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林卿LinQ
281关注1k被关注8夸夸
一位聚焦小红书的零零后天蝎Boy
研究小红书的各种赚钱生意ing,欢迎订阅
关于小红书、品牌经营、创业、新个体,欢迎交流
🛰️ LinQUvU
置顶
林卿LinQ
5月前
最新、最全的小红书领域飞书知识库来啦!

小红书看这一个就够啦 [旺柴]

客卿KeQ|小红书经营智库

链接 🔗 keqteaml.feishu.cn
31
林卿LinQ
1天前
请所有人把小红书用起来!!!

截图是我在小红书上找我线下课程的场地,不到1天就找到了[嘿哈]

我现在但凡有点什么需求就会在小红书上发求助贴,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旺柴]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精力去筛选,以及好多商家有点过于想导流私域,也不管合不合适…
40
林卿LinQ
1天前
奇怪🤔即刻的动态好像跟微信朋友圈有点像了,就是看不到关注的所有人的全部最新动态,好貌似只能看到互动比较多的?!@即刻问答官
00
林卿LinQ
2天前
《种草》读书笔记002

07.因为品牌/产品的选择太多,相关的信息太多,所以用户对于“筛选好物”和“消除信息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也就造就了小红书的独特内容生态。

但是也因为如此,所以构建信任的成本在不断提高,用户转化所需的触达次数在变多、内容质量在变高,甚至对于“人”的要求也在变高。

08.回归到本质好像还是在突破同质化、建立差异化,创造稀缺性。

09.用户本质上不是想购买这款产品,而是想解决某个问题,满足某个需求,产品只是介质、只是解决方案。

10.交易的本质是基于信任的价值交换;
而种草是构建信任、奠定价值,促成交换。

11.企业经营需要的是企业和用户双重视角,在不同经营环节里应用不同视角解决不同的经营问题。

12.企业经营最难的是自上而下、从战略到执行的贯彻落实,是知行合一。
当然,换个逻辑的话,也可以说是取舍。

13.usmile Q20 是一个很好的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回到根本性问题上去解决的案例。
不是纯粹基于产品本身去迭代,而是基于使用者和购买者想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去迭代。

14.所有广告全部是品效合一的,只是有的是显性的,可以即时看到效果,有的是隐性的,需要某些介质去激发,就像好多知识点在日常的时候,我们是想不起来的,但是一旦看到相关题目或者有相关信息提示,立刻就会想起来,这个过程跟背书有点像😂

不过追溯一下的话,也跟广告内容有关,有些广告不具备记忆点和穿透力,所以没办法留下深刻印象,只有浅浅的记忆,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强有力的关联性介质来激发这段记忆。

15.聚焦、聚焦、聚焦!!!
什么都做,只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消耗用户的信任度,需要聚焦单点、单线或者单个体系。
00
林卿LinQ
3天前
开始读《种草》了 📖
读书笔记001

01.看完好多相关的概念释义,如果非得用一句话阐述的话,可能是
以价值作为根基,注重用户的过程体验,做好所有的经营动作,把理念贯彻、把小事儿做好,持续迭代🔁

02.消费世界的叙事方式的确发生了变化,但是又好像没有变化,只是用户在品牌/产品选择变多之后,从之前的被迫接受xxx、无奈选择xxx,到如今的我更愿意选择xxx、更愿意使用xxx,xxx是我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是一个标签,而不是全部。

03.在我自己的理解里,种草可能不太像书里所说的是一种创造新需求的过程,而是随着时代变迁旧需求变成所谓的“新需求”,种草是发现“新需求”,创造新形式、新解决方案来满足新需求,以此激发用户消费欲望的过程。

因为从本质上看,人的需求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是随着时代变迁,需求的阐述方式有了变化,或者是因为新形式、新解决方案的出现需求有了新的表述。

04.交易的本质是信任。

05.竞争变得更透明、更复杂,而非平权,平权在竞争里或许根本不存在。

06.种草的核心心法:捕捉、理解、放大、激发
感觉跟小红书之前所提出的IDEA营销方法论是有点契合的。
00
林卿LinQ
4天前
小红书《rise100经营实录》读书笔记007
百大买手篇

