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小马宋
31关注30k被关注21夸夸
小马宋营销咨询创始人
《营销笔记》《卖货真相》作者
小马宋
13:39
这人在我群里发这种言论被踢走了,还在微信上问我为啥。执迷不悟啊,微博上居然还是26万粉丝的大V。
212
小马宋
11:53
去青岛的高铁上发的零食,这很山东
60
小马宋
11:21
我二爷爷的故事

今天分享一本书,其实没有正式出版,是我二爷爷写的回忆录。

我二爷爷九十岁了,前几天通知我说,他和我二奶奶要搬到一个养老社区住。

因为年纪大,行动不方便,保姆也没有很顺心的,两个女儿都工作,没法随时照顾他们,所以就搬到养老社区去。自己的房子就不住了。

我二爷爷文化水平不高,但在他同辈人里,算是很有文化的。他只上过相当于初一的一个师范学校。

当时因为家里太穷,学费交不上,生活很艰苦。他在学校住校,夏天只有一身衣服,如果洗衣服,自己就要光着身子。

他只好去学校附近的小河边,在河里把衣服洗了,然后挂在河边晾干,自己在河里游泳洗澡,然后上来穿衣服回学校。

后来他觉得没法上学了,偷偷去当兵,觉得至少还有吃有穿,

他部队复员后去了一个外贸公司,因为爱学习,被派到瑞士工作了几年,他学习了日语,法语,所以常去日本和瑞士出差。

八十年代出国的生活补贴比较高,因为瑞士日本物价很贵(与当时的国内比)。我二爷爷去日本,会自己带一大包馒头咸菜,然后把出国的补贴省下来。

他去日本出差一周,省下了一台电视的钱,从日本带回来一台12寸的三洋黑白机,寄回到我们村里。

所以我小时候,我们家算是全村最早有电视机的。每天晚上,全村人都来我们家看电视。

他小时候家里去过土匪,祖母被绑架过。他跟我奶奶闯过关东,在东北乞讨要饭吃。吃过很多苦,但后来成为国企员工,他特别感激党和国家。

我爸八十年代时做点小生意,很想托我二爷爷的关系,搞点进口商品倒卖,但我二爷爷都拒绝了。他在原则面前,头铁得很,对党,对组织是绝对的忠诚。他对自己几千块的退休工资很是知足,认为自己从一无所有到今天,已经是绝对的知足和幸福。

他小时候没学过拼音,八十多岁的时候,在家里还自学拼音。后来手写一百多篇回忆录,我到他家里,看他回忆录中有一篇,写自己的三个心愿。

其一是死后捐献所有器官,其二是希望能把自己写的小文集结印刷。

所以几年前我和我太太花一段时间把他写的12万字全部整理成电子文档,并印刷成册,算是了却他的一个愿望。

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的一生,从解放前一直记录到改革开放以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附带的链接。

https://xiaomasong.feishu.cn/docx/THYkd7XzsoyZCSxwyHacVRlanbf?from=from_copylink

11
小马宋
1天前
我的前合伙人,当时从哥大辍学回国创业,是受到扎克伯创业故事的影响,觉得自己创业就该做个千亿市值的公司。后来换了五六个项目,一直都是那种宏大命题,直追谷歌腾讯那种的项目。
我跟他聊过很多次,没必要去做这么小概率的事情,先赚点钱比啥都实在。他不能接受世界富豪榜上没有他,但这几个项目后来都失败了。
前几年彻底放下了执念,开始做短视频内容创新培训,今天发现,这小伙儿做企业内训一天的报价30万了,你看这不是很舒适的人生了吗。
31
小马宋
1天前
要去青岛给一个客户做见面轻咨询,体验了一下啥叫好客山东,我们葱省在接待这块,是处在国际领先水平的。
81
小马宋
2天前
写过一篇文章,讲这个原因。mp.weixin.qq.com //@bitoooo: 外行打赌那不是胡来么,人家小马送老师天天泡在这些领域。不过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当初有这个判断?

