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42Growth
1k关注7k被关注32夸夸
私募公司股东 | AI增长 | Neigence AI商会
复利效应 战略定力
独立思考 乐观简单
全无功利地学习
记录生命美好事物
置顶
42Growth
2年前
👀自我介绍:我叫42,目前是一家小私募公司的联创,在美股交易过10年,主要持仓tesla/nvda/btc/eth;

开卷:

Part 1. 增长:连载100个全球AI产品,拆解他们是如何做增长的(先文字更新,后期有必要会录制视频和音频,每天5小时起步

Part 2. 交易:连载300天交易心理/宏观事件/行业研究/资金走向/实盘持仓(文字为主,每天4小时起步

Part 3. 运动:更新运动数据截图/优化动作;

希望能在即刻认识更多朋友(添加请发送个人信息)
1355
42Growth
2天前
如果做一件事能让你持续沉浸产生心流,不考虑自己是否熬夜,那我有两件:营销增长,投资交易。
50
42Growth
2天前
我把飞书知识库、小红书抖音挂车、公众号的增长培训课全扒了一遍,列了excel表一看,(说服力极强的买了几个),我发现风格差异还满明显:

1. 专业(麦肯锡/BCG)
2. 深度(产品沉思录)
3. 实战(增长黑客)
4. 简单易懂(小红书图解)
5. 冷静理性(咨询风)
6. 强观点(偏主观型)

我的风格应该是专业+深度+冷静理性。但我想了下让我下单的还是那种个人说服力极强的那种。(学!)

这类产品主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树立专家的行业权威感,体系化内容用来吸引精准用户,做低转高,增加咨询客户量。
22
42Growth
2天前
我总结了现阶段关于AI增长的职业细分:

1. AI增长顾问:“企业增长问题”的外部顾问,用 AI 作为杠杆,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下,不一定全解决,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产品没人用/新用户怎么来/留存很差怎么办/如何快速搭建增长体系/如何用 AI 在某个板块提效 5–10 倍;

他们的核心能力基本是 AARRR / 飞轮 / North Star,② 渠道增长 + 内容增长,③ Onboarding / 激活 / 留存设计,④ 自动化流程、Agent 执行、分析系统,⑤ 增长实验系统;主要客户是AI 公司 / SaaS / B2B / B2C / 创始人;

他们如何变现?① 增长陪跑;② 顾问项目;③ 私域课程/社群;④ 1VS1咨询;

2. AI 产品增长专家,我的理解是更偏产品经理、运营、体系化教学,他们主要帮帮助产品“变成一个更会增长的产品”,更聚焦产品端而不是商业端;解决的问题类似:如何用 AI 做更好的 Onboarding?如何设计激活和留存?如何提升用户习惯?功能如何提升转化?如何用 Agent/自动化改造产品体验?

核心能力需要: 产品体验设计;② Activation / Habit Loop;③ 用户行为分析;④ Feature Growth;⑤ 用户画像 + 体验分层;⑤ 玩法结构化:Onboarding 激活 价值实现;客户/leader 主要是产品团队 / PM / 运营团队 / 中小产品创业者;

他们如何变现?① 产品增长陪跑;② 产品增长内训;③ 训练营 / 课程 / 社群;

3. 我寻思着该做个表格预览更清楚;

AI 细分赛道的增长(比如Agent),把 Agent 这件事讲透、做透,类似于:如何让 Agent 自动做增长事情?如何让公司构建增长 Agent?如何用 Agent 自动测试渠道、内容、投放?如何用 Agent Onboarding、复购、客服?如何构建 Growth OS(Agent 化)?——也是我最想做的;

核心能力需要:① Agent 技术趋势;② Agent 在增长中的应用;③ 自动化系统设计;④ Data Agent Growth 的关系;⑤ 用户体验自动化;⑥ 增长流程重构;

客户一般是:AI 初创、规模型科技公司、想要构建内部 AI Agent 系统的 CEO/CTO;

如何变现:Agent 增长系统构建项目;Agent 增长咨询;Agent 方法论课程。

我擅长系统化框架,增长体系搭建串联agent,交易(强逻辑+强概率,找出核心关键指标),系统打法,实战案例,熟悉国内增长(海外比较熟悉渠道和工具),精通自动化工具,所以我适合做第三种 ~
27
42Growth
2天前
对叙事祛魅,眼里只有解决问题。
10
42Growth
3天前
42章经的内容也是经久不衰,我从第一期2023年7月30日开始听,我看到那天的订阅是3人。一边听一边记录下感受与事实,推演与总结,两年过去了,仍然很正确。本来想一次性听完54期内容的,但被张津剑老师种草了。于是花了12小时又把张老师在42章经公众号的内容,在混沌的分享课,绿洲资本公众号内容都看了一遍。

投资中的节奏与结构是怎么判别的,信噪比与投资的关系,周期与载波,AI带给人生的启发,什么是生命力。

以前是懵懂地感觉这里有东西没想通,今天在做整体的梳理时,概念与概念之间被打通,产生了联结。

明天继续挖42章经中的宝贝内容。

投 AI 最猛的人 | 对谈绿洲资本合伙人张津剑

42章经

44
42Growth
3天前
付费投放Ads/红人营销influencer/SEO其实更适合预算充足,有承接能力,需要放大已成功部分的团队;早期冷启动,更需要用脑子和执行力换空间,能多抠就多抠,最好是社区驱动CLG、战略性开源(参考Lovable的首批用户)、还有相当精准的SEO。

当已经有绝对的话语权和足够的用户体量了,那才在速度和声量上发力,做品牌和定位的范式转移。
01
42Growth
3天前
Robin Ai 居然快破产了。记得这么一个说法,VC之所以愿意为AI公司支付高达50-100倍ARR估值,基本是基于每年3-5倍的收入增长预期,且业务毛利80%。

Robin AI 在2024年收入是1000w美元,当年净亏损1400w美元,虽叫AI公司,但主要依赖人力扩张,有150多个人。

同为竞对的的Harvey,刚完成1.5亿美元的融资,2024年底营收是5000w美元。

其实创业蛮残忍的,AI公司要么实现指数级增长,要么从独角兽变为弃子,高速公路没有中间地带。
01
42Growth
3天前
AI Agent 的社区是天然的增长洼地:用户会分享工作流、贡献模版、还会交流如何提效,会“炫技”自己的 workflow,技术人喜欢 hack/折腾/展示。

天然的内容素材的池子有了,就差渠道传播了。
71
42Growth
4天前
1. 不要担心大厂或竞争对手。市场大到难以想象(万亿级),专注于解决具体的痛点,你往往能跑得比大公司快得多。

2. 不要担心自己只是“套壳”模型。当你花费数年时间,解决了无数的数据集成、微调了数千次 Prompt、构建了复杂的评估体系后,你实际上已经构建了极高的壁垒,别人无法轻易复制。

3. Just Build It. 只要按照“拆解专家流程 + 疯狂测试评估”的方法去做,你就能超越市面上 90% 的浮躁产品。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