46.如果是非刚需类型的产品,一定需要给客户提供超预期的价值,比如颜值、质量、趣味性、仪式感、情绪价值等等。

47.粉丝量并不决定买手带货效果,真实影响带货效果的是过往内容所造就的人设形象、粉丝黏性等,像低粉丝量高带货GMV的案例在小红书上也不少。

所以如果想成为买手,低粉丝量也没关系;
如果想和买手合作带货,拒绝以粉丝量判断带货力。

48.做买手不一定可以提高商业广告合作数量,但是一定可以提高粉丝量,有不少博主就是因为粉丝增长遇到瓶颈,所以才开始尝试做买手,然后突破瓶颈,迎来了粉丝量的二次增长。

其次,做买手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被动接受商业广告合作到主动掌控合作权和获取自我价值/收益的过程。

49.如果担心做买手需要发布比较多的直播预告内容(广告)会影响日常内容和粉丝观感的话,可以考虑这几个解决方案,

1️⃣ 多运营1个和直播相关的账号,把直播预告、直播选品等大部分和直播相关的内容发布到这个账号上。

🌰:Winnie文

2️⃣ 把直播预告之类的内容融入到日常内容里,或者做得比日常内容更好,让粉丝不产生厌恶情绪,尽可能规范化、系列化。

3️⃣ 降低直播预告频率,把直播常态化、憋大场,在日常直播里小带货、提前预告大场直播,然后在大场里集中带货爆发。

50.小红书上做得好的买手有哪些共性

1️⃣ 有比较好的时间规划能力,可以把内容产出、选品、试品、定品、直播等一系列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2️⃣ 有比较不错的网感、审美和直播运营能力

4️⃣ 对产品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在相关行业/人群上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专业度在线

5️⃣ 是某个行业的重度用户或者某一人群的典型用户,对行业和人群有一定的敏锐度,可以很好地洞察到流行趋势和需求变化等

6️⃣ 会生活、懂生活,有热爱
00
林卿LinQ
5天前
小红书《rise100经营实录》006
百大买手篇

37.做小红书实际上不只有品类垂直一种选择,还有人群垂直、IP垂直,甚至这3者还存在某种进阶逻辑。

品类垂直,即聚焦某个品类,以品类作为内容主线,持续输出品类相关内容;
人群垂直,即聚焦某个人群,以这个人群所关注的所有作为内容主线,持续输出和人群相关的内容;
IP垂直,即聚焦自己,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作为内容主线,持续输出和自己相关的内容。

38.先认识自己、研究自己、挖掘自己是做好IP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39.做小红书买手服务的不是一盘货,而是一群人,是呈现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和自己一样的那群人,服务好TA们。
所以小红书买手本质上是人群垂直逻辑,需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服务的核心人群是谁,TA们需要什么,而不是被品类所局限。

40.定时出摊。

41.就现阶段而言,可选择的小红书买手并没有那么多,所以如果有小红书买手主动建联合作的话,请遵循应上尽上的逻辑,除非现阶段战略性不考虑买手直播带货、除非存在骗样之类的风险,不然就尽可能促成合作,尽可能陪伴买手成长。

拒绝以品类、以粉丝量去简单地评判买手。

42.拒绝数据焦虑,保持好心态,避免因为数据焦虑而动作变形。
只要确定自己所有的经营动作是正确的,就持续去做,持续迭代,虽然没办法保证100%成功,但是这样起码可以保证在现有条件下拿到更好的结果。
哪怕是失败,也不会弄得灰头土脸。

43.小众品类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初期积累起一群契合度和忠诚度相对高的种子用户,通过不断挖掘这群人在生活里的需求,一点点破圈。

44.如果决定做一件事情,那就先给自己定个目标、定个期限、定个下限,在这个试错期限里,义无反顾地All in。

45.拒绝自我设限,想全是问题,干就是答案。
00
林卿LinQ
6天前
总算整理完“小红书2025年经营趋势预判”的逐字稿啦,补充延伸了一些观点,合计1.7万字、47条趋势预判观点 [嘿哈]
00
林卿LinQ
7天前
小红书《rise100经营实录》读书笔记005
百大买手篇

27.小红书买手笔记带货在买手侧也已经有成功案例了,可以小红书搜索一下🔍小文梨子
可惜小红书现阶段还在重点发展直播,不然一定会有更多标杆案例出现,进而带动小红书博主转型买手笔记带货。

