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曼祺_火柴Q
346关注3k被关注4夸夸
照顾脚下,被猫需要
《晚点 LatePost》科技报道编辑
置顶
曼祺_火柴Q
1年前
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新世相、甲子光年都写过字。

现在是《晚点》科技报道编辑,也是《晚点聊》主播,正探索更多内容形式。
40
曼祺_火柴Q
4天前
上周印奇访谈的播客版发布了。
这是上一批“天才少年们”创业实践的缩影。有乐观、激昂,也有低谷、挫折。
一个 AI 的非爽文故事。

117: 印奇的AI创业14年:所有不能闭环的辉煌都是暂时的

晚点聊 LateTalk

12
曼祺_火柴Q
4天前
这场我愿称之为 J 人的 P型意识流大冒险。当天一个引起讨论关键问题是。教育和接下来的职业选择:到底是蓝领化、学手艺,接受一些“高智”工作被机器占据;还是更强调人的独特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其实这两个方向并不矛盾。但从社会层面,我觉得过分鼓励探究精神价值,追求“我”的独特性会有些隐忧,可能带来更多精神痛苦。现代生活的一个问题源泉可能就是我们太关注“我”。希望区别于人,找到自己的独特位置。
AI 带来的一个挑战是,过去,每个人的独特坐标很大程度是靠工作来锚定,但当机器可以做更多工作,新的锚会是什么?

这次【狂喜播客节】的线下剧场播客有很多现场对线和讨论。逻辑被挑战,话筒给到大家。众人的表达构成了关于这个议题的不同拼图。这是平时定好议题的节目很难有的体验。

潘乱: 跟观众 battle 了好几个回合😭😄🙅🉐

00
曼祺_火柴Q
5天前
ListenHub 可以把各种内容转成短播客。
想试用的朋友可以用 晚点的邀请码:LATEPOST
这个码可以用100次(我自己已经用了一次)
欢迎试用😄
(如果我对产品核心能力理解不对,评论区请指正

orange.ai: 今天 ListenHub 首发,本来可以一万DAU的,还是没有完全运营好,有些遗憾。 我也深刻感觉到我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是很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团队一起来做事。 也期待新同学能加入我们。 运营,增长,AI Agent工程师,安卓全栈工程师。 欢迎联系 o@marswave.ai

36
曼祺_火柴Q
6天前
《独家对话美的方洪波:我只是一个过客,不需要被任何人记住》
一个已经经历过交班,由新一代管理者(家族外接班人)经营的企业,如何延续成功,开启新的增长?——这少少部分足够优秀而幸运的中国企业很可能要经历的课题。

微信文章

10
曼祺_火柴Q
7天前
本期嘉宾是 Meta GentAI 研究总监田渊栋,不过我们这次聊的是他的业余生活:写科幻小说。

田渊栋开始写他的第一部科幻长篇《破晓之钟》时,是 2020 年,纯人写,无 AI。这本书的“AI 含量”在于核心科幻点子的设计——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再到智能时代,不同技术周期对应不同的科学幻想。

刘慈欣写过《不能共存的节日》,而田渊栋的想象是,虚拟永生和星际文明可以并存——务器更适宜星际旅行。本书里一个“影射”英伟达 GPU 的攻防战,几年后也有趣地成为了现实。

另一个这次聊完,我才更清晰意识到的议题是:当技术极为发达后,高级文明到底需要什么?宇宙“黑暗森林”里,最重要的生存和发展资源是什么?田渊栋有一个他的答案。

116: 当AI研究者写科幻,与Meta田渊栋聊他的智能想象:我们终会“所思即所得”

晚点聊 LateTalk

41
曼祺_火柴Q
10天前
错落有致海豹🐱(今天小两只乖乖可爱紧
10
曼祺_火柴Q
12天前
这场 3 小时的访谈,是一个 AI 创业的非爽文故事。

之前在小红书刷到过一个吐槽,说上一批 AI 四小龙都是“老人创业”,不像 DeepSeek 那样给年轻人机会。其实印奇、杨沐、唐文斌创立旷视时,3 个人都是 22 岁上下。但已少有人记得那批 “少年天才”们曾经的意气风发。

曾累计融到过 80 亿美元的四小龙至今无一家规模盈利。那是上一次 AI 热潮。

历经起落沉浮,印奇对 AI 创业有自己的思考。DeepSeek 之后,越来越多人相信“拓展智能边界最重要,现在就考虑商业化没那么重要”,印奇说:
—— “当你经历过要看每分钱怎么花的时候,你的思路会不一样。没有好的商业模式是无法支撑团队的技术信仰的,因为不会有人永远给你投钱。”

印奇执着于 AI 要实现商业闭环,在这篇精简版里,他依然提了 20 多次“闭环”。这是 AI 1.0 创业的体会:
——“所有不能闭环的辉煌都是阶段性的。”

晚点对话印奇:AI 1.0 的教训是,所有不能闭环的辉煌都是暂时的

62
曼祺_火柴Q
13天前
AI 算力,现在是中美都最关注的 AI 底层竞争力。约 1 个月前,华为推出由 384 块昇腾 910 互联而成的/超节点 AI 集群——CloudMatrix 384。

这之后,我邀请有 20 多年芯片从业经验的徐凌杰来一起聊这项算力底层的新变化。徐凌杰在英伟达、AMD、三星都设计过 GPU,后加入阿里云,2019 年参与创立壁仞科技,2024 年创立魔形智能,专注 AI 算力集群产品设计和优化。

超节点是一种从拼单芯片性能,到优化整个节点和机架的思路变化。CloudMatrix 384 之前,Google TPU 的尝试,英伟达的 NVL36 NVL72 都是对类似趋势的反应。

算力和上层模型及应用的发展相互激发、相互影响。在仿佛服务器森林的数据中心里,魔法般的 AI 也需要一台台物理“身躯”,这里写着 AI 的潜力和瓶颈,也酝酿着下一个突破。

115: 华为发布超节点,如何搅动AI算力市场?与魔形智能徐凌杰聊芯片层新变化

晚点聊 LateTalk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