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柯霖
86关注589被关注2夸夸
声音工作者 🌈
记录即反抗。
#livebig
置顶
柯霖
3年前
我反而欣赏一个人表达当中的犹豫和迟疑。但,越是充满不确定性,好像就越多人喜欢那些斩钉截铁、信念十足的人。即使无关对错,也觉得有些可惜。
30
柯霖
1月前
我后来观察,很多人会在评论别人口音时说「听得好难受」,几乎成了一个通用表达。但我当初这样问的确是好奇:为什么别人做得不标准会导致自己难受呢?

直到有一次,观察到其他一些「循规蹈矩」的行为才反应过来,它可能有点像长期的行为规训——从小泡在绩优主义的文化里,每「达标」一次,就会获得一次多巴胺愉悦,最终就养成了一种对标准化的期待。任何不标准的行为,都会让这个期待落空,因此内心焦灼,像是答错题被扣了分。那个红叉可太刺眼了。

当然也有人挑口音只是在展示自己的优越感——我能做到,而你不能。并且往往是 58 分的人在挑 55 分的人的错。
33
柯霖
1月前
并不认为「描述了自己的感受」这件事可以「客观」。而挑剔别人口音不标准——不符合所谓「规范」——我的确「主观」认为,这是很没品的行为。

顺着你举的例子,体面的人不会跑去当面跟人说「不好意思,但我觉得你的长相让我好难受」。再怎么客气地说——包括如你所说,再怎么强调「主观感受」——都不合适。 //@王二鹅Ere: 个人觉得这个听众,客观的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并且提出了建议。人家就是感觉到难受很正常。声音就是播客的面貌,有些人看某些公认的好看的人觉得不舒服也算正常自由表达。为什么一定要质疑别人的主观感受呢。就像我去医院,我跟医生说,我闻到你房间的味道很不舒服,医生说你为什么会不舒服,其他病人都没觉得,并且你是来看病的忽略这些问题就好了。这个听众被挂出id并且打上没品的批判属实有点过了

柯霖: 挑别人的口音,挺没品的。 没记错的话,当年道长梁文道在《常识》里有一篇说得透彻: > 因为从大众传媒到教育系统,大家都在推广和维护一种标准语和它的发音方式,久而久之,甚至大家都忘了即便是最正确最标准的说话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口音」。进而将其他一切偏离正规的发音都判读为「口音」。所以我们才会说某些人说话有「口音」,却从不抱怨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有种「中央口音」。这情况就和美国白人忘了白色也是一种颜色而把其他人种叫做「有色人种」一样。 > 正当中国还有许多关于口音和方言的争论甚至官方禁令之际,我想起英国 BBC 自 2005 年开始的一项重大变革,那就是正式招聘了一些带有「苏格兰腔」和「威尔士腔」等不同地方不同阶级口音的播音员。大家都知道 BBC 向来标榜字正腔圆的「女皇英语」,是英式英语的标准尺度,因此其他国家的人常常通过收听 BBC 节目来学英语。但是 BBC 发现它在维持标准之余却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副作用,那就是间接催生不少地域偏见和阶层歧视,不利于社会和谐,也跟不上英语全球化时代英语发音正在日渐纷繁多样的趋势。所以他们下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让各式各样的方言口音涌进这个重要的平台。其实只要是在一个可以听懂可以沟通的范围之内,不同的口音和不同的地方俚语不只可以促进宽容与理解,更能够激活和扩张标准语的生命与内容。BBC 这个极有远见的改革应该可以为我们带来一点启示吧。 语言从来都是政治的结果而已。出生在不同地区,可能就是会有一些音无法区分因而发不准确,但这并不影响理解,更不必为此自卑。 方言很可爱。赞美方言和多元的世界。

00
柯霖
2月前
120
柯霖
6月前
前两天试用了下 Castmagic,英文播客转录质量惊人,不仅能自动区分发言的人、还能识别哪位是主持人,哪位是嘉宾,连叫什么名字都能给你识别好让你确认。

还有一系列写 show notes 大纲、时间轴、候选标题的功能,甚至连发送给订阅者的 Newsletter 都有,摘列各种要点、fun facts,好到让我感叹真的要被 AI 取代了。

59 刀一个月我实在不舍得。联合创始人看我取消了试用、还发了诚恳的邮件来询问理由。我就回复解释了下原因(价格),同时传递了些赛博鼓励...没想到半小时就收到了回复,还要给我半价优惠。而且,凌晨 4 点回邮件...

我只恨我不够富有。
140
柯霖
9月前
导到手机才发现自动对焦对到桌面上了…但也好看 ​​​
40
柯霖
9月前
因为 #shoegaze 和可爱封面下单的豆子,没想到第一次收到可降解快递袋包装的产品。好酷。
50
柯霖
9月前
so inspirational,也分享给你:

> 正如康德所延伸的观点,没有希望,我们就无法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需要明确的是:希望并非乐观。乐观(和悲观)是对遥远的未来和不可及的过去做出预测。希望则完全不进行预测。乐观是拒绝面对事实。希望旨在改变事实。当世界真的处于危险之中时,乐观是可耻的。然而,有一点可以绝对肯定:如果我们屈服于悲观主义的诱惑,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将不复存在。在这个时代,世界面临的威胁似乎难以应对,悲观主义很诱人,因为它让我们确信无能为力。一旦我们认识到这是徒劳的,我们就可以停止挣扎。为了寻求慰藉,或者至少转移注意力,我们总是会自我照顾、消费或使用改变思维的物质。(Susan Neiman,摘自杨潇的 Newsletter:enclavetj.substack.com
20
柯霖
10月前
那还是爱 Beyoncé 多一点 🤏
50
柯霖
11月前
电池健康度也是很吊诡的。和 Tingtal 同时换的 15 Pro,我的(图一)买了 AC+,电池循环多 80 次,但健康度还高 3%。😶
40
柯霖
11月前
在小红书看到个更让人生气的案例(xhslink.com)。本来想着我的 watch 喇叭杂音和马达异响,这两项我平时用得其实不多。忍忍吧。现在两年 AppleCare+ (好像是 698 元)到期,电池健康 80%,那我续一年AC+(过期一个月内可续一年 349 元)肯定到 80% 以下了吧...结果发现总还是有理由拒绝你的。申诉也不讲道理,苹果自己内部部门处理申诉,不给书面回复,但你要求保留通话申诉结果证据,就会被拒绝,dead end。

柯霖: #和苹果维修争议申诉部门斗智斗勇 直到我说「既然说你的邮箱回复不了模板之外的内容,那这次电话我需要录音」,于是陷入僵局,对方说录音就没办法继续沟通了——即使我说我只是录下你给我的申诉结果答复,也不行——然后就拒绝沟通,关闭申诉,挂掉了电话。 毫无办法呢。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