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阿qin小朋友
27关注49被关注0夸夸
人前哈哈怪人后emo怪🤷‍♂️
永远塞不满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小确幸小思绪在这儿抒发一下吧🗺
阿qin小朋友
10:17
🙃🙃🙃在公司干活就是这样,看到这样的数据内心也毫无波澜,没有意义😑😑
00
阿qin小朋友
1天前
国庆之后的纯躺的一天(真的好难得!!
)谁懂啊,真的太久违了!!真的是任何信息都没输入,大脑纯放空,看令人心动的offer,躺床上刷视频,然后中午吃了煲仔饭和糖水,晚上吃了板栗🌰红薯炸鸡,秋冬的幸福感爆棚🤗🤗🤗
00
阿qin小朋友
2天前
想问下万能的即友,如果在外面有个小姑娘问你借个热点儿充手机话费,你会给她开吗?

这事儿今天我遇到了,第一反应就是骗子,万一连我的热点窃取信息呢(虽然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技术吧)但是呢,这年头宣传的诈骗的手段太多了,所以我宁可选择拒绝🙃🙃🙃
00
阿qin小朋友
2天前
关于保险,我可能甚至在今年开年也没想到自己会配置这东西。

人对于一个东西固有的认知是很难扭转的。但是我居然在今年下半年改变了对于保险的看法,以及躬身入局了

我觉得是两个方面,之前是由于完全不了解,只是知道一些片面的东西,所以对他的体感不好;但是现在是受环境和个人经济的影响,开始慢慢理解学习和接受保险这个东西,从而改变为我好像确实需要

当然,这个跟认识的靠谱的保险代理人也非常有相关性。

人的需求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因为我之前可能也很少考虑医疗这块的保障,感觉离自己很远;之前也很少考虑婚前财产隔离的问题,虽然有了解但好像没觉得是刚需。

但是这些问题,我发现今年开始进行一些思考了,尤其是婚前财产隔离的问题

当我知道保险有这些属性的时候,我觉得真的很有必要去配置一下。

人对于新的事物可能转念不快,但是对于自己有需求的东西,可能真的会换个角度去看待了。
00
阿qin小朋友
2天前
从国庆回来,一直说要好好记录一下感受,结果被工作副业学习社交等等一系列的事情给占满,今天终于有精力和心情追溯记录一下这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

🔗第一个感受一定很想表达的是,突然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这个关乎到国庆期间见了初中老友之后的“漏电”。因为闺蜜的一些话有三番两次让我觉得被堵着了,以及隐含的是“对比”和“些许的不服”。

后来我突然懂了,确实朋友之间虽说友谊真贵,但是如果结伴很久的两个人一旦都步入社会以后,方向性有了差异性,以及在当下的赚钱结果上有差距(且背景悬殊较大的情况下),有一方确实是会心里不舒服的。

我感受到,可能现在这个年龄,人性的复杂会越来越凸现。之前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分享一些近况的时候,可能也不能太露骨,因为很可能会戳到对方,因为真的或许只有父母是踏实愿意你过得好

🔗想表达的第二个点是,阶段不同的两个朋友,可能或许会慢慢的越来越不想交心吧。

比如刚才提到的那个玩儿了十几年的闺蜜,因为我俩步入社会的阶段不一样,所以她经历的很多情绪是我已经克服过的。以及选择路径不同的人,可能互相点燃和启发的感觉会越来越弱。

因为我现在只想跟别人讨论更多的商业模式,开拓更多赚钱的边界;而她走的是传统考教师编的路子,天天被考试折磨着,赚钱的定位也是一定要求稳。

所以我感兴趣的没法和她聊,她现在经历的情绪我能理解,但是又不想被影响,以及当然也不能表现出当下情绪没那多内耗的感觉

因此,经历过这些看透和切实的体感,然后我感知到朋友的功能性,以及就是要接受关系的远近切换。

当然,对于后续的见面聊天,可能我也会降低一下表达欲了

本身影响力强的人就在别人面前有很多的表达欲,以及又想把自己的成绩分享出来,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露骨太多是对身边人的一种打击以及会激起人性不那么美好的一面。

🔗第三个想表达的一点是,亲密关系之间,也是需要注意保持一些隐私和边界的。同上,因为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你过得好,你过得好对方pua你多付出,以及男性视角或许天生就不想承认自己比女生弱,即便事实如此,所以他们有很多理由去要求你,不然就是你的不对。

这点可能也怪我,比如亲密关系之间在存款和工资这块,我觉得还是要留一手的,现在我学会了。因为我以为是很信任的人了,聊这些也无妨,但是没想到对方硬要扎你一刀啊

总之,对于明知道阶段可能相对有差距的朋友,我就还是尽可能的少表达了吧。去选择那些当下可以同频的朋友。不得不说,朋友之间也是价值交换的。

坚持自我,这点真的很关键。
30
阿qin小朋友
2天前
连着三年的秋天,从五四大街city walk到故宫景山公园这块,每次都还是要感叹太太太美了!秋天的北京真是很有魔力,来二环里就是沉浸式的忘我,可以什么都不想。今天的天气还特特特给力,阳光实在太舒服了,沐浴在阳光下,走在这蕴含历史的街道,就是想忍不住的拍拍拍,让所有的阳光空气黄叶穿过我🍂🍁

