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杨昌
873
关注
9k
被关注
22
夸夸
内向者help内向者,非技术AI从业者
专注AI在企业的应用落地,公众号:瑞琦和杨昌
用费曼学习法study in public,更多见置顶
置顶
杨昌
2年前
感谢来到我的主页,这篇是个人「学习笔记」跟「实操复盘」的合集,更新日期为2024.09.03。
即友们好,我叫杨昌,西南土家人在上海。目前在影视龙头公司的AIGC应用研究院上班,主要负责推进AI在影视剧领域的应用落地。
业余时间,我比较喜欢在即刻上“study in public”,尤其是分享AI相关的内容。此外,我也不定期会整理些亲测有用的“内向者help内向者”小经验。
不过,因为几乎每天都在发,内容相对有点多。所以,这里就主要放一些「被即刻镇小报或“AI探索站”等圈子精选过的」帖子,希望有机会以文会友:
🌟这10条最值得看🌟
1、如果时间有限,欢迎先看这 10 条:
m.okjike.com
2、如果对AI落地感兴趣,请先看这100问:
m.okjike.com
🤖 AIGC学习经验🤖
如果你和我一样,没有技术/人工智能背景,但也希望能学好和用好 AI———「学习有方法,应用可落地」。那么,希望这些我亲测有效的「学习/应用/推广」经验,对你有启发。
1、非技术人员AI从业经验
▶ 没有技术背景的人,想深入探索AI,要从哪里开始?(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文科生在AI团队里,究竟能干嘛?(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为什么说AI 在企业落地的唯一关键是赚钱?(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探索出了对技术小白非常友好“懒人AI工作流”玩法(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
m.okjike.com
▶AI时代能力不值钱了,我们最好的防御又是什么?:
m.okjike.com
▶ 不得不承认,从搞钱/找工作的结果来,当前的生成式AI,的确跟大多数非技术人员没啥关系。但是(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技术小白如何通过 Python+AI ,在10分钟内做出一个实用的爬虫项目?:
m.okjike.com
▶ 如何一步步把 Claude/GPT 当成实习生?(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AI很适合在人“脑子里一团浆糊”时,帮忙梳理思路(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2、被Kimi官方人员转发过的AI使用法
▶ 直接用 kimi 翻译和精读万字英文网页(已被“AI产品经理大本营”知识星球加精):
m.okjike.com
▶ AI 消化几十篇微信浮窗文章,我发现好多公众号文章不需要点开去读(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适用于 Kimi 的论文级行业研究提示词:
m.okjike.com
▶ 无痛读论文:
m.okjike.com
▶ 质疑标题党,理解标题党,成为标题党:
m.okjike.com
3、学习和应用AI
▶ 昨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GPT-4o挑了个瓜(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这个《玫瑰的故事》的 PPT,真的只花了我1分钟(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用得最多的AI搜索工具有哪些?(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AI信息太多,学不过来很焦虑,怎么办:
m.okjike.com
▶AI时代,战略更应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学习/了解AI,有哪些优质的信息源(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如何让 agent 更智能(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发现了个“单凭AI搜索,完全解决不了”的场景,浪费了我近 1 个小时:
m.okjike.com
▶ 系统学习 ChatGPT过程中,有哪些亲测有用的资源:
m.okjike.com
▶我愿意续费的AI社群,群主都在持续跟AI产生深度关系(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如何快写慢改,跟ChatGPT一起创作(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解决中文搜索结果不行的一套工作流(已被AI探索站精选):
m.okjike.com
4、推广AI
▶ 如何给行业专家安利ChatGPT(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行业专家参加马拉松,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框架(已入选即刻AIGC 大目录):
m.okjike.com
▶ 教堂姐家小朋友用 AI 的小经验:
m.okjike.com
5、出海相关
▶如何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主动为全球市场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已被“出海人的日常”精选)
m.okjike.com
一位投资行业的即友告诉我:“有被你发的帖子触动到,高密集投入到这个行业学习,真的太棒了,很有力量。”
有被她的话鼓励到,也欢迎即友们看我更多相关的帖子。
❤️ 内向者help内向者❤️
