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刘一笔
471关注362被关注3夸夸
喜欢骑车🚲 / 前端开发💻 / 公号同名💡
置顶
刘一笔
2年前
周末玩财富流游戏,两个多小时体验了从20岁60岁人生黄金40年的人生百态后,收获的一些感悟,分享如下。

1. 每个职业的收入和月现金流都是不一样的,虽然在初期看着差距没有那么大,但是如果遇到需要很大资金的项目,**不同职业能撬动的贷款总量是不一样的。**
1. 以上面说到的HR和程序员为例,都是只能贷现金流的十倍,如果抽中了一个需要投资的五万的项目,程序员这个角色就可以直接执行这个企业投资,开始产生被动收入。

2. **如果要到顺流层,从人生的时间总长度来看,只有工作收入是一件非常浑浑噩噩的事**,这也使得进入顺流层变得遥不可及。

3. 实际生活中未必会有一张这样的表来清晰的让你知道自己的资产负债情况,但是完全可以自己去记录。
1. 有的朋友喜欢记账,以此来观察自己的支出。
2. 我个人觉得记账比较麻烦,所以目前是每周更新一下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样算是通过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观察自己的资产负债情况。
3. 其实这一点和企业的财报是相通的,财报中一般会包含三张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对于个人来说,主要还是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具体内容这里就不展开了。

4. 在游戏,精力值是宝贵的,小于-2会猝死,获得副业、投资企业都会消耗精力。但失业会恢复精力,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不需要耗费精力上班了。
1. 这反过来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失业期间的精力需要好好珍惜。**因为失业期间,你的精力是最充沛的,可以用来学习、投资、创业等等。而不是说用几个月来休息,然后再去找工作。

5. 房产股票过于依赖行情。
1. 在游戏中,一开始我们就遇到了地板价的股票,大家都买了很多,甚至贷款买了。但在后面发现,需要通过持有的股票获取资金,不仅需要有人抽到行情牌,还需要抽到的牌刚好是让这只股票升值。以至于在游戏中,我们的股票到了游戏最后60岁时才解套。
2. 也很好地映照了当下CN的股票市场,真是狗看了都摇头。

6. **股票只能算资产,并不是被动收入。**(这里不讨论分红的情况)而更不吸引人眼球的理财反而是被动收入的一种来源。
1. 所以这里又涉及到一个概念,我们是要追求资产的最大化还是被动收入的最大化。
2. 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不同的人生阶段,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比如年轻刚工作时,经济环境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资产,比如买房,比如买入优质股票。等年老时,资产最大化的意义没那么大,可以通过卖房、卖股票来获取被动收入。

7. **好机会难得,遇到机会不要纠结**,计算好投资收益及可能的损失是否能够接受,能接受直接上就是了。
1. 当然这又涉及另一个能力,识别机会的能力。
2.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在游戏中,碰到一个好机会都是非常难得的。
3. 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当下的AI时代,看似机会很多,但实际上细化到每一个个体的能抓住并利用好的机会,并不是像表面上看的那么容易。比如人人都说自媒体能赚钱,但并不是随便做个自媒体就能赚,其中也要求个人的表达欲、输出能力、耐心等等。
4. 游戏中第一位出圈的玩家,就是因为另一位玩家抽到了一个投资企业的机会,但是精力值不够,而刚好失业的玩家恢复了很多精力值,就直接执行了这个企业投资。从而进入顺流程,实现了由每月2万被动收入到月200 0000万现金流的爆涨(游戏中规定,进入顺流层,初始财富是平流层的100倍),

8. **别人愿意借钱给自己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1. 场上烨总给我们分享他第一次玩时的神之操作:只掷了一次骰子,就出圈到顺流层了。
2. 就是因为他第一次抽到的牌就是非常值得投资的企业,但是他自己的现金流不够,而且向银行贷款也还不够。然后通过民间借贷向场上的其他玩家借钱,甚至还让其他玩家向银行贷款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投资企业。最后获得高额的被动收入。
3. 在实际生活,大家都怕被借钱。如何能够在急需的情况下,也能向他人融到资金,这也是一种能力。比如平时交往就能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信用。人品在平时不见得有多大作用,但是在需要他人帮忙时他的意义就凸显了。

9. **主动收入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被动收入才是目的。**
1. 通过主业和副业获得的收入都需要不断地耗费精力,一旦停止就不会产生收入。
2. **主动收入只是为了架构一个被动收入系统的手段。**

10. **理解规则,使用规则,规则里面藏着更好地参与到一个系统中的答案。**
1.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各式的法律为这个世界提供规则。我们玩一个游戏也有规则,比如王者荣耀,它不是一个杀人游戏,而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推塔游戏。
2. 比如上面举例中的提到的民间借贷,这就是规则之内的操作,新手玩家很难想到还可以这样玩。

