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Miki-Intoken
378关注1k被关注12夸夸
🧩Intoken Founder&CEO|我与我 周旋久 宁做我|创业小学生即刻当朋友圈发|个人胡诌不代表公司|Always day1🔹|𝒘
置顶
Miki-Intoken
7月前
刚在写4月回顾时,翻到去年做的笔记。做笔记真的太重要了,先留下的概念,回溯,更容易去强化行为。
infp ,要尤其注意区分事实与感知的区别。

1. 所有事情一起抓,就会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失败。

2. 人们很容易:要么相互挑战,导致彼此交恶,要么陶醉于彼此的奉献之词而无所受益。而「吹毛求疵」偶尔交恶对公司有益

3. 媒体公司专注创造精彩故事,技术公司则专注创造更好的做事方式

4. 从和平状态的 CEO 切换成战斗状态 CEO,除了我以外没人知道公司的发展全局,我要的是数据和信息,而不是跟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任何建议。

5. 如果你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即将离开公司的人,那些留下的人就不会再信任你了。

6. 充分了解市场才能推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其中一个路径就是去销售“错误的产品”,我们会遭遇失败,但是只有失败才会让我们学的更快。

7. 当公司打算试试某个计划时,该计划总会落到某个身上,而这人极有可能延误整个计划,也许会因为上面的决策而踌躇不决,如果此人是管理者,会因为自己无权做出关键性的购买决定而犹
犹豫豫,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踌躇和犹豫会让公司陷入致命性延误。
(产品/服务交付上跟客户至少预留一周 buffer)

8.获客,技术上、技能上、知识上的闪失都不被容忍。

9.关注 「我没有做什么」-有时候没有做的是才是你真正应该关注的事。

10.有效的市场假说具备欺骗性,市场并不有效,只在得出结论方面非常有效,可这个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11.不要计算成功的概率,要坚信任何问题都有一个解决的办法,而你的任务就是找出办法,不管是 千分之一还是十分之九,你的任务始终不变。

12.CEO 要具备的最大技巧,专心致志的能力和无路可走时选择最佳路线的能力,与普通人相比,那些令你想躲起来或干脆死掉的时刻,就是你作为一名 CEO 所要经历的不同于常人的东西。

13.如何正确做事,不要把事情搞砸;事情搞砸之后,如何深刻理解你必须要做的事情。

14.勇士之道,始终将死亡铭记于心。

15.生命即挣扎,挣扎是成就伟大的竞技场;正确评估自己,但过分苛责自己于事无补

16.「作为 CEO,我个人最大的一项进步就是我停止使用过于积极正面的管理方式。」

17.沟通量与信任程度成反比,我信任你,我不需要你为自己的言行做过多的解释,因为我知道你的一切否都符合我、符合公司的最大利益,反之,如果我不信任你,再多的谈话都于事无补。

如果员工完全信任 CEO,沟通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实话实说就是建立这种信任的关键,CEO 在一点时间内拥有这种被信任的能力是管理良好和管理混乱分公司之间最大的区别。

18.解雇员工
需要当机立断,不要走漏消息,
对裁员的原因也要有清晰的认知,是因为能力问题还是未能实现自己的计划。
对管理人员要进行裁员培训,做好充分准备,解释目前的局势,是公司经营不善,与个人无关,员工人数过多,裁员不容商榷,对公司的福利和补贴了然于心。
虽然你可能很想躲避,但是要让大家看见你
35
Miki-Intoken
6天前
帮老师采购算力,老师夸我这边问到的都很便宜

甲方客户平时跟我砍价的技巧,我在当甲方时候也会用一用?(扶额苦笑
00
Miki-Intoken
21天前
喜欢黄💛
是很有生命力的颜色

听说明天降雨,北京回光返照的短秋就要蔫巴了。
朋友们今年看到的好看的秋天有拍照吗?
30
Miki-Intoken
21天前
为了评估在中文语境下的LLM安全性能,我们做了一个LiveSecBench。虽然safety benchmark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但是已有的工作1)缺乏持续运营和持续更新;2)缺少对中文独有特性的评估。 AI安全是持续不断演变的挑战,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动态的榜单能够为社区提供AI基础设施在中文应用的安全性参考。

目前我们的v251030版本包含了6个测评维度,测试了22个模型。下一版我们计划加入agentic safety,跨模态安全以及垂直领域安全性的评估。现在的LiveSecBench还在初期阶段,测试维度和题库都在持续更新中,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与我们共建。
00
Miki-Intoken
22天前
大模型正在改写生产力的规则,但安全问题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们与清华大学、北邮、中科大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搭建了一套中文语境下动态安全基准LiveSecBench,对22个主流模型进行了评测。

