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认真做好i人,尊重自己的天性,发挥自己的天赋。我的舒适区在1v1深度聊天建立信任,和1vN广度演讲建立影响力,那就要多做自己舒适区以内的事情。比如多发社媒,用认知和价值观去和这个世界链接。
借用《纳瓦尔宝典》里的语录:「要想获得财富,就必须充分利用杠杆效应。商业杠杆来自资本、劳动力和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代码和媒体)」。记录下所思所想,向宇宙发射信号,大概是最小摩擦阻力成本和外部世界进行沟通的一件事情了。
20多岁的年龄,管得住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能祛魅世界上大部分事物,已经跑赢了99%的人。我一直觉得长期主义的本质是因为背后有更大的欲望,所以能按捺短期的及时行乐,拒绝沦为多巴胺的奴隶。
有过一段疯狂做加法的日子,但学谁都不如做自己。不做什么,远比做什么更重要。克制贪婪,少即是多。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和超级长板,人的时间精力有限,选择越多等于没有选择,这背后也是对欲望的管理和克制。
人处在自动导航模式的时候,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和影响。聚焦很重要,在最黄金的年龄让自己浸泡在最优秀的环境里,30岁以后就是一道巨大的分水岭。坚定地拥抱天才,拥抱有韧劲的普通人。
刀姐对话诚实一口创始人,播客节目《温柔一刀》第121期里提到:“当你没有找到PMF,整个宇宙都会给你负反馈,最重要的是围绕个人的长板去建立商业模式。不仅要 Product Market Fit,最后Human 也要Fit。人到最后,做的事一定跟自己的长板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