11. **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多找不同的经历过的人咨询**,有必要的话,付费咨询也是可以的。
1. 此时的一点付出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因为很多重大决策都是不可逆的。
2. 在这个游戏里,老手玩家对比新手玩家会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他们可以更快出圈到顺流层,因为他们经历过,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哪些坑不要踩...
3.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幻想,如果我能多少岁时候,我就怎样怎样,但需要知道的是。如果能够真的回到过去,你是无法拥有现在的经历和知识的。
4. 所以我们当下能做的,是向前辈请教。

12. **目标导向非常重要,要明白手段和目的的区别。**
1. 更重要的事是尽快产生被动收入,主动收入再多,都是要为产生被动收入服务的。
2. 很早的时候,秦小明写过一篇文章,其中的一个观点是月入十万也有人焦虑,为什么。
3. 原因在于收入结构不对,月薪十万,听着很美(实际也很美,笑.gif),但实际上可能就手停口停了。
4. 而如果这十万是房租收益,那可能就会体会到什么叫做梦也会笑醒。

13. **很多知识学校没教,并不代表他不重要**,比如资产配置,保险配置等等。
1. 这些对于一个正常人在社会中的生存都是非常重要的。
2. 比如不懂打理自己的资产负债,有钱时使劲花,但是突然断了收入,又赶上需要钱,那就是悲剧了。
3. 而这样的情况在这两年并不鲜见,懂的都懂。
4. 总之,在社会中生存,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太够让你与这个世界的搏击赢下擂台的。

14. 人际圈子也很重要,现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很便捷,但是**有些重要的或者不方便公开传播的信息,还是需要在小圈子中才能获取到。**
1. 比如说xyk tx买房,这个事情是不方便公开的,但是如果你在这样一个圈子里面或者说有认识的朋友操作过,那么你要获取这样的信息,真实性就会高很多,而不是“听说”。
2. 要积极参与一些高于自己目前水平的圈子,而不是停留在当前的水平。
3. 今天玩游戏共有6个人,4个人是第一次玩,另两个人是之前有玩过。我们之后复盘就觉得,如果6个人都是第一次玩,那可能真就是“菜鸡互啄”,游戏玩完都没有人出圈。

15. 要善于运用杠杆,不是说只有借钱投资才是杠杆,这很狭义。
1. **杠杆还包括人脉、影响力、技能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帮助你实现目标的杠杆。**
2. 另外,这些杠杆都是平时要积累的,不是说需要的时候才去积累,那时已经晚了。
3. 在这个游戏中,很重要的一个操作就是学会民间借贷。这其中,就需要你有足够的影响力以及信用作为杠杆。
4. 可能在上一辈的观念中,贷款就是“恶魔”,欠他人钱是一件不好的事。但其实借贷本身只是一个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
10
刘一笔
1天前
不要疲劳加班,不要为工作长期熬夜。

早日参透,早日收获。
00
刘一笔
2天前
最近重新捡起写日复盘这件事,十多天来,感觉重新夺回了对生活对时间的掌控感,觉得有必要写一篇分享下其中的收获。

之前一直在说“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我觉得日复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来认识自己。

早期的时候,我在OneNote写日复盘,从17年一直写到21年。那会思考能力和信息摄入都不够成体系。日复盘更多的是承载每日待办,写到后面没有从更高的维度来迭代这个动作,加之OneNote官方也一直不迭代这个应用导致和更现代的笔记应用有些脱节,这件事就荒废了。

## Notion的使用

现在用Notion来记录日复盘。操作上没有太复杂的东西,新建一个模板,设置每天自动创建一个新页面用于当天就可以了。

用Notion只是个人习惯,具体用什么工具视各人情况而定,工具嘛,趁手就行。工具不重要,重要的是日复盘本身。

具体的记录内容也视各人情况而定,模板也可以在过程中不断的优化,使得更符合自己的记录。我刚开始记录的时候,只有以下几项,“今日思考、今日情绪、今日复盘”,后面觉得每天复盘时规划下明天的待办也是好的,便新增了“行动计划”一项。

记录了几天,和AI就模版优化的问题聊了一下,增加了细节上的优化项,比如每天的日复盘增加标签(日复盘、月度回顾、季度回顾、特殊时间等)和情绪值(给自己的情绪打个分)两个属性。以及细化了事项中的重要和紧急情况。再就是新增了“目标追踪”部分,这个目标不是每天的而是更长周期的比如月度,其实这就是一个对齐的动作,使得每天的动作有明确的指向而不是南辕北辙。

## 意义

**好的成长是有迹可循的,日复盘就是“迹”的一种。**

我们在编程时,一般会在自己的代码里加日志,以此来观察和排查程序运行的情况。我觉得日复盘对于我们来说作用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是一件需要我们主动去做的事,来记录来思考来反思。