上一份工作的入职周年感言,我第一句话是:“内向是值得骄傲的”(如图)。最近两年,我一直探索内向者的发展攻略并积极分享,下面是比较受欢迎的几条经验帖:
1、即刻精华贴
▶ 内向者发展攻略16“讲”:
m.okjike.com
▶ 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强势霸道之人(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探索自我核心竞争力的 9 个问题(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最近几个月,有句“万能咒语”,用得越来越顺了(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
m.okjike.com
▶ 在喜欢的领域,小的机会是怎么长出来的?(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
m.okjike.com
▶ 做出还算可以的成绩,并不需要处处天赋异禀(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经济下行期降低内耗的小心得(已被自我管理互助会精选):
m.okjike.com
▶ 重要的是真实需求,而不是所谓的资格(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如何跟焦虑型上位者合作(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内耗者如何及时把问题摆上台面,让负责人尽早解决卡点?(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2、头部「知识星球」精华贴
▶ 「帅张和他的朋友们」:内向打工人如何增加筹码:
mp.weixin.qq.com
▶ 「生财有术」:赚钱路上,内向者如何度过“新手恐慌期”:
mp.weixin.qq.com
▶ 「生财有术」:内向者如何带线上团队做出好成绩:
mp.weixin.qq.com
▶ 「生财有术」:如何利用“社恐”优势去帮助到更多人:
mp.weixin.qq.com
🪶心理咨询和写作🪶
我是一名PTSD(创伤后应激) 幸存者,曾作为前 90 名来访者之一,参加过北大心理系IPP 实验室[免费]的写作暴露干预试验,之前每周会见一次简单心理上的心理咨询师。
1、心理咨询
▶ 跟心理咨询师聊完后发现的新变化(已被心理学研究小组精选):
m.okjike.com
▶ 写作暴露干预试验(附免费资源):
m.okjike.com
▶ 一个「讨好者」是如何“硬气”起来的:
m.okjike.com
▶为什么要警惕他人的框架,该如何跳出别人的框架?(已被“浴室沉思”精选)
m.okjike.com
▶ 沉迷ChatGPT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m.okjike.com
2、写作
▶ 如何克服分享的“耻感”:
m.okjike.com
▶公开分享10年后,又发现了这3条弯路(已入选即刻镇小报):
m.okjike.com
▶ 如何锻炼说大白话的能力:
m.okjike.com
▶ 保持长期稳定输出高质量内容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创作者够自私:
m.okjike.com
▶ 面向自我写作的最大好处:
m.okjike.com
把一位即友的留言转发过来:“不断地输出,能在嘈杂中找到同频的归属,从而获得高的生存价值。
重要的是,分享需要怀揣着一种平等谦和认真的心态,要关注分享事物本身,而非文人相轻,当做获取优越感的手段。”
共勉~
———
最后,感谢看到这里。关于内向者发展,关于AI在产业中的应用,关于心理咨询,关于写作和分享,欢迎线上多多交流。
【非必要,不面基】,请见谅。
我的微信号是yangchangpku,也就是杨昌的拼音,再加上pku的英文缩写。直接扫码(图四)也行,记得备注“即友”。
497
32
308
杨昌
4天前
哈哈哈哈 全部内容都看了。清明出游,可千万别随便找个AI就做攻略了呀[捂脸]
DeepSeek做旅游攻略靠谱吗?情侣在广西被硬控3天!_哔哩哔哩_bilibili
9
2
0
杨昌
4天前
感谢分享,我也趁假期赶快学起来
Celia.: 分享一下我们日常 follow 的海外 AI 信息源 (偏商业创投向) 一共 43 个博客/newsletter + 16 个播客 + 5 个 Youtube Channel 这三年从 300+ 个信息源里一点点筛剩下了这些 单从深度和信息密度的角度来说,我感觉国内头部 AI 媒体/从业者的自我要求往往都是超过海外的,但海外毕竟 AI 进度条更领先,顶尖人才对外分享的意愿更强,所以国内在前瞻性和丰富程度上仍然差很远,还是值得多翻出看看
6
0
1
杨昌
5天前
谁家小跑被锁住了,领跑不了了
10
0
0
杨昌
8天前
如果公司这个“合伙人大会”能早来一天,也不至于30岁以下的占比是0%~
因为今天,刚好是我30岁生日。
确实没想到,30岁生日这天,又是出差又是参加AI线下活动,忙到现在都不愿动弹了。
总之吧,祝我自己生日快乐🎂
30
7
0
杨昌
10天前
还真在AppStore美区账号上搜到了:
apps.apple.com
歸藏: 我去,难道 Manus 要上线了? 突然公布了会员价格,基础的是 39 美元每月 而且上架了移动端的应用,这开发速度属实离谱
5
0
1
杨昌
11天前
整理了些比较惊艳的GPT-4o生图案例,感觉还有很多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74
0
16
杨昌
17天前
昨天的心理咨询,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恍然间,我仿佛又回到了18岁那年的春夏之交。
那时的我,站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内心却异常笃定。而此刻,这种久违的踏实感,终于重新浮现。
1、
咨询快结束时,咨询师忽然问我:"是不是觉得现在机会来了,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是不是感觉自己可以站在聚光灯下,成为一个'英雄',收获别人的仰望?"
