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AI异类弗兰克
743关注3k被关注3夸夸
🔗 QLab AI工厂|香港意识永藏
🔗 字节某Agent产品|公众号:AI异类弗兰克
🔗 围棋运动员,遛过阿尔法狗
🔗 是个坏人,偶尔善良
置顶
AI异类弗兰克
10月前
忽然发现,每一集多啦A梦,从口袋里掏出来的玩意儿,都是“真实痛点 - 具体需求 - 应用到场景 - 失控风险”……

用一个个故事,展示了科技产品发展的样子。

据统计,《多啦A梦》里共有1178件道具,今天成为现实的占60-70%(如图)

很喜欢《多啦A梦》里微小而日常的叙事,有种用科技解决生活问题的真实感。

相比于阿西莫夫和宏大的美式叙事,星新一、藤子不二雄老师的微观和细腻,让我仿佛看到了科技更值得落地的——当下的温暖。
2762
AI异类弗兰克
18:45
昨天说起水下项目,跟一位当事人聊,他说可以透露一二——这哥们野心很大,他要用AI创造【一门语言】。

他说文字、视频、代码、音乐,是四种大的视听语言。还有其他小的感官语言,以及综合多种语言的公司。

我让他举些例子。他说乐高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一种语言,有限的基本积木块可以有无限组合,就像汉字和字母的排列一样。

泡泡玛特也是语言,而且不仅是语言本身,还会诞生很多专属“黑话”,用小圈子黑话对大圈语言产生影响。

迪士尼和爱马仕,钻石和牛油果,老子和道德经,周杰伦和泰坦尼克号,梵高和无印良品,数学公式和DeepSeek......都是语言。唱片公司、出版媒体、门户网站,都是发行语言的服务商。

语言成立的前提,是共识和交互。

我们聊起维特根斯坦—— “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 “语言的界限即是世界的界限”。

他说:有两类最好的用户,是教徒和赌徒。
我说:你干这事,像在做皇帝梦。
他笑而不语。

说起教育,他说大部分人的问题,是底层语言没学好,然后塞了一大堆知识和技能。AI时代教育的核心是语言,包括了文字、审美、代码、音乐等。

我感觉有点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我问他能不能一句话形容他在做啥,
他说:他在修建一座城堡,然后创建一个符号帝国。

说实话,我听不懂,但大受震撼。

结合这位大哥过去拿到的成绩,还有他在日本开了所“多语学校”的事,我约了6月东京去他那里住几天看看。

最近我也在笨拙地学习一些新“语言”,试图用“语言”去欣赏一些以前我欣赏不了的东西。

明天删。

昨天聊的在这里👉 m.okjike.com
12
AI异类弗兰克
2天前
现在AI团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打法:

一种是抢占首发心智,build in public,玩转声量和流量;一种是在圈内隐身,长期猥琐发育以期成为水下巨头,只For用户、不To VC。

前一种,行业混沌期能虹吸attention,“社媒+视频+KOL”三件套,高举高打,心智建立很快。

甚至很多公司不惜发期货(如Sora);或在产品和交付能力尚不具备的时候,用waitlist、invitation code进一步强化稀缺性。

22年的诗云科技Demo视频,当时就广为流传,后来徐卓的HeyGen视频同样亮眼,很长时间都挂在官网上。

23年上半年,非常漂亮的一个Pitch Story来自Rewind,7mins路演换来1000+投资意向。创始人Dan在X上全网公开介绍产品,不主动找VC,把吸引力法则玩到极致。

这期间,最擅长预期管理、时不时放烟雾弹/核弹的,当属OpenAI。24年初Sora视频一出,一夜之间媒体震惊,仿佛世界被颠覆。Sora仅凭其效果演示,就直接定义或加速了一大批视频模型公司对产品的理解。

24年初,硬件当红炸子鸡,是吕骋的Rabbit R1,用一个充满苹果味的发布视频,直接引爆CES。时至今日,还有不少Agency、Vendor晒吕骋合照,表示Rabbit R1出圈他们是幕后操盘手。

24年下半年,Agent们还在酝酿、搞研发,Cursor闷声融了不少钱,吸引的更多还是垂直用户和业内玩家。

那时候,小红和他的伙伴们都非常低调,消息灵通的知道他们在憋大招,但没人知道具体产品形态。

然后就有了25年新年后,Manus横空出世的故事。虽然产品诞生前就有很清晰的叙事逻辑,但热度之高仍然让Red有点始料未及,非他本意。

也一直有人质疑Manus国外传播的真实影响力,但不得不说,Manus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Agent的共识,也让海外VC更加重新审视中国应用。

直到近期,GenSpark、Fellou、Flowith、Lovart、Medeo......各有各的精彩叙述,各有各的产品亮点。整个认知水位抬高以后,诞生更出圈的产品,也逐渐水到渠成。

