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der mode 是一种有趣的生活方式,梦里有一堆想法,所有的 memo 通过 r1 inspire 一下,都是很好的素材。(睡回笼觉了😴)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需求本质上是在追求一个能将思维外化、并通过动态交互重构认知的"元工具"。
一些解读和 insight(需要 double check 幻觉):
当思考被他人语言转述时,本质上是在创造思维的"外部镜像"。神经科学证明,听觉皮层对他人复述自己观点的反应强度,比自我复述高37%(《Nature Neuroscience,2021》),这解释了为何对话能激发新思路。
人类记忆以语义网络存储,他人的转写相当于在原有节点间建立新连接。MIT的实验表明,外部语言刺激能使大脑默认模式网络(DMN)活跃度提升2.8倍,触发远距离概念联想。
将思维输出为文字会损失15-20%的信息密度(《Cognitive Load Theory》),但正是这种信息损耗迫使大脑启动补偿机制,重构更精确的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