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大咕咕咕咕驴
2k关注5k被关注13夸夸
忙于 Get Shit Done
退即用户
大咕咕咕咕驴
5月前
我也有此观察,结论是:即刻的很多分析只是“看起来有道理”,并不是“真的有效”(也有可能是真的有效,但是执行力度不够)。

真的有效的,也不是说成心被搞成不传之秘,相反有效的办法往往是很简单的。因为太简单太本质了,以至于说出来老有人不信。下面这一点属于个人的充满偏见的观察结论:最不信仰大道至简的,就是超级个体(自媒体为主)和大厂理论家,他们都有输出的 kpi 要背,日常过拟合,并且和重度即刻用户画像吻合

Julian.: 为什么感觉即刻上对于业务的分析很多挺有道理,但实际上市面上落地的业务却没显得这么有效呢? 1. 即刻上的人没掌握做业务的权力,做业务的人没即刻上的人这么聪明。 2. 即刻上的人也在做业务,讲的有道理,但把道理做出来就没那么有效了,道理假大空。 3. 即刻上的人没掌握做业务的权力,做业务的人也早就知道即刻上说的这些道理,但因为这些道理中看不中用就懒得说。 4. ... 好像确实少有【亲自】【独立】【从零到一】拿到【高效率】【业务结果】的人在分享。(都没自己做过的不算、大喇叭自抬身价搞诈骗名不副实的不算、半路加入的高管不算、融很多资但没业务结果的不算、融很多资靠ROI极低的投放投出来的不算..)

910
大咕咕咕咕驴
8月前
最近交流了一圈老校友发现,大家创业几年以后,都会发展出一些类似的特质,比如沉默、节制、忘情、有韧性。总之看起来好像更加无聊和平稳了,完全不是之前自己想象出来的要么玲珑圆滑要么热烈昂扬的模样。

这么一想,很多喜欢自诩现实清醒的人,其实只是什么难事儿都不做。
165
大咕咕咕咕驴
8月前
今天发现一本书《10 倍法则》,说的也是这个事儿!我举的例子,学外语sink or swim、辟谷、all in 创业都对应“大量行动级别”,相对于“不作为”、“普通行动级别”来说。

「由于行动的坚定不移,我被冠以很多外号——工作狂、痴人、强迫症、贪得无厌,甚至是吹毛求疵。然而,每次给我贴上标签的,总是那些行为都够不上大量行动级别的人。我从来没有遇到哪个比我更成功的人士对此有所疑义,因为成功人士知道实现这样的成功需要什么。他们对如何抵达心中的目的地了然于胸,而且无论如何,他们从不会认为大量行动是不可取的。」

大咕咕咕咕驴: 我现在逐渐地觉得就是,实际上正确的或者说有效的选择并不难被发现,但是人们不选。因为实在太难了。或者听起来太吓人了。 比如学外语就是 sink or swim。很多方法。但是我真的没有见过几个人愿意这么玩的,他们都愿意听老师讲,然后跟着读,然后抄笔记。保持很小的很不密集的但是他们认为很“合理”的练习量。十几年前我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德语考到 C1,因为我没有按 A1 A2 B1 B2 C1 学,我是用最短时间学到 A2 然后直接学 C1。这是季羡林的方法,书里写的。北京某高校的德语系主任说我是异端。反正我考过了。 再比如,大家如果真的想像自己买的手机壳上面写的那样要暴富,排除嫁入豪门,几乎唯一的选择就是创业。创业几乎就要梭哈,把很多别人视作基本人权的东西放弃掉。所以业这个玩儿真的很少有人创。大家都更愿意上班。或者硬要骗自己说,九点下班到家吃完饭十二点才睡觉所以每天有三个小时可以用来低风险创业。总之就体现为一种虽然想暴富,但是不想暴富的精神状态。 再比如我十分确定直接辟谷十五天,只要能辟下来,是必然能瘦二十斤的,基数大的瘦的更多。我自己这么做过,也亲眼见过五个人这么做过,也知道这个方法只要注意了一些事项就并不会伤害身体。 但社会上几乎没有什么人支持这种“极端”的方法,通常都是指我为异端。你不信就看看,这条底下一定有人指辟谷为异端,没有的话我给我自己一百块钱。 原来我想的是,反正大多数情况下我对做异端无几把所谓的,那我就可以做异端。 后来我想的是,我连做异端都无几把所谓了,我岂不就可以做一切。你知道一个人允许自己做一切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可以看似活在这个der 逼的社会里,又不活在这个 der 逼的社会里。 现在我想的是,搞不好极端和异端才是正确的。他妈的。规训说人不能走极端,十个人里九个便告诫自己事事要合理中正,认为【极端=不好】——比方说马斯克有钱,但马斯克为人太极端了——马斯克是 psycho,马斯克不好。不要做马斯克。 想到此事的瞬间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也许创业界所谓的九死一生是这么回事儿:觉得不能走或者不敢走极端的人,十必有九。他们自觉地戴上了一个口口相传的枷,因而一辈子都勘不破这天机。

05
大咕咕咕咕驴
9月前
最近又想了一下,仅仅是不自卑可能还不够,要盲目自信到即使是个人都可以在你头上拉屎但你内心仍然觉得老子他妈就是牛逼的程度,才可能会保持屡败屡战的行为模式

