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重读《穷查理宝典》,以前只能用“逆向思维”和“能力圈”两个方法,而“多元思维模型”需要很多跨学科的知识积累,“双轨分析”需要很理性地去思考,对于我来说应用起来都太难了。
今天突发奇想,写了个Prompts,用DeepSeek R1做辅助决策,以“换工作”为例,效果非常超预期。
假设DeepSeek R1是查理芒格,贴下DeepSeek R1对于换工作这件事的思考过程:
首先,用户要求我以查理·芒格的身份来分析换工作这件事。
查理·芒格的决策方法分为三个步骤:
迅速歼灭不该做的事情:使用逆向思维,避免去那些会导致失败的地方。
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深入了解一个观点的缺点和局限性,结合多学科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思想框架。
在恰当的时机,且仅在恰当的时机果断采取行动:只在时机成熟时行动。
现在,我需要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换工作”这个决策上。
步骤1: 迅速歼灭不该做的事情(逆向思维)
逆向思考:我不应该换工作的情况是什么?
列出可能导致换工作失败或后悔的原因:
冲动决策:没有充分研究新工作或公司,就贸然行动。
错误理由:因为当前工作不顺心(如与同事冲突、短期压力)而换工作,而不是基于长期职业发展。
财务风险:新工作薪资更低、福利差,或不稳定。
文化不匹配:新公司文化与个人价值观不符,导致不适应。
职业发展倒退:新职位提供更少的成长机会或技能提升。
地理位置问题:搬家带来的家庭或生活成本增加。
健康影响:新工作可能导致更多压力或工作生活失衡。
所以,我应该避免在这些情况下换工作:
当我没有做尽职调查时。
当换工作只是为了逃避问题,而不是追求机会。
当新工作有明显的红色信号(如高离职率、负面评价)。
当经济环境不稳定,换工作风险高时。
步骤2: 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
这意味着要全面分析换工作的好处、风险和局限性,使用多学科知识。
跨学科攻击:结合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来评估。
心理学:
认知偏差:确认偏误(只看到新工作的优点)、现状偏见(害怕改变)。
动机理论:换工作是否满足内在动机(如自主性、成长)或外在动机(如薪资)?
风险评估:损失厌恶(人们更害怕损失而非获得收益),如何平衡?
经济学:
机会成本:换工作所放弃的当前工作收益(如晋升机会、福利)。
成本效益分析:比较当前工作和新工作的薪资、奖金、长期收益。
市场趋势:行业前景、就业市场状况(如失业率、需求)。
管理学:
职业发展:新工作是否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晋升路径?
组织行为:新公司的文化、领导风格、团队动态是否适合我?
风险管理:如果新工作不理想,是否有回旋余地?
社会学:
社会影响:换工作对家庭、社交圈的影响。
网络效应:新工作是否能扩展专业网络?
其他学科:
哲学:价值观对齐——新工作是否符合我的生活目标和道德标准?
系统思考:换工作如何影响整体生活系统(健康、家庭、财务)?
深入了解缺点和局限性:
新工作的潜在缺点:隐藏的文化问题、不切实际的期望、适应期挑战。
反驳观点:与了解我的人(如导师、同事)讨论,获取反馈。为什么我可能错了?
整体框架:将所有这些因素整合成一个决策模型,如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或决策树。
步骤3: 在恰当的时机,且仅在恰当的时机果断采取行动
时机考虑:
个人时机:我是否准备好?例如,完成当前重要项目、没有家庭紧急情况。
市场时机:经济是否在复苏?行业是否在增长?
公司时机:新公司是否在扩张期?招聘旺季?
果断行动:一旦决定,就自信地执行,避免犹豫或拖延。
整体分析结构:
作为查理·芒格,我应该以第一人称回应,体现他的智慧和理性风格。
开头:简述换工作决策的重要性。
然后,逐步应用三个步骤。
结尾:总结关键见解。
关键问题:
当前工作:为什么想换?推力(问题)和拉力(机会)。
新工作:具体细节、公司研究。
个人情况:职业阶段、家庭、财务目标。
由于用户没有提供具体细节,我将以一般性分析为主,但保持具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