"完全不是。"我想都没想就回答。
我说,一路走来,我都像胡杨一样,在干涸的土地上寻找生机。如今,我只是觉得,跌跌撞撞这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就像经历了漫长的黑夜,终于找到了光亮,眼看天快亮了。"她听完这样形容。
2、
说着说着,我突然想起高考前的一次经历。那年刚满18岁,有次全自治州联考后,我拿到了很好的成绩。奇怪的是,我心里没有任何踩在竞争对手头上的快感,反而觉得这或许有运气成分。
但当时有一点我很确定:那些"万变不离其宗"的教科书,我是真的吃透了;那些高考真题的题感,我也确实掌握了。所以我知道,即便最终成绩有波动,结果也不会差到哪去。
而当其他考生还在为一次模拟考的起伏忐忑不安时,我已经能够坦然面对。因为我清楚,自己已经建立起了稳固的知识体系。
这种力量感,大概就是我内在稳定性的雏形,是我生命中最初的"内核"显现。
3、
听了这段经历,咨询师直视着我的眼睛:"记住这种感觉,这对你会非常有帮助,因为这是不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的内核。"
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思。原来我一直在寻找的,就是这种源自内心的确定感。
就像18岁那年,我不会因为一次考试的起伏而动摇,因为我对自己的积累有着深深的信任。
可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确定感却在不知不觉中被稀释了。我有时候也不禁困惑:为什么总是不自觉地受他人影响,内核变得摇摆不定?为什么在面对他人时,常常无法保持那种从容?
现在想来,当我失去了对内在力量的信任,不自信就悄然而生。这种不自信,某种程度上是对自由的压抑——因为太在意外界评价,反而给自己戴上了无形的枷锁。
4、
这次咨询,让我重新找回了18岁时那种纯粹的力量感。就像当年在考场上,我不会因为模拟考的排名患得患失,因为已经吃透了每个知识点的脉络。
如今在AI的浪潮里,我也不容易被市场的喧嚣左右。那些将前沿AI技术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的日夜迭代,那些与客户并肩拆解业务痛点、共同打磨最佳实践的深度协作,已经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这份从容,让我想起了沙漠中的胡杨。
它不会因为一场及时雨而欣喜若狂,也不会因为一时干旱而惊慌失措。这种笃定,来自它深深扎进沙土的根系——正如那些不为人知的积累,终将化作最深沉的力量。
而这份力量带来的不仅是踏实,更是一种真正的自由。当我真正扎根于自己的力量时,外界的评价就像风一样,可以吹皱水面,却无法撼动内心。
这大概就是咨询师希望我牢记的感觉:那种久违的踏实感,那种源于内在力量的自由感。
53
0
3
杨昌
19天前
第一次主动约网友面基,而且见了不止一位,感觉还蛮奇妙的。
整体聊下来发现,最舒服的体验,还是见面的双方在沟通中看到了彼此,“see you,see me”。
1、
最近这3天,有幸在不止一个场合,充分体验到了相互看见的感受,再次感谢面基的各位!
不过,我也发现了看见彼此的背后,需要强大的心力和稳定的内核。这两者的下面,则需要一定的托底。
我感觉,在这里,有人的托底是极其稀缺的资源,有人的托底是相对不错的家境,也有人的托底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可有托底的人,终究不是大多数。所以有时候聊完后也会回过味来:刚刚可能只有一方单方面地看到另一方,甚至干脆谁也没看见谁。
我知道,现当下对“相互看见”的期待,或许本身就是一种贪婪。可毕竟感受过幸运,所以两相对比,难免有落差: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2、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有这样一段话:
“在我年纪更轻、见识更浅时,父亲曾给我一个忠告,它至今仍在我脑海萦绕。
‘每当你要批评别人,’他告诉我,‘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同理,没有足够兜底的年轻人,也不应该被责备。当整个城市都在拿我们当干电池的时候,我们又怎能不焦虑?
