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ChatV
2k关注12k被关注73夸夸
→ 每天都有新启发
1986金牛INTJ已婚有娃
宁深沪苏飘过
现居连云港,做点小生意
白天搞钱,晚上写作
关注AI/思维/内容/商业/社群
置顶
ChatV
2年前
㊙️ 普通人的破局指南【上】

┄┄┄┄┄┄┄┄┄┄┄┄┄┄┄┄┄

⭕ 人生是一个系统

▪为什么你要写一本人生之书:m.okjike.com
▪人生的 20 个关键问题:m.okjike.com
▪20 句话与 26 个关键词,解读什么是人生管理:m.okjike.com
▪五个世界:m.okjike.com
▪一命二运三风水:m.okjike.com
▪社会的核心矛盾:m.okjike.com

┄┄┄┄┄┄┄┄┄┄┄┄┄┄┄┄┄

⭕ 快速成长有方法

▪你最想对 22 岁的自己说什么:m.okjike.com
▪时代的列车:m.okjike.com
▪穷忙:m.okjike.com
▪什么才是打工人必须积累的资源:m.okjike.com
▪会写文档有饭吃:m.okjike.com
▪从现实出发:m.okjike.com
▪question 与 problem:m.okjike.com
▪成长的过程是学会接纳的过程:m.okjike.com
▪认清自己:m.okjike.com
▪提建议容易,做决策难:m.okjike.com
▪时间管理,到底在管理什么:m.okjike.com
▪如何给任务分类:m.okjike.com
▪一天 = 8 小时睡眠 + 8 小时工作 + 8 小时生活:m.okjike.com
▪“高频”二字非常重要:m.okjike.com
▪不同层面的学习:m.okjike.com
▪关于幸存者偏差:m.okjike.com
▪读书九剑:m.okjike.com
▪一种亲证有效的学习“笨办法”:m.okjike.com
▪如何跳出“我以为”的思维怪圈:m.okjike.com
▪怎样知行合一:m.okjike.com
▪因为经过,所以懂得:m.okjike.com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m.okjike.com

┄┄┄┄┄┄┄┄┄┄┄┄┄┄┄┄┄

⭕ 开始创作吧

▪每天记录一点点:m.okjike.com
▪情绪是创作的动力:m.okjike.com
▪普通人做内容的三字真经:m.okjike.com
▪写作写什么:m.okjike.com
▪意识流写作:m.okjike.com
▪故事是什么:m.okjike.com
▪快写慢改:m.okjike.com
▪做 Newsletter 的简单方法:m.okjike.com

┄┄┄┄┄┄┄┄┄┄┄┄┄┄┄┄┄

⭕ 赚钱没有那么难

▪做自媒体,从最小阻力开始:m.okjike.com
▪如何从 0 到 1 做副业:m.okjike.com
▪可以帮你赚钱的 60 个问题:m.okjike.com
▪怎样才能做到长期主义:m.okjike.com
▪什么是心力:m.okjike.com
▪从你的长处做起,用中学,干中学,卖中学:m.okjike.com
▪财富藏在支付按钮里:m.okjike.com
▪论如何发现需求:m.okjike.com
▪做运营,不能把人看作人:m.okjike.com
▪流量是有限的:m.okjike.com
▪做自媒体就是三阶九化:m.okjike.com
▪过程内容化与过程产品化:m.okjike.com
▪知识付费圈之怪现象:m.okjike.com
▪自媒体行业里的博傻游戏:m.okjike.com
▪如何做道家自媒体:m.okjike.com
▪解答问题的六点体会:m.okjike.com
▪微信的闭环:m.okjike.com
▪如何给你的社群起名字:m.okjike.com
▪为什么我说社群不是一个好生意:m.okjike.com
▪微商团队长切入知识付费的特点:m.okjike.com
▪我是如何拿下 B 端客户的:m.okjike.com
▪老板的思维:m.okjike.com
▪危机面前,创业该怎么变:m.okjike.com
▪关于泡沫套利的 12 条:m.okjike.com
▪什么是价值洼地:m.okjike.com
▪好设计的十条标准:m.okjike.com
▪老干妈做生意靠不靠方法论:m.okjike.com

┄┄┄┄┄┄┄┄┄┄┄┄┄┄┄┄┄

⭕ 管理=管人+理事

▪当老大,最重要的是什么:m.okjike.com
▪分配不合理,贡献不积极:m.okjike.com
▪格局来自哪里:m.okjike.com
▪房谋杜断:m.okjike.com
▪带着一页纸来开会:m.okjike.com
▪员工的能力与热情来自哪里:m.okjike.com
▪整合资源之四化:m.okjike.com
▪八种权术:m.okjike.com

