词——他是一个Transformative Engineer。他能把之前大家不敢想或者觉得不可能的事情,通过工程的方式变得可能。 Figma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商业成功或产品成功,但它核心其实是非常典型的技术成功。正是基础技术构建让这个产品能够超越时代,做出基于Web的多人协同设计工具。 从Evan的blog中可以看到他当时在Figma做的一些事情。Figma是第一个真正大规模使用WebAssembly的app,当时这个技术刚刚出来,还没有人用它构建过大型软件。现在很多硅谷投资人都写过,Figma早期跟他们pitch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浏览器的性能不可能做这么heavy的东西——在浏览器里做设计软件。 但Evan自己写了整个渲染引擎,用WebAssembly+WebGL技术实现。这个难度有多大呢?相当于一个人干了顶级大厂UI framework几百人的活。Figma还自己实现了字体编辑系统,支持所有语言,包括从右到左、从左到右的文字,而且必须让设计师满意,字体渲染精度要求非常高。在这个过程中,Evan甚至需要自己去修复浏览器的bug,包括Firefox、WebKit、Chrome。 同时因为Figma是协同软件,于是Evan又自己做了一套底层协同的网络协议。 当然还要提一嘴,离开Figma后,Evan还做了esbuild,让web开发的打包速度比之前提高了百倍,带动了用高性能语言重写web工具链的新浪潮。 现在AI工程和AI代码能力变得更强大了,但我不希望AI代码能力最后带来的只是多了一千倍的vibe coding的简单网页,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像Evan这样去做真正的技术突破,把之前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