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是荔枝呀
653关注854被关注12夸夸
记录那一瞬间的生活与思考。
🌍Litchi-666888(添加请备注说明原因)
是荔枝呀
1月前
最近一个很有意思的体感:

我发现当一个人人在动作越多,知行不合一,喜欢和人解释自己,祈求别人夸赞等各种变形行为的时候,本质上还是自身的底层内核不稳定,对自己的不自信。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最近遇到的一些事情,从对方的行为中能看到自己曾经的一些影子。
20
是荔枝呀
1月前
不局限于创业这个条件
是我(自己)一定要👌
10
是荔枝呀
1月前
一天天的吃自己卖的品,吃“累”了哈哈哈
00
是荔枝呀
1月前
整包牛肉粉吃吃
#今
40
是荔枝呀
1月前
整个豆米火锅吃吃🍲
#昨
20
是荔枝呀
2月前
(我本人)在忙碌,压力大,思维理不清的时候,是真的没什么欲望聊没营养的天和解答别人的问题。
10
是荔枝呀
2月前
是的,当有了很强的主体性,任何关系都是锦上添花。

在关系相处中,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以及不要去靠近与你无关紧要的人。

晴子bosss: 最近看到了这么一段话,是关于感情的。真正的读懂感情的人,对伴侣的要求只有一个。 那就是内核一致,价值观同频。 真正的灵魂伴侣,一定不是酒肉恋人,而是漫长人生的坚定盟友,这一点他们内心心知肚明,所以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看的就是精神适配度。 在感情的世界里,择偶的标准其实是千人千面的,有人看外表,有人看家境,有人看对方对自己好,这都无可厚非,没有高下之分。 但能让一段感情高质量延续下去的前提,一定是内核的契合。 不过要注意的是,哪怕是两个内核契合的人,性格上可能也完全相反,就比如一个人活泼外向,另一个人内敛沉稳;一个人思考周全,另一个人速战速决,也丝毫不影响两个人和谐相处。 性格是每个人的惯性,但内核是一个人最本质的存在,只有内核能让两个人持续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看到彼此身上的独特性。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候截然不同的两人,竟然可以如此和谐地相伴在一起。 就好比孙俪和邓超,孙俪原来是不婚主义、安静喜欢读书、作息规律、饮食清淡,但邓超性格逗比、无辣不欢、是个夜猫子,但就是这样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两人,却能一起幸福走过十几年。 这背后其实是相近的精神内核决定的,好的婚姻本质就是共同成长,且能消磨差异。 同样的,有时候那些你觉得天作之合的情侣,彼此郎才女貌,但实际上却是貌合神离,早就没有了情感支撑,这背后,也是内核不同所决定的。 差异从来不是问题。 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并不是指两人毫无冲突,而是彼此在关键问题上永远站在同一战线。大家可以性格上互补,喜好上截然不同,但待人处事原则、价值观、人生追求,必须是互相共鸣的。 否则一个人想朝九晚五,一个人想征服世界;一个人喜欢岁月静好,一个人渴望商业成功,两人是很难互相理解对方的渴求的,最终只会形同陌路。 就像你很难去和一个只想买房买车的人说清楚,为什么看花开、听鸟鸣、逛公园是一种难得的小确幸;你也很难和一个只想每天下班后追追剧、周未去公园野餐、喜欢追求人生体验的人聊透什么赚钱才是人生的乐趣,金钱才是安全感来源。 本质上没有一种生活需要被批判,但从感情的角度看,两个内核不同的人在一起,只会互相消磨对方的耐心和热情,这时候分开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好的感情,首先是深刻的友谊。 你有没有发现,现实里那些感情很好的亲密关系,多半都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两人可以一起天南海北地聊,对很多事情的兴趣都一致,甚至能无厘头玩到一块,彼此懂对方的奇奇怪怪。听过一句话:“很多婚姻不是死于无性,而是死于无话”。当感情里的两个人觉得互相不愿意再和对方说废话了,看到好吃好玩的也不再分享了,彼此处成了室友,那基本上感情就淡了。 前段时间看大冰的直播切片,他说了一个自己朋友老路的故事。 老路和媳妇小南京,结婚十多年,孩子都上高中了,老路每天和老婆最大的乐趣就是琢磨晚饭吃啥,如何养花,周未去哪里玩。 而且自打结婚了之后,老路就基本上和周围的朋友很少联系,一开始大冰还困惑,说老路你怎么现在都不需要我们这帮朋友了,你的生活该多无聊。 后来大冰才慢慢明白,原来老路最好的朋友就是他爱人,俩人永远有话聊,说的也几乎都是废话。大冰上老路家做客,老路夫妻俩招待大冰吃饭,在厨房做对虾,大冰发现老路和爱人就煮对虾这个话题都能聊上半天,而且俩人也都能好好说话,非常和气。 其实看一段感情是不是正缘,就看你和对方待在一起是不是有表达欲。 人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语言去传递自己,表达自己。所以语言的密度,其实约等于感情的浓度。 优质的亲密关系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双方都人格成熟。 一个人最终和谁在一起,首先取决于你自己是谁。 你自身尚未成熟,对世界的认知都尚且不清晰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带着冲动、不成熟、荷尔蒙走入婚姻。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有风险的,因为你不确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这段婚姻,还是说自己是被现实的压力和外界的催促,莫名其妙被推进了婚姻当中。 每个人在婚姻里流的泪,多半都是婚前脑子里进的水。 婚姻不是目的,也不是人生的必需品,是你到了人生的某一阶段自然而然选择的一段关系。所以多筛选,保持谨慎,保持自己的成长,确保对方是对的人再做决定也不迟。 我很喜欢大张伟说过的一句话:“一朵花是不需要花店的,是花店需要花”。 这就像人和婚姻的关系,你需要想清楚是你需要婚姻,还是婚姻需要你。 很多时候当你觉得时机未成熟的时候,不需要带着焦虑、迷茫和父母的期待去拥抱亲密关系,或者草率进入婚姻。 相比起个人单身与否的状态,你更需要在意的是你自己的人生课题是否完成,你是不是在好好照顾身体,是不是赚到了足够的钱,是不是对这个世界有清醒的认知。不必去羡慕别人有人陪,下班有人接送,在年轻的时候就完成了结婚生子,这是别人的人生,背后也许同样不轻松,有疲劳的一面。 你只需要关注自己,一旦自身完整了,有很强的主体性,选择任何关系都只是锦上添花。 是外来的一切去赋能你,而不是你费尽心力去供养全世界。 ---转发的

