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钱笔记:这个方向一年投20w,预计亏掉60%
今天去见了一个体制内工作的朋友,一口气盘了瑜伽+清吧两个店,预计投入 40w+,这些钱也是他一个一个省出来的,但发现完全没有做市场调研和预估就投了,做实体胆子这么大吗?
先说这个瑜伽馆的背景,朋友刷小红书刷到别人在 0 转让费转让瑜伽馆,花了 10 分钟就决定和对方签约了,瑜伽馆地点是开在居民区内估计 50 平的 loft,房租 1w+每月,虽然是0 转让费,免费送所有器械,但是有近 8w 的课消(即服务好前老板的客户,费用共 8w),加上大众点评,他一年成本怎么也有 20w 了
今天和他聊的时候对于这个店的拉新引流、服务续费、产品定位、差异化等一无所知,但发现他在本来就不大的馆里又放了两个椭圆机,说他的瑜伽馆的特色就是又能练体能,又能练瑜伽。
我的疑问点:
瑜伽馆的客户诉求更多是塑形而不是减脂,两者客群都不一样,再者要减脂肯定要去健身房,而不是去瑜伽馆?
附近瑜伽馆那么多,你对于你的店的产品定位和差异化认知吗?后续运营策略是什么?
就靠前老板留下来的客户吗?首先还有近 8w 的课消需要服务掉,其次续约率有个 30% 就不错了,再次他有主业,根本没时间和精力每天扎在这个店里,就难上加难了
综上,我的评估是这个店虽然投入不大,但是很难不亏,瑜伽、普拉提都是都有市场需求,但是在价格差异不明显如何和更专业、服务更好的专业机构对抗,是需要想深入这个市场的人需要思考的地方
至于清吧,就更不靠谱了,不再赘述。这让我想起我爸当年也是如此,在体制内总想出来创业,但对于市场调研不够充分的基础上就入局了餐饮,结果亏的血本无归。
实际上这个朋友的工作不错,家庭条件也ok,所以问题来了,我感觉他和我这种迫切想搞钱、想自救的心态根本不一样,是不是体质内都有一个老板梦?
PS;最近会非常密集的看创业方向,4 年全域运营经验,擅长用户增长-留存-转化的全链路运营,聚焦线上、私域、平台运营等方向,有相关想法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