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尽余欢jinyuhuan
26关注679被关注1夸夸
出海东南亚 大厂整合营销mkter
xhs半年万粉-尽余欢
小报童-营销问道集
v:juzihuihuang202(备注来意)
置顶
尽余欢jinyuhuan
1年前
hi,我是尽余欢
科技公司品牌策划,小红书万粉职场博主(小红书ID:尽余欢)
base吉隆坡 and 深圳(较少)

ENTJ,喜欢阅读一切分析事物本质的内容

✅职业轨迹图:
4A 公关公司+Appso 科技媒体+网易内容运营------看看如何获取流量(实习)
字节商业化项管------去看看流量如何变现(实习)
大厂 传播策划------去看看花钱的人都在想什么
亚太区 营销策划-----整合营销+出海,离生意近一点

✅策划、参与过多次行业刷屏、浏览过亿的新品宣推项目,小红书2023Redcase大赏行业金奖
内容合作形式,从 达人种草-媒体机构合作-官方自制
内容风格,从文化叙事-娱乐化种草

✅内容营销干货:
如何完成一个新品在 各社交媒体上 的推广策略
m.okjike.com

如何从0上手拍出一条tvc质感的片子m.okjike.com

500w实操经验,告诉你如何降本增效地 做好达人合作?m.okjike.com

✅mkter职业成长:
大公司营销部门分工及运作m.okjike.com

如何通俗地解释清楚 产品策划、传播策划、新媒体、公关、媒介的工作差异m.okjike.com

甲方的品牌经理(传播侧)如何防止自己被养废m.okjike.com

做博主给做品牌方带来了什么m.okjike.com

做过品牌方的博主 做内容时会有什么不一样m.okjike.com

如何做好离职交接m.okjike.com

✅行业见闻:
mcn老板如何入局m.okjike.com

当一个公司成为明星创业公司之前,那些员工都是怎么加入的?m.okjike.com

✅个人成长:
区分精神内耗和有意义的复盘m.okjike.com

用哪个 时间的坐标尺 度量自己的征途?m.okjike.com

mkter的消费观和金钱观m.okjike.com

最懂消费主义的mkter为何笃行极简主义m.okjike.com

文科生面对AI浪潮,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m.okjike.com

你身上会给自己带来最大伤害的特质是什么?你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它的伤害?m.okjike.com

mkter是如何利用理论知识让自己高效成为氛围感美女m.okjike.com

✅优质信息源推荐:
《亚洲教父》m.okjike.com

《详谈 三顿半创始人》m.okjike.com
38
尽余欢jinyuhuan
3天前
为啥当年毅然决定做出海营销?因为大部分国内企业不把人当人(做出海接触海外稍微好点)

国内的职场环境异化成什么样了,哪怕是流程规范的大厂也能公然鼓吹号召,这种匪夷所思的人血馒头的价值观

我以前不理解什么叫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员工来说似乎看不见摸不着,直到一次和谷歌朋友的交流被小小震撼到:

帮一个朋友分析他在谷歌的面试。其中他被问到,如果你的组员业绩表现不好,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他回答到,我会去分析他最近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出了问题。如果是工作上,我要如何帮助他,如果是生活上,巴拉巴拉
是你的第一反应吗?很自然对吧

而那位谷歌的朋友说,这完全违背了Googleness,因为谷歌永远不会第一时间怀疑自己的员工,ta默认招进来的人都是优秀的。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去反思组织给你定的KPI是不是不合理,组织给你的支持是否足够,而不是第一时间去找你个人身上的问题
​在那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所谓的企业文化,是允许一个员工真正有尊严的工作、生活,而不是沦为组织的机器人肉电池,是允许一个人有尊严的活着
13
尽余欢jinyuhuan
3天前
1.屏蔽力太弱,就会走进不属于你的叙事,徒增烦恼

2.生病也好,情绪也罢,本质都不是一个坏的“结果”,而是一个信号,提醒你需要改变
10
尽余欢jinyuhuan
4天前
#自我观察日记
正式被确诊为高概念型人才。

高概念(High Concept)一词源于创意产业,尤其是影视、广告、写作和创业领域,原意是指一个可以用一句话就吸引人、激发想象力、易于传播和理解的创意(具体介绍可以看平克的《全新思维》一书

我在以下外界环境反馈中逐步了解到自己具有这个特性

每次部门写方案的时候,老板总会让我去写最开头那个讲解背景和打造概念的部分。
我擅长去把一件复杂的事情解释的通俗易懂,本质事因为我擅长发现事物的底层规律,并且用各种类比去解释,也是我很多小红书爆文《巴厘岛yogabarn盈利方式和抖音直播间没区别》《中国的出海现状和经济适用男没有区别》的由来

我从小就喜欢去看任何领域跟底层规律有关的东西,比如研究美我会看早期的审美博主,好甜的辣椒,胖达简妮,他们会用黄金分割比例,格式塔原理等数字、美学、心理学概念去解释一些你看到却无法解释清楚的现象,我痴迷于那个“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瞬间

