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潘乱
787关注50k被关注28夸夸
知名IT人
互联网说书人
潘乱
2天前
下午在狂喜播客节现场念了一首 AI 写的诗「随机」,长内容的筛选逻辑还是要远大于随机逻辑。

《随机》
我们各人刷各人的手机
推送不同悲喜的痕迹
指尖滑动喂养了空虚
像雨滴落进深井里
很写意
各人看随机推荐的戏
各人信随机跳转的谜
各人在随机匹配的站台
赶不同方向的列车
在算法中我们随机相遇
在热搜后我们随机忘记
很写意
很密集
很写意
算法给各人定制真理
命运是无限滚动的游戏
我们随机相爱
随机告别
在随机诞生的世纪
只留下屏幕的静寂
01
潘乱
2天前
去年底跟Kyth聊为什么美国播客多在 YouTube 看而中国播客多在小宇宙听,当时还觉得中国播客发展的路径跟方向,可能跟美国还是不一样。

「现在播客在美国互联网上,更多上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会被拍下来,大家拿着话筒,有几个机位的一种秀。至于这种秀放在哪里,是不是首发在传统的播客渠道,其实悄悄地已经在发生一些变化了。」

中国并不缺在手机里面看一个人讲话的内容形式,可能也未必能有很多像美国播客一起聊政治、聊文化的内容。而且从用户触达的角度来说,中国确实走在更前面,李佳琦他的商业化肯定做得很好,用户触达做得更多,最后都是通过短视频的切片,再做二次传播。

中国的原生环境,早已被“短视频/直播逻辑”彻底重塑。

但今天各大视频网站的加入,就是把视频播客当做综艺节目的短剧时刻,那情况可能会再发生变化。毕竟美国的视频播客本质是“对话秀的视频化录播”,其价值根基仍是深度、专业性的长内容。而一旦现在各家商品播客尝试的小苗头得到放大,有更大的商业想象力开放之后,未必不会有更多新鲜成熟甚至压根没搞过播客的同学加入这个赛道。

注意力可以兑换成钱,争夺注意力不管用各种手段,这个逻辑所有人都 buy in。
1011
潘乱
2天前
播客应该是用来看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音乐产品的KPI都是看播放量。衡量产品竞争力就是看这些歌被播放了多少次,离线的单曲循环的用耳机听的都算,大部分音乐产品的主要使用场景都是离线+耳机,用户是使用耳朵来使用这个产品。今天音频产品的主场景应该也是通勤和车载,作为背景音存在。

音频产品最大尴尬是用户只用耳朵来使用,广告很难插,所以喜马拉雅跑去做了用户付费变成出版社最后被收购,QQ 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前几年都是找到了直播间这条让用户眼睛和手指也都参与进来的路线支撑财报。
视频网站商业模式不好是因为大家来这主要就是看的,流浪地球我在电影院电视电脑手机或者各种APP内都能看,对用户来说产品主要就是个播放器,用户对播放器是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的,B站的解法是用弹幕营造参与感,让用户的手指也参与进来,但跟抖音能够影响男人排序让用户手指不断下滑刷新比,商业化潜力还是差了好多个量级。

最初小宇宙播客跟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特色就是在于评论区,这不是一个离线的用户只需要使用耳机的产品。如果只使用耳机只用来听的话,这个产品可能活不长久了,理论上只有占据更多的用户心智,才有可能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不管是商业上的还是内容丰富上的。

娱乐是超越所有阶层的价值取向,娱乐的本质是体验,体验的核心是情绪。视觉系的产品更易让人不断下拉不断刷,手指已经代替大脑成为思考器官。

所以播客的下一步应该也是请用户摘下耳机,用他的眼睛和手指来打开。
79
潘乱
2天前
赌一个判断:下一代核心商业媒体,会是几个头部视频播客。

以前大厂开发布会是找36氪/晚点发头条,这是标配。以后的“高配”,很可能就是找罗永浩、陈鲁豫这个量级的主持人做两期深度播客,然后再通过精准切条、饱和传播,价格没有更高,但能实现同等甚至更深的穿透力。

逻辑很简单,从“做内容”(求媒体发稿)转向“做渠道”(自己生产可裂变的内容资产)。

美国那边,大厂创始人直接上播客已成常态。好处是没中间商,但对企业一把手的要求也变成了真刀真枪——不能再靠公关稿提词器,也得直面汹涌的舆论。

你觉得,国内大规模跟上需要多久?还是压根不会开始。
2043
潘乱
2天前
视频网站的“降本增效”,在短剧和 AI 漫剧之外,可能也得靠视频播客。视频播客可能就是综艺节目的短剧时刻。

平台长剧立项锐减,综艺也在大砍项目,但用户总不能没内容看。与其砸钱做一档未必爆的A级综艺,不如把资源投给一批优质视频播客——用C级预算,博多个A级效果,性价比直接拉满。

想想看,《十三邀》《圆桌派》这么多年才聊一百多人,制作成本高,平台方还得自己兜底。之前说这些节目是在为某些嘉宾做抢救式报道,但平台多年没再为他专门做节目,但这些嘉宾在播客里却可以持续输出。之前宋方金在罗永浩对谈里聊短剧出圈,观众若真感兴趣,去播客里可以追到更多,但视频网站的供给却很疲乏。

本质上,是内容供给方式在变:从“平台造星”到“创作者自带内容进场”。平台越来越像策展方,而非生产方。
23
潘乱
6天前
周末狂喜播客节,张楚也来
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00
潘乱
11天前
AI技术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化,留给产品定型的时间窗口非常短暂。夸克内部的判断是,这个窗口期可能仅有关键的一两年。如果再晚半年,市场格局可能就已经固化;如果再等一年,用户的AI使用习惯可能已经被竞争对手彻底培养。
未来对话、搜索或浏览器产品,其核心都从提升垂直业务的独立渗透率,转向让所有业务都为“主Chat”界面服务。这意味着,各业务线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争夺独立入口,而是思考如何将自身的能力与内容作为“素材”供给给主Chat,力求在对话中被用户调用。同时产品要坚决反对功能割裂,不要随意开发各类垂直Agent,更不要给他们再开新的入口。

https://mp.weixin.qq.com/s/sSUNJK-nZ-ZeO_h-M_QDqw

02
潘乱
13天前
继续考古。我把播客简介从关注商业 科技 互联网改成了 关注 商业 科技和历史。以后多做挖坟的工作。

246.西瓜与B站的中视频战争复盘:4000万DAU是资产还是包袱?

乱翻书

00
潘乱
13天前
看到 OpenAI 今天才开始做浏览器,想到两年前飞书 7.0 大改版。
现在的 AI 创业者里,有谁对产品的理解和把握是齐俊元这个水平线的?过去两年多他做飞书和豆包 PC 端都一直是浏览器思路。
229
潘乱
21天前
待会要继续科技考古,跟一位当年西瓜视频的朋友录她们跟 B 站直球对决的故事。
已经过去了 4 年,还有人对西瓜当年发起的那场中视频战争有啥想要了解或者觉得值得讨论的问题吗?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