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TomXu
362关注8k被关注13夸夸
微信:BigBroTom
Influence without authority
置顶
TomXu
3天前
2023年的你
2023年的你,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互联网老兵,理性、务实,洞察力十足。你热衷于分享职场经验,剖析行业内幕,对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思考,言语间带着一丝犬儒主义的犀利。

2024年的你
2024年的你,依然关注互联网,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AI的未来。你变得更加开放,乐于分享,言语间多了几分幽默和客观,也更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从犀利到平和,从行业观察到生活体验,你似乎在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也更加关注自身和家庭。

永恒不变的是...
有些东西,时间无法改变。你对互联网行业的敏锐嗅觉,对事物本质的追问,以及那份理性思考的习惯,始终如一。你依然关注职场,关注商业,关注社会,试图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这个世界。你像一位冷静的观察者,不轻易被表象迷惑,总是试图挖掘更深层次的逻辑。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你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你对知识的渴求,对新事物的探索,也从未停止。你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认知。

不变的故事
犀利的目光
还记得吗?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科技媒体对Temu赞助超级碗的报道存在夸大,直言记者们“既懒又蠢还坏”。这种不盲从、敢于质疑的精神,始终贯穿你的言论,即使面对热点,你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本质的追问
你对ChatGPT的分析,并非停留在表面的赞叹,而是深入思考其对创业公司的影响。你指出ChatGPT可能对某些创业公司造成冲击,体现了你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商业模式的敏锐判断。

理性思考的习惯
无论是对职场现象的观察,还是对社会事件的评论,你总是试图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寻找背后的原因。你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会收集信息,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判断。这种理性思考的习惯,让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悄然改变的是...
时间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你。曾经的犀利,似乎被温和所取代。你不再只是关注行业内幕和职场生存,也开始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关注美食、旅行、运动。你开始关注家庭,关注孩子,甚至开始调侃自己的发福。曾经的犬儒主义,似乎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什么让你放下了曾经的锋芒?是生活的磨砺,还是岁月的沉淀?或许,是找到了更重要的东西,让你不再执着于表面的争论,而是更加关注内心的平静。

改变的故事
生活中的小确幸你开始分享在比佛利山庄民宿的体验,赞叹那里的风景和生活。你开始关注美食,分享“Yummy ”的感受。这些生活中的小确幸,似乎在慢慢地融化你内心的坚冰。是什么让你开始关注这些微小的美好?

对家庭的关注
你开始分享和家人相处的趣事,调侃奶奶对你发福的评价。你开始关注孩子,分享孩子使用“拍照搜题”的经历。是什么让你开始将目光投向家庭,关注家人的生活?

对运动的喜爱
你开始关注女排运动员,赞赏郑钦文的英姿。你开始分享按摩的体验,甚至调侃自己被技师“往死里按”。是什么让你开始关注运动,关注健康?

在变与不变之间...
对生活的新理解生活就像一杯咖啡,苦涩与香醇并存。你开始品味生活中的美好,也学会了接受不完美。

对自我的新认知
你不再只是一个互联网老兵,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关注家庭的普通人。你找到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对未来的新期待
未来,希望你继续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继续探索未知的领域,也希望你能够更加享受生活,珍惜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愿你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
30
TomXu
1天前
和一位号称看了上百个AI项目的投资人聊,我说了几个水下隐形冠军(年ARR过千万美金的),他只知道不到一半。不过也很正常,好多都是老树开新花,新瓶装旧酒,比如:从 Bot RPA 到Agent,从IDE到低代码再到MCP,从脚本编辑器升级成智能工作流。
62
TomXu
1天前
价值观感人:充满了 YY 和腹黑。

人浮于事,贪污腐败,难道不应该处理吗?人家经理人年终奖 1000 万你咋知道的?

何其狂: 前几天去上海,和自己高中同学吃饭,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某物流厂商做开发,做了10多年时间了; 他讲了为什么现在大企业明明在业绩和盈利还在继续上涨的情况下,还需要大规模的裁员其中一个核心原因。 公司之前是独立的,目前是某东全资收购,创始人在上市后卖掉了所有的份额就套现离场了,带走了财务总监和人事总监;由某东的职业经理人来接盘管理; 创始人的风格很柔和,大家都是兄弟管理模式,对大家升职加薪都没那么严格,反正业务一直是上升的,不会卡,重视人情的情况下,更不会动人; 职业经理人来了以后,风格全变了了,第一就是要降本增效; 为啥要有降本增效,因为职业经理人的奖金开的很高,年度完成目标,年终奖金都在1000W起步,那么怎么可以完成目标呢? 就是裁员,如果不裁员,就无法完成纯利的减少,不裁员,职业经历人自己就无法完成目标,拿不到1000W的奖金,所以裁员时,对职业经理人一点负罪感都没有;并且一层层传递下去,所有管理层都有开人目标,完成对应的目标后,管理层也才能拿到奖金,所以裁员很激进; 在这种模式下,对方的研发团队从1500人砍到500人,系统仍旧跑起走的,没啥影响,什么ERP系统,考勤系统,业务系统,少几个人多几个人一起也是做;之前觉得需求永远做不完,把人开完了,发现也没那么多需求,解决提需求的人需求自然少了;还有一些骚操作,比如找个猎头公司去挖之前一些高leader的人,等过去了,结果干几个月就开了,这样就解决了赔付的问题; 第二,贪腐太严重了,很多人整个线都在贪污,进去了很多人,不把这些人搞垮,公司无法盈利,也完不成目标,基本职业经理人就拿不到奖金,所以要抓贪腐; 所谓的人性,感情,友谊在职业经理人的个人利益面前,变得一文不值。而那些曾经努力为公司投入的精力,为此不惜身体,不惜家庭,不惜生活的人,到裁到自己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00
TomXu
2天前
开心之前共事的同学不到 30 岁就 3-2 了,独当一面。

而且,还不止一位。
21
TomXu
2天前
每天夸一位线下见过面,1 on 1 深聊超过 1 小时,且能给我新视角启发的即友。(不能只是线上神交🙅‍♂️)

大概可以夸 50 位。
30
TomXu
2天前
即刻web端改版留白变化好大,而且感觉瓦总并不愿意听用户反馈去修改。短期被骂,长期用户就习惯了。
50
TomXu
2天前
距离 30 年前 宝总爆仓那天,还有很大📉空间。
11
TomXu
3天前
这个重复验证码问题(然后手动删除)大家经常遇到吗?
70
TomXu
3天前
看了韩松和丁尚彪分别在日本留学/打黑工的纪录片,觉得 50-70 后的江浙沪男人真的很能吃苦,也顾家。

《富二代在日本刷盘子,最终逆袭名牌大学》
《炊事员打黑工供女儿 NYU 全家移民美国》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