😑第一次秋天来这边是23年,那段时间在经历跳槽gap,来这儿的时候恰好是刚拿到offer等着入职。

算是在开启新生活之前的一点洗礼吧。但是那一年整体经历了比较多的变动和心态的失衡到平衡,当时来到这儿的心态是经历过很多挑战以后的落定

🤔24年也就是去年,是和前同事一块来的,当时俩人在新公司基本都呆了一年了,在感慨很快,在聊彼此做的工作内容。

当时对未来有了稍稍的掌控感,以及开始开拓一些新领域,好像是充满了希望

😇今年也就是现在,我又来了。自己来的,但是感觉很舒服很享受。以及是真的毫无负担和压力的在享受眼前和脚下的这一切。可能明年这个时候我就不在北京了,但是我想活在当下。

最近也是因为一直在各种忙,今天算是特别踏实的给自己放了个假。可能后面还会有很多挑战,但是发现自己心里边界更宽了,对于未来的掌控感好像更有了方向感,是一种坦然。
00
阿qin小朋友
2天前
又又又来五四大街了!基本上成了每年秋天的必备项目,也是一种仪式感。这三年每次来的心情都不一样,周围的人也不一样。

清楚记得去年跟我一块来的伙伴,现在已经失联了(是我们几个女生都被他女友拉黑了hhh),去年他还没对象🙃🙃🙃

也清楚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大学的那个室友好朋友原本打算来北京玩,结果临时有变故没来成,当时通过手机拍照给她分享,结果今年她来了北京…

所以啊,珍惜当下很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人来来走走会更加不固定。以前可能还会感慨一下,现在觉得也蛮正常的。

关系的流动性就是这样。
00
阿qin小朋友
3天前
11月开的第一顿火
00
阿qin小朋友
3天前
昨天以一根"26年秋天的第一个糖葫芦"收尾了十月份🍡今早醒来看到屋里藏不住的太阳,又想出门赏秋了怎么办🤦‍♀️🤦‍♀️11月你好啊,大早上的阳光浴,我是真的在床上昏睡不了一点儿,感觉不出门就浪费了短暂的秋景😅😅
00
阿qin小朋友
4天前

fountain_: 热爱不是起点,而是熟练后的副产品 无论学习什么,做什么,都有一个必经的“磨练期”。 那是最容易放弃的阶段,也是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阶段。 一个人能不能在一个领域获得成果,关键不在天赋,而在能不能熬过那段最乏味、最低效、最看不到成果的时间。 很多人就是在磨练期的时候选择了放弃,于是他们永远停在了起点。 他们以为自己缺乏天赋,缺乏兴趣,甚至怀疑人生方向。 但其实,他们只是还没有熟练。 01 掌控感来自熟练 人类的大脑天生厌恶低效与挫败。 当你刚开始学习一项技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任何正面反馈时,大脑会本能地排斥。 因为它在计算——“投入产出比太低,不划算”。 而一旦你熟练了,你的效率成倍提升,成果开始显现,反馈变得清晰。 那个时候,大脑会主动释放生理激素,催促你去重复这种行为。 在这其中,掌控感是行为非常重要的动力来源。 熟练的过程,本质上是大脑在建立“心智模型”的过程。 当模型建立之后,你就不再是盲目尝试,而是能理解、预测、甚至驾驭这个领域。 02 游戏为何让人上瘾 很多人沉迷游戏,正是因为游戏完美地利用了这种心理机制。 游戏的上手难度极低——新手阶段的对手都和你一样“菜”,这让你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胜利”和“反馈”。 与此同时,游戏又设置了循序渐进的难度。 每一次你熟练一点,系统就给你更高层次的挑战与奖励。 这种即时反馈让大脑不断分泌多巴胺,形成正循环。 于是你产生错觉:我喜欢玩游戏。 但实际上,你真正上瘾的,不是游戏,而是游戏给予的“掌控感”和“反馈感”。 而在现实中,大多数事情的反馈周期都比游戏长得多—— 没有人为你设置初级关卡,没有即时奖励,也没人告诉你进步了多少。 于是你觉得无趣、枯燥、坚持不下去。 可问题的关键不是无趣,而是你还没熟练到有趣的阶段。 03 兴趣的诞生 我在学习摄影的时候深有体会。 刚开始的时候,听老师讲构图、光线,完全听不懂。 拍出来的照片,也平平无奇,怎么都不满意。 那时的我没什么兴趣,只是得过且过的坚持。 可就在半年后,慢慢地,思路通了,拍出来的作品有了感觉,别人开始夸我拍得好。 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意识到:原来“兴趣”不是开始的原因,而是坚持的结果。 熟练带来了掌控感,掌控感带来了自信,自信带来了热爱。 很多人一直在等“有兴趣了再去做”, 但真相恰恰相反:你必须先做,再让自己变得熟练,兴趣才会产生。 04 周期思维 任何技能、领域,都有自己的周期。 前期的磨练期,往往看不到成果;中期的熟练期,开始有回报;后期的精通期,就是你成为领域高手的阶段。 那些半途而废的人,不是不聪明,而是不懂周期。 他们在最该坚持的地方选择了放弃。 他们以为“自己不适合”,但其实,他们只是没挺过前期的低谷。 你必须明白:度过磨练期,不是选择题,而是通关门槛。 因为这个阶段,所有人都痛苦,所有人都迷茫, 而只有跨过去的人,才有资格享受后面的轻松与成果。 05 结语 当你明白“熟练是兴趣的前提”,你就会用全新的方式去看待学习和成长。 那些看似枯燥的日复一日,其实都是在为你的大脑搭建新的结构。 真正的高手,是能在无趣的阶段,依然稳步向前的人。 热爱从来不是起点,而是熟练后的副产品。 当你能让自己度过那个无趣的磨练期,你就能走到大多数人走不到的地方。 到那时,你就会明白——所谓“喜欢做一件事”,从来不是天生的天赋, 而是后天习得的掌控感,是长期投入的馈赠。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