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这位上世纪就出道的男人聊聊创作的时代变迁
晚饭时听路金波聊到近代中华文化中有三个重要的"婴儿潮"年代。他认为近代中华文化有三个关键年代:
第一个是1898年前后出生的一代人(如茅盾、冼星海、冰心、徐志摩、林徽因等),他们在20岁左右时参与了五四运动,奠定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基础。
第二个是1955年前后出生的一代(如莫言、王朔、严歌苓、刘震云、贾平凹、铁凝等),他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赶上了1978年改革开放,当时他们正值二十几岁。
第三个是1978年前后出生的一代(如路金波、韩寒、蔡骏、马伯庸等),他们在1997年或2000年左右适逢互联网时代而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人都是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赶上了重大历史事件(五四运动、改革开放、互联网),而刚好时代需要年轻的思想先锋,所以路金波特别强调人是被时间塑造的,在特定时代需要特定的人才。
我说诸子百家时代也是群星闪耀的时期,同样是在大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路金波用淡水与咸水交界、冷热空气极端交汇才会下雨的比喻来说明这种现象,其实结论就是:时代造就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