我非常擅长玩弄概念,比如但凡参加PPT卡拉ok,主持大赛中的即兴演讲环节,需要快速构建叙事,升华意义,我只要参加基本前三没跑。

这种能力的形成,基于一种我对内在秩序感的追求,“为什么世面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这么含混不清,不对,一定有更直击本质的理解方式“,比如为什么有的行业需要gtm,这些行业的底层特性是什么?为什么出海领域看起来欧美人更擅长讲故事,做品牌包装,一定不止是人本主义的社会文化因素?为啥海外平台不限流,你可以在ins主页公然放自己的fb链接,而国内平台之间壁垒森严,我才不信什么外国互联网就是更开放这种非常主观臆断的论述
这些好奇不断激发着我 搜集更多的信息, 洞悉更多的规律,完善对行业和世界的理解

怎么后天培养——
1.动机:善待你的每一次好奇,别轻易放过ta,原因要往深挖一挖

2.能力:足够的信息量,靠广泛阅读,尤其是人文学科、科幻、经济、艺术等领域,能积累“概念素材库”

以上都做到,就能逐渐习得把彼此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
00
尽余欢jinyuhuan
4天前
今天的第一声爆笑是我爸给的
deepseek喜提别名,keepsick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有点黑色幽默
00
尽余欢jinyuhuan
6天前
和几个在微信做mkt又跳槽的朋友聊过,统一反馈工作性价比很高,不卷,跳槽原因都是觉得太养老了哈哈哈
.
腾讯出海做啥
- IEG 的游戏业务和智慧零售的 SaaS 腾讯云 业务在整体出海业务中占比较高。其他如weTV+ 腾讯音乐的Joox
- 微信海外版本的局限性:微信海外版本 Wechat 受当地即时通讯软件竞争影响,业务有天花板,且分为中国大陆微信和境外 Wechat 两个版本,对应不同合规要求。
- 微信海外业务的服务场景:微信海外业务 70% 服务于中国境内微信用户的境外场景(境外的微信支付+小程序),同时也有境外主体机构 eg.国外旅游局 入华的需求,但落地门槛较高,微信服务能力有限
营收上,前者靠对商家的抽佣,后者靠广告业务
.
✅具体做些啥:
–早期做视频号:通过给钱、给产品点位,以及自己私信、发邮箱和借助外包等方式引入机构和作者。
- 海外内容拓展:通过联系旅游局、海外内容机构及 YouTube 上的大媒体账号,引入有质感的海外 B 端内容。
- 海外产品推广:利用KOL+地广(比如新加坡樟宜机场)+ to G的BD,推广支付/小程序
- 海外直播带货:21 年到 23 年拓展海外主播,海外主播通过内容差异迅速起号、起量并取得带货成果,如澳洲母婴博主向中国上海白领卖奶粉。
- 海外业务区域:不做北美市场,主要聚焦东南亚、日本和欧洲,东南亚有很多华人公会从事相关业务。
.
✅团队个位数,40%的8年以上的老人(时代红利,腾讯股票多,赚的多)
社招,40%,从其他互联网大厂来/专项特招(比如最近要做体育赛道/直播方向,那就招相关的人才)
校招,20%
.
✅弊:市场在微信这样一家产品主导的公司话语权较低,没有业务的基本盘(微信日活15亿,市场做得再怎么花里胡哨的拉新促活,那如果我产品推一个新的流量入口,对比来说的话,那是不是也能实现这个价值和指标?还能省这几千万的?所以做 marketing campaign 比较难凸显价值)

优: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背靠大平台,接触的资源好(接触的都是头部mcn/达人,且对你有需求)+氛围较好,类似大学(吊打字节/Temu/小红书)+性价比高(10:30-7的工作时间,3-5年40-60w的薪资)
.
✅微信气质独特,浸润了张小龙审美和价值观的一个地方,比如好几个微信的朋友都提到,微信的主要kpi不是营收,毕竟如果微信真的想赚钱,随便开放几个广告位就赚的盆满钵满,张要的是一种业务上的创新价值
比如最近几年最受张认可的是,西城男孩的案例,构建了人们对视频号 直播-看演唱会的心智
00
尽余欢jinyuhuan
7天前
事以密成🆚展示过程,向宇宙发射信号,等待机会涌现

以前的我相信事以密成,总是觉得自己的作品还不够好,想憋个大的,不希望向身边人宣传自己的作品。
比如做小红书以来,我从不在朋友圈宣传自己的账号,也不让父母去转发到家族群,帮我做所谓的数据,美其名曰就想要市场最真实的反馈。
自己辛辛苦苦打磨了一年的《出海营销岗位地图》,即使身边所有的内测用户都发自内心地觉得干货十足、诚意满满。(当然他们也提出不少建议,我都逐一做了修改)我还是扭扭捏捏的,不愿意在朋友圈公开宣传,觉得有一种廉价的叫卖感。

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结果,那么之前的努力就越发显得可笑,不如不影响心态,别展示过程。

