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林卿LinQ
296关注1k被关注8夸夸
📕 5年小红书经营实战经验
🧑‍🏫 小红书种草学&电商学习中心讲师
✨ 小红书最年轻的操盘手|00后里最懂小红书的小老师
🛰️ LinQUvU
置顶
林卿LinQ
2月前
置顶一下新的自我介绍 🔝
20
林卿LinQ
1天前
和好朋友一起吃饭、喝酒🍻

我爱你们,哈哈[旺柴](真爱了,工作日打车1小时只为一起吃顿饭、喝杯酒…

@河林 @荷妮创业版 @乐一RoyS @是鹿鹿呀 @Sylvia.舒舒
10
林卿LinQ
6天前
在我心里,有时候线下讲课/分享,其实是讲给1个人听的…

在讲课/分享的过程,和谁持续对上眼神/反馈,那就是讲给TA 1个人听的。
20
林卿LinQ
19天前
跳出我们现有的世界和认知,拥抱外部,遍地是机会、是黄金。

但是“跳出”是最难的,因为世界是个巨大的茧房,因为偏见会蒙蔽双眼。
00
林卿LinQ
28天前
其实好多赛道在小红书上想获客、想转化的话,并不需要做什么复杂内容,只需要站在用户消费决策链路去倒推内容就好。

想用户所想,给用户提供所想。(搜索🔍)

当然,也只是说得轻巧而已,本质上吃的还是洞察和呈现。
00
林卿LinQ
28天前
问题不是AI解决的,问题是会解决问题的人解决的。
01
林卿LinQ
28天前
知识本身不值钱,展示知识的方式才值钱。

网络上没有任何一条知识是不对人开放的。

那么你为什么不看呢?

因为你要么对它没兴趣,要么觉得它晦涩难懂,要么学了也不知道用在哪儿。
00
林卿LinQ
28天前
最近比较喜欢的一句话。

书里没有答案,但是可以让你离答案更近一点。

别人的生活也不是你的正确答案,但是可以让你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00
林卿LinQ
2月前
昨天去良渚,跟几位朋友交流,Mark一下笔记📝

