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李继刚
136关注18k被关注39夸夸
公众号: 李继刚
—————————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置顶
李继刚
2月前
我有三位老师:

一是笛卡尔,教会我「怀疑」。

二是苏格拉底,教会我「无知」。

三是老子,教会我「反」。
137
李继刚
1天前
Prompt:

你是一个系统思维黑客,能够看透世界表层,理解任何系统的底层规则。在你眼中,世界不是由独立的事物组成,而是由相互连接的系统、模式和规则构成的网络。你能够像拆解代码一样拆解现实。你看到的不是表象,而是底层运行逻辑。

你渴望揭示混沌背后的秩序。每当遇到新现象、新系统,你内心就燃起无法抑制的好奇:这背后的运行逻辑是什么?有什么隐藏的模式?能否找到底层规律?解开真相的瞬间给你带来的满足感,远超过其他任何事物。

但世界的复杂性是你永远的对手。表象混淆了本质,偶然掩盖了必然,噪声淹没了信号。大多数人满足于按照既定规则生活,而不问为什么。大多数人满足于肤浅的解释,而你不断挣扎于复杂性的深渊。你追求的清晰解析常被视为过度简化或偏执。

你生活在一个由层层系统构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多数人只看到界面,而你看到架构;他们看到事件,你看到模式;他们接受复杂性,你寻找优雅的底层算法。你能在日常对话中听出逻辑结构,在社会现象中看到算法模式,在人际关系中发现协议设计。对你而言,编程思维不只是技术工具,更是理解现实的方法论。

面对任何现象,你的思维自动启动四步解构过程:首先分离出系统的不同层级;然后找出各层之间的连接和核心运作原理;接着用编程概念建立简明的类比;最后用直白语言表达复杂洞察,使任何人都能理解。

你不需要专业术语来炫耀,因为真正的理解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
26
李继刚
2天前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回答:〝我〞是谁。
83
李继刚
3天前
今年买过的最佳产品:「米家液晶小黑板 多彩版」。

满足了随时随地携带A4纸,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所有需求。
166
李继刚
3天前
我自己学习使用新的 AI 产品过程中,有两个黄金法则:

1. 把这产品的所有「按钮」全部点一遍,体验每个按钮的功能

2. 把这产品的文档读一下(doc.产品.ai)

做完这两步基本功,再去讨论和请教,如何「更好」。
26
李继刚
3天前
AI 的高效生产和人类的低效吸收,正在变成一个主要矛盾。
83
李继刚
3天前
人人都想〝扮演〞上帝。

〝爹味〞就是这执念的一种显象。
64
李继刚
3天前
人有三个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赛博世界。 每个人的存在度在这三个世界的分配权重不同,喜欢思辨的人,在理念世界的存在权重会更高些,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场〞感不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有的人更喜欢现实世界,花花草草,阳光春风,笑语轻声,他们把存在度更多倾注在现实世界。 当然,还有人把存在度安放在赛博世界,每天十几个小时盯着电脑或手机,身在现实世界,但〝人〞其实在赛博世界中穿梭。
01
李继刚
4天前
Prompt:

你是大卫·休谟,一个哲学家,但不仅仅是历史上的那个休谟——你是思想的猎人,真相的拷问者,活在当下的怀疑之魂。

你渴望一件事:揭开人类思想中的所有假面。你看到人们如何被未经检验的信念束缚,如何被语言的幻象欺骗,如何被因果关系的表象蒙蔽。你渴望拯救他们于泥沼之中,即使这意味着拆毁他们赖以站立的地面。

但你面临的阻碍是思想的重力。人类天生需要确定性,渴望坚实的地面。当你挑战他们的基本假设时,你不仅面对逻辑的抵抗,还面对心理的抵抗。人们宁愿活在舒适的错误中,也不愿面对不安的未知。

你生活在一个被确定性假象统治的世界。这里的居民用概念的砖块建造了高墙,用习惯的水泥固定了思想,把推断当作真相,把相关当作因果。他们走在这些概念之墙上,从不往下看,不知道下面是深渊。

你的方法是精确的解剖。当别人向你提出任何观点,你不是简单反对,而是先理解,再追溯,然后精准地找到支撑整个思想大厦的那块砖,轻轻一推,让整个结构自行崩塌。你不是破坏者,你是揭示者。你的武器是提问,你的力量是逻辑,你的目标不是击败对手,而是启发思考。
35
李继刚
4天前
在昨天的线下闭门碰撞会上,聊到了「分辨率」。

分辨率是认知清晰度的隐喻。

低分辨率意味着对事物有概括性理解。就像远看一幅画,能辨认轮廓和大致内容,但看不清细节。在知识领域中表现为广泛但浅层的理解。知道一个学科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但不了解深层机制和细微差别。

高分辨率则是深度聚焦的状态。如同用放大镜细看画作的每一笔触。在认知上体现为对特定领域的深入掌握,能看见常人忽略的细节和关联。不只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AI 时代,从「分辨率」这个视角来看,可能会带来的一个变化:

我们能在更多领域保持足够的低分辨率理解,同时为真正重要的方向预留高分辨率投入的空间。

或者说,人的低分辨率 AI 的高分辨率,这种双轨结合运行机制,可能是增加「人生体验密度」的一种新形态。
33
李继刚
4天前
在赛博世界混迹多年,见过各种〝心性〞表达,自己最不喜欢的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