如果成功学要有一个第一性原理我觉得就是屡败屡战!谁能做到屡败屡战,十年屡败屡战,轮也轮到他了。

但是屡败屡战最反人性,反人性就是为众不齿——众最喜欢嘲笑的就是屡败屡战的人(贾跃亭老罗

因此推论,但凡想要成功,从众就是最愚蠢的行为——众是什么,众就是一群怕失败,怕得罪别人被人弄,怕不好看,怕得要死的人。

或许根本就不是自己先有能力,才能不在乎别人。是先不在乎别人,才可能发展出真实的属于自己的能力。人一旦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心灵就会诚惶诚恐,瞻前顾后。不敢真出格,也不敢显得出格
原动态已删除
69
大咕咕咕咕驴
9月前
我现在逐渐地觉得就是,实际上正确的或者说有效的选择并不难被发现,但是人们不选。因为实在太难了。或者听起来太吓人了。

比如学外语就是 sink or swim。很多方法。但是我真的没有见过几个人愿意这么玩的,他们都愿意听老师讲,然后跟着读,然后抄笔记。保持很小的很不密集的但是他们认为很“合理”的练习量。十几年前我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德语考到 C1,因为我没有按 A1 A2 B1 B2 C1 学,我是用最短时间学到 A2 然后直接学 C1。这是季羡林的方法,书里写的。北京某高校的德语系主任说我是异端。反正我考过了。

再比如,大家如果真的想像自己买的手机壳上面写的那样要暴富,排除嫁入豪门,几乎唯一的选择就是创业。创业几乎就要梭哈,把很多别人视作基本人权的东西放弃掉。所以业这个玩儿真的很少有人创。大家都更愿意上班。或者硬要骗自己说,九点下班到家吃完饭十二点才睡觉所以每天有三个小时可以用来低风险创业。总之就体现为一种虽然想暴富,但是不想暴富的精神状态。

再比如我十分确定直接辟谷十五天,只要能辟下来,是必然能瘦二十斤的,基数大的瘦的更多。我自己这么做过,也亲眼见过五个人这么做过,也知道这个方法只要注意了一些事项就并不会伤害身体。

但社会上几乎没有什么人支持这种“极端”的方法,通常都是指我为异端。你不信就看看,这条底下一定有人指辟谷为异端,没有的话我给我自己一百块钱。

原来我想的是,反正大多数情况下我对做异端无几把所谓的,那我就可以做异端。

后来我想的是,我连做异端都无几把所谓了,我岂不就可以做一切。你知道一个人允许自己做一切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可以看似活在这个der 逼的社会里,又不活在这个 der 逼的社会里。

现在我想的是,搞不好极端和异端才是正确的。他妈的。规训说人不能走极端,十个人里九个便告诫自己事事要合理中正,认为【极端=不好】——比方说马斯克有钱,但马斯克为人太极端了——马斯克是 psycho,马斯克不好。不要做马斯克。

想到此事的瞬间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也许创业界所谓的九死一生是这么回事儿:觉得不能走或者不敢走极端的人,十必有九。他们自觉地戴上了一个口口相传的枷,因而一辈子都勘不破这天机。
1318
大咕咕咕咕驴
12月前
最近经济不好了大家真的不要随便充卡,我上周去按摩按摩师傅特别卖力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最爽的一次按摩然后按完了店长进来要给我惊喜回馈价说这样的按摩一千块钱可以给我按十次我说那你不亏死了店长嫣然一笑说给你按是享受然而我觉得这听着是要跑路就没充卡我原先的卡里还有一千多

今天,他们跑路了
258
大咕咕咕咕驴
12月前
我觉得我几乎从来没见过哪个创业的年轻人做新项目是让竞对暴揍了一通,真的打不过,最后说“不行咱不如人家输就是输了”。

我见过的都是干着干着发现一直没什么人搭理,然后有一天自己就不干了。
77
大咕咕咕咕驴
12月前
有个一直关注的知乎答主@9adgq,有一次他在一个答案里面写父母爱跟小孩谈钱的现象。其实谈钱没什么问题,问题父母经常谈的不是钱,是缺钱。

谈钱谈的是钱的知识:钱是什么、有哪些形式的钱,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钱喜欢流向什么人、怎么得到、使用、管理钱。

谈缺钱谈的是:你看花销多大、挣钱多难、我们过得多穷、别人则怎么怎么样。

很多父母对钱的认识比较浅,只能从节省这一个理财的项目展开去谈。9adgq 说如果既缺钱、又对钱长期保持无知,这件事本身就比较奇怪。

然后昨天@Alchian花生 说,听了一期 GPT 变现的播客,里面嘉宾说自己没有 Plus 账号所以还没用过 GPTs。

我知道的一些围绕 AI 开展副业/咨询/自媒体工作的人,言必称不学 AI 就落伍了,学了 AI 的会怎么样,甚至这个占了他很大的内容输出的篇幅,感觉跟我们父母那辈人谈缺钱的状态差不多。因为谈缺钱毕竟也是在谈钱,其实你知道他是知识和经验缺乏,真谈钱谈不出太多的东西,所以只好多谈谈缺钱。
68
大咕咕咕咕驴
12月前
当一个人有更高的情绪价值需求的时候,他是在变成更差的自己。
158
大咕咕咕咕驴
12月前
逆向了 Top5 GPTs 的提示词,尤其可以看第一个论文助手的那个。原来 APP 级别的 system prompt 是这么写的

GPTStore 中排名前五的 GPTs 提示词长什么样?提示词工程逆向分析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