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前两天听完,在脑海中时不时回想起的词是:「甜蜜的彼岸」。
世界上没有岸,而是一片又一片的海。我们的生活,本质上就是一个在现实之海中不断“渡”的过程。没有真正的终点,只有持续的穿越、应对和成长。
曹丰泽讲到外派非洲的人虽然薪水高但很苦很无聊,于是很多人就会在脑海里逐渐把回国想象成美好的彼岸,仿佛回国后就拥有了永远的幸福,可回到国内,领着低薪内卷,承受着生活压力,发现其实是另一片海。考公、移民都同理。道理其实就如那句很火的话所言:「不要美化自己没走的那条路」,在没有踏上那条路之前,我们满眼都是它正面的优势与好处,当我们真正踏上,那些被自己忽视的或是以为能承受的负面事物又开始裹挟我们。
彼岸这个词,对于近一年的我确实深有体会。去年底的我,对于今年换地方尝试新业务告别重复的日常业务有很多期待,可来了之后也会发现是另一片海,无数的加班、on call、繁琐的流程让我burnout(但我并不后悔去尝试,不尝试就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而这两个月的我,也陷入这种漩涡中,幻想裸辞后的美好生活,某种意义上,我又理想化了裸辞后的生活。其实我明白「人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幸福」、「活在当下」、「幸福是一种感觉」,「境随心转」,但近期被工作耗尽后,还是有一段时间陷入了对工作的厌恶和对彼岸的幻想情绪中。
最近事缓过来了些,这种情绪也缓解了。我很喜欢deepseek给我提的一个建议:
「🌟 最重要的一步:定义属于你的“月亮”
把你辞职的冲动转化为具体质问:
“当我拥有X小时自由时,我要在(地点)做____(具体事件)”」
可以拥有辞职的念头和目标,但如果目前无法实现,那应该想的是如何更好地“渡”过眼前的这条河。在“渡”的过程中,尽量让那些令自己幸福和满足的具体事物填充自己可控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