某种程度上,产品创造的范式在发生变化,Studio、AI Lab、Creativity Factory都在演化,传播范式和更新颖的叙事,正在塑造00后新的共识。之前展开过一点👉:m.okjike.com

当然,这一种【build in public】的方式也有人诟病。

比如个别founder有表演性人格,过于享受“聚光灯下当CEO”而不是沉迷搞产品;也有些并没有完全想清楚长期壁垒,只是在GTM层面有样学样;还有些眼里只有资方,想玩击鼓传花游戏;类似web3的裂变操作,同样会让一些人警惕。

作为用户则是觉得被邀请码当猴耍。一码难求的高预期之后,使用下来却“不过如此”,狼来了的炸裂颠覆之后,消耗的是信任。

有founder私下说,他绝不找卡兹克写广告,因为对他来说泛流量是毒药。他还会看花重金搞PR的竞品的乐子,然后暗戳戳悄悄超车。

我很认同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也尊重传播和大众叙事的作用,而且看到了窗口期先发优势卡位之后带来的长期价值。

但同时,还是不免担心短暂的故事和注意力,能有多大作用、是不是第一性问题。

当然如果是独立开发者、多元收入的自媒体,或者VC/FA,流量、媒介、IP的价值已经很共识了。影响力和渠道一样重要。小红书社区、Hacker House等形态也让我看到了新的活力和动能。

【第二种】圈内隐身、猥琐发育的,其中有2位,在我最佩服的人之列。是我预感能做出来大事的人。

当然,我肯定不能说人家在做啥、有什么策略。有长期的对平台的理解,也有对技术范式、交互范式、市场逻辑的洞察。

“只让该看到的人看到”、“真用户第一”,是他们的哲学。

DeepSeek,还有更早的拼多多、Shein、泡泡玛特,不知道能不能归为此类,我只觉得藏在水下的founders各有神通,他不外露,真的很难想象能有什么绝招。

等到出招的时候,对手已死,大局已定。

对这种公司,了解并认可的人,早已经绞尽脑汁掺合进来了,要么投点、要么占点、要么亲身加入......

《AI发布会是个好生意》
最近正在逐帧盘点历史出圈产品的发布策略、demo视频,下次发!!
613
AI异类弗兰克
3天前
AI圈同时存在冻龄男神和少年老成:
有的80后长得像00后,
有的00后长得像80后。

甚至需要提醒80后这哥,见投资人主动说下工作年份,不然很有顶着张娃娃脸吹牛的嫌疑。

00后那几个倒不碍事,说话老气横秋、脸又饱经沧桑,投资人知道实际年龄只觉得是意外之喜。

似乎,油腻的00后,比清澈的80后更热爱异性。

80、90的瓜越来越少,
00后创投圈的八卦听了一箩筐......
51
AI异类弗兰克
3天前
《爱、癌、如来》
谁说520没有爱情

AI异类弗兰克: 曾经坐我前桌的女生、很好的朋友结婚了。 女生很美,本科北大硕士清华,在银行工作,25岁;男生也是高高瘦瘦有英气的类型,有点像吴磊,港中深毕业,很体贴、很愿意主动行动。 他们是同届同龄人,共同朋友介绍认识的,和我都是老乡。属于身边人里较早结婚,而且正大光明办婚礼的。 两个人都觉得,自己和对方结婚是捡了便宜:男生觉得女生聪明、好看、可爱,女生觉得男生又帅又用心、会照顾人,有努力去营造浪漫/惊喜/惊吓。 婚礼上,没到拥抱时刻,还在誓词环节,两个人说着说着,就越走越近、越靠越近,然后吻在了一起...... 双方的家长也很能聊得来,对女婿/儿媳非常满意。甚至看到我们这些朋友时,也都笑眯眯的,是看乖孩子的眼神,下一秒似乎就要给我手里塞把糖,生怕我饿着...... 女生说,她一直觉得婚姻制度无比荒诞:两个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可以凭一个小红本子捆绑彼此,面对各种复杂人性和利益。反而是她自己一个人,有自信可以享受和发展自己想要的一切...... 但她从谈恋爱后,就再也不习惯一个人了。 她说她一直非常相信自己,但逐渐开始像相信自己一样相信“他”,相信“我们”,因为“我们都是很好的人,我们一定能过得很幸福”。 男生有点憨憨,台上说话略有点磕巴,但能听出来做了很多事、跑了很远的路,也很爱女生。 男生没有很多钱,去年买了一辆很普通的小车,带女生一起开车去了很多地方。女生说那个车很丑、很笨,给车子起名叫“大聪明”,在小小的车厢里他们驶过夜路,看过星空;换挡时会不小心碰到,然后牵起对方的手。 他们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很想变有钱。时而fomo、时而不甘,时而眼馋别人炒股或者创业,时而在群里吐槽赔得裤衩都不剩......但他们好像已经拥有了很大的财富,还有一个很小很美的家。 这笔财富很大,大到让他们甘愿放弃很多很好的机会; 这个家很小,小到只有一辆车、只有他们相邻座椅的相拥。 他们的父母哽咽了、哭了、笑了;他们两个人自始至终,一直在看着对方笑。 他们祝所有来宾发大财,给每人发了一张彩票; 他们拒绝了“早生贵子”的祝福,因为暂时还不想。 而我,只偷偷在心里,一遍遍祝他们长长久久幸福,哪怕是我可能没有体验过的那种。 我也觉得他们会幸福,因为他们都是很好的人。 他们是很优秀的人,又是很普通、没那么多奢望的人; 他们是很自信的人,又义无反顾选择相信对方。 我好像又开始相信:男女之间有纯粹的爱情, 就像相信男女之间有纯粹的友情一样。 也许我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人吧...... 我相信自己,也相信你。 五一节,祝看到此条的朋友更幸运!更幸福!

