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身上,我发现很多东西,在当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不抱着体验和把手弄脏的心态亲自下场去做,是真的不会有体感的。
我是一个很懒的人,能用工具完成的事情,我都不会亲自去做,我问朋友你当时详情图框架怎么做的,她让我先画思维导图,我把人群,卖点等都列出来,改它个800遍,我发现不能改了就成了。
我们发现销售其实也不是最难的,最费时间的就是产品细节方面的打磨。
只有无尽的练习,不断的修改打磨,我才能把东西变成自己的。
/
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做过一小段时间的to c端带货,来突破自己的“销售羞耻感”,可能平时人品积累可能也有点好吧,不到一百人的社群,也试过单品能卖出个小几十份,虽然这个成绩并不算好,可是我挺满足了,而且很感谢大家的信任。
最后我没有持续把这件事情做下去的原因是:
我发现做这件事,不能解决掉我的根本性问题,例如我的商业认知,个人心态,收入分配等。
我开始一点一点修补好这方面的课程,更多的是在我开始敢于直接和to b客户的沟通,在合作摩擦中解决掉遇到的问题,在多次的反馈中修正的。
我甚至遇到一个很好的群接龙的团长,她明明非常的忙碌,可是还是花了一些时间,来和我电话沟通,机制的定价方面不够合理的地方,以及群接龙体系和快团团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虽然当时那个产品,没有和对方有合作上,可是那件事情让我开始对后续其他产品的定价体系如何做好优化,怎么保障好几方的利益不受损,怎样的支持是可以推动销售转化的,怎样的定价对客户来说是没有很大的区别等有了很深的理解。
/
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姐妹,开始尝试去借助一些平台来做带货这件事情,我觉得这点真的非常好。
我又通过这件事情,发现私域带货,平台的作用更多的是一个工具,它的作用是让你减少筛选供应链货品的时间成本,让你少在产品选择上踩雷。
可是更深层的本质是它最终卖的不只是货品本事,而是卖对用户的需求的理解,卖个人能量和人际关系的链接。
它除了让你对产品本身有一定的认知理解之外,更多的是自己的情感连接能力,这个能力是稀缺的,也是作为一个顶级销售最重要的。
有这个体感是因为同一样东西,如果好几个人给我推荐,我有时候并不是特别有需求,可是我会因为一位对产品有一定的理解又有高能量的姐妹,愿意去为她买单。
/
我因为相对比较有网感,会种草,身边也有一些姐妹会邀请我加入她们的团队,一起做一件事情。
我发现如果上升到这个高度的时候,除了个人性格底色ok之外,我会非常看重对方的商业认知以及身边圈子的人怎么样,我们双方能不能认知对齐相互赋能。
这个就和合伙做生意一样了,例如我愿意和合伙人一起做事,我看得不是短期的我们这件事情能带来多少的金钱收益,我甚至那部分钱当扔了都可以,更看重的是我们双方能不能沟通,在文化建设上能不能同频,甚至他能不能让我有认知成长。
可是我去公司上班打工,或者我给品牌做项目,这个优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生活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一些提升,可是很多时候会有点被动,因为雇佣关系本质上就是我收钱,就要拿结果出业绩,很多老板他是等不起你慢慢来的,我就得非常会分清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什么事情是可以让我出结果的?
例如我对接客户,我是要选择和这个客户去吃个饭呢还是回去给客户活动支持,产品机制,拍摄素材,写好文案?
很明显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是我能快速推动事情发展,马上出结果,给老板交答案的。
和客户吃饭,那个是老板这个level 要考虑的事情,甚至就算我凑热闹去吃饭,例如我能接得住,这个过程中我也能听到很多东西对我很有爽感,可是真的你的身份没有变化,这个事情对自己的生活推进一点作用也不会有。
/
我现在被朋友说我能做个美食博主,其实实际上我最喜欢的并不是吃,只是吃这件事情当下对我来说是最够得着的,给我的反馈是最快速的,玄学点来说也可能是符合现在的八字命格,走的运就是这方面。
食品虽然能让我感觉到很开心,可是它这个开心,对我来说,其实不会非常特别的长久,很少有能让我心心念念的食物,更多的是吃的那一瞬间开心,吃完我就忘了。
去年,我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做文化产业的事业,她们就带着我去沉香工厂,玉石工厂这些产业带源头,带我去禅修打坐,和我说中医文化,道家,佛家思想。
我体验过这些后,发现对我自己的心境变化很大,甚至有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好,收到一个文化物件也能让我的开心持续的时间非常久,这些东西全部都是有故事有记忆的。
我其实更想去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甚至我发现在这个方面自己也是有点灵性的,一副塔罗牌在我面前,我一个第一次接触的人都能给它们按照不同的类型去做分类,甚至说出其中的一些意义。
不过目前稍微阻碍我的一些因素是经济暂时没有那么宽松,去体验非常多的产品,其次是这方面的专业度还不够,也暂时还没有找到怎么去衔接的一个机会。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