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赵晗菲
259关注183被关注2夸夸
张美吉人才助理
坐标北京|C-Level高管猎头
专注为创业企业操盘顶级人才:
✨合伙人/CHO/COO/CMO/CGO
置顶
赵晗菲
2月前
要天天开心!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要爱自己哦!
00
赵晗菲
2天前
做高管猎头已经半年啦!半年? 那不就要转正啦~ 我是 4.14 加入@张美吉 的公司的。高管猎头第一年,毕业第三年,比起从前,这份工作的密度和充实度完全不同。我的工作有着许多不同的title,高管猎头、美吉人才助理、猎头项目助理、HR Researcher,每天都在多重的挑战中学习与成长。 关于工作半年的心得感想,大概是以下这些吧:

1. 世界越来越VUCA
这两年和 AI 协同工作的大家应该都挺有感触的。日常需要思考如何借助 AI 完成任务时,发现 AI 的功能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工具和解法。等今天整理完一套 AI 工作流,下次准备用的时候,发现这个工作流大概也过时了。

2. 人情比事情多
工作上呢,毕竟做的是人的生意,我常感受到事情本身往往不是最难的,真正的挑战是人。顾全大局,要思考的,通常都不是事情,而是人性和每个角色的心情。真的好难,这些人情世故,比写 report 更劳心劳力。

3. 成就感的缺席
这半年,外界带给自己的认同和肯定,其实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的质疑与挑战。 这就是难的地方了,自己很难再对自己轻易感到满意。对比以前当普通猎头,手上岗位的HC关掉了就是好,大致上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晚上还会跟朋友约个小酒馆聊感情问题。但现在不同了,大多数时候是一忙起来就没时间想什么有的没的了。

越来越觉得世界越快,心则慢。 既然未知是日常,那就别想太多过去和未来吧, 关注当下,把不顺心留在上一秒就好。 觉得很难时,再难也没有登上月球难; 觉得很辛苦时,世界总有人比自己更辛苦。 有点阿Q,日子会比较轻松的。

https://mp.weixin.qq.com/s/8ejC5IJ9uzEqVOvAAs9oxQ

00
赵晗菲
4天前
一个反直觉的高管招聘潜规则

在做高管猎头的半年中,我看过数百份亮眼的简历,打交道过无数所谓的顶级人才。一个残酷的真相是:许多顶级人才,经常被创业的朋友或合作还不错的前同事,邀请去一家新的创业公司担任核心高管,on board 后却无法适应,很多人因为待得实在是很难受,很想“逃”。这让我很早就明白一个反直觉的高管招聘潜规则:好人才不等于好人选

许多创业公司在招聘时,常犯一种光环崇拜的错误。看到名校、大厂的资历,就如获至宝,急着出手,生怕错过。但他们忽略了招聘的本质不是找到一个漂亮的简历,而是为团队找到能在这个特定舞台上发光发热的伙伴。如果只是把一个优秀的人,放在一个错误的位置上,再亮眼的星星也会黯淡无光。

加入成长型企业,转型或晋升为C-level高管,是否是您的下一个职业生涯目标?不论您的目标是CHO还是其他高管角色,这段旅程都始于在职业早期的时候去培养自己的“ Next Level Value ”

关注我,了解高管职位所需的核心能力,任何工作、任何人事物,只要你敢于拼尽全力追寻,能量、边界、价值就永远在你这边。

👸号原文指路:mp.weixin.qq.com
00
赵晗菲
12天前
在做高管猎头的半年中,我打交道过数百位的顶级人才。许多顶级人才,被创业的朋友或者合作过的前同事,邀请去到一家新的创业公司,on board 后却无法适应,很多人因为待得实在是很难受,很想离开。这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好人才不等于好人选。一个在大企业里呼风唤雨的战将,未必能在初创的混乱中存活。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舞台的问题。大企业人才习惯在分工精细、资源充足、流程明确的环境中作战。但将他们放到凡事得自己动手、流程需要自己创造、资源永远短缺的 start up 环境,他们过去赖以成功的模式会瞬间失灵,容易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创业人才习惯在混沌中找秩序,享受从 0 1 的开创感。他们需要的不是 SOP,而是足够的授权与试错空间。若把他们放进层层汇报、决策缓慢的大企业,反而会让他们感到束手束脚,一身武功无处施展。我在梳理岗位,整理Job Brief的时候,一定会重点和客户访谈的是他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因为技能可以培养,工具可以学习,但一个人的价值观、协作习惯与mindsight几乎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创始人都遇到过能力很强,但理念不合的成员加入而内耗不断。他或许能独立完成漂亮的项目,却无法与他人顺畅交流。有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位能力、文化都堪称完美的候选人,但最后还是没能合作成功,或合作后不欢而散。问题可能出在Timing。每个人的职业与人生都有不同的阶段。他可能正处于需要稳定、不愿冒险的阶段;或者家庭刚迎来新成员,无法像过去一样全心投入工作。一个再优秀的人才,若当下的人生阶段无法与公司提供的机会同频,那这次的相遇就只是时间不对。强行on board,最终只会让双方都感到失望。
10
赵晗菲
12天前
去上个课来快速补齐自己对AI的认知,蛮好的
不过我认为学习AI是种习惯
AI还在快速变动中
养成持续接触、使用、观察趋势的习惯
有什么新的东西出来时,就可以快速理解
长期来说最后应该比一次次去上课还要快
00
赵晗菲
12天前
HR高管岗位|Global HRD