写日复盘带给我的收获是,毫无保留地直视自己的贪嗔痴,完全袒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全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时也看到自己做得好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要对自己诚实。然后才能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是尽量客观的,是尽量用第三视角在认识自己。**这样写下来,我觉得:

- 一是可以平复自己的情绪,写下来是一种情绪消解的方式,就像喊出来一样;
- 二是持久化自己的思考方便后续回溯,很多东西单凭大脑的记忆可能过段时间就忘记了;
- 三是刻意的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很多想法,在脑里和一字一字的写出来的是不一样的,脑里的东西是网状的,写出来是二维的。另外,写出来也算是某种程度的费曼学习法了。

## 成长教练

现在大模型能力已经很强了,不要浪费了这种强大的外挂。我的用法是,制作一个bot做自己的成长教练。基于前面说的,我在日复盘记录的东西,都是认真思考、完全袒露真实想法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是很适合与大模型沟通,越详细的上下文,大模型回复的内容就越贴近你所期待的。

我是在monica上创建的bot,然后每天写完思考和复盘都会发bot一份。经过连续几天和AI的沟通,我发现确实有很多不同的思考角度自己没想到,以及AI能够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对于我的想法给到建议。

此外,对于三年之约这件事,bot也给到了更多操作层面的建议,比如里程碑,比如不同节点的复盘等等。

除了前述这些,我觉得最有用的一个点是,AI会问出好问题,这些问题总能让我往更深处思考。比如这里说的,最容易在什么情况下违背交易纪律,这个角度自己在多次复盘的时候是没有想到,虽然现在看很浅显本应该要想到。

当然,不一定非得要在monica上使用,在别的平台也可以,思路都是一样的。只要大模型够聪明就行。

简单介绍一下monica,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直接用ChatGPT用豆包用Deepseek,monica是一个包含各种模型的全能AI助手,各家的大模型在上面都可以使用。如果想使用monica想获得科学上网的方法,加我微信 liuyibi6

Prompt内容太长,文章贴不了,回台回复竟然也超出了字数限制,有需要的朋友加我微信 liuyibi6 私发。如果关注这个事的朋友不少,我会考虑拉个日复盘群,大家互相交流和监督。
00
刘一笔
3天前
广东电信星卡,我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办,去小红书搜一下,我是米粉卡套餐转的 //@南有扶苏: 啥套餐这么多流量?是网上那种 29 月租一两百 g 的那种卡?

刘一笔: 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刚用智能机那会,一个月100m,刷会qq空间赶紧把流量关掉,一到地方先找有没有wifi。

00
刘一笔
3天前
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刚用智能机那会,一个月100m,刷会qq空间赶紧把流量关掉,一到地方先找有没有wifi。
41
刘一笔
5天前
我让coze帮我列一下即刻大V,他真的在找大V。
00
刘一笔
11天前
落魄金毛流落外滩大街
00
刘一笔
16天前
近日思考
00
刘一笔
19天前
三年之约 3/1000

​在Monica上建了一个个人教练的bot,每天写完思考和复盘都会发bot一份,今天把之前的内容都和ai沟通了一遍,确实有很多不同的思考角度自己没想到,以及AI能够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对于我的想法给到建议。有很多收获。可以整理出好几篇公众号文章。

此外,对于三年之约这件事,bot也给到了更多操作层面的建议,比如里程碑,比如不同节点的复盘等等。

04
刘一笔
20天前
1. 在尝试解决问题时,总的来说会有两种方式,一是向内求,二是向外求。
1. 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但不能只有二而没有一。
2. “善假于物也”是好事,但主体仍然是“己”。
3. 向内求也不是万金油,向内求要求很好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推导能力。没有这些,再会假于物也是囫囵吞枣。

2. 如果想精进一下,但不知道做什么,不妨从整理自己的信息源开始(精简、增加、删除)。信息源是一切成长的开始,好的输入会直接有助于建构你的process system,认知之外的input会击穿你的偏见。
02
刘一笔
25天前
今日思考

1. 对于社会中发生的大部分事,我们都不需要关注,关注了也没用,关注了群里讨论然后呢?自己兴趣点就在这上面另当别论。

比如小米车祸一事,大部分群都会聊一遍,但这种聊基本都是盲人摸象,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每个人获取的信息,每个人对于雷军对于小米汽车对于自动驾驶的认知都是参差不齐的,如果不为辩个明白,那这种讨论就毫无意义。

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注意力,珍惜自己大脑的运转时间,不要摄入不需要的input。有这时间,什么都不敢,散步放空大脑都是好的。

其实股票群聊股票也是一样。你分享一个票,一般就要分享相应的逻辑,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这个逻辑,还得费口舌掰扯一遍。当然,这个掰扯也有好的一部分,通过费曼加深自己对逻辑的理解和思考。如果不是出于利益或者热爱。这种事是吃力不讨好的。

2. 很多事物存在的意义就是经过碰撞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