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逛了两天,见了很多朋友,参加了几个活动听了一些讨论,有朋友说,waic除了人多就是泡沫🫧
我觉得泡沫这个词很有意思,不是没有到【终局】就属于泡沫,而是阶段性需求,可以乐观的尝试合理利用泡沫🫧
说回参展感受,一楼人挤人,二楼已经挤不动人了,难怪现在领导喜欢投具身,有个会动的东西直观感受不一样🤣 去了灵初智能体验了AI抽签(灵巧手拿去签筒,拆开,取出签展示) 可惜没等到人机麻将的机会,全是媒体在排队~)当然,大明星宇树展台完全水泄不通,展台站了十分钟,愣是看不到一点内圈实况。(我看到人群之中立者一个2米多高的手机支架直呼天才。
回到一楼,大厂云集,展台一家比一家fancy, 在无问芯穹体验了芯片加速处理效果,演示过程,无问做了个互动展台,把不同模型的选择以及不同显卡的选择都做成了可插入式的透明卡座,选择的时候需要将卡座放进对应的凹槽读取,很有互动感!芯片优化后,R1模型在国产芯片和N系的速度对比体验相差无几。
阶跃星辰展台准备了车和机器人,还放了一台中国好声音的正版转椅,也十分吸睛。我每次路过都能看到举着贵宾团牌子的嘉宾参访,阶跃下半年主推端侧合作和多模态。(现场演示的ai长视频,角色一致性很好)
阿里无影,搞了个AgentBay。对标E2B,还支持安卓。(当时阿里和Hinton参加的论坛同时开讲,阿里这边热火朝天,大佬这边论坛没坐满)大家对agent基建的热情真的很浓。
Deepseek没来,但是存在感拉满。新模型都逃不掉跟R1比较的灵魂拷问。恰如当年手机厂商都要被拉来跟苹果对比。
负一流H4有非常多的初创,idea倒是都不算新奇(这不是批判,我们安全合规的是最无聊的了i know[Emm])经过这两年更加明白了,idea不重要,落地才重要,创业最难的不是想出颠覆性的点子,而是日复一日地修 bug、和早期用户反复沟通、打磨付费路径。要么更快,要么更能熬,才有机会活下来。
所以今年看到的基本都是有产品完成了pmf落地的项目,不过有好几个说自己刚上线几周ARR超过xx万的项目,(正经的ARR的计算必须跑完一个完整计费周期(MRR * 12,因此月付至少跑满 30 天)& 结合 churn 才叫 Recurring)
所以在问对方收费模式是单购的 credits时如何计算这个ARR对方就不太搭话了。(害 批判时总是显的聪明,我们都应该有成长机会~ 祝大家都早点拥有计算了NDR(Net Dollar Retention)or churn以后的ARR~)
除了会展中心的热闹,周围活动也是应接不暇,在活动上相遇的朋友都会互相问:你下一场去哪里?🤣不过创业者似乎比去年少了,感觉遇到的投资人比创业者多,大家都在埋头干活吧~
最后,如果明年我们要参展的话,想整个机械妆+一套外骨骼,深度逛几天,开一个贪吃蛇式逛展,遇到一个朋友拉一个进群,全程记录逛展路径。(外骨骼商家请提前联系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