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晚惯例去Shisha,旁边坐了一桌阿拉伯老铁(约旦、索马里、也门、沙特),忍不住聊了起来,顺带又田野了一波。一些Notes(数据方面未核实,仅供参考):
1.也门老铁生长在沙特,15年前到了中国,在浙江工业大学读完书就留了下来,做进出口贸易。现在与另一个也门朋友开了个公司,除了做贸易外也给中国企业做出海中东咨询。
认为目前如果是有长期行业经验(二三十年)、产品质量过硬的公司,去沙特还是有机会的。他现在主要业务之一就是给这类公司开设沙特办事处以及租赁仓库,相当于国内总公司先以一般贸易形式把货运到沙特仓库,沙特本地买家再直接和子公司在当地签合同,直接从当地仓库发货。
原因是很多沙特买家还是缺国际贸易经验,不想费事跟进物流清关,就想门到门在本地采购,所以中国乙方在当地有办事处和仓库最好。
2.觉得中国安全、方便(甚至他还觉得现在中国就差个芯片不行[笑cry]),举了两个例子:
1)他有个也门老乡原本在美国读大学,有天晚上回去时被四个黑人尾随,跑起来时后面人也跟着跑起来,直到到了宿舍门口看到警卫才停下。吓得他朋友第二天就问他怎么申请中国的大学,也到了浙工读书。
2)他自己开玩笑说之前喜欢骑车在江浙沪附近玩,自带帐篷,晚上在路边找个地方睡。调侃说在美国会怎样……
3.20年前沙特的生意是很好做,他爸爸当时从中国采购衣服到沙特卖,斋月期间每天能卖100万人民币。不过当时员工也多,雇了差不多100个印度人;但现在就很难搞,公司还在,雇员只剩10个人。
4.他也门合伙人的爸爸以前也在沙特做生意,相当于汽车4S店。但沙特各类法律非常严苛,动不动来查消防合规乃至屋顶装修,比如有一次因为修屋顶问题罚了100万人民币。因为类似事情经常发生,2019年合伙人他爸把沙特生意关了。
5.沙特合规成本非常高。营业执照每年6万沙(约12万人民币),雇主给自己发的工签每个月1000沙(2000人民币),相当于一年啥都不干就要先花14万。中小企业很难承受。
6.虽然沙特号称已经有30%的收入来自非石油部门,但据他说这些收入本质上都是苛捐杂税,比如前述的种种罚款。而且沙特近年增加了进口增值税,税率达到15%?(原本说仅短暂征几年,不过后来就没再取消。未核实)。
所以沙特其实没想象中有钱,因为油价相比十几年前跌太狠。缺钱的方式就是靠各种税和费填窟窿。
7.尽管近几年沙特搞了很多文娱体育活动,比如让C罗去踢球还有F1。但沙特政府自己揭露花了70多亿美金,实际收入6亿——美其名曰为国家PR的正常投入。
还打算大力发展旅游业,还找了一些中国KOL去给沙特代言,但价格离谱,一个沙漠酒店7000人民币。周围无论埃及还是阿联酋旅游业都比沙特成熟(沙特人不会服务人)且便宜,为啥去沙特?
8.在中国注册公司外国人可以全资控股,不需要有本地股东,但通常需要两个股东。有了公司后再以公司名义给自己发工作签证,有效期5年(还是10年?我不记得了),但每年都要续。
给自己开工资最低10000人民币,杭州可以在社保和医保里二选一,其他地区必须得交社保。
9.2015年开支付宝账户的时候甚至还去了古墩路支付宝办公楼B2的VIP室,因为那时验证身份很麻烦,在线弄一来一回很费劲,去现场10分钟搞定。
阿拉伯老铁很喜欢开银行卡,有次在路边等朋友,要等10分钟,旁边有个银行,就顺便又开了个卡……
10.阿拉伯老铁里的微信中文名挺喜感,前面一串拉丁化的阿语名,后缀不是王子就是老板[笑cry]
#日常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