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运营金三啊
265
关注
1k
被关注
3
夸夸
建议从置顶文章合集了解我
————————————
小红书|AI金三啊
公众号|AI金三啊
有个人设,就是爱打红警的小菜鸡
置顶
运营金三啊
8天前
我要学rico,有比较不错的成长就写在这篇帖子里。
1
2
0
运营金三啊
1天前
需要一批学术个人公众号号,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打出来,我安排人去投放。
3
2
0
运营金三啊
1天前
经过我多方咨询,小红书营业额年入10万以上的个人店,开通个体户就行,但是有一个上限,具体什么情况等我先测试再分享。
9
2
0
运营金三啊
2天前
分享一个小红书变现比较稳定的账号规划:
一个可以接广告的商单号
一个店铺主号,带动大部分销售额
三个矩阵号(绑定店铺主号),带动剩余销售额
这是比较稳定的赚钱逻辑,不必担心哪个号没了失去收入。
9
4
0
运营金三啊
2天前
我爷爷是1927年生人,经历过所有大的叙事,从日本兵进村到58年60年饥饿,再到文革期间被迫站队,当过大队长,为了生计走着去河南偷红薯干,吃过很多种叶子,知道什么树叶不好吃。
他极度节俭,没什么物欲,爱看三侠五义,有几本书,翻来覆去看烂了,就像Dora你说的这些创伤,从生活习惯能够感受到。
可是前两年新冠放开后,他发烧严重离世了。
姜Dora在此: 最近我在采访还有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感觉到很多人身上其实都有一些集体性创伤或者时代创伤 1-比如经历过文革的人,无论后来地位走的多高,对集体/告密文化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的,面对权威常常是既抵触又服从 2-我是河南人,父母亲是60后70后,从小父母就会给我讲河南大饥荒吃不上饭甚至易子而食的故事,现在我意识到这也许就是他们童年反复听父母讲的故事,我相信在不少河南人家里,浪费粮食都是罪大恶极的行为,家里的食物经常都放坏了也舍不得扔,我童年因为吃饭留米粒被家长罚跪 3-我父亲对于体制/公务员有一种高度痴迷,甚至我现在30岁了还在催我考,他小的时候是经历过大锅饭和挣工分的时代,他对体制/单位/组织怀抱着狂热的信赖和迷恋 4-疫情后时代的年轻人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社交回避还有健康焦虑,疫情间接影响了学业和就业,他们在社会化上高度迷惘 创伤不会消失,变成了拧巴的强迫人格,继而给下一代带来新的创伤,也变成了被他者嘲讽的符号 但也许,我们都是受害者,想必只有原谅彼此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活下去
6
3
0
运营金三啊
2天前
怎么找到痛点啊?
你最好痛过,或者别人痛过,你观察到了。
4
0
0
运营金三啊
2天前
销售没有护城河,但内容有。
5
1
0
运营金三啊
2天前
虚拟资料做得好,但同行看不惯怎么办?
我支个招哈,对方搞你的方式无非几种,不是买了退费就是恶意差评,在小红书你可以申诉的,尽量让对方付出代价。
还有一招比较绝,不是说报复对方,这都是基操,就是你千万别学对方的发帖方式,你就把异业的优秀案例好好研究透彻,从另一个层面降维打击对方。
当对方看你卖的越来越好的时候,就会心理特别难受,那你就继续发力,让对方觉得你跟他不是一个层面的,没必要跟你比,比也比不过。
对方看不惯是正常的,毕竟你赚钱了他就觉得自己赚不到了,不赚钱只能发力到你身上了。
11
2
0
运营金三啊
4天前
掌握思路并复制思路,就可以把售卖的金额提高到下一个量级。
4
1
0
运营金三啊
6天前
AI时代,会玩才是生产力。
Elliot罗: 为什么国外的数字游民到处玩? 玩得多了,就发现需求了,做出来的东西才有人用
1
0
1
运营金三啊
6天前
小红书虚拟资料圈卖搞钱海外书的已经人满为患了,隔一条刷一条,都卖2.99-19.9。
看到一个卖了几千份,也就赚不到一万块,搞慈善也不过如此了。
3
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