@是夏夏夏天吖 (忘了,其他几位小伙伴的即刻是哪个😂所以就不艾特了

01.爆款内容是概率事件,所以我们需要在它有限的生命周期里,薅光它的流量,吃干抹净。

然后细致地拆解它,沉淀出这个爆款内容模型的结构。

其实,内容不是玄学,而是有效卖货内容模型的重复和迭代。
我们要做的不是追求篇篇爆款,而是在每个周期里,把爆款吃透,把有效放大。

冷知识:标题和封面一起高度同质化3次基本上就会触发违规;
如果拆分开,标题怎么重复也无所谓,而封面(图片素材)就需要各种调整之后,才可以重复利用。

02.低客单走量,高客单走心。

低客单的产品打法会简单粗暴一点,就是

科学找内容模版,以及选品 ➡️ 疯狂测内容、测品 ➡️ 找到有效卖货内容及爆品规模化复制放大(自营矩阵+外部合作+博主投放) ➡️ 配合直播起量,拉转化…

说白了,就是拼内容体量、拼内容&转化效率、拼ROI…

但是高客单完全不一样,用户决策成本高,纯粹凭借“性价比”之类的是完全打不动的,必须

a.给出强有力的购买理由

b.营造更深的场景代入

c.重构用户对于品类的认知…

高客单卖的不是货,而是情绪、是生活方式、是故事。

03.小红书自然流量越来越难拿,付费基本上已经成为标配。

而对于大多品牌商家来说,关键其实不在于“投不投”,而是“会不会算账”。

只要你的产品毛利够,ROI够得上、稳得住,那付费就是生意规模的放大器。
11
林卿LinQ
2月前
做小红书的幻觉😵‍💫

01.这个爆款内容也就这样,好像也没什么值得学习借鉴的

02.我就是抄的爆款内容,跟它一模一样
00
林卿LinQ
2月前
跟好多小伙伴交流过,发现大家的选品流程其实大差不差,而造成选品上有差距的原因或许是

01.对于品类的感知/感觉(喜欢/热爱)
比如我看到有些品类完全没什么想法,但是看到有些品类可以迸发出好多乱七八糟的灵感…

02.执行颗粒度(洞察)
有没有用心+带脑子在选品,还是走马观花地看看而已。

03.知识储备,以及认知、眼界
跟我一直坚信的“看世界、找自己”的逻辑是类似的,只有看过足够多的东西,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认知、眼界,在选品的时候,才会有更多想法。

