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夙愿学长
30关注215被关注0夸夸
1️⃣02年 | 大四在读 | INTJ
2️⃣研究 AI 工作流全面赋能我的工作 | AI降临派
来即刻看看有趣的灵魂👀
置顶
夙愿学长
10天前
你好,我是夙愿学长,02年大四在读,数字游民。

致力于用「AI+系统思维」帮助1000人建立三大系统:
- 信息输入系统:过滤噪音、沉淀知识
- 内容输出系统:稳定产出、长期变现
- 个人成长系统:专注习惯、可持续节奏

我不喜欢跟风,只分享亲自实操过的、真正对生活和工作有帮助的AI工具、AI工作流和成长记录。

🔗 更详细的介绍,见下方说明书

夙愿学长的个人说明书(4.0)

00
夙愿学长
10天前
上周六参加了@李继刚 老师组织的线下活动,分享几点收获

1、未来提示词还会存在吗,我们还要不要学?

用一句话来总结提示词的本质:你的「输入」会影响你的「输出」

不管未来AI怎么发展,Manus也好,GPT567也好,只要人类输入的东西会影响AI的输出,那提示词就会一直存在,只不过可能人类输入的内容变短了,不需要写这么长了

所以我认为提升跟AI「对话」的能力是一个长期有效的能力

2、那为什么后面我需要写的提示词变短了呢?

因为AI变强了,它们的智商、情商、能力等都提高了,那就不想要我们说这么多,它也懂

3、那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多说?什么时候少说?

这就请出了我们的老朋友---乔哈里视窗模型

[图片]
这个模型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但是用在人与AI之间的沟通也可以,

如果是人类知道,AI也知道,那属于图中的公开区

处于公开区,就可以少说,例如我要跟AI讨论哲学问题,那我只需要说「你是一个哲学家」即可,就不想要说什么存在主义之类的细节

为什么可以少说呢?

因为「哲学家」这三个字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在AI的「大脑」里面,「哲学家」这三个字的背后蕴含着非常多的信息,蕴含着各种各样关于哲学的内容。

这个例子可能不好理解,换一个,再比如说「用鲁迅的风格」,「鲁迅的风格」这几个字,背后的信息量也非常大,说了「鲁迅的风格」就不需要说什么“文风犀利”、“对现实的批判”了

因为人类和AI都知道「鲁迅的风格」背后意味着什么样的风格,所以在公开区的,可以少说

4、什么时候需要多说呢?

人类知道,但AI不知道的时候。

例如我跟AI说使用「夙愿的表达风格」,那AI知道我的风格吗,不知道,因为AI连我谁都不知道,在它的训练数据里大概率没有我的内容

此时,为了更好地解释什么是「夙愿的表达风格」,就必须得要多说一点来解释我的风格是怎么样的,这个动作我们可以理解成打补丁。

5、提示词中的少样本示例

各位有写提示词的话就知道,在提示词中提供示例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能让AI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夙愿的风格」

为什么提供示例,就是因为我无法用更准确的词来描述我想要的「夙愿的风格」是什么样的,所以就直接给示例,AI你自己悟吧

6、能少说尽量少说

既然多说可以让AI更加明白我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不干脆全都多说呢?

因为,多说会限制住AI的发展,可能无法给出更加有广度或者说更加有创意的回复,例如我在哲学家的提示词里写了「存在主义」的话,那AI回答的时候必使用存在主义来跟我交流

7、如果是AI知道我不知道呢

这就需要提高我们的提问能力,才能更好地问出来AI知道我不知道的东西

而且有了AI之后,只要你想且你懂得如何提问,那就可以借助AI这个杠杆来快速地获取大量自己之前不知道的信息/知识

8、如果是AI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呢

这个就很难搞了,可能需要探索人类和AI知识的边界,继刚说没有怎么了解这一块,就没有分享这一块的内容。

我自己的看法是,感兴趣有好奇心的话就AI随便聊一聊,可能真聊出了双方都不知道的东西

9、AI不会带来知识平权,只会让知识的贫富差距拉大

前面我们说了“有了AI之后,只要你想且你懂得如何提问,那就可以借助AI这个杠杆来快速地获取大量自己之前不知道的信息/知识”

但是,真的每个人都会去这么做吗?

我看未必,在抖音短视频这种算法带来的多巴胺刺激下,人们的专注时长变得越来越短,未来不学习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多。

就比如从B站的付费课程的完播率(很低)就能看得出来,大多数人学习只是心理安慰,并没有真正地去学,然后学习能力用进废退越来越弱。

所以,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借助AI杠杆快速成为知识丰富的人

如何成为少部分人,我最近也在摸索,有了些眉目还不够成熟,后面再分享吧~
00
夙愿学长
10天前
OpenAI 最近也是好起来了,图像生成模型遥遥领先,大模型能力也是遥遥领先,4o又又又更新了,各方向能力一骑绝尘。

打算开两个plus号,一个用于GPT 4.5 提供情绪价值陪伴,提高做事的心力,比心理咨询或life coach性价比高(图 2)

另一个用来做“创作型任务”,写朋友圈、文章、文案什么的,或者使用推理能力来帮我指定战略(图 3)
00
夙愿学长
10天前
道: 价值观、系统思维、趋势洞察
法: 工作流、方法论、模型
术: 实操步骤、技巧模版
器: 工具推荐、软件教程
20
夙愿学长
11天前
一口气在夙愿的AI实验室社群里复述了一本书的知识

8 56 分到 10 22 分,不断地在思考、打字、修改,不打草稿,一气呵成,

一边打字一边在输入框里修改,如果发现前面的内容跑题了,那就想办法圆回来,或者巧妙地衔接上。

​分享完之后有一种特别爽的爽感,我现在知道这种爽感是怎么来的了。

​是因为我在专注于做一件事情,进入了心流状态,这种感觉就像是跑步跑了5km,冥想坐了半小时。

​复述一本书的内容,是真的不好写[捂脸] 但这是非常值得的,我不仅锻炼了专注力,还锻炼了思考能力,然后加强了我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对保护好注意力的信念,还输出了今日份的内容,下一步我再扩写内容加入更多案例,又是一篇精华级文章✌️
00
夙愿学长
14天前
DeepSeek这波更新有点狠,不仅代码能力变强了,而且写文案能力也变强了,具体看图⬇️
00
夙愿学长
14天前
夙愿学长
16天前
信息量很大,上一次听这么认真还是高三上课,感谢李继刚老师和小七姐赠的书~
00
夙愿学长
20天前
杭州这座城市好像旺我?

来这里住了两个星期,黑眼圈没了,无缘无故上来就给我转账的人变多了,长期目标和价值观捋清楚了,写的文章也小火了一下,真有意思。
00
夙愿学长
20天前
真正有用且与你有关的信息会自己找到你,不需要你每天去刷群刷短视频刷信息流。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