由于测试问题的敏感性,LiveSecBench数据集不会公开发布,以防止模型针对性“刷榜”,为此,研究团队采用被动评估机制来构建排行榜。欢迎各个厂商申请入榜测试!

https://mp.weixin.qq.com/s/bSqq8ZcH0KF2PKzQAsBMOQ

32
Miki-Intoken
1月前
创业心法之·【在细小的生活场景建立秩序和能量】

周末把家里大扫除了一遍,安装置物架,整理换季衣服,归纳物品。采购了新的厨具和餐具。(虽然意味着搬家时候又是大工程)

对我而言,做饭真的是一件特别特别有意思的事,很多菜都是第一次做,但一方面因为互联网教程都非常丰富,其实是做饭做得多了,对做饭的手法会有自己的理解。

对食材的理解
对烹饪手法的理解
对调料的理解

比如,第一次绿叶菜知道加盐和油保持鲜绿,后面再处理大部分绿叶菜时都会记得这个技巧

比如,在做牛排时学习了盛牛排盘子最好是烫的,后面看到做【湖北蛋酒】需要用开水冲熟鸡蛋时,也会想到提前把碗烫热来保证开水进碗后的温度。

比如,知道哪些调料需要提前腌制,哪些在最后调味。

做多了会发现其实做饭也是一个小项目,你如何去有条理的备菜,准备多少量刚好合适。

特别是多道菜的时候,前置处理食材,焯水、腌制的时间,以及炒菜的顺序,都需要计划,这样能够最好的保证,所有菜上桌时差不多是统一温度。也是一种统筹~

当然了,喜欢做饭的另一个点来自于,在食客开心享受美食那一刻,幸福感达到峰值,那种幸福感远远超过做出一道不错的菜成就感。

今年争取多邀请几次朋友们来家里面次饭聊天~
20
Miki-Intoken
1月前
苹果更新了,戴着AirPods想跟着音频视频模拟英语对话的时候,耳机音量会自动降下来(以为我在真实生活中正在对话。)

一个贴心但是又没这么贴心的更新。
10
Miki-Intoken
1月前
【宜保持业余】

“业余”对应的拉丁语原始词是 amātor,含义是“爱好者、热爱者”

它最初并无“非专业”的含义,只表示因纯粹热爱而参与某事的人,慢慢才逐渐衍生出“不以此为职业、非专业”的现代含义。

懂了!
我们不要怕业余,业余的另一个解释是为爱发电!
00
Miki-Intoken
2月前
其实两个月拒绝了很多朋友的沟通邀约,也没有发什么即刻,因为自己没有清晰进步。

希望每次浮出水面被看到时都能言之有物,观点都值得推敲思考,包括在一些优秀的同行之间,而不是只有朋友能捧场的鼓励。

上个月因为回老家出差,见了前东家,前同事说跨度很大,想取经,以前我总会说幸运。

但是也忽然意识到,即使90%是幸运,纵有天时地利,也要习惯性复盘,抽象出自己的行为路径,才能知道哪些动作是有效可复用的,哪些是可以调整的。能从抽象中获得规律也是一种重要的拆解能力。

所以又来build in public~

说到build in public,一直没做IP,因为没想好面对的人群,如果ToC,以流量为先,流量大了销售就轻松 ,所以内容选择可以泛娱乐。

但ToB是不同的逻辑,我的客户往往都是比我强太多的商业前辈,要转化这样的客户,我需要输出能被对方认可的高价值内容,所以轻易输出言之无物的内容不如在水下苟着先。

另外是,做ToB销售更重要的是会经营关系,能前置知道多少有用信息,就能少比别人交多少行业学费。)所以之前没有太多动力做 IP,最近希望能通过公开交流获得更多信息。所以记录下这些或许不太成熟的吉光片羽,首要目的是帮助自己反刍再解构,为再次出发做准备,

Miki-Intoken: 编制信任像织毛衣,需要一针一线,但是破坏信任只需要一把就能拉扯掉。 所以在衡量沟通成本时,不以沟通时的单独动作需要的时间来衡量代价,而是要换算信任效率。(比如有时候快刀斩乱麻式的处理一个beef只需要1天,但是因此破坏掉的信任感可能需要半年才能重建。 (大康太会总结写笔记了📝

00
Miki-Intoken
2月前
不读书光思考很危险~
重新拾起了《纳瓦尔宝典》,结合谢胜子的一些自媒体分享,以及这一年跟优秀创业者学到的一些行为自省:

1、无论你奋斗到了什么阶段,都要有一份能随时体现你亮点的介绍,时刻准备着往外发。有些朋友我在沟通的时候感觉对方是很优秀的,不论是我自己想给offer还是想组局的时希望要到对方一份更明了的profile对方没有时,就会有点可惜,(对方是有货的,但是没有整理更新)这时候传递出的信息类似:难道你以前没有过类似的给profile的机会吗?(作为公司的介绍更应该成体系的更新了,不然给人感觉很不专业。)