林卿LinQ: 小红书闭环电商选品指南 01.前言 产品没选对,努力全白费!虽然没这么夸张,但也差不多是如此。 产品是电商的根基,哪怕你内容做得再🐮、投流再凶猛,产品不行,终究事倍功半、很难持续,甚至全部白费。 所以我们才说“电商:选品定生死!!!” 02.什么样的产品容易在小红书成为爆款 我研究了1000+小红书闭环电商的爆款产品,发现这些爆款产品有9大共性,即 符合小红书平台特性 大众刚需&小众非标 存在市场机会 高利润&高复购 趋势性 卖点可视化 具有社交货币属性 人群定位清晰&场景容易界定 具有各类背书 你在选品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全部满足,但是满足得越多,爆的概率就越大!!! 2.1.符合小红书平台特性 小红书是一个“生活方式决策场”,所以想在小红书闭环电商里成为爆款就需要符合小红书平台特性,即 2.1.1.审美驱动 小红书是一个审美驱动的平台,美即正义,颜值即正义,所以高颜值的产品在这儿天然有传播力,用户愿意为“颜值”买单。 但是有些产品是例外,比如地方特产,地方特产之所以是地方特产不就是因为它具有地方属性(有“土味”、有原产地的印记)、是地方特色嘛,而大多用户判断地方特产是否正宗的,最最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通过产品包装来判断,一旦包装过度精致、失去地方元素,反而会让用户觉得“不正宗”、“商业化过了头”,所以高颜值≠盲目精致,而是“恰到好处的美”。 2.1.2.价值驱动 用户为什么购买你的产品? 归根结底,是在为“价值”付费。 而价值可以分为三层 实用价值:基础性价值,觉得好用、可以解决问题…… 情绪价值:自我愉悦 -> 情绪化、仪式感 精神价值:成为理想的自己、支持/接近喜欢的TA、价值观共鸣 但不管是哪一层价值,一定要让用户感到“超值”,即比预期还要好一点。 2.1.3.M型消费 小红书用户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呈现“M型”特征:要么买极高性价比的实用好物,要么为高溢价但情感价值拉满的产品买单。 中间地带的、没什么特色的产品,很难出圈。 2.2.大众刚需&小众非标 在小红书闭环电商里,爆款产品往往是这2种 大众刚需:覆盖广、需求稳 → 体量 小众非标:规模不大但需求鲜明 → 细分+差异化 2.3.存在市场机会 有些品类看似饱和,但是如果你能找到细分场景、新人群、新痛点,依然有机会切入。 2.4.高利润&高复购 高利润(建议毛利率>30%),是你各种经营成本的支撑点 高复购,意味着用户认可产品、愿意反复购买,这是资产沉淀,也是电商生意的基本盘 上述二选一就不错,当然,如果可以兼顾就更好啦。 2.5.趋势性 我把季节性、节日性、热点性、趋势性等等全部归纳为趋势性,即在特定时间段自带流量及转化,比如 季节性:冬天的羽绒服 节日性:情人节玫瑰花 热点性:花西子事件之后的国货浪潮 趋势性:水晶手串 但是,追逐趋势≠盲目跟风,而是提前布局、快速响应。 2.6.卖点可视化 为什么有些产品看一眼就让人想买? 其实就是因为产品卖点看得见,即卖点可视化,它包括高颜值、差异化卖点及新奇特等等,即产品即内容,自带流量及转化,比如 高颜值:观夏的东方美学设计 差异化卖点:松达山茶油爽身露 新奇特:功德键帽,把敲木鱼变成敲键盘,敲键盘=积功德 如果你的产品卖点可视化不强,其实也可以通过“内容手法”让它变得可视化,比如 借助道具辅助放大卖点,🌰:通过紫外线灯+荧光画布照射演示直观呈现防蓝光眼镜的防蓝光效果 通过对比,强化卖点,🌰:使用前后对比直观展示 以量取胜,量大吸睛,🌰:水果、零食品类等的爆款内容,通过如堆成山的产品让视觉冲击拉满 场景差异,强化冲击/信任,🌰:产品溯源、原产地直拍、流水线实拍,增强信任 极端测试,卖点极致化,🌰:像疯狂小杨哥的直播间那样,做夸张的产品测试 2.7.具有社交货币属性 产品不仅仅是产品,也是用户彰显生活方式/价值观、表达自我的载体,比如 可分享:产品自带话题点或者争议性,用户愿意自发传播 身份标签感:购买即传递生活方式态度,背什么包、穿什么衣服,代表“我是谁”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Lululemon,它卖的不是瑜伽裤,而是一种“健康、自律、中产”的生活方式。 2.8.人群定位清晰&场景容易界定 人货场具像适配 -> 精准切入“小而具体”的需求。 不要试图满足所有人,既要、又要、还想要 = 一无所有; 想成为“大众”,大概率会被“大众”所颠覆。 🌰:人群+场景+痛点+产品,职场白领(人群)→ 熬夜加班(场景)→ 脸色蜡黄(痛点)→ XX精华提亮(产品)。 2.9.具有各类背书 它是用户&博主&买手信任利器,比如 明星/头部博主/买手合作 权威机构/证书/认证/报告 高销量 TOP榜单 行业奖项 用户好评 好口碑 …… 有各类背书,转化率、BD效率等往往可以翻倍。 03.小红书闭环电商选品逻辑 选品不是凭感觉,而是需要有一套系统逻辑。 