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王二鹅ERE
866
关注
9k
被关注
25
夸夸
偶尔游泳 偶尔写诗 想搞搞文学
还是要去使点劲儿爱这个他妈的无聊世界
王二鹅ERE
1天前
我怀疑剪映的产品经理都不剪视频的,就你这多端云传输到下载编辑你看看这他吗好用吗,那我问你
18
3
4
王二鹅ERE
1天前
限时高清4k这功能卡来卡去的惊不惊喜。视频网站的第一原理就是保证播放的流畅完整度,这个功能完全违背基本原则
AidenChao: 十分想认识一下B站TV端的产品经理,他是怎么做到,每一步操作都在我的意料之外的
4
1
0
王二鹅ERE
1天前
川普给我的感觉就像17年之前的gai ,敢把雪碧浇头上,说我就是这么真
19
4
0
王二鹅ERE
1天前
这几年我最讨厌的一个热点话题:王婆说媒
12
1
0
王二鹅ERE
2天前
嘿嘿,threads 两周年,有帽子了
8
0
0
王二鹅ERE
2天前
有大额券淘宝便宜。但美团黑金加膨胀,多数店是美团便宜
投资人黄海: 今天点外卖究竟是美团便宜还是淘宝便宜?外卖整体单量要创历史新高了吧
3
0
0
王二鹅ERE
3天前
B站直播都标题党➕擦边成这样了,还留着不调整,证明跳出数据也还行,但恰好证明B站的直播内容供给是真的不行啊
12
8
1
王二鹅ERE
3天前
员工不用自家产品,从个人工作角度讲不值得骄傲吧 //
@向阳花你会不会害怕
: 前抖音员工 没下载过
有趣知识分享官: # 抖音毒性:即时快感的代价、自控力的崩塌和在完美滤镜中迷失真实自我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一项新近的研究指出,短视频成瘾(Short video addiction, SVA)在大脑结构层面,与大脑眶额皮层(OFC)及双侧小脑的形态学体积增大呈正相关。而在功能层面,背外侧前额叶(DLPFC)、后扣带回(PCC)、小脑及颞极(TP)的自发神经活动增强。 这一新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过度沉迷短视频是如何让人追求即时性高强度刺激内容来逃避现实焦虑,和网红攀比生活,从而陷入扭曲的自我反思,最终用短视频来作为认知舒缓剂这一认知慢性中毒与恶性循环过程。 ## 眶额皮层(OFC)的灰质体积(GMV):追求即时满足的低质量刺激 忽略延时满足的高质量幸福 OFC在过往研究中被证实参与冲动行为、风险决策、奖励处理、价值评估、成瘾上瘾以及情绪调节,而更大的OFC体积通常与更高的愉悦感相关联。 OFC灰质体积的增加可能表明相比其他电子娱乐内容,个体对短视频内容相关的奖励和刺激追求更为敏感,能感受到更强烈的愉悦反应。 这种对即时满足的高度敏感性,受到如抖音等平台多渠道个性化算法推送的驱动,可能增加成瘾行为的易感性,从而重塑大脑形态(如增加OFC的体积)。 OFC在延迟满足中的关键作用早已被揭示,当个体选择较小但更即时的奖励而非较大但延迟的奖励时(如选择刷短视频消遣而非阅读书籍来获得精神世界的提升),OFC的激活会显著增强。类似的OFC反应也能在智能手机成瘾者中也能观察到。 这种大脑结构的改变可能会让我们的大脑更加喜爱高强度的娱乐刺激内容,而逐渐忽视需要大脑认知深度加工的内容,以及很难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自主的情绪调节能力下降时盲目用快餐垃圾式娱乐来解放自己 DLPFC涉及到认知与行为控制、决策调节、负面情绪处理、任务切换以及注意力分配。 当刚开始刷短视频时,人们可能还能显著意识到这种即时快乐的潜在成瘾风险,此时DLPFC会被激活以抑制接着刷短视频的冲动行为。 然而,随着短视频的泛滥和内容易理解和易获得性,DLPFC被迫持续分配资源用于决策(如‘再刷5分钟’)和注意力维持,资源分配的倾斜导致其在调节自控力和情绪等功能被削弱。 这最终反而让难以自控和情绪低落的我们不断陷入短视频糖衣炮弹的恶性循环中:我们想要通过短视频中短暂但欢乐的刺激去解放自己,但短视频对大脑的隐藏毒性却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放纵和难以靠自身调节情绪。 ## 后扣带回(PCC):只看到台上的光鲜亮丽,过度让我们和短视频中的主角做对比,而忽视了生活的各种真实情节 作为默认模式网络(DMN)的核心组成部分,PCC参与以自我为核心参照的思考、记忆提取以及内在专注。SVA症状更严重的个体在PCC区域的高活跃性可能暗示了这些个体更频繁地陷入由个性化短视频内容触发的自我关注或反刍性思维——即基于短视频内容来反视自己(如思考自己有没有像短视频里说的那样,或者对比自己与短视频中他人的生活),进而干扰了自控力发挥功能。 当用户观看他们喜欢的推送内容时,其奖励回路(如腹侧被盖区和杏仁核)会显著激活,而认知控制系统则被抑制(即自制力会被限制),促使个体沉浸在自我奖励与满足感中。PCC的过度活跃可能反映了个体不断进行自我评估并与短视频中的他人不断对比,这种倾向进一步推动了更多短视频观看,以寻求认同或缓解负面自我认知。自我反思与外部短视频内容之间的相互拉扯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加剧成瘾行为。 娱乐工业的本质决定了短视频本身的形成是戏剧性(剧本安排)和符号性(画面精美)的,而人生的各种百态和跌宕起伏才是我们每天实际面对的。我们可能是不完美的,但这种不完美恰恰才是最真实的。精细打磨的剧本可以是我们提升自我的动力来源,但绝不应该是我们否定真实自我的助推。 ## 丘脑区域:慢慢习惯高刺激 除了前面提到的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网络和DMN的参与外,SVA症状与丘脑的ReHo(注:ReHo作为衡量局部神经反应同步性的指标,能表明特定脑区内神经活动的协调程度)升高呈正相关。 丘脑是感觉和运动信号传输路径上重要的“中转站”。丘脑被研究人员证实在注意力调节和奖励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SVA的背景下,丘脑活动的增加可能反映了对感官刺激的高度敏感性和对注意力控制的减弱,使得我们更难以从这些平台中脱离出来。这种过度激活很可能通过持续强化对感官丰富、高度个性化的短视频内容的参与,在维持成瘾行为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这一系列的脉络下,大脑受短视频愉悦感而强化了奖励反应活动,和为了在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苦闷产生的自控力的下降,促使我们一步一步陷入短视频的甜蜜陷阱中。
13
10
1
王二鹅ERE
3天前
谁是阑夕,肖战超话来的,你也要博君一肖吗
阑夕ོ: 有人想看我血流成河。
5
0
0
王二鹅ERE
3天前
流量内容还是有可复制空间的,人生的偶然成功是真的没有。
猫助: 有很多一朝中了彩票,就把这种随机性当成可复制路径,一辈子想要重现,重现不出来就去找到底自己哪里做的不对的故事 但是这种故事好像在推荐内容平台上尤为显性,一旦做出了一篇不知道怎么爆的内容,就不断地试图总结方法论想再复制出来 但可能这里是非常多的随机事件叠加…和你究竟是怎么做这个内容的关系不大 刻舟求剑这个词到了流量时代更形象了,眼睛应该在流上而不是在船上呀。
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