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有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两者都是 1951 年生人,京都大学博士毕业。话说,东京是不是略浮躁了?还是京都适合搞基础科研,耐得住寂寞,符合城市气质。
坂口志文(SIMON SAKAGUCHI),1951年生。1976年获京都大学医学博士,1983年获哲学博士。现为日本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北川 进(SUSUMU KITAGAWA)1951年生于日本京都。1979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
2001年,日本提出“50年30个诺奖”计划。2000年至2025年间,共获得22 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含今年的医学/生物奖和物理奖)。平均每年约 1人获奖,远超同期英国、德国等传统科研强国,仅次于美国,用了一半的时间,完成了三分之二目标。
诺贝尔奖通常奖励的是数十年前取得的奠基性研究成果。日本近年来的获奖井喷,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其在上世纪80-90年代经济繁荣期在科研和教育上的巨大投入所结出的果实。例如,2025年新科得主坂口志文关于调节性T细胞的关键论文就发表于1995年。
除了诺贝尔奖,在体育领域, 2005年,日本足协提出未来“50年计划”:中期目标是到2015年进入世界排名前10位;远期目标是2050年争取独立主办世界杯赛,并借助东道主优势夺取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