直到今天,在自己的朋友圈下面随口说了一句:早上和微信/安克以及X-tool的朋友深度聊了三场,预计会发两篇文章。但我没有提到的是——这位Xtool在华为干了九年,现在是整个东南亚南亚市场的负责人,基于对我之前出海营销内容的认可和我组建的泰国高质量营销群(群里有所有在泰国做出海的头部大厂:大疆、insta360、vivo、Realme、爱奇艺,以及一些头部广告公司和专门看东南亚的vc等等),让司机开了一个小时的车来见我。我们高密度交流了三个小时,全程无人看手机。在结束时,他问我是否提供付费咨询服务或其他全案咨询业务,并且鼓励我做一个东南亚营销大会,认为我可以把这一摊事情做好(又是感受市场需求的一天)。

而当我简单提了聊了几个品牌方这件事之后(which是我的日常),有之前在远川研究所做主笔的出海记者找我做播客合作;还有一些之前从未有过交流的朋友私信我询问我的自媒体账号。
这不禁让我思考,在过往的过程中,由于完美主义心态而不愿展示自己的过程可能错失了多少机会?
但好在我今天意识到了这一点🤔
20
尽余欢jinyuhuan
8天前
推荐@刘飞Lufy 老师的《内容即品牌》
作为一个兼具品牌方和创作者双重身份的人,分享下被书中观点引发的思考——

💡内容影响力=覆盖人群×对用户的影响力
✅作为品牌方,单纯追求曝光的投放行为不可取,也要考虑用户的价值(是否是高净值用户)+对用户的影响力深浅(长内容可以更深度的讲解产品,短平快的内容就是凑个热闹)
以内容种草为例,
在抖音做到1000w曝光,可能要花50w,找个剧情号就行了
在播客或者公众号上花50w,可能流量完全没这么高
但这肯定不意味着后者价值更低啊
1.用户质量,抖音都是泛流量,之前打商务精英人士,用户调研很多都不用这个app
2.用户对你产品的记忆强度很弱很浅
但是很多销售出身的老板理解不了,只看流量和爆款,唉

✅作为创作者:
特别是干货型创作者,破除流量焦虑,因为可能覆盖人群没变,但是后者的影响力增加了
“我们在做内容时也会更有自信:当我们持续做了很多内容,表面上的用户数量却没有太多变化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做无用功,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我们在持续加强已有的连接,待时机到来,它们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不要只是在意内容的干货价值,不在意阅读舒适度,这里包括内容的可读性,也包括文字版本/视频节奏/声音清晰度这些(不爱排版星人默默反思)
一个专家写内容的反面案例—“由于他并不擅长通俗的表达,也没有过内容创作的经验,他写的内容太“干”,没有案例、没有故事,不是从读者视角出发的,他甚至也不愿意提到自己的身份、所参与项目的很多细节,导致读者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内容,也就没有好的反馈”

还是要努力成为行业头部,价值穿透——
“在不同的领域中,往往只有做到最头部的内容品牌,才能有持续、稳定的品牌宣传方面的商业合作机会。
做到垂直品类中的前几名。只要能做到前几名,即使仅靠品牌宣传的商业化,内容创作也完全能成为一项可持续的生意乃至事业。”

理解“情绪价值”同样重要,工具价值外也要考虑用户的情感价值——
“B站的职场UP主姜Dora对我讲过,她原本以为她的观众都是来“解决问题”的,后来发现并不是。这些即将毕业或者刚刚进入职场的朋友,需要具体的方法,但同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在B站这个环境中,也有很多面临同样困境的同路人,这种陪伴感也是非常难得的。”
“方案到处都有,精神力量却是很稀缺的”
(其实线下接触的人会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我的能量,但似乎从未在我的自媒体中有所展现,我需要思考🤔)

最后的最后,请务必对未来保持乐观,保持想象力,seeing is believing——
“你也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玩法”不只有打工上班这一种。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活法,想挣钱可以有很多路径,想过得开心也可以有很多路径。回到我刚才说的,事业发展的边界取决于你的想象力,你的生活最终能过成什么样,也取决于你想象力的边界。当你想过得更好的时候,你没有见过更好的生活长什么样,你就想象不出来。我现在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拓展想象力”
这段话给最近低迷的我注入了心理能量🤲
01
尽余欢jinyuhuan
8天前
纠结迷茫的时候
要么看书获得新知和启发
要么聊天梳理思路
要么睡觉健身
就是不要内耗
00
尽余欢jinyuhuan
10天前
得意就容易忘形
交流中的大忌,时刻记住你是来倾听获取信息而不是放纵自己ego的
类比派对前先吃东西,这样聚会上就不会因为饥饿驱动,胡吃海塞忘了正事
重要交流前,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个咨询(别人咨询我),把自己的表达欲释放掉
00
尽余欢jinyuhuan
10天前
每次有人问我怎么能量那么足
因为你有欲望
有创造更多价值,看到更广阔天地的欲望

分享下,evision自己的方式
定期约身边几个优秀的朋友吃饭
幻想一下见面时你们彼此分享各自进展时
你是平静笃定地表达自己近来的收获
还是羞赧于乏善可陈
内心就会有踏实干事的动力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