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的新启发
---
今天读到一本有意思的书,繁体版叫《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中信出版为《花小钱得自由》,主题是极简主义,作者是日本作家涩谷直人,还是个 YouTuber。
我极简主义的书看得少,什么《断舍离》《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都没看过,理念倒是有所耳闻,无非是对物品、杂念、生活断舍离,保持干净的模样。
但《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让我看到一种矛盾。
作者在开头说自己习惯睡地板,还养成了在哪都能睡的体质,这让我肃然起敬。结果继续往下看,就读到他后来因为流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还是老老实实买了床垫……
这种打脸,让我觉得作者是个诚实的人。而不少极简主义博主、作者,就像斩断七情六欲的苦行僧,你压根不知道他背后究竟是怎么想的。
结合这本书,加上他最新的 YouTube 视频,我发现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极简主义者」。
涩谷直人不用冰箱,但买洗烘一体机,每年搬家都带走,而且有两台 MacBook,iPhone 年年换,还会保留手机包装盒。
这太不极简了。
这本书一如作者,打破了不少我对于极简主义的刻板印象。目前我读到一半,和大家分享一下对我很有启发的观点。
1、不用冰箱,意味着你没法囤货,这会倒逼你吃新鲜的东西。
2、减少被动娱乐,创造主动娱乐。被动娱乐是时间大杀器,比如刷抖音、看电视,主动娱乐如唱歌、写作、运动等等。
3、买东西,最好买能够拿出来的东西,意味着它能让你看着顺眼。如果许多物品因为不精致,很少使用,且被你放入收纳箱,到最后会越攒越多,因此可以把这条当作购物的一项标准。
4、买买买的成本除了金钱,还有整理、收纳的时间成本。
5、尽量买保值率高的产品。作者 iPhone 年年换新,是因为他每年都能通过二手平台出闲置回血,而 iPhone 向来保值,最新型号次年六七折也能卖出去。
6、极简主义的标准,不在物品的多寡。所以不要别人比谁的东西多。
7、身边只保留「喜欢到极致」的物品。在喜欢之上,还有「喜欢到极致」的标准,理清楚自己更喜欢什么。
8、与其对想买的东西心心念念,不如大胆买,早试错,早积累经验。从购入,到持有、思考、脱手,反复锤炼这个过程,最后留下来的,就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这个界限在哪?我认为是自己可负担的范围内,比如不超过两个月的工资,以及保值率高,即便不喜欢还能出二手)
9、极简主义只是标签,但你的生活,需要从自身的重要目标出发,不能被标签束缚。比如作者有两把伞,还有两台 MacBook,在极端者眼中这是大不敬。
【题外话】
阅读这本书的契机,是我在多抓鱼上看到的,有个书友写了一长串的笔记,我就很感兴趣,所以找来繁体版电子书来看。
看的过程中,本来 MacBook 的购物欲,已经被我压制一个星期了,结果看到作者也用 MacBook,还提倡大胆购买想要的东西,导致我差点下单,到晚上好不容易才拴住这只心猿。
这大概也是我的矛盾吧,一边赞同作者的观点,一边拼命克服冲动消费。
---
原文链接:
mp.weix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