00
是荔枝呀
3月前
嗯嗯,很多人其实不懂品也不会讲品的,如果你要找帮卖得找那些平时对生活要求就有点高的,你说的大部分人做几天坚持不下去也是真的…做到后面发现想要持续下去核心还是产品和复购 //@零蛋儿: 是的,我看那种一天开十多个团,选品也很随意的。就是现在谁也不缺买东西的渠道,直播买不也是一样吗,没什么顾客继续follow的理由

然后我们也讨论过要不要放精力在找帮卖,但想了下,大部分帮卖会做两天发现不太赚钱就不做了,另一小部分能做大的,肯定就自己找供应链了。那这样就要不断去给别人洗脑拉新,教完别人又跑,没太大价值。。。

是荔枝呀: 之前我们私域圈子,一般分为社群团购(一件代发)和社区团购(批采),最近开始又火了一个叫私域直播的玩法。 私域直播的人群是中老年人为主,主要是通过线下门店导流,在小鹅通、微赞、微乐播等工具上直播卖货,产品需求为肉蛋奶,保健品,生鲜水果为主,订单量很大,一次性批采少至上千单,多至上万单。 现在我们私域社群团购,掉量还是蛮严重的,大多数以前一个产品,前两三年,能卖好几百单的,今年如果上架大概就是几十单,甚至几单零单,很多你能看到的数据多数都是s 过单的了。 社群团购它是“天时地利人和”疫情时候兴起的一种经济形态,疫情过后怎么说呢,线下选择也比较多,而且说实话接触下来会发现很多团长/平台,也没花很多时间在运营心思上,她们的很多帮卖/店主,其实对一个产品根本就不太熟悉,只会复制粘贴。 这个做的就是一门信任的生意,除了选择场景变多的因素之外,还有其实买一次东西就是一次消耗人情,买的不对就消耗信任值,它是很需要团长懂产品的,而不是只看高佣金。 行内人,不管是供应链/工厂/品牌说实话大多数都蛮焦虑的,毕竟销量断崖式下降,有人员,库存,租金各方面的显性支出,还有一些看不到的隐性支出,私域直播很多时候可能是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 世界真的是一个圈,其实私域直播,这个就是以前的商家自播的前身玩法,当时很多商家都会主动开一个直播给粉丝推,后面是因为像淘宝这种平台发现它可以在公共的流量池里面找东西了,后来邀请他们去平台上面播,现在又回来了。 对于私域直播,我个人当下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是,可以去了解,也可以去做,但是当下的重心反而不应该是这个,做过供应链的都知道,获取一个客户并且长期维护,双方一起共同成长有多难,虽然现在增量比较低了,或者说几乎看不到,可是其实这门生意还是可以赚到钱的。 可以去看新机会,并且把希望压在新机会上,可是事实的真相往往是一个人/团队能做的事情有限,如果真的要做一个新的业务线,可能还会涉及一些招聘。 还有一个点是,就是那些私域直播的渠道,他们虽然体量很大,可是一般要求是底价,并且产品质量相对比较不行,有时候看似乎卖了很多,可是利润不会很高,如果有点啥事,可能还得赔钱。 当下这个时候,做生意还是应该以利润为主,而不是只看销售额。 我个人感觉一个很好的变道是,其实不如变成线下的交流会,商家与商家之间互相合作,每个商家都有一部分自己关系的客户。 自己去攻克一个新团长/平台,快的话花个半个月一个月的,慢的话一年半载,不过很多时候合作上了,由于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后面不可持续性太强了。 以上,不太成熟的行业思考,欢迎指正。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