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李继刚
156
关注
20k
被关注
40
夸夸
公众号: 李继刚
—————————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置顶
李继刚
2月前
把所有写过的 Prompt 都更新到知识星球里做沉淀了,看看能攒多少个
64
4
6
李继刚
11:40
一个人的“精神”层次(与世界的关系)决定了他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塑造了他的“信念与价值观” ,信念又驱动他发展出相应的“能力” ,能力最终体现在具体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中 。
16
4
3
李继刚
00:32
14
3
1
李继刚
00:25
12
0
0
李继刚
00:25
10
0
0
李继刚
00:05
第一性原理
10
0
1
李继刚
1天前
互联网的问题: 什么值得「传播」?
AI的问题: 什么值得「优化」?
人类的问题: 什么值得「成为」?
26
0
1
李继刚
1天前
互联网要的是横向扩张:把1个idea传播到1000个节点,让local变成global。
AI要的是纵向压缩:把1000个样本变成1个模型,让noise变成signal。
找时代的主要矛盾。
19
0
1
李继刚
1天前
在这个时点,推荐重看一遍《万神殿》。
34
1
0
李继刚
1天前
输入决定输出
消化大于摄入
结构决定效率
23
0
2
李继刚
2天前
之前,大家对大模型的选择是「性价比」视角,谁家的「智能/价格」最划算,不同任务节点调用不同模型。
现在,身边的朋友们,已经开始陆续出现「站队」现象,「我主力使用Claude」,「我日常使用Gemini」。
讨论原因,不外乎「它最懂我」「我习惯与它的对话了」。
人与模型的关系,不应只是「工具」使用层面。
也许最终, 人们寻找的不是最强大的模型, 而是最能够共同生成某种东西的伙伴:
那个东西既不完全属于人, 也不完全属于机器, 而是存在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空间。
12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