28.从《rise100经营实录》里看,小红书买手经营突破的方式大概有这几种,

a.跟品牌商家深度绑定,共创新品,联合首发
b.挖掘更多小众品牌入驻小红书,和它们深度绑定,成为它们的小红书“代言人”
c.溯源直播
d.多品类结合,比如亲子+穿搭
e.从多品牌混场直播转变成单品牌小专场
f.提高直播频率、延长直播时长

29.功效型产品是没办法直观呈现使用效果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五感来制造有效错觉,比如质地、比如肤感、比如香味…基于此来研发产品、来创作内容,来变相呈现产品功效是可行的。

30.保持空杯,多向内求。

31.如果你不是想通过承接商业广告赚钱的话,那粉丝量根本不重要,它就是空气,除了可以装x,以及提供某些便利之外,就没什么价值了。

32.如果连自己团队的人都不看好、不喜欢自己的产品,那大概率是做不好的。

33.永远对品牌、对用户保持敬畏心。

34.直播预告内容需要直给一点,卖货就大大方方卖!一定要讲产品、要拉预约,不然发了也没有意义。

35.跟用户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黑话体系,真的可以有效排竞+建立自己的用户心智壁垒。

36.自由职业者、创业者的不安全感和焦虑可能有一大部分来源于没有秩序,或者说自己成为自己生活/工作秩序的制定者之后,没办法给自己建立秩序感,不知道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没有确定性,也就没有安全感。

如果想提高安全感、想减少焦虑,那就强制性给自己建立秩序吧。
11
林卿LinQ
8天前
在读小红书《rise100经营实录》百大买手篇,感觉针对知识付费、知识服务这些是不是也可以有买手诞生?
因为大多知识产品价格不低,且参差不齐,用户需要客观的评价和推荐。
20
林卿LinQ
9天前
近距离感受一下DeepSeek的可怕…

这条动态的全部内容是由DeepSeek生成,虽然有不少BUG(有些内容对也不对,甚至是编造的),但是并不妨碍有些建议极具价值。

2025小红书GMV增长指南:16条反常识建议,让品牌偷偷造富

给2025年想在小红书抢GMV的商家泼点冷水,说点实话:

01.别把小红书当“卖货场”,它是“信任场”*

小红书用户对硬广的容忍度为零。你发10篇促销笔记不如1篇用户真心实意的“自来水”推荐。

犀利建议:砍掉70%的品牌自夸内容,把预算砸进“真实用户证言”,让产品在闺蜜聊天场景里自然出现,比如“被同事追问链接”比“今日大促”有效100倍。

02.别再迷信“爆文逻辑”,要抢“搜索流量”

2025年小红书60%的GMV会来自搜索页。

犀利数据:用户搜“油痘肌粉底”时,你的笔记如果没埋对关键词,投再多流量都白费。每天用5118/千瓜扒100个行业长尾词,把产品卖点拆解成“用户问题”——比如“小个子显高神裤”比“春季新品”搜索量高23倍。

03.中小博主才是ROI之王,砍掉头部KOL预算

头部博主报价涨了300%,但带货转化率跌穿地板。

反常识结论:找100个千粉真实素人,比找1个百万粉博主更有效。

测试发现:粉丝500-5000的“朋友圈式博主”,评论区互动率是头部账号的8倍,用户更信“身边人推荐”。

04.别做“内容”,做“钩子”

用户在小红书“逛”的不是内容,是生活解决方案。

狠招:把产品功能翻译成场景痛点——卖空气炸锅不说“3D热风”,要说“打工人10分钟吃上脆皮炸鸡”;卖护发精油不提“角蛋白”,改说“tony问我漂三次发质怎么还这么好”。

05. 私域导流要“穿马甲”,别当平台是傻子

直接挂二维码必被封,但能用“留资组件+钩子产品”偷流量。

实测野路子:笔记写“免费送小样”,点击留手机号跳转微信客服;直播时说“今晚前50名下单送神秘福利”,引导用户主动私信问“怎么领”。

平台规则总在变,但人性贪便宜永不变

06.GMV密码在“产品页之外”

50%的转化发生在用户看完笔记去淘宝/京东比价的路上。

毒辣策略:在小红书铺2000篇“真假对比”笔记,重点写“为什么正版贵但值”;