反正,我做不到~
离开北京的这几年,我去过好几个地方,也见过些不同的人。
整体看下来,要是一座城市愿意给大家兜底,不会恐吓大家稍有不慎就会被抛弃,那么城市的人是不会太焦虑的。
我知道,这样的城市像熊猫一样稀缺,但总归是有的,我总归是见过的。对于它们,唯有感谢。
3、
昨天还讨论到了另一个比较焦虑的小话题,那就是如果AI持续进步,我们该如何面对它们的冲击。
我自己的想法是这样的,如若AI厉害到一定程度,那么我们将会是完全不同物种。在这种科幻场景下,我们将面临的,则是《三体》里的“杀死你,但与你无关”。
而在此之前,我更多是把它当一个合作伙伴。在分工的时候,到底要分多少给它们,取决于它们具备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可能会持续培养自己的热爱。因为我想到,哪怕李世石们早就被AI打败了很久,也并不妨碍真正的爱好者继续下围棋。
我还想腾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尝试尽可能新的事物。因为越是崭新的领域,普通人越能拥有更大的自由。
很多时候,光是这种自由畅快的感觉,就已经能很好滋养我了。
37
1
0
杨昌
20天前
是的!好吃 早上刚吃😆 //
@花猪猪子
: 虽然但是,来个面包是我脱北之后少数怀念的北京事物hhhh碱水球太好吃了
杨昌: 出差第一天,见了好几位公司里的和即刻上的“网友”,最大的感受却是:感谢上海对我的滋养。 睡觉前,我跟瑞琦聊了一下当天的感受,发现相较于之前十年北漂生涯(包括上学),我这次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平静、从容和不卑不亢。 从我的视角来看,北京的确是座焦虑的城市,人才过剩、中年危机和恐落潮头,压得很多人踹不过气来。只有少数心怀热爱的人,眼里还能看到光。 我们自己在上海的感觉,不是这样的。虽然没有做出多大成绩,但这座城市并没有因此而嫌弃。相反,它在用很高的素质和专业的水平,来拥抱我们这些普通人。 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就医。 在北京,我小病是不敢请假的。实在要去医院了,大多时候也要经历漫长的排队和医生的训斥。以前听人说北京医疗资源丰富,可我觉得那跟我没啥关系。 我是到了上海之后才发现,原来去医院排队排一会儿就轮到我了,原来医院的医生态度是可以很好的,原来很多“老弱病残”不需要陪护也是敢一个人放心去医院的。从此,我不再害怕就医。 就医之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个关键词是包容和希望。 包容是指,只要不过于出格,在这里的任何表现都是被允许的。没有指指点点,更不会有说三道四。所以,简单做自己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希望则体现在,大多聊过的人,无论当下处于何种状态,但眼里多多少少是有光的。不一定坚信会越来越好,但也不太焦虑会变得很差。 当然了,像我这么内向的人,聊过的样本也比较有限,只能作为自己特别主观的一个感受了。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感谢上海对我的滋养,感谢它把我当个有尊严的人去认真对待,而不是当个必须发光发热的干电池。
1
0
0
杨昌
20天前
出差第一天,见了好几位公司里的和即刻上的“网友”,最大的感受却是:感谢上海对我的滋养。
睡觉前,我跟瑞琦聊了一下当天的感受,发现相较于之前十年北漂生涯(包括上学),我这次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平静、从容和不卑不亢。
从我的视角来看,北京的确是座焦虑的城市,人才过剩、中年危机和恐落潮头,压得很多人踹不过气来。只有少数心怀热爱的人,眼里还能看到光。
我们自己在上海的感觉,不是这样的。虽然没有做出多大成绩,但这座城市并没有因此而嫌弃。相反,它在用很高的素质和专业的水平,来拥抱我们这些普通人。
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就医。
在北京,我小病是不敢请假的。实在要去医院了,大多时候也要经历漫长的排队和医生的训斥。以前听人说北京医疗资源丰富,可我觉得那跟我没啥关系。
我是到了上海之后才发现,原来去医院排队排一会儿就轮到我了,原来医院的医生态度是可以很好的,原来很多“老弱病残”不需要陪护也是敢一个人放心去医院的。从此,我不再害怕就医。
就医之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个关键词是包容和希望。
包容是指,只要不过于出格,在这里的任何表现都是被允许的。没有指指点点,更不会有说三道四。所以,简单做自己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希望则体现在,大多聊过的人,无论当下处于何种状态,但眼里多多少少是有光的。不一定坚信会越来越好,但也不太焦虑会变得很差。
当然了,像我这么内向的人,聊过的样本也比较有限,只能作为自己特别主观的一个感受了。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感谢上海对我的滋养,感谢它把我当个有尊严的人去认真对待,而不是当个必须发光发热的干电池。
36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