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金灿灿的天天
10关注23被关注0夸夸
美食街的扛把子,生活中的浪漫家
写诗写随笔,看书看世界
你是美是善,是不灭的一
金灿灿的天天
1月前
这是第二次看,上一次看还是23年6月。那时有些囫囵吞枣,现在再看一遍,依旧是神作,果然是神作。

《翦商》的全名是“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切入点在“人祭”,这种血腥祭祀的消亡与周灭商有关。作者从新石器末期出发,探讨此种风俗生发灭亡与王朝更迭、文化转型的关系。同时华夏文明进行了分期,分期的线索便是代表了极端宗教行为的血腥祭祀仪式的消亡,此前是华夏旧文明(龙山时代、夏代、商代),此后是华夏新文明。
看这本书之前,可以先看《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何以中国》《无字史记》,了解上古史,从而更好地理解上古时代华北地区有诸多小型古国,但只有二里头的夏攻克了疆域内部稳定统治的难题,成为“早期国家”。

至于为什么夏做到了这一点:地理环境(冲积平原+治水成功发展农业)、政治制度(权力集中家天下+官僚系统见雏形)、意识形态(统治者在祭祀上取得宗教权威)、军事经济(青铜技术提供军备)
因此,商代的起跑线就挺高:能吃饱饭、权力集中、宗教权威、武器充足。基于夏朝的遗产,商朝普及青铜,扩大城邑,加固城防,进行疆域扩张,祭祀占卜、仓储保障。

接着作者开始叙述商代早期,中期到晚期各阶段情况。
先商本在南边湿地生活,后来迁移到了北方,也带来了水牛。早商致力于扩大版图,长期征战,获得俘虏,逐渐开始大规模人祭。这一时期疆域很大,触手伸到了南方盘龙城。过大的版图需要职业官僚团队,但历史进程还没到这一步。商代仍旧是部落宗族生活,无法形成秦代那般覆盖面极大的官僚体系直接对商王负责。再加上信息流通不便捷,盘龙城逐渐被异族文化同化,最终消失,与商有关的只留下青铜技术。

对于这种能扩张却无法有效管理的情况,中商进行了反思,甚至有改革人祭的主张,但失败了,因此也奠定了晚商的模式。

姑且把商王盘庚的“致辞”作为晚商的开篇。这是一篇面对不愿迁都的商民们的训话,收入《尚书》,可以窥见商人的世界观。对于商人而言,世界残忍而冷酷。人间世由鬼神操控,鬼神没有明确的道德观(商人自己就没有,他们臆想出来的鬼神又怎么会有呢),会随时随地给人降下灾难。为了获得鬼神的恩宠或避免惩罚,要奉上大量祭品,包括但不限于人,家禽,器物。在我看来,这不是敬畏而是畏惧。晚商占了整个商代的一半,在这漫长的几百年中,弥漫在商人身边的各种不安全感使他们充满暴力、杀戮,连造的许多字都和兵器有关。

接上,又讲了周人的历史。
周分姜姓(羌人)和姬姓,二者有血缘关系,平时联系没有非常紧密。古公亶父带着部分愿意迁徙的族人到了新址,也就等于选择了追随商朝。他们成为商朝的爪牙,抓羌人献给商朝作祭祀的人牲。周人本不进行活人祭祀,更何况抓自己的亲戚受戮,这违背了周人的伦理,这段爪牙史就成了周人的黑历史。

到了亶父的孙子,周文王,亲身去到殷都,亲眼见到活人祭祀之惨状,在羑里之囚中参卦。商人统治数百年,给鬼神无数祭品。对于先民而言,商朝受鬼神庇护,不可逾越,不顺从商会受鬼神惩戒。但文王在易中窥见了“规律”,世间万物在变化,商朝的统治不会永恒不变。他突破了那时的惯有认知,有了“翦商”的起心动念。