00
AI异类弗兰克
4天前
银河机器人前台这家伙,
突然插话,还动起来了,吓我一跳

求助有没有在日本搞机器人的朋友,或者东京读书机械相关专业的,可以介绍CEO聊聊
00
AI异类弗兰克
4天前
周一分享个超管用的防拖延技巧:

把我高优但不想干的,先丢给模型和Agents去跑。
让我现在立刻马上去干活我烦得一批,
让我提需求、提修改意见我乐此不疲。

“哎,干的真差,弱智AI玩意儿,还得是我亲自来”
这不,美滋滋就干起来了~
76
AI异类弗兰克
5天前
6月日本见!
QLab 日本孵化器要正式亮相啦!!
41
AI异类弗兰克
5天前
Lovart之于Liblib,很类似Manus之于Monica,在23年24年成功产品的基础上,二次进化甚至另起重来,在产品taste上更加看齐北美领先梯队。

字节作为Venture Studio、Product Factory的经验,被陈冕等一批深得宇宙厂精髓的创业者,迅速复刻。我甚至已经开始期待他们第三、第四款拳头产品了。

今日头条的周围,一定有内涵段子、抖音、西瓜、剪映、懂车帝、番茄小说等等一系列的产品在暗戳戳生长。

一批出海创业者磨出来的产品,硅谷味越来越正了,从学设计、学表皮,到深入交互设计、再到交互背后的理念和价值观。关于AI交互@-Will 近期不少观点很犀利m.okjike.com

Studio、Lab感觉的公司/孵化器/大厂团队,越来越多了,传统的APP工厂也在发力,闷声做生意。

新的创新组织、新的品味培养皿,似乎隐隐有了在字节射程之外开疆拓土的条件,就像泡泡玛特的演化一样。

再往后,AI产品大概不止有硅谷味,不止于Lululemon式的品牌全球化,还可以有新的人类视角的叙事,或者其他不一样的味道......
07
AI异类弗兰克
6天前
泡泡玛特王宁这样形容品牌——

所谓的品牌精神就是你盖住它的logo,也会知道它是什么品牌,而不是去掉logo发现都一样,只是看谁渠道做得好。

好的品牌是你闭上眼睛,就能想象出来他们办公室是什么样子、老板是什么样的性格。

就好像你去了星巴克、乐高、无印良品、宜家,你一看就知道它的理念和文化是什么,它的品牌追求是什么。

甚至我们坐在这里就能想象出无印良品、宜家的办公室是什么样子,你真的到了他们的办公室,也不会感到意外。

这是真正的品牌。真正的品牌一定不只是在卖货,它一定是卖文化的,并且能够让你对它的文化有真正的体验感,这是那时候我对品牌的理解。

早些年国内品牌没有能做到这些的。

—————————

谁能定义AI产品的品牌和审美,
谁也许就能做出AI版的泡泡玛特。
1219
AI异类弗兰克
7天前
字节这次图片效果有那味儿了......
下面前4个是豆包/即梦的效果,Grok画出来很多的不能发,GPT默认画的是白人还会拒绝请求

Prompt:
人像摄影,日常快照风格,非精心构图或打光,一位气质的御姐,穿着浴袍,刚从浴室出来,动作为在镜子前随手自拍,场景为酒店浴室,站在落地镜前,用iPhone 后置镜头自拍,开启闪光灯,略带快门速度不够造成的运动模糊,构图随意、角度尴尬、画面不够对称或美观,画质带有日常感和粗糙感,体现「平凡无奇」 9:16

大概率明天,在豆包/即梦上关键词就要屏蔽了!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