客户:宠物行业SaaS公司
目标:打造千亿美金级全球化企业,美国顶级VC背书
阶段:高速成长,从美国走向全球

岗位亮点
- HR一号位,CEO战略伙伴
- 统筹中美两地人事与组织建设
- 主导招聘 / 薪酬 / 绩效 / 全球化体系
- 有机会亲手打造宠物SaaS/AI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文化

候选人要求
- 在美国科技公司深度参与过A轮–C轮快速扩张
- 有0→1 / 1→10阶段组织搭建经验
- 成功设计并落地首个薪酬与职级体系
- 商务英语流利

工作地点:深圳
如本人合适或有优秀人选推荐,欢迎联系 Molly 微信:15801167194
转介绍成功会有感谢~

#HR一号位 #GlobalHRD #宠物SaaS #出海 #CEO战略伙伴
20
赵晗菲
13天前
今天,大多数人对AI的使用还停留在表层,修改文案、信息搜索,包括我自己。但真正能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会用”,而是“用得深”。举个例子,对于求职者,新的挑战已经出现:除了ChatGPT,我们更需要主动探索能真正提升职业竞争力的AI工具。比如,能精准呈现核心价值的AI简历生成器;能模拟多轮场景、帮助优化表达的AI面试教练;甚至是行业专用的数据分析AI,帮助你更快理解市场趋势和业务逻辑。从全球趋势来看,关于“AI会消灭更多工作”的负面情绪正在下降。认知的提升,让恐惧让位于理性。真正的分水岭在于:你是否愿意拥抱这种不确定性,并通过持续学习,把它转化为心理韧性与职业资本。AI不是替代,而是加速。越早建立这种思维与工具的组合,越能在下一轮人才竞争中,占据主动。
20
赵晗菲
17天前
最近发现的一个很实用的播客app
几乎每天早上上班路上都会听
已经要把小宇宙排第二名了
害怕这个app太小众
先自来水推荐一下!
希望越来越多人用起来!
30
赵晗菲
17天前
发现啊 决定一个人职场能力 除了working hard 还要working smart
我给自己总结了3个working smart的方法:
1.主题式学习 野蛮输入
别再东看一篇西看一篇了 这个月就只研究一个行业把市面上相关的文章全看一遍 一个月打穿一个点 让你的知识形成体系 而不是一盘散沙
2.向上思考 向下兼容
接到任何任务 都倒退一步 想一想 老板让你做这件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学会用你老板的视角看问题 你才能给到老板最满意的结果
3.刻意复盘 把经验变成模型
做完任何事 都花15分钟复盘 问自己 这件事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如果重来一次 哪里可以优化 把一次性的经验 提炼成可复制的方法论 这才是最值钱的
真正厉害的人一定都是smart的
01
赵晗菲
23天前
今天听百万年薪的人选聊她的过往经验 信息量超级大 其中她说了三个词 让我很受启发 认知 体感 knowhow 是不一样的 认知可以通过看别人怎么做体感需要自己动手去做 但是不是所有做过的人都能总结出knowhow 很多时候即使成功过也很可能是撞大运 把0-1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 打磨成你的产品 让你对自己下次再做一个成功模型有把握 HR和创始人在面试高管的时候最大的不同 是HR往往只去验证过去的成功 创始人想听的是下一次你如何成功 所以 我才明白 原来可以进大公司和可以进创业公司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看你对你做过的工作有没有形成knowhow 是不是有人愿意为你的knowhow付费 成过事只能证明你是个适合去大公司继续工作的合格牛马 让创始人相信你能持续成事才是真的🐮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