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装箱运输奇迹看AI融入生活的无限可能
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万倍以上,缩减货物装卸时间近98% 。集装箱运输,这一颠覆性的创新,从根本上改写了全球货运格局。据统计,自1956年集装箱运输诞生以来,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已经从最初的58,000个增长至2020年的7.97亿个(UNCTAD, 2021)。它犹如一把利剑,划破了传统物流中的低效与繁琐。但在这场革命中,新事物的崛起也面临着无数挑战与考验。
需求的催生源于对陈旧运输模式的强烈不满。往昔的港口,货物装卸缓慢,船舶长时间在港口徘徊。而集装箱的出现,让货物如同行云流水般快速装载、卸载,大幅度提升了运输效率,推动整个物流产业逐步迈入全新时代。事实上,据Levinson(2006)在《集装箱:改变世界经济的简单盒子》一书中指出,集装箱运输将货物装卸时间从传统的每吨货物8小时缩短至仅需22分钟。
然而,新事物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挫折与痛苦。集装箱与船舶之间的设计冲突使得方形的集装箱难以与椭圆形的船舱完美融合。此外,港口作业规律也需要重新调整,以适应集装箱的出现。
这场物流革命一度陷入泥潭,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缺乏对新兴事物的深度认识。当时的人们未能意识到二阶效应的巨大潜力,甚至没有想到集装箱会改变世界政治的版图。其次,改革的视野过于狭窄。人们过于关注集装箱本身,而忽视了整个基础设施和日常工作流程的变革。
成功的秘诀在于洞察全局,审视每一个细节。只有将整个运输链的环节紧密相连,从包装、运输到船舶设计和港口设施,集装箱的潜力才得以充分释放。这将催生一个正循环,形成二阶效应:结果的结果对最初的结果产生正反馈,推动事物不断进步。集装箱的出现是如此,那么把AI融入个人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