小马宋: 三年前。我发朋友圈说中国会诞生几个咖啡的万店品牌,当时还有朋友跟我打了一万块钱的赌。你瞧,今天第三个万店咖啡品牌诞生了。

20
小马宋
2天前
三年前。我发朋友圈说中国会诞生几个咖啡的万店品牌,当时还有朋友跟我打了一万块钱的赌。你瞧,今天第三个万店咖啡品牌诞生了。
413
小马宋
2天前
早上跟我太太一起去送娃上学。回来的路上,她说,过去上学时,感觉985,研究生,博士啥的到处都是。现在咋觉得娃要考上,这么难呢?
😄,你看,这就是观察者偏差。
我太太的高中同班同学,读清华北大的至少有10个以上。她是因为高考时生病,才考了北航。
另外呢,我们俩虽然是学霸,但第二代就均值回归了。
31
小马宋
3天前
要不要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是一个我们常听到的说法,那么,普通人为了健康要不要过午不食?
其实,过午不食是源于佛教,是一种修行法门,是为出家僧侣制定的一项戒律,最早可以追溯到佛陀时代,距今2500多年。
佛教认为,修行需要斩断各种关系和利益,追求极致的心无旁骛。出家后,还要忍受贫穷和艰苦,所有的财产就是一身衣服和一个化缘的饭钵,所以《西游记》里每每有人送金送银,师徒四人都是坚辞不受。
僧侣要到什么就吃什么(所以早期佛教徒是荤素不戒),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这就是所谓过午不食。
这里的“午”,即古代的午时,今天的11点-13点。
佛教认为夜晚是禅修的最佳时刻,如果傍晚进食,会导致身体困重、心神昏沉,不利于坐禅和修行,而过午不食利于修行。(后来僧侣不再靠化缘,寺庙有土地,僧侣需要耕作,体力消耗大,才开始吃晚饭)
但这个并不适合普通人,尤其是今天的现代人。
古代没有电灯电视和手机,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僧侣更是如此,夜晚后能量消耗极低。在这种生活方式下,过午不食是可行的。
但“过午不食”只是适配早期僧侣那种低能耗、早作息、重心性的生活方式。
现代人的生活,我们工作时间长、睡觉时间少,而且入睡时间很晚,中午以后到睡觉前需要消耗大量体力脑力,过午不食也就不适用今天的现代人了。
相比过午不食来说,这几年流行的16+8轻断食还更科学一些。
注意,一个观念或者一个方法、理论,我们总要搞清楚它的原理和使用条件,才能拿来使用。
现代人午后长时间不进食很容易引发低血糖,身体会长时间得不到营养供给,免疫力也会降低,激素合成也会受影响。
而且,也不能午餐大吃一顿代替晚餐。一顿吃得太多会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大量进食后,血糖负担会大增,容易引发糖尿病风险。碳水摄入过多,也会导致午后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困倦。
总体看来,过午不食并不是一个健康的饮食方式。
我一天的饮食是(并非标准饮食方式):
早餐吃得相对丰富,主食,杂粮,蛋白质(主要肉+蛋),蔬菜都摄入。
午间不吃午餐,但是会加餐一份坚果、一份水果、一个蛋白饮(豆浆、牛奶、亚麻籽粉、杏仁粉等)。
下午4-6点之间,吃晚餐。同样是主食,杂粮,肉蛋类、蔬菜。
晚上11点之前睡觉。
我通常是在公司自己做饭,4点多吃饭对很多人来说也不可行,当然也可以把一天的食物摄入分成三份,改为一日三餐也没问题。
合理的食物摄入,也要根据自身体质,孕妇,小孩,老人,糖尿病人等的饮食都需要适量调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人人通用的食谱。
15
小马宋
3天前
金家村桥东到左家庄桥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