最后,武王完成翦商大业。与儒家经典所载不同,翦商并非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它是极危险的事业,武王并非意气风发,而是小心翼翼。纣王在高楼自焚,以己献祭,令武王极为恐惧天上的鬼神和历代商王会给周朝降下灭顶之灾,遂继续用人祭宗教的方式规避灾祸。有些讽刺,伯邑考的惨死给武王留下很重的心理阴影,武王却商化,用人祭对抗人祭。同样受到心理创伤的周公旦则极为厌恶人祭以事鬼神的话语,如《智人之上》所言,他要重新编一个故事,重新打造一种连结方式,形成新的网络,故而,制礼作乐。
在周公旦所讲述的这个故事下,先王、先朝都是由贤君堕为昏君,从治世沦为乱世。但其实商代一直就这么“乱糟糟”,酗酒,杀戮,从来不是纣王一人堕落的结果。周代以前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运行规则,但为了抹去那些惨痛记忆以及周人的黑历史,在新编故事下,也有了对《易经》的新诠释,“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俨然已是励志语录。

华夏文明就在此时走出了神权的掌控,这种世俗文明生成的时间很早,与其他文明(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etc)相比,过于早熟。曾经和朋友讨论,历史长河中无数文明消失,像米诺斯文明、玛雅文明,能留下遗迹已经是一种幸运。华夏文明如此早熟还流传至今,就好比大浪淘金淘到了一大颗24k纯金那样珍贵稀有。

倒是孔子,作为商人后代,或许翻看典籍发现了被礼乐新伦理所掩盖的秘密。作者推测出孔子对于周公的感激原因,把孔子真正当成一个存在过的普通人去对待,甚至试图将心比心、感他所感。如果孔子知道千年后有人懂得了他为何屡屡梦见周公,或许也会有所告慰吧。

当代人较古人在心智模式上到底有多大的演进?这个问题或许有待心理学家、脑科学家、人类学家去解决。但毋庸置疑的是,今人的心智模式可以理解古人。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提出,历史的真正对象是人及其活动。这是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对于讲述的人物,纣王、文王、武王、周公旦、伯邑考乃至孔子,作者都试图从人本身的生活逻辑而非学理角度来剖析。譬如纣王自焚完全不同于项羽江边自刎的扼腕,以商人的自负自信和强横,纣王是为了以自身完成商王向鬼神的最高等级的献祭,或许燃起火的那刻,他内心是狂躁又虔诚的,他即将借鬼神之力给坏了商祚的各部族尤其是周族,降下灾厄。终于不再是兵败走投无路的解释了。学术研究的创新在于全新的角度,但并不是无中生有,找到本质就是一条好的路径。

另一点是他的严谨程度,如称文王为周昌,武王为周发,终于不是姬昌、姬发了。那时女子称姓不称氏,男子称氏不称姓。

以及,你无法做到认知之外的事。周族之所以能翦商,关键在于文王参到了“变”。

大业多艰,上古之谜还有很多,不能说这本书已经勘破了远古的疑难,但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推断以及思路。

去年看完了李硕写的《孔子大历史》,对这个作者很有好感,很敬佩。可惜的是他表示不再写非虚构作品,而投身于小说、剧本创作。看了一些物料,才知道原来他曾有写通史的宏愿,作为读者很遗憾,但了解到他转向的原因,也很支持。他一直都知道除了学术写作以外,还有另外一篇有待开垦的有趣天地,重病初愈时他想明白了下定决心了,愿意投入那片兴味盎然的世界,这是不枉此生的选择。无论多少遍,都能体会到他对历史的热忱、真诚,对细微处的探究,对于远古之人的人性体察,作为学者的严谨、贯通、广博,令人动容。在我心里,他是卓越的文史学者,是我的榜样。