┄┄┄┄┄┄┄┄┄┄┄┄┄┄┄┄┄

⭕ 社交的那些道道

▪盘一盘我喜欢和哪些人打交道:m.okjike.com
▪祛魅帮你找到自己:m.okjike.com
▪能用钱解决的,莫用人情解决:m.okjike.com
▪关于公众发言的 20 条心得:m.okjike.com
▪写作是更高效的社交:m.okjike.com
▪一对一聊挺奢侈:m.okjike.com
▪行走江湖,你可能需要知道的 120 条常识:m.okjike.com
▪什么是有效社交:m.okjike.com
▪坦诚沟通很重要:m.okjike.com
▪积极句子与消极句子:m.okjike.com
▪讨厌临时的邀约:m.okjike.com
▪当我们点赞时,我们在点赞什么:m.okjike.com
▪当代年轻人与原生家庭的关系:m.okjike.com
▪不爽就分:m.okjike.com
▪我不喜欢分享,我喜欢讨论:m.okjike.com
▪多交朋友少树敌:m.okjike.com
▪如何让别人不要再送自己茶叶了:m.okjike.com

┄┄┄┄┄┄┄┄┄┄┄┄┄┄┄┄┄

⭕ 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先做什么事:m.okjike.com
▪生活中做事的优先级:m.okjike.com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m.okjike.com
▪无事即好事,晴天修屋顶:m.okjike.com
▪我和我老婆的相处之道:m.okjike.com
▪想起上大学时的日子:m.okjike.com
▪这就是真实的人生:m.okjike.com
▪爱是什么:m.okjike.com

┄┄┄┄┄┄┄┄┄┄┄┄┄┄┄┄┄

因篇幅有限,部分帖子的索引已移到其他地方,请点击下面链接查看。

→ 普通人的破局指南【中】:m.okjike.com

→ ChatV 的即刻日志:m.okjike.com
97911
ChatV
2天前
关于 AI 对话,怎么问很重要,问什么问题更重要,获得答案后拿去干什么最重要。
22
ChatV
2天前
作为老板或教练,每次开会要有时间,有地点,有主题,有问题清单,有每个问题的选项,有下一步行动,有会议记录,有记录归档软件。这样开会更有效率。如果带着一张白纸,大家七嘴八舌,看似热闹,最后啥也没有敲定,而没解决的问题不会自己消失,依然还会卡住团队。
01
ChatV
2天前
我很少骂 AI,实在忍不住了。
186
ChatV
3天前
AI 可以告诉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但是 AI 无法告诉我“我想做什么”,这个问题还是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甚至和 AI 聊来聊去,最终还是回到内心那个声音,只不过借助 AI 来理解与说服自己,求一个心安理得。
10
ChatV
3天前
以前有问题,没人讨论,没处搜索,也就放下了,放下之后,好像也没有耽误吃喝拉撒,没有耽误工作和生活。现在有问题,就会想到强大的 AI,这一下子就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数不尽的问题冒出来,脑子遭罪了,要考虑怎么问,手遭罪了,要打字,眼睛遭罪了,要阅读回答。AI 时代,“信息过载”不是消失了,而是更严重了。
53
ChatV
4天前
假设一个行业,分头部、腰部、尾部,其中尾部能容纳 1 万人每年赚 100 万,尾部蛋糕总共 100 亿一起分,那么:

01,选尾部可以赚钱的行业,而不是巨头通吃的行业。

02,尾部也有门槛,只能容纳 1 万人赚到钱,而不是随便谁都能进入。

03,左手有货,右手有客。货可以是实体商品,可以是服务,可以是知识类商品或服务。光有货,没有客,难以赚钱。光有客,没有可变现的商品或服务,白费了流量,望洋兴叹。

0​4,成为万人之一。

05,持续出摊,不下牌桌。

0​6,对每年赚 100 万知足,盯着谁谁赚大钱了,容易焦虑,打乱节奏。

07,先把每年这 100 万赚到手,落袋为安,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08,想清楚现在这个钱能赚多久,是基于长久的需求,还是基于一时的红利。