2、没赚到钱的时候,要让人感觉你赚到了钱,往高想,是为了和比你高阶的人产生对话和合作,这样有更大的杠杆撬动大盘子,往低想,如果你看起来随时公司要破产跑路,对方就要花更多决策成本去推动这个有烂尾风险的合作,比起冒着风险雪中送炭,让对方低成本来顺水推舟送人情会更简单。如果你真的赚到了钱,秀还是不秀,取决于能不能为自己换来真金白银,不为虚荣而秀,为能获得真金白银而秀。

3、几个搞B端的几个路径:
a.装逼式销售,做高自己的身份,多表达专业观点,多参加行业大会,活跃露面,偶尔可以蹭蹭人脉圈子。
b.审美能力很重要,图片、文案、身材、阅读品味都是一种审美,审美好很多事情事半功倍。
c.不要有羞耻感,所有的商业本质就是销售,卖产品、卖情怀、卖信息、卖人。
d.被拒绝不要有心理损耗,这样会加重你下次销售时的心理障碍,被拒绝也是零,不去试试也是零,本来就是nobody,被拒绝有什么大不了呢?

4、完美主义不适用商业场景,商业要控大方向、控概率,增加自己的牌桌上的能力和能够出牌的次数,而不是幻想一次出手惊艳所有人。不要增加自己出手的心理负担。

5、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能赚钱的赛道就专心赚钱,如果暂时看不到合适的机会就养好身体,储备精力,在看好的领域深度钻研。

6、超一线城市的信息流速、人脉流速非常快,所以只要实力越来越强,就不可能缺朋友。 人如无名专心练剑,莫愁前路无知己。

7、虽然PR当前,流量为王,但是杠杆玩太大,无论是什么手法,什么行业、无论是谁,浮财大于实财,巧劲大于扎实的力,就会失去声望。一定要明白,什么是最滋养自己的。 如果追求名利双收或者受人尊敬,就必须在一线持续勤奋、劳身劳心。

8、追求身心舒适,让自己更舒展的做事情是一种自洽的智慧,干一行爱一行,但是能顶住所有的不舒适,持续做事,持续翻越、持续自虐,是勇士。

9、可以兼听则明,但是不要受过多干扰。批判时总是显得聪明,构建时总是显得笨拙。旁观者清,清不代表智慧,更不代表勇气,真正的技术还是在一线,在操盘、在做事、在犯错、在修正,你选择忽视什么,改变什么,有复杂的决策力和相信直觉的勇气。

10、信息是一种权力,对大市场的预判能力,需要对中国政府有独特的悟性,此外,在如此多的信息层下,思考一个问题,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你是否可以穷尽对这个问题的拆解维度。所以有时候占到信息权力红利获得答案,只能拾人牙慧获得一时的特权。

11、多看新闻联播,也可以多看体制内的一些领导发言,场面话的发言需要紧贴时代精神,很多领导的活动发言都可以纪录下来学习,这些内容要日常积累,才能在合适的场合即兴又自然的用出来,刻意练习才能自然发挥。

12、极致表演的成分越多,水到渠成的成分越少,紧紧攥住结果的把控力就越小。可以快,但是不能急,团队的打造、事业的爆发、身材和生活习惯,都要温吞吞的打磨好久,才能突然迎来陡线。

13、如果要想转新模式的钱,在升级过程就要控制不要赚旧模式的钱,不然又会在旧的舒适圈里赚。

14、能量场强的人既更自信,也更能舔,因为对方low ego,不会给自己加包袱。

15、刘邦式的领导就是谋局、示弱、搞人,项羽式的领导就是个人很能打,然后带着兄弟们打。我希望自己能做项羽式人才,因为混资源的人终究打不过做事情的人,只是速度快,但是天花板有限,所以现在更想提升个人能力。

16、每个阶段解决关键卡点,要完成一个闭环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当前最重要的只有一件,要锻炼自己拆开第一性原理并且抓重点的能力。

最后,往上走,加油往上走,人不断向上走,到了某一阶段的牌桌,其实能交手的就没有太蠢的人了,能到这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克服了嫉妒、情绪化等等比较低级的人性,遇到烂人烂事的概率会降低。遇到烂事儿还是自己不行,预感、判别力、驾驭力都不行,烂事作用到身上了才发应过来,是功力不行,继续保持修炼。

希望我们保持战斗力完结 2025Q4,冲鸭~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