我会把他的学术著作看完的,同时,也期待有一天在《收获》上看到他的作品。希望他继续“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做最开心的事”,好好活着,平安幸福。
10
金灿灿的天天
2月前
5月读了些书,有精读的,有选读的,感觉更自由了
​《翦商》神作,牛逼。精读了,内容太长之后单独发
​《门阀》挺好,但忘了写书评。和世说精读一起看的
​《经纬华夏》许倬云先生的经典之作,有第二次精读。书评暂时没写
《书太多了》只看了中间两篇,很精彩足够了
《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戴老师的作品,不错,可作为入门读物
《横断浪途》从前知道的作家闪现,get了一首歌
《稀缺》用ai提炼一下观点就行,没必要费时间读
《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看了第一章直接弃读了。适合高三毕业的小朋友在暑假进行兴趣阅读
20
金灿灿的天天
3月前
现在时常觉得世界就是语文和数学组成的
意义和逻辑,是基底

说“文科生不如理科生”太浅薄了,文科理科都需要搞清楚意义和逻辑。不一定理科生逻辑就比文科生强。见到高考数学接近满分但是仿写句子都不太OK的学生,考到985读研或211保研但搞不清定义基本表达都不流畅的人,再回想自己见过的牛逼的人,譬如北大学数学后去哈佛学神学,本职教雅思但世界史、商科、文学、经济学etc都能教的
emmmmmmmmm
强者不会分文科理科,而会用强悍的基座打通学科。
40
金灿灿的天天
3月前
这次负责面试做课的兼职实习生(我不是hr,因负责产品业务所以面试),各有各的不同,真是,人生百态。本质上讲,区别不在于学历。也给了我一个强烈的感受,一本院校学生可以区分为三批:
天才
985、211、双非一本里很会做事能成事的人
985、211、双非一本里不会做事难以成事的人
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但到底是否会做事能成事,日后路径大不相同。
以及,会考试会学习≠会做事能成事

Python老师:山东籍卷王妹子,运动健儿,热爱登山和科研,恋爱属于盲区但已从师兄那儿吃了好几顿狗粮

高数老师:一个胖胖的得过数学竞赛奖的妇女之友、心怀浪漫的男生,有着苦痛恋爱经历。我和他约饭好几次233333没有非分之想哈,以后我养了兔兔,他就是舅舅

大学物理老师:高考数学147,但语言能力薄弱到令我怀疑他负责语言的脑区发育不完善的纯情男大

中级财务会计老师:可爱妹妹啊啊啊啊啊啊是性转的我(成熟潇洒温柔又狠辣的年上)会追的妹妹!!软软的肉肉的我和她说话都温柔了!

组织学与胚胎学老师:高考失利去了双非一本但不失学霸本色专业第一名保研到华科临床医学的妹子,会做事的人,让我感叹“你不成功谁成功”的妹妹

经济学原理老师:让已上班的人都会无语的男生,难以判断到底是语文不好还是数学不好,已退出项目

C语言老师:刚刚开课,目测又是一个数学好语文差的男孩子,有待观摩

投资学老师:刚刚开课,瘦瘦高高,有点大舌头。但是逻辑清晰,表达流利。其余有待观摩

财务报表分析老师:刚刚开课有条理的开朗女孩,爱对我夸夸夸,其他有待观摩
00
金灿灿的天天
3月前
来公司兼职讲高数课的老师是一个研三的学生。和我吐槽带的家教,一个基础不太OK的高三男生。这次模拟考没考好,数学没及格。一分析,其实两道大题都讲过,只不过是考试题目略微变了形式,不至于不会做。基础不好以及题目都不看完才考差了。

我说起我高考时选做题的不等式突然背刺我。查了下2015年陕西高考数学试卷,找到那道题给他看,他说这道题其实不简单。我突然就释怀了😅然后让他教会我这道题。

我只是觉得好玩所以才做这道题,并没有想着弥补什么遗憾。即便是高考结束时、高考查分时,也没觉得这道题给了我什么遗憾。只是此时有些特别的感觉,令人微微叹息。一些思绪突然翻涌起来,想起了很多事,很多人,还有一个很聪明的人。

这个年龄真是尴尬。感叹年月匆匆,好像不及老年人那样有资格;说是没心没肺,又好像是成年人的失格。
在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能“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时候,就好好吃顿晚饭吧。
00
金灿灿的天天
3月前
书评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
很有趣,值得一看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