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一边惊叹于 AI 的能力,一边又对它充满挫败感?
我们精心设计的“白盒”工作流(Workflow),试图让 AI 像精密齿轮一样运转,结果却发现它极其脆弱,稍有变化就全盘崩溃。于是我们转向另一个极端“黑盒”,我们向 AI 许愿,期待它像个魔术师一样“猜中”我们的心思,结果却往往是精致的“垃圾”,或偏离目标的“幻觉”。
我们像一个焦虑的监工,在“管得太死”和“完全放任”之间徒劳地切换。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在于,我们一直在问错误的问题。我们总在问“AI 该如何‘工作’?”,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该如何‘协作’?”
要释放 AI 真正的潜力,我们必须摆脱“白盒”(僵化控制)和“黑盒”(盲目信任)的二元对立。
未来的最佳模式,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态,我称之为“透明盒”。
这是一种可调节的人机协作模型:人负责设定战略框架、关键模块和边界;AI 则在这些边界内,负责填充细节、执行战术和激发创造力。
核心在于,这个“盒子”的透明度(即人的介入程度)应根据任务场景的不同而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