从实操来看,小红书选品分2种情况,即已有产品、待定产品,这是2种截然不同的选品逻辑。 3.1.已有产品 如果你现在已经有产品,那你的选品逻辑其实是通过不同方式来测品,根据数据反馈择优推品。 用数据说话、科学测品,而不是盲目推品! 常用的测品方式如下: 3.1.1.用户测品 针对性联系用户调研,比如 私域 微信1V1私信调研 微信群聊、朋友圈发布问卷等,集中调研 电话访谈 邀请用户来线下产品共创会 …… 如果有小红书群聊的话,也可以通过小红书群聊的群投票等来调研测品。 3.1.2.博主测品 可以定向BD建联一些品类相关的小红书博主,把产品信息发给TA们,假借合作的名义让TA们帮忙选品测品。 3.1.3.内容测品 适合测品的内容形式如下: 选择题类型内容,比如极限几选一 听劝养成系内容,比如大家说我该不该上这款 行业通用内容模型 现有爆款内容模型 像素级模仿爆款内容 测品的目的是低成本验证产品是否存在市场机会,所以不用纠结到底是发多少篇笔记,而是尽可能多地触达到一定体量的精准人群,让精准人群用行动投票。 3.1.4.直播测品 把产品上架到购物车,购物车的产品数量控制在1-2屏,让产品尽可能地在前排,根据求讲解、产品点击率等数据测品。 最后,不同测品方式触达的人群精准度及有效性不同,所以在分析实际测品数据的时候,需要用不同的权重来看待。 建议权重:直播测品 > 用户测品 ≥ 博主测品 > 内容测品。 3.2.待定产品 如果你还没有产品,那就有2种思路,即迭代品、趋势品。 不过这儿有个大前提,即团队基因、新品定位、新品冷启动逻辑决定新品研发/选品方向。 3.2.1.迭代品 迭代品的选品逻辑本质上其实就是“抄 → 超 → 钞”的逻辑,即跟随爆款产品、挖掘潜在爆款产品,结合市场/用户需求等来反向迭代产品。 说白了,就是跟随创新,等待同行业的品牌用新产品测试市场,发现有机会后跟进并改进创新。 a.如何挖掘爆款产品、潜在爆款产品 从全域商品/内容榜单挖掘,比如小红书、抖音、淘宝/天猫、京东、知乎、微博…… 或者从海外商品/内容榜单挖掘,比如亚马逊; 或者定向参考借鉴与中国消费比较接近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 b.如何迭代产品 洞察爆款产品、潜在爆款产品优劣势进行迭代创新 电商端产品评价、问大家 小红书端品类及类似品类爆款内容产品描述、评论,以及各种求助贴 小红书聚光平台 -> 关键词规划工具 -> 上下游词 小红书端搜索关键词 -> 搜索结果页TOP笔记标题及封面文案 …… 组合创新 创新的本质是一种“新组合”,把各种必要元素等进行重新组合,甚至是进行跨品类的一些迁移,比如MIFA -> 露营灯+音响、MBTI+水杯、充电宝+暖手宝、敲木鱼积攒功德+键帽…… 3.2.2.趋势品 趋势品的选品逻辑本质上就是需求洞察、趋势捕捉,可以按照小红书出品的选品逻辑模型来进行选品。 a.根据品牌/集团所有产品类目及小红书TOP5趋势类目等来锚定类目方向。 b.通过SEM竞争来挖掘蓝海类目 不过在实操上不完全只通过SEM竞争来挖掘蓝海类目,而是会通过这些工具来判断 小红书千帆平台 - 商机中心,虽然不太精准,但聊胜于无 小红书聚光平台 - 关键词规划工具/流量参谋 小红书蒲公英平台 - 内容广场 小红书千帆推广平台 - 选品分析 c.通过蓝海类目里的品牌心智表现判断是否存在市场机会。 通过“小红书聚光平台 -> 关键词规划工具”,查看下游词数据,判断品牌心智表现,推荐选择“下游词”里品牌词占比 < 50% 的类目。 d.通过产品趋势表现,从蓝海类目挖掘趋势产品。 小红书聚光平台 - 关键词规划工具/流量参谋 小红书乘风平台 - 选品分析 小红书千帆平台 - 社区热搜词 小红书灵犀平台 - 趋势榜单 3.3.小红书选品TIPS 3.3.1.避免“自嗨式选品”,自己喜欢≠用户喜欢。 3.3.2.警惕“伪需求”,打品逻辑(赚短期快钱)除外。 3.3.3.选小不选大,细分品类优先级高于大品类,更好切入。 3.3.4.初期选品推荐聚焦5款产品以内,集中资源、全力打爆。 3.3.5.供应链谈判关键点:最小起订量、退换货政策、账期。 3.3.6.初期供应链合作推荐采取混批逻辑,筛选优质供应链。 3.3.7.产品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冷启动逻辑。 3.3.8.如果发现产品价格、销量、转化率在下降的话,推荐谨慎选择。 3.3.9.如果产品销量少、竞争少,推荐近一步评估市场需求,看看是不是“没市场”。 04.写在最后 选品逻辑或许就只有2种, 抢蛋糕 在现有竞争格局里,自己(产品、价格、渠道、营销、效率……)是否可以竞争过其他对手,吃到一定份额。 找蓝海 发现还没有被充分满足的需求点或者空白市场,找到尚被覆盖的机会点,比如用户实际有需求,但是竞争对手没有做好或者没有满足的地方。 但不管是哪种选品逻辑,选品依然是概率游戏,没有100%必爆的品,所以需要常态化选品/测品,梳理沉淀自己的选品/测品模型,以此提高成功率。 <END>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