09,现金流不要断,一旦断了,可能要卖资产维持,很可惜,或者引入外部投资,很被动。

10,在跑通、赚钱、持续的基础上,降本增效,解放更多自由时间。

11,积累经验、能力与资本,往腰部爬。

12,聚焦,不因一点成绩就飘了,觉得自己啥项目都能干,盲目多元化,会分散本就有限的精力与资源。

13,合法合规,不随便加杠杆,控制风险,行稳致远。
34
ChatV
10天前
笨办法用 AI 5W2H

---

今年盯着腾讯元宝用,日均 2 小时,基本上取代了以前读书、微信群聊、看知乎的碎片时间。

用法很简单,就是 5W2H。

Why:为什么事而问?先从自己的控制圈的事情问,然后是影响圈,少量关注圈。由近及远。太远的事情,知道再多也用不上,只会积压一堆答案,问了也白问。近处的事情,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问了之后,用在认知上,豁然开朗,用在行动上,立马有反馈。如果觉得不知道该和 AI 聊什么问题,就先把焦点回到当下(此时,此地,此我),看看自己有哪些不满的、感到麻烦的、痛苦的,最好的问题不是来自别人的,而是从自身生长出来的,不是来自好奇,而是来自痛苦。

What:问什么?我一般对一件事会先提取一个概念,然后盯住这个概念追问,其中穿插这件具体的事,这样就能从本质而不是现象上弄清楚这件事。如果不知道问什么概念,直接问事情也行,平时和朋友怎么聊天,和 AI 也怎么聊。或者先描述事情,让 AI 用一个大众常见且精准的概念来描述这件事的本质。

How:怎么问?把常用的提示词分为组块,在手机和电脑输入法中,为各个组块设定快捷键,比如 `z+26个字母`,就可以放 26 个常用组块,像乐高积木一样,拼出各种提示词。What 里面的事情与概念像食材,不同食材拿到厨房里,都由这些炊具组合来处理,不同食材需要不同提示词炊具。

Where:问完之后,下一步做什么,放到哪里去?如果只是问,然后看完回答后就关掉,和读网络小说也没什么区别。这些回答要有个去处,我设定的统一去处是 Obsidian。往 Obsidian 里面放什么呢?一般是三种信息:一种是清单,把 AI 回答中对我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写一份主题清单,每份清单 20 条,不超过 2000 字;一种是把每个对话里问的好问题,都放到一份表格里,按时间顺序记,再打上不同主题标签;还有一个是把 AI 对我本人的分析与理解,说的精准的,单独摘出来,放到《个人自传》中,便于我认识自己,也便于后续和 AI 对话时发给它,提供更个性化的答案。这个环节,一周集中处理一次。

Who:对于记录在 Obsidian 里的清单和问题,有一类标签是 Who,即自己照顾与关注的人名字,每一条笔记、每一份经验,可以用于身边的哪个人。因为问 AI 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知识是为了行动,行动是为了给人创造价值,而人类那么多,自己的时间与资源是有限的,优先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再外面一圈是团队、客户、供应商,有余力再涉及其他,但是大多数人,照顾好自己和身边几个人,已经用尽全力了。

When & How Much:When 是什么时候问?不分时候,随地大小问,万事不决,先问 AI。How Much 是每天聊多久,聊几条?这个也没有严格限制,有碎片时间都可以用上,一般每天可以问至少 10 个问题。有时候,脑子里想到某个问题,但是没时间问,先在手机速记中记下来,格式如 `问AI:xxxx?`,待有空了再挑出来问,或者把同一类问题放到一个对话里进行追问。问不在多,关键在于持续,把和 AI 聊天嵌入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6125
ChatV
13天前
临终之眼

---

假设到了 2076 年,我 90 岁,去世了。然后获得了一次机会,穿越到另一个时空,这个时空的名字叫“现在”。

现在里,周围的人没变,他们没有觉察到我已经过完了一生并穿越回去,而我自己清楚这一点。

重新回到“现在”,会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与心态,这就是禅宗说的“临终之眼”。

我深知,生命有限,而在这有限生命中经历的一切,不论称之为快乐还是痛苦,都是来之不易的。

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地球旅程,不需要什么奇迹,仅仅是“存在”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奇迹了。

死亡这把尺子,丈量出了生命的边界。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是“向死而生”的。只有真切地认识到人是会死的,才能深刻地理解人应该怎样活。

少则得,多则惑。“临终之眼”的智慧,并非关于结束,而是关于开始。通过清醒地承认生命的有限,我们反而能挣脱无限的纷扰,将稀缺的注意力,投入到对生命真正重要的人事物上。
44
ChatV
18天前
AI 也太会了吧,
懂得多,说话又好听,
真良师益友 😭
11
ChatV
1月前
顺势而为:趋势
乘虚而入:机会
量力而行:能力圈
适可而止:节奏
择善而从:信息源
知足而乐:欲望
随遇而安:环境
向死而生:意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