举例:某香薰品牌靠“教你辨别化工香精和天然精油”笔记,客单价拉高40%)。

07.忘掉“品牌调性”,先做“品类屠夫”

新品牌别想着教育市场,要抢细分赛道的“必选项”心智。

案例参考:某平价护手霜猛攻“美甲店专用”场景,所有笔记带#美甲师手部护理 话题,三个月做到该品类搜索关联度TOP1,自然流量暴涨。

08.警惕“虚假繁荣”数据陷阱

万赞爆文可能零转化,百赞笔记反而卖断货。

核心指标:盯死“搜索引导GMV”和“笔记关联购买率”,别为虚荣数据买单。

有个血泪教训:某品牌笔记互动过万,结果发现70%流量来自“搞笑段子”标签,目标用户根本没看到。

09.用“差评公关”反杀竞品

犀利操作:主动在小红书发布《行业避坑指南》,看似客观实则埋雷。

举例:做奶粉的品牌发“5招识别假乳铁蛋白”,配图故意露出竞品包装细节;美妆账号做“成分党揭秘大牌平替”,用实验数据暗踩对手。

注意:擦边但不违法,用户会自动对号入座。

10.把客服部变成内容团队

反常识打法:每周整理用户私信的100个问题,直接转化成笔记选题。

实测案例:某内衣品牌把“副乳收不住怎么办”这类尴尬问题做成互动投票,笔记涨粉效率比产品介绍高4倍,还能反向优化产品线。

11.直播别卖货,卖“剧情感”

2025年血泪教训:用户在小红书看直播是为“陪伴感”,不是为低价。

数据支撑:某家居品牌直播打扫卫生时“顺便”展示洗地机,转化率比叫卖式直播高70%。

记住:先当用户的“云闺蜜”,再当推销员。

12.用“小号矩阵”养搜索权重

野路子玩法:注册10个素人号,每周发布含品牌关键词的“非营销内容”。比如宠物品牌养“猫咪日常”账号,不经意间露出猫粮包装;美妆品牌做“空瓶记合集”,在评论区“无意”提到产品名。

算法逻辑:非商业内容更容易被识别为“真实讨论”,拉高关键词搜索排名。

13.付费投流要“啃骨头”,别喝汤

反直觉结论:小红书投流ROI最高的不是爆文,是“半死不活”的笔记。

核心逻辑:找那些自然流量500-2000、收藏率>5%的笔记,投500块测试,系统会判定“优质内容”给额外曝光。某饰品品牌用这招把单篇笔记ROI从1:2拉到1:8。

14.产品包装就是广告位

线下反哺线上:设计能让用户自发拍照的包装细节。

成功案例:某果酒品牌把瓶身做成拍立得相纸样式,喝完后撕下标签就是小红书打卡道具;零食品牌在包装印“拍照发笔记@我,抽免单”,UGC获取成本直降60%。

15.建立“黑话壁垒”

品类操控术:创造只有你的用户懂的专属术语。比如护肤品牌把成分党语言降维成“早C晚A”式口诀:“三泵油敷法”(指用3泵精华油按摩)、“ABC防晒原则”(指搭配某品牌ABC三款产品)。当用户用你的黑话发笔记时,天然排挤竞品。

16.警惕“爆品诅咒”

血的教训:小红书能一夜造神,也能三天毁牌。

保命策略:任何单品日销过万时,立即启动“口碑防御体系”——

在闲鱼铺100件低价“瑕疵品”(其实是正品),让用户觉得自己买贵了会亏

主动发“真假对比”笔记,预判假货问题

培养“自来水军”在差评下刷“我用着没问题呀”

终极提醒:

2025年在小红书赚钱的品牌,本质都在“贩卖优越感”。用户买的不是你的防晒霜,是“海岛度假都不黑的松弛感”;下单的不是猫粮,是“精致养宠人生”的社交货币。忘掉产品说明书,想想怎么让买家在发笔记时能“凡尔赛”——这才是GMV的核按钮。

最后说句难听的:

2025年还在小红书用“全网最低价”当卖点的品牌,可以直接退场了。这里用户愿意为“情绪价值”多付30%溢价——你的产品不是解决方案,是她们想要成为的“理想自我”的入场券。
00